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薄膜诱导偏振像差对大数值孔径光学系统聚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旸晖 郝翔 +2 位作者 史召邑 帅少杰 王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19-226,共8页
大数值孔径光学系统表面光线的入射角较大,会导致薄膜的偏振分离,诱发偏振像差,影响光学系统的聚焦特性.本文利用矢量光衍射理论,建立了光学薄膜各参量与光学系统聚焦光场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线偏振光入射时,光学薄膜对光学系统聚... 大数值孔径光学系统表面光线的入射角较大,会导致薄膜的偏振分离,诱发偏振像差,影响光学系统的聚焦特性.本文利用矢量光衍射理论,建立了光学薄膜各参量与光学系统聚焦光场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线偏振光入射时,光学薄膜对光学系统聚焦光斑的扰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用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得到的光学薄膜对最终聚焦光场的影响,确定了减小薄膜扰动光学系统光斑的设计方法,即额外添加透射率差和位相差的约束条件,并且适当增加位相差约束的权重.利用该方法优化设计的薄膜,相比于普通减反膜而言,对系统聚焦光场中心强度的提升可达约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偏振像差 大数值孔径
下载PDF
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光电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被引量:10
2
作者 郎婷婷 张艳 沈为民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9期107-108,共2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当前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我校光电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阐述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对人才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当前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我校光电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阐述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从而符合我国工程教育理念的光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学科 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技术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铁根 张旭苹 +6 位作者 贾波 金尚忠 江俊峰 陆颖 毕卫红 刘坤 秦尊琪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9期47-48,共2页
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是一项涵盖领域较为广泛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微结构光纤传感、基于非线性光学散射的光纤传感、基于光纤扰动的光纤传感、传感网的优化及应用技术四个方面。燕山大学、天津大学研制了不同类型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 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是一项涵盖领域较为广泛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微结构光纤传感、基于非线性光学散射的光纤传感、基于光纤扰动的光纤传感、传感网的优化及应用技术四个方面。燕山大学、天津大学研制了不同类型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可用于生物化学方面检测。中国计量学院、南京大学开展了基于非线性光学散射的光纤系统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针对光纤扰动的理论、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天津大学开展了光纤传感网优化及应用的研究,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上述科研机构在光纤智能传感网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传感网 微结构 非线性光学 光纤扰动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花状二硫化钼及其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26
4
作者 傅重源 邢淞 +4 位作者 沈涛 邰博 董前民 舒海波 梁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09,共6页
本文以钼酸钠、硫代乙酰胺为前驱体,硅钨酸为添加剂,成功用水热法合成高纯度纳米花状二硫化钼.产物特性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XRD和EDS图显示实验产物为二硫化钼,且其结晶度和层状堆垛良好.... 本文以钼酸钠、硫代乙酰胺为前驱体,硅钨酸为添加剂,成功用水热法合成高纯度纳米花状二硫化钼.产物特性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XRD和EDS图显示实验产物为二硫化钼,且其结晶度和层状堆垛良好.SEM图谱则表明二硫化钼为纳米花状结构,颗粒直径300nm左右,由几十上百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厚度十个纳米左右.通过以硅钨酸为变量的梯度实验,研究发现,硅钨酸对于纳米花状Mo S2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不添加硅钨酸,无法形成纳米花状Mo S2,此外,硅钨酸的剂量会影响合成Mo S2的大小和形貌.本文还对纳米花状二硫化钼的形成机理做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纳米花 水热法
原文传递
低温燃烧法制备SrMgAl10O17:Eu^2+,Er^3+高亮度蓝光荧光粉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丹 梁培 +5 位作者 王乐 徐国堂 刘阳 李晓艳 董前民 黄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3-468,共6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Eu2+及SrMgAl10O17:Eu2+,Er3+蓝色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XRD及S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材料具有较...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Eu2+及SrMgAl10O17:Eu2+,Er3+蓝色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XRD及S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低温燃烧法合成SrMgAl10O17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且微量的稀土元素掺杂不会破坏其晶体结构;PL测试结果表明:SrMgAl10O17:Eu2+荧光粉在300—390 nm范围内可以被有效的激发,该波长范围与近紫外LED芯片匹配,发射光谱分布在430—520 nm之间,发射峰位于460 nm,属蓝光发射材料.共掺Er3+可显著增强SrMgAl10O17:Eu2+的发光强度,且当Er3+的掺杂浓度为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较单掺Eu2+时样品的发光强度高出54.9%,表明Er3+对Eu2+的发光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该敏化作用的机理可以利用能量传递原理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烧法 SrMgAl10O17 蓝光荧光粉 敏化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