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脑静脉窦放血治疗弥漫性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光辉 吴欣洪 +5 位作者 金丹 王德虎 刘鹏 殷翠 陈道文 梅保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经脑静脉窦放血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水肿所致的难以控制的颅内压增高。方法:选择40例外伤后24h内,具有弥漫性脑水肿CT特征和临床表现,GCS评分3~8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经上矢状窦放血治疗组各20例。结果:放血治疗组死... 目的:研究经脑静脉窦放血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水肿所致的难以控制的颅内压增高。方法:选择40例外伤后24h内,具有弥漫性脑水肿CT特征和临床表现,GCS评分3~8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经上矢状窦放血治疗组各20例。结果:放血治疗组死亡8例,死亡率40%,常规方法治疗组死亡11例,死亡率5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弥漫性脑水肿的难以控制的颅内压增高,经脑静脉窦放血,既能快速有效地减少脑血容量,改善脑瘀血、降低ICP,同时也能促使脑血液回流速度加快,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放血治疗 弥漫性 脑静脉 死亡率 颅内压增高 外伤性 随机 回流 流速
下载PDF
内窥镜清除亚急性、慢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光辉 吴欣洪 +5 位作者 金丹 陈道文 褚浩 殷翠 李蜀豫 江凤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12-113,共2页
我们于1996年4月至1998年6月,选择28例颅内血肿患者,利用纤维胆道内窥镜施行血肿清除术,现初步总结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 经头颅CT扫描和临床诊断为外伤性颅内血肿23例,其中亚急性9例、慢性14例。血肿... 我们于1996年4月至1998年6月,选择28例颅内血肿患者,利用纤维胆道内窥镜施行血肿清除术,现初步总结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 经头颅CT扫描和临床诊断为外伤性颅内血肿23例,其中亚急性9例、慢性14例。血肿部位:硬膜外5例,硬膜下18例,血肿量50~180ml;高血压并基底节区血肿5例,血肿量30~8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血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光辉 王德虎 +2 位作者 陈道文 宋武 刘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30-432,共3页
作者对378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进行了临床与CT追踪观查,结果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46例,共71个血肿,发病率为12.2%。86%的患者发生在伤后48小时内,并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发生血肿部位均在脑挫... 作者对378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进行了临床与CT追踪观查,结果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46例,共71个血肿,发病率为12.2%。86%的患者发生在伤后48小时内,并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发生血肿部位均在脑挫裂伤区,损伤程度及损伤类型与DTICH关系密切。持续性ICP监测对早期判断DTICH的发生有肯定的临床意义。本组死亡率为17.4%。同时,作者对DTICH的所指范围和时间的定义及发病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血肿 外伤 迟发性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放血疗法治疗难以控制的外伤性颅内高压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光辉 王德虎 +5 位作者 刘鹏 吴欣洪 金丹 殷翠 陈道文 梅保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进行临床对照试验 ,验证上矢状窦放血治疗外伤性难以控制颅内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伤后 6小时以内 ,GCS 3~ 8分 ,并具有CT特征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 2 6例 ,接受经上矢状窦放血疗法 ,以未采用放血疗法的同类患者 2 ... 目的 进行临床对照试验 ,验证上矢状窦放血治疗外伤性难以控制颅内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伤后 6小时以内 ,GCS 3~ 8分 ,并具有CT特征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 2 6例 ,接受经上矢状窦放血疗法 ,以未采用放血疗法的同类患者 2 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死亡率 ,致残率和ICP、VSP及GCS、GOS等指标变化情况 ,随访 3~ 6个月。结果 上矢状窦放血疗法治疗组死亡率、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CP和VSP分析 ,经常规方法治疗后 ,ICP持续升高难以控制时 ,经上矢状窦放血可显著降低ICP ,同时VSP升高 ,有助于脑静脉回流 ,改善脑瘀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颅内高压 放血疗法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