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后土壤Cd、Pb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蔡艳 张毅 +3 位作者 张世熔 汪继兵 宋旭 黄爱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6-801,828,共7页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方法,并结合地统计学和GIS研究了5.12汶川地震后典型灾区土壤的Cd、Pb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0 mg/kg...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方法,并结合地统计学和GIS研究了5.12汶川地震后典型灾区土壤的Cd、Pb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0 mg/kg和28.97±6.82mg/kg。Cd、Pb含量空间分布分别表现为带状和团状;Cd含量以中东部低浓度所在区域为中心,分别向北部、中西部和南部逐渐增加;Pb含量总体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地震后帐篷安置点、生活垃圾堆放点、房屋倒塌点土壤Cd、Pb含量明显高于未受地震影响处;帐篷压实水田40~60cmCd含量最高,为0.46mg/kg,自然水田0~20cmCd含量最高,为0.57mg/kg;压实、自然水田各土壤剖面Pb含量均为0~20cm最高,分别为25.22、26.16mg/kg。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旱地土壤和荒地土壤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水田土壤Pb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土壤;P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r=0.616),Cd含量与pH和有机质含量相关性不强;人类活动对土壤中Cd、Pb含量有一定影响,且水平方向上对Pb影响程度大于Cd,垂直方向上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重金属 空间变异 GIS
下载PDF
地震灾区农田土壤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彭州市新黄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毅 蔡艳 +4 位作者 杨杰 张世熔 李婷 袁大刚 黄爱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8-1043,共6页
本文将熵权系数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对5.12汶川地震典型灾区——彭州市新黄村农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探讨了该区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震后人类活动分析其土壤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 本文将熵权系数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对5.12汶川地震典型灾区——彭州市新黄村农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探讨了该区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震后人类活动分析其土壤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分布以2级水平为主,1级次之,3级最少,分别占区域面积的81.9%、16.7%和1.4%。震后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质量,其中以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和引入重金属物质而引起的土壤质量变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土壤质量 空间分布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典型地震灾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毅 蔡艳 +2 位作者 张世熔 李婷 黄爱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4,共6页
在典型地震灾区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选取29个农业土壤样品,其中水田土壤分层采样,研究土壤Cd、Cu、Pb、Zn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村土壤重金属含量不等,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Pb、Cd。区域内耕地土壤平均重金属含量高于非... 在典型地震灾区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选取29个农业土壤样品,其中水田土壤分层采样,研究土壤Cd、Cu、Pb、Zn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村土壤重金属含量不等,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Pb、Cd。区域内耕地土壤平均重金属含量高于非耕地,安置点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非安置点。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含量逐渐减少。在同一土层,安置点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自然水田。土壤Cd为重污染,Cu为轻污染,Zn预警,未受Pb污染,其综合污染指数为Cd>Cu>Zn>Pb。34.48%样点受污染,绝大多数为冲积平原与丘陵交界处安置点水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分布 污染评价 污染指数
下载PDF
彭州市新黄村地震灾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旭 蔡艳 +4 位作者 张世熔 李婷 袁大刚 杨杰 黄爱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9-594,共6页
以典型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土壤有机C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内表层土壤有机C含量为24.83g/kg,其空间分布呈带状,自西部高值区(>31g/kg)向东部低值区(<1... 以典型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土壤有机C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内表层土壤有机C含量为24.83g/kg,其空间分布呈带状,自西部高值区(>31g/kg)向东部低值区(<13g/kg)递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典型土壤剖面有机C含量总体趋势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水田、旱地土壤0~20cm有机C含量最高,荒地土壤20~40cm有机C含量最高。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有机C含量极显著高于荒地,旱地显著高于荒地,水田和旱地差异不显著;地震及震后人类活动能改变土壤有机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地震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