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断上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兴雨 朱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评价两者在骨质疏松诊断上的差别和意义。方法:2000-01/2004-03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经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的190例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评价两者在骨质疏松诊断上的差别和意义。方法:2000-01/2004-03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经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的190例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腰椎和髋部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χ2=20.7328,32.1887,P<0.05,Pearson列联系数0.3137,0.2336,Cramer列联小数0.2336,0.2910),符合人体骨质疏松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腰椎和髋部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7.2082,3.1846,P>0.05)。结论:腰椎和髋部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部位选择应综合分析与判断,以期达到早期发现与治疗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髋部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表现60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文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表现的特征。方法分析60例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结果肺纹理改变32例;肺水肿54例;心脏增大26例;胸腔积液38例;胸膜增厚40例。结论正确分析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表现,区别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部X线表现...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表现的特征。方法分析60例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结果肺纹理改变32例;肺水肿54例;心脏增大26例;胸腔积液38例;胸膜增厚40例。结论正确分析尿毒症患者胸部X线平片表现,区别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部X线表现,有助于对此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肺水肿 胸部 X线表现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及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永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90-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及中远期疗效观察。方法:本组17例,男3例,女14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肝血管瘤供血动脉,一次或分次注入平阳霉素和超液化碘油乳剂(PLE)。并分别于6个月和5a后行CT平扫。结果:本组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及中远期疗效观察。方法:本组17例,男3例,女14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肝血管瘤供血动脉,一次或分次注入平阳霉素和超液化碘油乳剂(PLE)。并分别于6个月和5a后行CT平扫。结果:本组17例栓塞治疗术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6个月复查病变不同程度缩小,9例缩小50%以上,所有病人症状均缓解或消失,5a后复查16例病变大部分进一步缩小,其中6例病变消失,1例病变边缘有新发病灶。17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是治疗肝血管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中远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碘油 平阳霉素栓塞 疗效
下载PDF
滑膜骨软骨瘤的X线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的发病部位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来本院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8例及国内报道的132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结果 150例患者发病部位膝关节102例(占68%),髋关节19例(占13%),肘关节12例(占8%),肩关节7例(占5%),踝...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的发病部位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来本院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18例及国内报道的132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结果 150例患者发病部位膝关节102例(占68%),髋关节19例(占13%),肘关节12例(占8%),肩关节7例(占5%),踝关节6例(占4%),肩关节5例,腕关节及颞颌,指间,跗间关节各1例;单关节发病123例(占82%),双关节发病27例占(18%),均为对称性发病。X线表现均显示关节间隙及其周围有钙化的骨小体,少的1个,多者达数百个,小如绿豆,大如核桃。结论本病好发于膝肘髋关节,X线表现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软骨 X线诊断
下载PDF
乏脂肪肾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智宏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乏脂肪肾错构瘤(R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脂肪肾错构瘤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共18个病灶均表现为实质性肿块,7个病灶呈较均一软组织密度,11个病灶内显示少量脂肪密度,1例伴出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乏脂肪肾错构瘤(R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脂肪肾错构瘤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共18个病灶均表现为实质性肿块,7个病灶呈较均一软组织密度,11个病灶内显示少量脂肪密度,1例伴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但低于肾皮质强化,分泌期肿块呈持续强化,脂肪成分及出血无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肾错构瘤肿块内的少量脂肪成分,多期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乏脂肪肾错构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1期79-80,共2页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多为低至中热,咳嗽、喘息、肺部细小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X线表现多以肺间质性病变54例,...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多为低至中热,咳嗽、喘息、肺部细小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X线表现多以肺间质性病变54例,小叶性肺实质浸润病变48例,肺段实质性浸润病变12例,胸膜病变6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缺乏典型X线表现,认真分析X线表现和临床表现,是可以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原体肺炎 X线表现
下载PDF
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的CT诊断
7
作者 贾永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8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病人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病人的16个病灶平扫均为低密度,11例可见病变区胆管扩张,其中6例见肝包膜回缩征。增强扫... 目的探讨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病人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肝门区肝内胆管癌病人的16个病灶平扫均为低密度,11例可见病变区胆管扩张,其中6例见肝包膜回缩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均环形增强,门静脉期13例中央网格样增强,延迟期均呈向心性增强,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结论肝门区肝胆管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利于肝门区胆管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区 胆管细胞癌 胆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跗骨桥的X线诊断
8
作者 杨文杰 贾永 王向东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5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跗骨桥 X线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恶性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智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2期1202-120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恶性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IS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S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前诊断SIST 9例(14个...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恶性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IS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S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前诊断SIST 9例(14个病灶),定性诊断符合率90%,定位诊断符合率100%,1例单发病灶误诊为小肠平滑肌瘤。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诊断SIST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胃肠道 小肠 间质瘤 小肠造影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转移瘤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智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转移瘤40例,2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结核;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双侧肾上腺转移瘤40例,2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误诊为双侧肾上腺结核;CT平扫发现双侧肾上腺病灶86个,双侧瘤体大小不等,与肾上腺长轴一致;4个病灶瘤侧可见残存肾上腺结构;平扫呈实性密度40个,CT值25~55 Hu,呈囊实性密度46个,CT值10~35Hu。增强扫描32个病灶呈轻中度均匀强化,36个病灶呈不均匀逐渐强化,18个病灶呈厚环状强化,囊变、坏死区强化不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双侧肾上腺转移瘤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上腺肿瘤
原文传递
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彤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8例行3种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 目的: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8例行3种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有骨质增生硬化,内部可见骨嵴和骨性分隔,可见骨壳部分断缺,诊断符合率为42.8%。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可见骨质硬化,骨壳可见部分断缺,可见骨性分隔,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66.7%。MRI表现为膨胀性多囊状病灶,周边见低信号环,可见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80.0%。3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CT或MRI检查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较X线平片有优势,三者联合可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 X线平片 CT MRI
原文传递
CT诊断局灶型Castleman病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智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1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总结局灶型Castleman病CT的特征性表现,探讨其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局灶型Castleman病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CT术前诊断局灶型Castleman病4例,CT平扫为单发类圆形软组织肿块,2例病灶内可见点状、分... 目的总结局灶型Castleman病CT的特征性表现,探讨其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局灶型Castleman病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CT术前诊断局灶型Castleman病4例,CT平扫为单发类圆形软组织肿块,2例病灶内可见点状、分支状钙化;增强扫描示8例病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强化方式与大血管近似。结论局灶型Castleman病以明显持续强化或内部伴有分支状钙化的较大单发肿物为特征,CT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ASTLEMAN病
原文传递
0.35T低场强磁共振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智宏 白民学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0.35T低场强MR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60例脑出血患者的低场强MRI表现,就血红蛋白在低场强MRI上的信号变化进行研究,分析脑出血低场强MRI的特殊表现,结合文献提出低场强MR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超急性期... 目的探讨0.35T低场强MR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60例脑出血患者的低场强MRI表现,就血红蛋白在低场强MRI上的信号变化进行研究,分析脑出血低场强MRI的特殊表现,结合文献提出低场强MR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超急性期脑出血,T1WI可出现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在急性期,T2WI可呈稍高信号;与高场强磁共振有所不同,具有特征性,可明确诊断。结论0.35T低场强MRI脑出血信号的改变与高场强MRI信号的改变有相似之处,但T1WI在超急性期及T2WI在急性期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红蛋白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RI在脊髓纵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18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向东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8期903-903,共1页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纵裂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搜索18例脊髓纵裂的临床及MRI资料,均行矢状位T1WI、T2WI;冠状位、横断T1WI位扫描。结果本组Ⅰ型13例,Ⅱ型5例。结论 MRI是诊断脊髓纵裂畸形最有效的安全的检查方法 ,特别是横断位是诊断...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纵裂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搜索18例脊髓纵裂的临床及MRI资料,均行矢状位T1WI、T2WI;冠状位、横断T1WI位扫描。结果本组Ⅰ型13例,Ⅱ型5例。结论 MRI是诊断脊髓纵裂畸形最有效的安全的检查方法 ,特别是横断位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隐性/诊断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成人肠扭转的CT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永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5期47-48,52,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肠扭转的各种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肠扭转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0例中"漩涡征"7例,"靶征"3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8例,腹水征6例,肠壁积气征2例。结论... 目的探讨成人肠扭转的各种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肠扭转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0例中"漩涡征"7例,"靶征"3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8例,腹水征6例,肠壁积气征2例。结论 "漩涡征"是诊断成人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靶征"、肠壁积气征,是诊断肠缺血的可靠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肠扭转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低场强MR水成像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杨文杰 白民学 +1 位作者 贾永 王向东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泌尿水成像(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U及常规MR检查。采用SE序列T1WI、T2WI横断面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在对病变区行TSE—T2WI薄层横轴位或冠状面扫描及脂...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泌尿水成像(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U及常规MR检查。采用SE序列T1WI、T2WI横断面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在对病变区行TSE—T2WI薄层横轴位或冠状面扫描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结果10例MRU能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其中输尿管癌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例,输尿管憩室1例。结论MRU结合常规MR对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对儿童、老年人、碘过敏和肾功能不良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尿路梗阻 尿路狭窄
原文传递
胃单发间质瘤的CT诊断
17
作者 贾永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9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8例GST的CT表现。结果 18例肿瘤均为单发,其中3例恶性,6例低度恶性,9例良性。平扫密度均匀11例,平扫密度不均匀7例,增强病变呈中度...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8例GST的CT表现。结果 18例肿瘤均为单发,其中3例恶性,6例低度恶性,9例良性。平扫密度均匀11例,平扫密度不均匀7例,增强病变呈中度或明显强化,11例病变见溃疡或囊性变,所有病例均未见淋巴结肿大。结论 G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螺旋CT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