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
- 1
-
-
-
机构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科技传播》
2010年第23期27-27,共1页
-
文摘
11月22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暨学术论坛在北京鸿翔大厦举行。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孙鸿烈院士。
-
关键词
中国青藏高原
周年纪念
理事会理事长
孙鸿烈
副局长
全国人大常委
钟大赉
吴国雄
技术局
研究会理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
- 2
-
-
-
机构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2016年1月4—6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国地震局所属研究院所、中国气象局所属研究院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有关高校、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科研和管理单位的32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孙鸿烈院士、中国青藏研究会理事长姚檀栋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张人禾院士、侯增谦研究员、于贵瑞研究员、朱立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钟大赉院士、吴国雄院士、张弥曼院士、崔鹏院士、高锐院士、吴福元院士、陈发虎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教授等学者出席了会议。
-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
学术年会
昆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
名誉理事长
资源环境效应
圈层相互作用
-
分类号
P90-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第二次青藏科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 3
-
-
作者
姚檀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中国西藏》
2023年第6期10-13,共4页
-
文摘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发育着世界上仅次于南北极的冰川,分布着数以干计的大小湖泊,孕育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等13条亚洲地区的重要河流,为这一地区20多亿人口提供水资源。青藏高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碳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
关键词
生态安全屏障
土壤保持
地球第三极
气候调节
水源涵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南北极
碳汇功能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横断山——中国冰川的“绿色”故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文敬
-
机构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今日科苑》
2013年第12期29-34,共6页
-
文摘
专家精彩语录A:云南,被誉为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它的名字中带有浓烈的色彩感以及热烈的南国气韵,可就在这片盛产少数民族和热带亚热带雨林的地方,冰川也找到了它的栖身之处。那正是诗人郭沫若笔下的"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的神奇美好的地方。B:可以这么说,横桓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横断山不仅以其广袤的原始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
-
关键词
横断山
冰川
亚热带雨林
故乡
中国
少数民族
原始森林
四川盆地
-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横断山脉 中国冰川的“绿色”故乡
- 5
-
-
作者
张文敬
杨勇
-
机构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大自然探索》
2014年第7期14-25,共12页
-
文摘
横亘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横断山脉,不仅以其广袤的原始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江并流的河川地貌和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人文景观著称于世,还是一个多雪山冰川的“冰冻圈王国”.
-
关键词
横断山脉
冰川
故乡
中国
历史人文景观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原始森林
-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敏感脆弱、影响深远的青藏高原环境
被引量:5
- 6
-
-
作者
姚檀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大自然》
2010年第2期1-1,共1页
-
文摘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冻圈最发育的地区,是湖群密布的水乡泽国,是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物种多样性的天堂和自然资源的宝库……青藏高原不但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更是维系高原与周边地区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原环境
敏感
全球环境变化
物种多样性
水资源安全
中低纬度
自然资源
-
分类号
X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走近二层山冰川世界
- 7
-
-
作者
张文敬
江卫平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四川省广元市科普作家协会
-
出处
《大自然探索》
2018年第4期12-25,共14页
-
文摘
二层山位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东坡,海螺沟景区内,最高点海拔高度5400米,是目前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及大冰瀑布的最佳观测点。站在二层山顶朝大冰瀑布方向望去,大雪山主峰贡嘎山和其海拔超过7000米的卫峰一览无余。下面,让我们跟随著名冰川学家、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张文敬老师,走进二层山看看冰川世界。目前的海螺沟,几乎所有的景观。
-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中国需要好的地理科普——《这里是中国》出版
- 8
-
-
作者
姚檀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
-
出处
《全国新书目》
2019年第11期10-11,共2页
-
文摘
作为一名地理科研工作者,我对地理科普作品总是既F充满期待,又格外苛刻。《这里是中国》的问世,无疑是让人欣喜的。该书是由地理科普团队一一星球研究所和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合作创作的。这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本科普图书,开篇文章《中国从哪里来?》就是双方合作打磨的结果。中国科学院对青藏高原的探索和研究,贯穿了自1949年以来的大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成立科考队,拉开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序幕。此时,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也参与了这个项目。
-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科普图书
科考队
综合科学考察
充满期待
科研工作者
青藏高原
探索和研究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里是中国》
- 9
-
-
-
机构
星球研究所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旅游纵览》
2020年第1期128-128,共1页
-
文摘
图书简介:《这里是中国》是星球研究所三年来关于中国主题文章的集萃,联合人民网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出品。本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山河。
-
关键词
人民网
地理视角
中国青藏高原
时间尺度
图书简介
集萃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里是中国》
- 10
-
-
作者
无
-
机构
星球研究所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出处
《时代邮刊》
2020年第11期67-67,共1页
-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纳木错的秘密
- 11
-
-
作者
张文敬
-
机构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中国科学院山地研究所
-
出处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2020年第6期12-13,共2页
-
文摘
纳木错是南迦巴瓦峰山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晴天,在阳光照耀下,湖面反射出宝石般绚丽的光彩。雨天,夹杂着霰的雨珠落在湖中,溅起无数珍珠般的水泡,此起彼伏,极为壮观。据当地藏族同胞介绍,其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夏天呈乳白色,像一湖取之不尽的新鲜牦牛奶;秋天,渐变成深蓝色。冬天,湖水冻结,在周围杜鹃林的掩映下,恰似一面镶嵌在南迦巴瓦峰山岭之间的镜子。
-
关键词
南迦巴瓦峰
高山湖泊
山区面积
纳木错
深蓝色
藏族同胞
杜鹃林
-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