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货运发展对策研究
1
作者 贾飞凡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上中下游重庆、湖北、上海等省(市),区域内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公路和水运的网络结构和货运量现... 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上中下游重庆、湖北、上海等省(市),区域内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公路和水运的网络结构和货运量现状,存在干线通道能力仍显紧张、交通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多式联运体系有待完善、部分铁路线路能力利用趋紧等问题,铁路大运量、低排放等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经济带铁路货运发展对策,即:提质改造通道瓶颈区段,推动铁路多式联运发展,加强铁路运输资源分配,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货运通道 高速公路网 水运航运体系 多式联运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铁路网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2
作者 李岸隽 马波涛 伍杰源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21-27,38,共8页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铁路网能力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推动铁路网运输保障供给、扩大铁路网通达服务范围、增强铁路网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加强铁...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铁路网能力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推动铁路网运输保障供给、扩大铁路网通达服务范围、增强铁路网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加强铁路网互联互通建设、提升铁路网智能化水平、注重铁路网发展安全等方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铁路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以铁路网高质量发展为指标体系核心,以发展基础、发展途径、发展动力、发展目标为指标体系维度定位,以规模密度、布局覆盖、路网结构、效率效益、服务保障、骨干作用、绿色创新、安全韧性为指标体系维度,建立铁路网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分析诊断铁路网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关键指标,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铁路网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发展基础 发展途径 发展动力 发展目标 关键指标 分析诊断
下载PDF
中国与UIC铁路基础设施主要标准对比研究
3
作者 左鹏飞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是当前大多数国外铁路项目采用的国际通用标准。系统分析中国与UIC铁路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性及等效性,对于提升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水平、推动铁路“走出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深入调查研究了UIC基础设施主要... 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是当前大多数国外铁路项目采用的国际通用标准。系统分析中国与UIC铁路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性及等效性,对于提升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水平、推动铁路“走出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深入调查研究了UIC基础设施主要标准,选取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等4大专业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开展了中国和UIC设计标准的对比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铁路标准的修订建议和UIC铁路标准的修订建议,为我国主持或参与UIC国际铁路标准的制修订、推动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铁路联盟 基础设施 路基 桥梁 隧道 轨道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体化自动编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安迪 武晋飞 张宇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不仅要在图面上生成列车运行线,还要考虑客运需求、车底交路运用、车站股道运用等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相关性较强,因而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工铺画方式,缺少计算机一体化自动编制...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不仅要在图面上生成列车运行线,还要考虑客运需求、车底交路运用、车站股道运用等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相关性较强,因而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工铺画方式,缺少计算机一体化自动编制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效率,在借鉴人工编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车底交路方案、列车结构方案及调整策略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体化自动编制流程,同时生成列车时刻表、车底交路方案、车站股道运用方案。针对不易处理的列车运行图结构优化问题,设计微观站场进路占用策略与运行图优化编制模型,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验证,用时48 h重新铺画运行图,各项指标与真实运行图相近,大幅减少了现有运行图编制模式对人力物力的消耗,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底交路方案 列车结构方案 一体化 优化模型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设计控制参数研究
5
作者 陈良江 孙宗磊 +2 位作者 严爱国 郭远航 杨得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3,共7页
我国现行高速铁路设计、验收规范中,采用300 m基线150 m矢距差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性进行评价。对于大跨度桥梁,受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多种因素影响,桥上轨道线形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仍沿用规范的评价方法,难以与桥梁固有... 我国现行高速铁路设计、验收规范中,采用300 m基线150 m矢距差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性进行评价。对于大跨度桥梁,受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多种因素影响,桥上轨道线形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仍沿用规范的评价方法,难以与桥梁固有变形特性相适应。通过分析我国现行高速列车敏感波长,结合多座大桥运营监测结果及不同弦长的有效测量范围,确定选用60 m中点弦测法评价大跨桥梁轨道长波不平顺性;通过仿真及实测手段,得到列车速度为250、300、350 km/h时60 m中点弦测法平顺性控制限值。多座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工程实践表明,60 m中点弦测法适用性较好,可供今后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验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长波不平顺 中点弦测法
下载PDF
寒区铁路隧道防寒抗冻关键技术研究与展望
6
作者 田四明 王伟 +3 位作者 刘建友 徐湉源 张矿三 孙克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4,I0025-I0038,共28页
寒区铁路隧道冻害问题不仅威胁到隧道结构的稳定,同时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一直是寒区隧道工程的难点和研究热点,工程界迫切需要可靠、高效的防寒抗冻工程技术措施。首先,调研了我国寒区铁路隧道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总结... 寒区铁路隧道冻害问题不仅威胁到隧道结构的稳定,同时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一直是寒区隧道工程的难点和研究热点,工程界迫切需要可靠、高效的防寒抗冻工程技术措施。首先,调研了我国寒区铁路隧道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总结分析了常见的隧道冻害现象,包括衬砌开裂掉块、拱顶挂冰、道床积冰、排水系统冻结等。然后,针对当前寒区隧道缺乏隧道温度场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隧道冻害机制和演化规律不清晰、防寒抗冻设计方法与治理技术不成熟这3个技术难点,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讨论,相关成果如下:1)研发了寒区隧道室内试验系统,结合大量的温度场相关实测数据,探明了温度场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温度场预测方法;2)研发了渗流试验设备,揭示了冻害产生的链发式机制,查明了排水系统冻结规律与冻融响应机制;3)建立了寒区铁路隧道抗冻防寒设计标准,形成了隧道冻害综合防控体系。最后,展望了我国寒区铁路隧道防寒抗冻研究在防寒保温材料、主动保温系统、温度场规律预测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铁路隧道 隧道冻害 温度场预测 冻害机制 防寒抗冻技术
下载PDF
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情况统计及2023年新开通重点项目隧道情况介绍
7
作者 巩江峰 王伟 +2 位作者 王芳 杨昌贤 袁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92,I0057-I0072,共32页
对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 573座,总长23 508 km;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5万km,共建成高速... 对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 573座,总长23 508 km;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5万km,共建成高速铁路隧道4 561座,总长7 735 km,其中,长度大于10 km的特长隧道115座,长约1 471 km;中国投入运营的特长铁路隧道共286座,长约3 869 km,其中,长度20 km以上特长铁路隧道13座,长约312 km。最后,对2023年新开通的重点项目贵南铁路隧道、成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隧道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技术经验;同时对广汕铁路隧道、金甬铁路隧道、南崇铁路留村大直径盾构隧道、和邢铁路隧道的技术应用进行总结。贵南铁路通过空间选线、创新岩溶处理手段,以及加强运营期间的排水措施,有效降低了岩溶发育地区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风险;成兰铁路设计充分贯彻“减灾选线”的理念,大规模减小了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另外创新了隧道通过活动断裂带的处理技术。随着铁路建设向西部地区转移,隧道建设将面临埋深更大、地应力更高、地质构造更加复杂、高海拔地区缺氧等系列建设问题,仍需要各位同仁共同攻坚克难,不断创新隧道修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隧道 特长铁路隧道 统计
下载PDF
铁路工程人工费单价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8
作者 钟明琳 徐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3,141,共7页
为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建立铁路工程人工费单价动态调整机制,对保障铁路建设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现行铁路及其他行业和地区人工费单价的调整机制,并进行了对... 为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建立铁路工程人工费单价动态调整机制,对保障铁路建设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现行铁路及其他行业和地区人工费单价的调整机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理论和数据分析,提出铁路工程人工费单价的5个影响因素,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建筑业农民工平均工资、铁路主要施工企业劳务费用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基于主要影响因素和附加调整系数的铁路工程人工费单价动态调整数学模型,通过测算分析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数学模型对铁路建设项目投资的影响;从机制建立和有效运行角度提出了铁路工程人工费单价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人工费单价 动态调整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跨度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技术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勇政 高策 王凯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151,共6页
高速铁路40 m简支箱梁丰富了标准梁跨度序列,对提高桥梁跨越能力、提升铁路桥梁建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介绍40 m简支箱梁的研究背景、结构设计及其主要技术创新,全面开展40 m梁与现行32 m梁通用图、盐通32 m梁的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 高速铁路40 m简支箱梁丰富了标准梁跨度序列,对提高桥梁跨越能力、提升铁路桥梁建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介绍40 m简支箱梁的研究背景、结构设计及其主要技术创新,全面开展40 m梁与现行32 m梁通用图、盐通32 m梁的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及联调联试实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静力性能方面,40 m梁基频小于32 m梁,静活载挠跨比和梁端转角大于32 m梁,残余徐变上拱与32 m梁相当;动力性能方面,轮重减载率比32 m梁有所增加,其余动力参数基本相当;经济性方面,梁部造价分别增加0.07万元/m和0.23万元/m,在高桥墩及跨越湖泊、河滩等情况下,40 m梁相对于32 m梁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提出全面收集建设运营数据、加强理论研究、40 m简支箱梁可按抗震设防类别C类设计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预应力混凝土 40 m简支箱梁 动力性能 抗震类别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铁路遥感影像房屋提取研究
10
作者 黄一昕 方文珊 刘传朋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形图制作存在的人工目视遥感解译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对实例分割模型Mask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进行改进,选用ResNeXt101作为其主... 针对目前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形图制作存在的人工目视遥感解译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对实例分割模型Mask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进行改进,选用ResNeXt101作为其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利用边缘提取算法进一步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矢量化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Mask AP50、Box AP50、Mask mAP、Box mAP等指标上均有明显的提升,可生成供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拆迁费用计算的房屋矢量化影像,为该阶段的影像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模型改进 实例分割 Mask R-CNN 遥感影像
下载PDF
基于市场可达性的高速铁路开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恩斌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高速铁路开通有助于提升市场可达性,进而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基于2009—2020年民族地区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匹配差分和工具变量法实证估计高速铁路开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借助三重差分从市场可达性进行机制检... 高速铁路开通有助于提升市场可达性,进而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基于2009—2020年民族地区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匹配差分和工具变量法实证估计高速铁路开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借助三重差分从市场可达性进行机制检验,同时考察不同地势起伏度的异质性影响和滞后效应。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开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提升效应约为6.6%,高速铁路开通带来的市场可达性提升是解释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高速铁路开通主要促进地势相对平缓的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高起伏度的山地地区影响不显著,并存在2年左右的滞后效应。最后,从高质量交通供给、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内外部市场、优先考量经济性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民族地区 经济增长 市场可达性 匹配差分法
下载PDF
基于财务集中管控的铁路财会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研究
12
作者 闫翔 唐恩斌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国铁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导致财会人员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发生直接变化,对于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铁路财务集中管控的财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从国铁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总体架构、财会人才队伍建设、AMO理... 国铁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导致财会人员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发生直接变化,对于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铁路财务集中管控的财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从国铁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总体架构、财会人才队伍建设、AMO理论3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在剖析铁路财会人才队伍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铁路财会人才队伍能力对策,即:提升财会人才队伍能力,激发财会人才队伍动机,增加财会人才队伍机会,更好地保障国铁集团铁路财务集中管控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财务集中管控 AMO理论 财务共享 财会人才队伍 能力 动机 机会 对策
下载PDF
站城融合发展视角下铁路客站上盖开发模式研究
13
作者 陈东杰 郭雪飞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集约式城市发展模式备受关注。积极探索铁路上盖开发对于促进站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客站上盖开发应因城而异、因站而异。实践中,我们应结合实际分别选择整体、局部或点状等开发模式,合...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集约式城市发展模式备受关注。积极探索铁路上盖开发对于促进站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客站上盖开发应因城而异、因站而异。实践中,我们应结合实际分别选择整体、局部或点状等开发模式,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积极创新突破,建立共赢生共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不断丰富未来客站上盖开发模式,持续激发客站区域整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上盖开发 站城融合发展
下载PDF
西南生态脆弱区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14
作者 赵力 韩洋 +4 位作者 吴伟伟 朱荣鑫 冉墨文 范东叶 王娜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受西南生态脆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 10429—2014对西南生态脆弱区铁路客站的绿色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西南生态脆弱区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查问卷结... 受西南生态脆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 10429—2014对西南生态脆弱区铁路客站的绿色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西南生态脆弱区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建议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湿环境控制、自然通风、能源分项计量、设备维护保养、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作为区域铁路客站绿色性能重点关注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生态脆弱区 铁路客站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分析
下载PDF
中欧铁路交流牵引电流回流接地标准对比研究
15
作者 姜森浩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2期24-28,34,共6页
回流接地系统在电气化铁路中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为明确中、欧铁路回流接地标准的差异,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工作开展,对中、欧铁路交流牵引电流回流接地的安全接地设计、低压设备防护等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经总结对比得出,回流接地系统的... 回流接地系统在电气化铁路中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为明确中、欧铁路回流接地标准的差异,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工作开展,对中、欧铁路交流牵引电流回流接地的安全接地设计、低压设备防护等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经总结对比得出,回流接地系统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技术细节上存在差异,建议结合我国国情深入研究回流接地系统以完善优化标准,并积极参与标准国际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 接地 交流牵引供电 中欧标准对比
下载PDF
西南生态脆弱区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6
作者 赵力 韩洋 +3 位作者 吴伟伟 范东叶 冉墨文 朱荣鑫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西南生态脆弱区地势复杂、气候严寒、水土流失严重,对铁路客站建设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铁路客站绿色新发展理念为原则,提出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总结适用于西南生态脆弱区的绿色技术措施;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西南生态脆弱区地势复杂、气候严寒、水土流失严重,对铁路客站建设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铁路客站绿色新发展理念为原则,提出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总结适用于西南生态脆弱区的绿色技术措施;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 10429相关评价指标梳理,建立适用于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经济技术现状的铁路客站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助力推动铁路行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生态脆弱区 铁路客站 绿色技术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规范协同性和技术经济性研究
17
作者 刘诗慧 王嵩 +2 位作者 陈凯 朱飞雄 夏炎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3年第10期27-31,共5页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是铁路电力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铁路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规范》(TB 10037—2022)是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用于指导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是铁路电力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铁路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化和智能化的重要环节。《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规范》(TB 10037—2022)是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用于指导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工程设计。在归纳既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定义、功能等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规定。本文对新颁布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基本规定进行解读,分析与相关规范的协调性,有助于本规范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正确使用,研究标准的技术创新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明确本规范推广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铁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标准规范 设备监控 能效监管 绿色节能 智能
下载PDF
中欧铁路电力设计标准对比分析研究及中国标准国际化建议
18
作者 刘诗慧 夏炎 朱飞雄 《铁道经济研究》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为明确中国和欧盟在铁路电力设计标准上的差异,促进我国铁路标准与国际接轨,系统梳理中国和欧盟铁路电力主要设计标准内容,选取电力专业9项主要技术指标,分析其在标准规定、制定依据等方面的等效性与差异性,并对差异内容和原因进行具体... 为明确中国和欧盟在铁路电力设计标准上的差异,促进我国铁路标准与国际接轨,系统梳理中国和欧盟铁路电力主要设计标准内容,选取电力专业9项主要技术指标,分析其在标准规定、制定依据等方面的等效性与差异性,并对差异内容和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中国电力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国际化建议:参照欧洲电力设计的理念,建议我国电力设计标准今后制修订时,可以对不同应用和造价情况进行分类要求,以改善标准技术经济性,提升标准的国际通用性;同时在国际标准中适时引入我国电力设计标准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适当备用的科学理念和先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欧洲标准 电力 设计标准 国际化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铁路信息系统经济社会效益识别及计算方法研究
19
作者 胥振铎 《铁道经济研究》 2023年第5期8-12,共5页
随着铁路信息系统使用范围持续扩展、功能不断完善,其经济社会效益愈发显著,但目前缺少经济社会效益的识别和计算方法,难以准确量化铁路信息系统的投入产出情况。从铁路信息系统经济社会效益识别的难点入手,从节支降耗、增收创效两方面... 随着铁路信息系统使用范围持续扩展、功能不断完善,其经济社会效益愈发显著,但目前缺少经济社会效益的识别和计算方法,难以准确量化铁路信息系统的投入产出情况。从铁路信息系统经济社会效益识别的难点入手,从节支降耗、增收创效两方面构建经济效益识别与计算方法,构建了铁路信息系统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的思路、指标和方法,补充了经济社会效益视角下的铁路信息系统价值评价方法,为新系统投资和既有系统维护预算编制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选择某课题管理系统为例,从人力资源节约、耗材节约、生产资金节约、提升效率等多角度计算该系统经济社会效益,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息系统 经济社会效益 识别方法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原位试验的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尚林 戴张俊 +4 位作者 陈善雄 余雷 王祥 王亚飞 胡耀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8,共7页
中低压缩性土在我国广泛分布,是高铁路基主要的承载地层。其承载变形快速稳定的特征对高铁路基变形控制有积极意义,因此,中低压缩性土智能识别对高铁路基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勘察设计中中低压缩性土的快速、智能... 中低压缩性土在我国广泛分布,是高铁路基主要的承载地层。其承载变形快速稳定的特征对高铁路基变形控制有积极意义,因此,中低压缩性土智能识别对高铁路基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勘察设计中中低压缩性土的快速、智能识别问题,通过大量的现场原位试验数据,择优确定了以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结果为智能判别指标,建立中低压缩性土模糊推演模式,构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网络预测模型,形成基于现场原位测试的中低压缩性土快速智能识别方法,并通过不同算法进行网络训练和工程预测。结果表明,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整体上吻合度均较高,共轭梯度法相对梯度下降法计算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中低压缩性土原位快速识别与测定,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设计、施工、评估等环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中低压缩性土 原位试验 神经网络 智能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