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化鱼骨图法对化学计量不确定度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329-329,331,共2页
建立了量化因果图的概念及方法,以CCQM P111为例进行分析和表述。研究表明,量化因果图可以在因果图定性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主要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贡献分量表述,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该方法可以应用在化学计量不确定度评定及类似领域。
关键词 特性要因图 化学计量 不确定表征
下载PDF
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高准确度分析方法研究与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瑶瑶 杨吉双 +3 位作者 李秀琴 时玲 高燕 张庆合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93-99,共7页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LC-IDMS)的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残留测定的高准确度分析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单点校准定量,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0±0.8)%和(100.4±1.2)%,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0... 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LC-IDMS)的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残留测定的高准确度分析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单点校准定量,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0±0.8)%和(100.4±1.2)%,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0.9991和1.0119。采用添加法制备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了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定值,评定了不确定度。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恩诺沙星特性量值为729 ng/g,扩展不确定度为42 ng/g(k=2),磺胺嘧啶特性量值为413 ng/g,扩展不确定度为31 ng/g(k=2)。该标准物质的研制能够应用于食品中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等相关兽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开发和验证等领域,进而保障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粉 恩诺沙星 磺胺嘧啶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标准物质
下载PDF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与化学计量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海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7-320,共4页
水环境的质量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领域研究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早已受到重视。数理统计可对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程度以及假设条件进行分析,但无法替代保证数... 水环境的质量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领域研究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早已受到重视。数理统计可对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程度以及假设条件进行分析,但无法替代保证数据准确性的计量学方法。文章对我国目前水环境状况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体系中核心内容的数据质量和溯源体系以及测试仪器性能评价进行介绍,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对量值溯源和化学计量的需求,为水环境数据质量控制提供计量支持。水环境的发展要求从更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依赖化学计量学手段提供的溯源支持和有效性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比对 分析 溯源性 标准物质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血清葡萄糖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齐韬 戴新华 +4 位作者 杨屹 方向 杨梦瑞 徐蓓 全灿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9,共6页
用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GC-ID/MS)测定血清葡萄糖,需要对血清样品进行前处理,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比较了乙醇、丙酮、乙腈沉淀及微过滤4种去除蛋白的方法。将用上述4种方法处理的血清样品进行衍生,采用GC-ID/MS测定,得到其精... 用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GC-ID/MS)测定血清葡萄糖,需要对血清样品进行前处理,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比较了乙醇、丙酮、乙腈沉淀及微过滤4种去除蛋白的方法。将用上述4种方法处理的血清样品进行衍生,采用GC-ID/MS测定,得到其精密度、相对回收率和绝对回收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4种方法中,乙醇去除血清中蛋白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葡萄糖 前处理方法 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下载PDF
碰撞池-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硅同位素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同祥 周涛 +2 位作者 逯海 周原晶 王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通过更换仪器进样系统、改变溶液基体、调节碰撞气的种类和流量以及调节质量分辨率等参数,建立了碰撞池-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lision Cell-MC-ICP-MS)测定硅同位素丰度组成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PFA雾化器、Pt锥和蓝... 通过更换仪器进样系统、改变溶液基体、调节碰撞气的种类和流量以及调节质量分辨率等参数,建立了碰撞池-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lision Cell-MC-ICP-MS)测定硅同位素丰度组成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PFA雾化器、Pt锥和蓝宝石材质的矩管可有效降低仪器本底;调节狭缝宽度、中心杯位置等可提高仪器的质量分辨率,实现硅同位素离子与同量异位素干扰离子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选择氖气(Ne)和氩气(Ar)的混合气作为碰撞气、降低溶液中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浓度等能有效降低多原子离子的干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样品WASO 04和GBW(E)080272中硅同位素的丰度组成,同位素丰度比R30/28的测量精度达到0.02%。将样品WASO 04作为参考标准时,样品GBW(E)080272中的硅同位素分馏系数δ30Si为-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 碰撞池 同位素丰度比
下载PDF
叶酸标准物质中杂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娜 黄挺 +3 位作者 全灿 张伟 戴新华 杨屹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7-1080,共4页
首次对叶酸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准确测定了两种杂质的含量,应用两种卡尔费休滴定法对叶酸中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了微量氯离子的含量。外标法得到蝶酸和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杂质的含量分别为0.687... 首次对叶酸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准确测定了两种杂质的含量,应用两种卡尔费休滴定法对叶酸中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了微量氯离子的含量。外标法得到蝶酸和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杂质的含量分别为0.687 5%、3.1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5%、0.61%;离子色谱法测得氯离子含量为0.035%;两种方法测量水分结果分别为7.45%、7.75%。实验对于叶酸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叶酸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杂质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L-苯丙氨酸纯度及其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照 暴海霞 +2 位作者 戴新华 张伟 李孟婉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7-1062,1101,共7页
L-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临床检验等领域。主要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法(HPLC-CAD)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质谱法(HPLC-MS/MS)对与主成分结构类似的杂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另... L-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临床检验等领域。主要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法(HPLC-CAD)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质谱法(HPLC-MS/MS)对与主成分结构类似的杂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另外,对L-和D-苯丙氨酸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采用顶空进样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联用法对易挥发性杂质(VOC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卡尔费休库仑法对水分进行测定,同时采用热重(TGA)法进行验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不挥发性杂质进行分析,采用灼烧残渣法进行了验证。在上述杂质分析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对L-苯丙氨酸纯度进行定值,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终得到L-苯丙氨酸的纯度值为994.31(±3.9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苯丙氨酸 纯度 杂质 HPLC-MS/MS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法
下载PDF
17α-羟孕酮纯度及其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暴海霞 戴新华 +3 位作者 张伟 李红梅 刘照 王海峰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6-230,235,共6页
纯物质是溶液和基体标准物质制备的基础,也是基体中目标物准确测量的溯源源头。在纯物质准确定值研究中的关键和难点是各种杂质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质量平衡法测定了17α-羟孕酮的纯度,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对17α-羟孕酮中的杂质进... 纯物质是溶液和基体标准物质制备的基础,也是基体中目标物准确测量的溯源源头。在纯物质准确定值研究中的关键和难点是各种杂质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质量平衡法测定了17α-羟孕酮的纯度,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对17α-羟孕酮中的杂质进行了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采用定量核磁方法对定值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α-羟孕酮 纯度 质量平衡法 杂质 LC—IT—TOF-MS
下载PDF
应对RoHS指令建立我国相关化学计量溯源体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联弟 冯流星 邵明武 《中国测试技术》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应对欧盟RoHS指令以及保证我国的相关管理办法顺利实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建立我国相关化学计量溯源体系的任务。该项工作包括三个重点:基标准方法研究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展国际比对、国际合作以形成国际互认;能力验证的实施,... 为应对欧盟RoHS指令以及保证我国的相关管理办法顺利实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建立我国相关化学计量溯源体系的任务。该项工作包括三个重点:基标准方法研究和标准物质研制;开展国际比对、国际合作以形成国际互认;能力验证的实施,基标准资源共享及知识传播。通过本工作,使国际贸易中测量的结果具有了可比性,提高了我国RoHS检测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HS指令 化学计量 溯源 标准物质 国际比对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瑾彦 陈大舟 +5 位作者 汤桦 冯洁 吴雪 王覃 赵新颖 李蕾 《现代仪器》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简单论述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危害,系统综述国内外分析多环芳烃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提取、快速溶剂革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苹取等前处理技术在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的应... 简单论述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危害,系统综述国内外分析多环芳烃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提取、快速溶剂革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苹取等前处理技术在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和比较,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测定方法分别进行归纳和对比,并对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 土壤 前处理 检测
下载PDF
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冯洁 汤桦 +4 位作者 陈大舟 汪瑾彦 王覃 赵新颖 李蕾 《现代仪器》 2010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在论述检测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必要性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分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等前处理技术在茶叶农残含量测定... 本文在论述检测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必要性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分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等前处理技术在茶叶农残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对用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质谱等检测方法测定茶叶农残含量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对比,并对茶叶中农残的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前处理 检测技术
下载PDF
乳铁蛋白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文慧 逯海 +3 位作者 梁文林 周希蕊 刘亚轩 冯流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13-223,共11页
乳铁蛋白是人体液中含量丰富的糖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准确定量乳铁蛋白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前还缺少乳铁蛋白的标准物质,导致复杂基体中乳铁蛋白的测量结果偏差较大,且无法溯源。本... 乳铁蛋白是人体液中含量丰富的糖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准确定量乳铁蛋白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前还缺少乳铁蛋白的标准物质,导致复杂基体中乳铁蛋白的测量结果偏差较大,且无法溯源。本文对乳铁蛋白纯物质的测量及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氨基酸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和质量平衡法。在此基础上,对人乳和奶粉等乳品复杂基质中乳铁蛋白的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乳及乳制品中的乳铁蛋白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基于荧光的适配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对几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分析性能进行了比较,对于推动乳铁蛋白测量分析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复杂基质 测量 溯源性
下载PDF
茶叶中9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冯洁 汤桦 +4 位作者 陈大舟 吴雪 孙正君 李红梅 李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1047,共7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的前处理方法用于茶叶中5种有机氯农药和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对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加速溶剂萃取和振荡提取4种提取方法的参数条件进行优化和对比,并对前处理的净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丙酮-正己烷(7∶3,体... 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的前处理方法用于茶叶中5种有机氯农药和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对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加速溶剂萃取和振荡提取4种提取方法的参数条件进行优化和对比,并对前处理的净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丙酮-正己烷(7∶3,体积比)溶液振荡提取串联Envi-Carb和LC-AliminaN小柱净化后,经丙酮-正己烷(1∶9)溶液洗脱,浓缩后用GC-MS法测定。茶叶样品中9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n=6)为82%~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2%~4.5%,方法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为0.46~12.13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方法 有机氯 拟除虫菊酯 GC-MS 茶叶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黄挺 张伟 +1 位作者 全灿 李红梅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32,341,共7页
核磁共振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但是它在化合物纯度定值、含量测定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分为一维谱(1H、13C、14N、15N、19F、31PNMR)、二维谱(J-分辨、1H-1H、1H-13C、DOSY)、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法(LC-NMR)、固体NMR等... 核磁共振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但是它在化合物纯度定值、含量测定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分为一维谱(1H、13C、14N、15N、19F、31PNMR)、二维谱(J-分辨、1H-1H、1H-13C、DOSY)、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法(LC-NMR)、固体NMR等NMR类型。其中,1H谱最常用,其他一维谱对不同化合物各有其优势。二维核磁共振法对于在一维谱图中信号严重重叠的复杂样品的定量分析非常重要。LC-NMR联用技术将高效的分离手段与NMR联用,可以获得复杂样品的信息。介绍了各类定量核磁共振法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核磁共振法 纯度定值 含量测定 色谱
下载PDF
科研用高纯乙醇、乙酸乙酯、正己烷试剂标准规范及其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全灿 鄢雄伟 +3 位作者 金君素 戴新华 黄挺 李红梅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92,共8页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检测仪器和技术的提高,传统规格试剂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适应不同领域科研需要,陆续出现了光谱纯、色谱纯、农药残留级等不同规格的高纯有机溶剂。高纯有机溶剂具有极高的纯度、低紫外吸收、低酸碱度、低水分和低蒸...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检测仪器和技术的提高,传统规格试剂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适应不同领域科研需要,陆续出现了光谱纯、色谱纯、农药残留级等不同规格的高纯有机溶剂。高纯有机溶剂具有极高的纯度、低紫外吸收、低酸碱度、低水分和低蒸发残渣的特点。常见的科研用高纯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乙腈、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等。国外高纯有机溶剂主要有光谱级、色谱级和农残级等,目前国产高纯有机溶剂质量不够稳定,且农残级试剂在国内基本为空白,导致绝大部分科研实验室采用进口试剂,既耗费大量科研经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科研的步伐,实现高纯有机溶剂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非常必要且迫切。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要科研用试剂核心中间体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2009BAK61B02)》课题承担单位,根据课题运行中的文献调研,介绍了包括乙醇、乙酸乙酯及正己烷3种主要高纯有机溶剂的纯化工艺及其标准规范制定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有机溶剂 标准规范 纯化 乙醇 乙酸乙酯 正己烷
下载PDF
缓激肽多肽片段间非共价作用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琛 储艳秋 +2 位作者 戴新华 方向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6-1343,共8页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 以缓激肽(R1P2P3G4F5S6P7F8R9)分子作为研究模型,用电喷雾质谱研究缓激肽分子碎片片段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探讨了影响气相多肽分子构象稳定的氢键作用.合成了与缓激肽分子在位置1断裂形成的碎片一致的RPPGFS和PFR多肽序列,与在位置2断裂形成碎片一致的RPPGF和SPFR多肽,以及N端或者C端去掉精氨酸的相应碎片多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断裂位置产生的碎片多肽分别进行反应后,都能发生非共价作用.在断裂方式1下,PFR多肽在去掉C端的精氨酸R后,与其他大多数多肽不发生非共价结合,表明PFR中的R在缓激肽气相分子的构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断裂方式2下,去掉N端或者C端精氨酸的多肽之间都存在非共价结合,即C端带有丝氨酸的SPF或SPFR多肽碎片仍然可以与N端碎片发生氢键结合,表明丝氨酸很可能处于转角的位置.通过对碰撞诱导解离(CID)的碰撞能量分析,发现多肽RPPGFS和PFR,以及多肽RPPGF和SPFR之间氢键结合较强,而同时去掉N端和C端精氨酸得到的多肽之间的氢键结合较弱.质谱滴定法定量测得的RPPGFS和PFR的结合常数为3.53×103,与RPPGF和SPFR的结合常数(3.16×103)相接近,它们均大于去除精氨酸的PPGF和SPF的结合常数(1.25×103).质谱滴定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了碰撞诱导解离的分析结果,表明缓激肽分子两端的精氨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气相缓激肽分子构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价作用 缓激肽 多肽片段 质谱 碰撞诱导解离 结合常数
下载PDF
卡尔·费休滴定用水分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海峰 马康 李占元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714,共4页
卡尔·费休库仑法和容量法是液体和固体水分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分标准物质是水分测量量值溯源的载体,对保证量值准确和等效一致有重要作用。综述了卡尔·费休滴定用水分标准物质的作用、种类、定值方法和量值不确定度评定的研... 卡尔·费休库仑法和容量法是液体和固体水分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分标准物质是水分测量量值溯源的载体,对保证量值准确和等效一致有重要作用。综述了卡尔·费休滴定用水分标准物质的作用、种类、定值方法和量值不确定度评定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卡尔·费休 库仑法 容量法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叶酸纯度标准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贡慧 黄挺 +4 位作者 张伟 刘军 杨屹 王海峰 全灿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不确定度评定,研制了叶酸纯度标准物质。其中采用质量平衡法(包括液相色谱法、水分、灰分、挥发性物质和无机元素分析)与定量核磁共振法对叶酸纯度标准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叶酸纯品... 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不确定度评定,研制了叶酸纯度标准物质。其中采用质量平衡法(包括液相色谱法、水分、灰分、挥发性物质和无机元素分析)与定量核磁共振法对叶酸纯度标准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叶酸纯品容易含有结晶水和吸附水,所以通常其主要杂质就是水分,而且叶酸受热易分解,所以难以除去水分。使用卡尔费休法和元素分析,准确测定了水分含量(8.48%)。叶酸的定值结果为90.6%,扩展不确定度为1.1%。对于实际检验中叶酸的准确测定及相关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纯度标准物质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法
下载PDF
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迎晨 戴新华 +2 位作者 黄挺 李晓敏 苏福海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6-820,共5页
吗啡型药物为目前国内外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毒品。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都在研究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等。近几年色谱-质谱联用在违禁药物检测方面显示其强大的... 吗啡型药物为目前国内外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毒品。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都在研究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等。近几年色谱-质谱联用在违禁药物检测方面显示其强大的优势,特别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基体中违禁药物检测均能获得很高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其他检测方法,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的增长。较全面地总结了近几年不同生物检材中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型药物 毛细管电泳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黄体酮纯度标准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挺 田颖 +2 位作者 戴新华 杨屹 王海峰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39,352,共4页
通过定性分析、定值分析、杂质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不确定度评定,研制了黄体酮纯度标准物质,并且成功申报成为国家标准物质(编号GBW100119)。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黄体酮纯度标准物质进行了定值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定值分析、杂质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不确定度评定,研制了黄体酮纯度标准物质,并且成功申报成为国家标准物质(编号GBW100119)。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黄体酮纯度标准物质进行了定值分析。准确的定值结果为99.2%,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5%。对于临床检验中黄体酮的准确测定及相关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孕酮) 纯度标准物质 液相色谱法 示差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