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设计师的基本修养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逢年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S1期161-162,共2页
文章通过大量的实例讨论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修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设计师
下载PDF
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宁海林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5期12-15,共4页
艺术形式和情感如何统一起来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艺术学、美学一大难题。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艺术表现论引入了一个独特的阐释途径——视知觉形式动力,揭示了艺术表现的终极原因,阐释了审美经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确证... 艺术形式和情感如何统一起来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艺术学、美学一大难题。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艺术表现论引入了一个独特的阐释途径——视知觉形式动力,揭示了艺术表现的终极原因,阐释了审美经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确证了视知觉形式动力是探询艺术表现的门径,从而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艺术表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恩海姆 格式塔 艺术表现 视觉动力
下载PDF
珠联璧合——写意与表现于中国油画的当代意义
3
作者 房正 《艺海》 2007年第4期74-75,共2页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一批爱国青年背负着"借洋兴中"的爱国热忱,踏上了西去之路,企图借用西方崇科学、尚理性的艺术精神来改造中国艺术,这个时期,中国绘画呈现一派新的气象,体现出中西绘画的融合趋...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一批爱国青年背负着"借洋兴中"的爱国热忱,踏上了西去之路,企图借用西方崇科学、尚理性的艺术精神来改造中国艺术,这个时期,中国绘画呈现一派新的气象,体现出中西绘画的融合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家 画面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浅谈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征的现代设计的原因
4
作者 陈燕燕 周逢年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23期141-141,共1页
本文着重从日本文化底蕴、现代设计的发展、宗教和国民性格等方面来分析民族特征形成于日本现代设计中的原因并希望借此给广大设计者以启示,开辟出一条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
关键词 现代设计 民族性格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与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左冕 马永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3-226,共4页
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调查监测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理论研究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环境生态研究 应用 城市
下载PDF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新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宁海林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221-223,共3页
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一般被把握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完形理论",把视知觉完形形式的生成归于视知觉的完形倾向之下。实际上,在阿恩海姆文本中有一个"完形"形式的生成机制在起作用,也就是任何视知觉形式的达成,都... 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一般被把握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完形理论",把视知觉完形形式的生成归于视知觉的完形倾向之下。实际上,在阿恩海姆文本中有一个"完形"形式的生成机制在起作用,也就是任何视知觉形式的达成,都是在其自主作用下进行的;那么所有创造出来的形式,也都呈现为动力式样。同时,在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下,意义、表现等在形式创造中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也都得以产生。因此,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更多地将格式塔发展为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从而使我们对之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恩海姆 格式塔 心理学关学 视觉动力
下载PDF
勇者无惧——谈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路 被引量:2
7
作者 房正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0期8-9,共2页
  英国艺术评论家贡布里曾指出:"在只是审慎地选取简单的大自然母题这种有节制的中国艺术中……这种作画方法有它的危险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用在画竹竿或凹凸山石的笔法,几乎每种都根据传统确立定名,而且前人的作品受到无比...   英国艺术评论家贡布里曾指出:"在只是审慎地选取简单的大自然母题这种有节制的中国艺术中……这种作画方法有它的危险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用在画竹竿或凹凸山石的笔法,几乎每种都根据传统确立定名,而且前人的作品受到无比巨大的一致赞美,艺术家越来越不敢信奉自己的灵感,也就越陷入模仿抄袭的泥沼."①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的国画绝大部分是对传统的沿袭,对古人的模仿,这种沿袭模仿之风使中国画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风眠 中西融合 东方艺术 西方绘画 西洋画
下载PDF
从大白兔奶糖甲醛门事件解读危机传播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焦树民 《东南传播》 2007年第10期84-85,共2页
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robert health曾经对<财富>杂志前500强的大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作过一项专门调查,结果显示:98%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像人们必须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组织危机不仅... 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robert health曾经对<财富>杂志前500强的大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作过一项专门调查,结果显示:98%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像人们必须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组织危机不仅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同时还具有扩散性.危机事件常常成为新闻媒体追逐报道的内容,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引发社会各界不同的反应和关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负面消息的传播足以抵消千百篇正面报道和千百次广告.正是由于组织危机具有易扩散和受舆论关注的特征,可以说,危机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危机传播管理的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兔奶糖 甲醛 门事件 解读 组织危机 危机管理 危机传播管理 专门调查 正面报道 社会舆论 新闻媒体 危机事件 大企业 负面消息 被调查者 总经理 危害性 突发性 扩散性 董事长
下载PDF
略论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媒体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焦树民 刘国珍 《东南传播》 2008年第3期31-33,共3页
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媒体在危机管理中扮演了双面角色。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媒体的角色与功能,采取可行的媒体策略,是企业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媒体 媒体策略
下载PDF
论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树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22期19-19,共1页
本文在分析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和大学文化在大众传媒及媒介文化的冲击下产生的异化的基础上,论证了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体现,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文化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从隐性化网络广告看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
11
作者 魏殿林 《东南传播》 2008年第2期63-64,共2页
随着网络成为广告传播的主流媒体之一,广告的隐性化传播手段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并有可能发展为一种主流的广告传播方式。隐性化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搜索式广告、虚拟社区当中的置项式和讨论式的广告。其共有的特征可以比较鲜明地反映... 随着网络成为广告传播的主流媒体之一,广告的隐性化传播手段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并有可能发展为一种主流的广告传播方式。隐性化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搜索式广告、虚拟社区当中的置项式和讨论式的广告。其共有的特征可以比较鲜明地反映出广告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之为例,具体分析了未来广告的发展趋势、动因和特征,以期为广告媒体研究以及相关企业和部门对广告的发展和引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化 网络广告 传播手段
下载PDF
论网络媒体时代广告的隐性化传播
12
作者 徐莉莉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本文从网络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入手,具体分析了广告传播隐性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形式和发展动因,以期为广告媒体研究以及相关企业的广告运营、相关部门广告发展的引导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隐性化传播 搜索引擎 虚拟社区
下载PDF
中国京剧艺术符号解析及延伸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丹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年第3X期79-81,共3页
本论文以京剧文化为对象,从分析符号学理论系统与京剧艺术的本质联系开始,重点阐述了京剧作为国粹存在的价值,京剧艺术中符号特性的表现以及京剧艺术符号的意指关系。并结合北京奥运的时代背景,初步探讨了北京08奥运背景下进行京剧文化... 本论文以京剧文化为对象,从分析符号学理论系统与京剧艺术的本质联系开始,重点阐述了京剧作为国粹存在的价值,京剧艺术中符号特性的表现以及京剧艺术符号的意指关系。并结合北京奥运的时代背景,初步探讨了北京08奥运背景下进行京剧文化的创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符号 符号的意指关系 奥运
原文传递
复合农林系统在城市景观中的效应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开战 左冕 《中国园艺文摘》 2009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复合农林是基于生态学、系统学原理由人工构建的生态系统,具有突出和可持续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城市景观营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复合农林学 城市景观 效应 应用
下载PDF
虚假广告的现状及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芳芳 《现代商业》 2008年第9期272-272,共1页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日益泛滥的虚假广告,既给公众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极大损害,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已成为广告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进一步严厉打击和治理虚假广告,规范广告行为已势在必行...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日益泛滥的虚假广告,既给公众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极大损害,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已成为广告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进一步严厉打击和治理虚假广告,规范广告行为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当前国内虚假广告治理现状与美国的治理手段,提出了有些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广告 策略 健全法制 消费权益
下载PDF
以“批判的地域主义”拯救我们的建筑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怀伟 高筠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7年第7X期66-67,共2页
面对“全球文化趋同”的蛊惑,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或直接缴械投降,或以“地域主义”苦苦支撑,中国的建筑个性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的推行“国际主义”,放任内心深处的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堕落;一方面以非理性的“机械性地域主义”来抵御... 面对“全球文化趋同”的蛊惑,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或直接缴械投降,或以“地域主义”苦苦支撑,中国的建筑个性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的推行“国际主义”,放任内心深处的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堕落;一方面以非理性的“机械性地域主义”来抵御“文化趋同”的侵袭,大量制造“假古董”,假装我们的传统文化依然根深叶茂。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倾向,都不能改变我们的建筑设计正经历着民族性格的沦丧。“批判的地域主业”给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明 普世文明 地域主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
原文传递
数字化时代艺术审美思想的演变及反思 被引量:3
17
作者 房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1X期21-22,共2页
在数字时代,艺术家们利用数字技术塑造了亘古未有的视听奇观,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感官震撼。然而,数字科技特有的功利性、无限复制等特征也渗入了艺术之中,造成当代艺术审美思想的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主客体间审美距离的消失,数字艺术对于... 在数字时代,艺术家们利用数字技术塑造了亘古未有的视听奇观,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感官震撼。然而,数字科技特有的功利性、无限复制等特征也渗入了艺术之中,造成当代艺术审美思想的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主客体间审美距离的消失,数字艺术对于功利性、生理性感官刺激的追求、以及数字艺术的审美泛化中。而这些变化的反思对于艺术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审美思想 演变与反思
原文传递
探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境界追求与时空传达
18
作者 于海丽 《美术向导》 2008年第1期71-72,共2页
中国传统绘画在华夏思想之三大支流儒、道、佛的影响中,对境界的追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这其中的"境界",通常表现为情景交融一体,笔墨相生相让,"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 中国传统绘画在华夏思想之三大支流儒、道、佛的影响中,对境界的追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这其中的"境界",通常表现为情景交融一体,笔墨相生相让,"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当下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显然,这种艺术化境是对大而永恒的世界的精神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境界 时空 超越
原文传递
漫谈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房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12期220-221,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西绘画不同色彩观的比较,阐述了西方由于绘画思想的演变,导致其色彩运用从客观写实到主观表现的转变;而中国在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观照下,色彩上以墨为主,追求一种虚静之美。尽管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区别极大,但在对色彩表现的精... 本文通过对中西绘画不同色彩观的比较,阐述了西方由于绘画思想的演变,导致其色彩运用从客观写实到主观表现的转变;而中国在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观照下,色彩上以墨为主,追求一种虚静之美。尽管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区别极大,但在对色彩表现的精神性追求上却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性 主观表现性 虚静之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