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识途对郭沫若研究的贡献
1
作者 李斌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川籍作家马识途一直坚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研究评价同为川籍作家的郭沫若,对郭沫若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分别从对郭沫若革命者和作家双重身份的肯定、如何做好郭沫若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如何正确评价郭沫若三个方面,研究马识途有关郭沫... 川籍作家马识途一直坚持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研究评价同为川籍作家的郭沫若,对郭沫若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分别从对郭沫若革命者和作家双重身份的肯定、如何做好郭沫若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如何正确评价郭沫若三个方面,研究马识途有关郭沫若的观点。马识途中正平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观点,在郭沫若研究中是一面旗帜,对于我们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马识途 郭沫若研究
下载PDF
郭沫若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在第三届郭沫若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建 《郭沫若学刊》 2018年第1期1-2,共2页
首先,我受蔡震会长的委托,代表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向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三届青年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筹备论坛付出辛劳的海南师范大学领导以及文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郭沫若研究 青年论坛 开幕式 致辞 大学领导 文学院 中国 老师
下载PDF
郭沫若与董作宾:十年神交,握手言欢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震 《文史杂志》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1928年的仲夏,携一家人流亡日本,避居在千叶县市川市乡下的郭沫若又被一种写作的欲望扰动了。他已经沉寂了近半年的时间,其间主要精力都用来读书,不仅读文学的书、文艺理论的书,而且广泛地涉猎了哲学、经济、历史等等社会科学方面... 1928年的仲夏,携一家人流亡日本,避居在千叶县市川市乡下的郭沫若又被一种写作的欲望扰动了。他已经沉寂了近半年的时间,其间主要精力都用来读书,不仅读文学的书、文艺理论的书,而且广泛地涉猎了哲学、经济、历史等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一方面是因为远离了国内的生活现实,他很难再有文学创作的冲动,另一方面则是与创造社同人们开展的文化批判运动,迫使他要大量阅读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董作宾 神交 社会科学 文学创作 理论书籍 文艺理论 生活现实
下载PDF
科学与和平 拓展新天地--郭沫若与坂田昌一先生的友情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平英 《巴蜀史志》 2022年第6期42-45,共4页
1955年冬,我的父亲郭沫若率中国科学考察团访问了日本。自从1937年7月他秘密回国投身抗战,已阔别日本18年。这次出访,父亲不仅看望了许多过去的老朋友,也结识了不少日本自然科学界的知名学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就是其中之一。未... 1955年冬,我的父亲郭沫若率中国科学考察团访问了日本。自从1937年7月他秘密回国投身抗战,已阔别日本18年。这次出访,父亲不仅看望了许多过去的老朋友,也结识了不少日本自然科学界的知名学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就是其中之一。未及半年,1956年4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别会议的日本和平代表团收到郭沫若发自北京的信,欢迎代表团在回国途中顺访中国,坂田昌一正是这个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和平理事会 理论物理学家 坂田昌一 自然科学界 郭沫若 斯德哥尔摩 和平 新天地
下载PDF
祝《郭沫若学刊》发展愈益兴盛
5
《郭沫若学刊》 2012年第2期1-1,共1页
《郭沫若学刊》编委会: 值此《郭沫若学刊》出版百期之际,谨向贵学刊致以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郭沫若 学刊 兴盛 编委会
下载PDF
周初二伯考--兼论周代伯老制度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时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25-35,2,共11页
对周初二伯与周代伯老制度的过往研究多重于传世文献,而对西周金文史料利用不足。通过对西周铭文的考证,结合对西周分封与巡省制度的分析,揭示周初成王于平叛三监之乱的返途中授政二伯的事实。二伯初以周公、召公充任,分主东、西二方事... 对周初二伯与周代伯老制度的过往研究多重于传世文献,而对西周金文史料利用不足。通过对西周铭文的考证,结合对西周分封与巡省制度的分析,揭示周初成王于平叛三监之乱的返途中授政二伯的事实。二伯初以周公、召公充任,分主东、西二方事务。后毕公高继周公而为东伯。二伯之设旨在辅相周室,助王以安天下。康王之后,天下大定,二伯制度遂废,代之而起的是在周初二伯之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伯老制度。这一制度不仅见于金文直录,而且于以事纪年及屏位制度中也有明确的反映。伯老制度至昭王时期而完善,成为终行于周王朝的固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二伯 伯老
下载PDF
如何深入郭沫若研究
7
作者 蔡震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7,共3页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有着突出贡献和广泛影响的知识分子,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经历,是研究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和中国现代文化的绝佳标本。郭沫若研究具有跨学科、跨语际、跨文化的特点,研究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难度相当大。郭沫若是舆论...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有着突出贡献和广泛影响的知识分子,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经历,是研究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和中国现代文化的绝佳标本。郭沫若研究具有跨学科、跨语际、跨文化的特点,研究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难度相当大。郭沫若是舆论广泛关注、饱受非议的革命文人,对他的研究不仅需要相当的学术根底,也需要对当下思想文化的敏锐嗅觉和直面争议的学术锐气。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郭沫若研究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期,相关领域的很多学者甚至对他"敬而远之"。近年来,在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等相关组织的推动下,郭沫若研究呈现出回暖的趋势,一些知名专家和学术新锐都有高质量成果面世。今年是郭沫若逝世40周年,本刊特邀请刚刚出版或即将出版郭沫若研究专著的蔡震、王璞、李斌、刘奎四位学者,笔谈"郭沫若研究如何深入"。这是对郭沫若的缅怀,也希望在推动郭沫若研究上贡献绵薄。这四篇笔谈分别从郭沫若研究的文献史料、郭沫若的复杂身份、郭沫若研究如何与现实对话、美国学界的郭沫若研究等方面着手,呈现了四位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独特思考,值得学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研究 中国现代文化 革命知识分子 90年代以来 20世纪 多重身份 知识储备 思想文化
原文传递
跨越百年的经典重读——《狂人日记》课堂教学实录
8
作者 魏建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6-102,共7页
魏建: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讨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上周已经布置了,谁先讲自己重读《狂人日记》的心得?王菁钰:我在阅读的时候格外注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表达的独特的东西,那就是眼神。因为中国人非常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一... 魏建: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讨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上周已经布置了,谁先讲自己重读《狂人日记》的心得?王菁钰:我在阅读的时候格外注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表达的独特的东西,那就是眼神。因为中国人非常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一开头'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提到了赵家狗的眼神,这个切入点让人不寒而栗。连狗都这样看待狂人,何况是人。所以接下来先生开始描写赵贵翁的眼神'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知识分子 狂人形象
下载PDF
纪念《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蔡震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甲申三百年祭》 学术研讨会 郭沫若 明朝
下载PDF
论题:新中国十七年中国史学的评价问题
10
作者 张剑平 陈剑敏 +10 位作者 邵静 智烁 霍新如 李航 郝思佳 陈锋 薛艳丽 梁菠 彭孝军 史亚雄 刘娟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5年第3期43-49,共7页
张剑平教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正如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一样,历史学特别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社会政治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十七年”的历史学未能取得本应获得的更大的成就,其间也不断遭遇挫折,曾出现... 张剑平教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正如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一样,历史学特别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社会政治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十七年”的历史学未能取得本应获得的更大的成就,其间也不断遭遇挫折,曾出现了教条化、简单化和以学术批判代替学术争鸣的恶劣风气,“文革”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更遭受了空前的大劫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历史学 翦伯赞 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史纲要 张剑平 教条化 史学成就 理论成就
原文传递
“文史对话”的文学立场——李怡教授学术访谈
11
作者 李怡 范玲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1,共8页
近年来,“文史对话”抑或是“文史互证”的研究趋向已愈加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文学与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路。不过对于这样一种研究趋向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之于文学、史学研究的不同意义似乎仍缺乏较为细致的讨论。本期特设“文史对话... 近年来,“文史对话”抑或是“文史互证”的研究趋向已愈加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文学与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路。不过对于这样一种研究趋向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之于文学、史学研究的不同意义似乎仍缺乏较为细致的讨论。本期特设“文史对话”专栏,并邀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李怡、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王东杰分别从文学和史学的不同角度,就这一论题的源流、展望以及“文”与“史”的关系与边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重新打开这一论题的褶皱,并使其得以获得更多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怡 文学立场 人文学院 研究趋向 历史系教授 文史互证 四川大学 史学研究
原文传递
郭沫若与沈钧儒的交谊
12
作者 李斌 《百年潮》 2022年第11期88-96,共9页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郭沫若与沈钧儒常相过往,诗词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都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参与新中国的多项建设事业,是有着共同理想、团结奋斗的亲密战友。关于郭沈...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郭沫若与沈钧儒常相过往,诗词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都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参与新中国的多项建设事业,是有着共同理想、团结奋斗的亲密战友。关于郭沈之关系,我曾在《抗战时期郭沫若与沈钧儒的诗词酬唱》(《群言》2017年第2期)中有过钩沉,本文在此基础上补充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并对抗战时期的情况修订增补,以便更全面更完整地呈现两人的交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谊 抗日战争时期 诗词唱和 郭沫若 新中国成立前 共同理想 抗战时期 酬唱
原文传递
新南方写作:地缘、文化与想象——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 被引量:2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燕玲 +37 位作者 东西 王军 李蔚超 黄伟林 何平 陈培浩 黄平 林森 王威廉 周洁茹 朱山坡 金理 申霞艳 卢桢 张柱林 刘铁群 杨庆祥 曾攀 曾念长 唐诗人 陈崇正 行超 李斌 李浴洋 李壮 刘欣玥 石岸书 霍香结 邓小燕 罗雅琳 樊迎春 刘月悦 胡妍妍 刘阳扬 相宜 陈泽宇 黄德海 袁捷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共19页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师友,早上好!初夏好风习习,八桂文学楚楚。咋天刚刚开启广西名片的新名片漓江文学之夜,今天早上又续上中国青年文学的品牌论坛,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师友,早上好!初夏好风习习,八桂文学楚楚。咋天刚刚开启广西名片的新名片漓江文学之夜,今天早上又续上中国青年文学的品牌论坛,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尤其欢迎王军副馆长、蔚超主编率领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不辞劳苦远道而来。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与会的嘉宾(略)。先请大家看一下三分钟短视频,回顾“今日批评家”论坛(播放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 客座研究员 副馆长 短视频 张燕玲 早上好 广西文艺评论
原文传递
鲁迅与芥川龙之介在小说世界的遇合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中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175,2,共11页
鲁迅是中国最早翻译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译者,其选择的眼光与阐释的深度,既有"五四"时代的特点,也见得出独特的个性;由于深刻的共鸣,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对芥川龙之介有所借鉴,初期在人物刻画与整体构思上借鉴的色彩较为明显,随着... 鲁迅是中国最早翻译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译者,其选择的眼光与阐释的深度,既有"五四"时代的特点,也见得出独特的个性;由于深刻的共鸣,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对芥川龙之介有所借鉴,初期在人物刻画与整体构思上借鉴的色彩较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借鉴逐渐淡化、内在化,较多的情形是灵感激发,心弦共鸣,杂取兼收,为我所用,新翻杨柳,别开生面。人性深层的把握更为自觉,个性解放与人道关怀的矛盾有所揭示;在古代题材的小说中,鲁迅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澄清,而且也有倾情的弘扬,显示出鲁迅的传统文化观的弘放与深邃。鲁迅不仅是芥川龙之介在中国的知音,而且二者各具独创性的小说成为中日文坛相映生辉的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芥川龙之介 小说世界 遇合
原文传递
弘扬孝之真谛
15
作者 魏建 《新校园(文化大观)》 2018年第3期15-16,共2页
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内容丰富,前后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仅在《论语》中孔子就表达过差别很大的“孝”的含义。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对孝道的阐述,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审慎辨析,至少要弄清楚,何谓孝之真谛。
关键词 “孝” 文化内容 《论语》 孔子 孝道
原文传递
烛照人性多悲悯,书写乡土存真情——宁夏小说六十年概述
16
作者 李生滨 《黄河文学》 2018年第8期200-224,共25页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史。维新启蒙,救亡反抗,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民族富强和国家独立的精神历程,与文学现代性转换的历史嬗变是一致的。文学承载着民族忧患最悲郁的精神力量,激励大众,宣扬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讴歌英雄,砥砺爱国牺...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史。维新启蒙,救亡反抗,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民族富强和国家独立的精神历程,与文学现代性转换的历史嬗变是一致的。文学承载着民族忧患最悲郁的精神力量,激励大众,宣扬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讴歌英雄,砥砺爱国牺牲的私毅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悯 人性 小说 宁夏 真情 乡土 书写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研治文学史的方法与心态——回顾中的反省
17
作者 李怡 《东吴学术》 2021年第6期16-18,共3页
通过对自身学术历程的回顾,反思和总结文学史研治的"方法"和"心态"。"作为方法"的运用曾经流行一时,与其说是日本的新方法传入了当代中国,不如说是日本对自己学术的批判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在"方法&qu... 通过对自身学术历程的回顾,反思和总结文学史研治的"方法"和"心态"。"作为方法"的运用曾经流行一时,与其说是日本的新方法传入了当代中国,不如说是日本对自己学术的批判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在"方法"的追寻背后,更重要的则是精神和心态,研治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的还是要对"虚无"的反抗心态,每一个学术命题的提出就是一次祛除虚无的尝试,而每一次探入思想荒原的尝试都是生命的不屈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方法 心态
原文传递
在文学的浸润里守护乡土和诗意——序武淑莲《雁岭集》
18
作者 李生滨 《朔方》 202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和多方面的拓展。西部文学特别引起文坛和批评界关注,是1978年以来的新景观。从丁玲、韦君宜、蓝棣之、曾镇南、黄子平、李树声、季红真、高嵩、刘贻清、陈文坚、郎业成等人讨论张贤亮小说起,宁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和多方面的拓展。西部文学特别引起文坛和批评界关注,是1978年以来的新景观。从丁玲、韦君宜、蓝棣之、曾镇南、黄子平、李树声、季红真、高嵩、刘贻清、陈文坚、郎业成等人讨论张贤亮小说起,宁夏文学评论逐步走向活跃和开放。天高云淡,四十年砥砺前行,宁夏文学有所成就,离不开文学编辑和许多作家的自觉批评,也离不开各级文艺部门和协会组织的研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西部文学 曾镇南 黄子平 蓝棣之 季红真 批评界 韦君宜
原文传递
邱禾作品
19
作者 邱禾 《美术向导》 2013年第6期83-83,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