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5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病原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洪涛 王运涛 +5 位作者 朴春爱 朱俊萍 谢佳林 相建海 屈建国 张宝云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8-163,共6页
1996年6月至8月,青岛地区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大面积暴发流行病,死亡率达90%以上。发病对虾典型表征为甲壳白斑。病虾鳃组织匀浆滤液经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注射给健康对虾进行人工感染试验... 1996年6月至8月,青岛地区养殖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大面积暴发流行病,死亡率达90%以上。发病对虾典型表征为甲壳白斑。病虾鳃组织匀浆滤液经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注射给健康对虾进行人工感染试验,9天内累计死亡率达100%,发病症状及体征与自然发病对虾相似。电镜下自然发病对虾鳃、胃、头胸甲下表皮、淋巴样器官、触角腺等组织细胞核内发现大量杆状病毒,未见包涵体;人工感染对虾相同组织中可见大量同样病毒。切片中病毒粒子有包膜,完整毒粒大小为125±76×345±16nm,核衣壳为85±65×295nm。核质内可见不同成熟阶段的病毒形态,部分毒粒一端有突出的乳头状结构。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纯化后,包膜全部丢失。负染标本显示,核衣壳呈杆状,螺旋对称,大小为80±13×380±243nm,衣壳由13~16条螺旋带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致病及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白斑征杆状病毒(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WSBV)相似,是1996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本文称之为“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Peneauschinensisnon-ocludedbacu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流行病 白斑征杆状病毒
下载PDF
中国丁型肝炎病毒四川株的抗原表达及其某些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汤少华 丛旭 +1 位作者 张满苍 詹美云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6-324,共9页
利用人工合成的丁型肝炎病毒(HDV)特异引物和PCR法,从本实验室克隆的含我国四川株HDV-cDNA抗原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GEM/HDC707和PGEM/HDC274)中,获得2个长度分别为653bp(位于1610-957)和220bp(位于1610-1390)的片段,经Klenow DNA聚合酶... 利用人工合成的丁型肝炎病毒(HDV)特异引物和PCR法,从本实验室克隆的含我国四川株HDV-cDNA抗原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GEM/HDC707和PGEM/HDC274)中,获得2个长度分别为653bp(位于1610-957)和220bp(位于1610-1390)的片段,经Klenow DNA聚合酶补平后,平端插入表达载体pBV220的P_RP_L.串连启动子下游的SmaⅠ位点,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原位杂交和快提抗原,分别筛选到表达不同长度抗原的阳性克隆。由核苷酸推导,它们分别由214和74个氨基酸组成。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大抗原的主要分子量为为29kD,另有24kD和17kD的小肽;小抗原是分子量为10kD的单一条带。RNA结合能力试验证明,大抗原具有结合RNA的特性,而小抗原没有这种特性。此外,大抗原还有结合Neo-RNA的活性,其结合机理及其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证明,保留HDV抗原编码区近N端的57个氨基酸就具有抗原性。这种基因工程表达的丁肝病毒抗原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用它免疫豚鼠可产生抗HD抗体。中国株丁肝抗原的表达成功和抗体的制备对于发展我国丁肝诊断试剂,研究我国丁肝病毒特征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基因表达 抗原
下载PDF
中国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 被引量:179
3
作者 刘崇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预防
下载PDF
中国细菌性与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既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7,共5页
在中国的卫生工作中,与传染病的斗争始终居于优先地位。各级卫生机构均大力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其中包括群众广泛参予的爱国卫生运动。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扼... 在中国的卫生工作中,与传染病的斗争始终居于优先地位。各级卫生机构均大力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其中包括群众广泛参予的爱国卫生运动。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扼要地叙述在研究和防治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当前的状况和未来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细菌性 病毒性 中国 防治
下载PDF
中国的病毒病的研究与防治
5
作者 朱既明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89年第2期28-36,共9页
在中国历史上,病毒病曾造成多次瘟疫流行。早在4世纪的医学书籍上已有天花和麻疹的记载。11世纪就发明了种人痘的方法。18世纪已有专门治疗麻疹的专著《麻科活人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推行普种痘苗迅速控制了天花,并于1... 在中国历史上,病毒病曾造成多次瘟疫流行。早在4世纪的医学书籍上已有天花和麻疹的记载。11世纪就发明了种人痘的方法。18世纪已有专门治疗麻疹的专著《麻科活人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推行普种痘苗迅速控制了天花,并于1960年消灭了天花。从那时以来,与病毒病的斗争始终是防疫工作的重点。从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大量关于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的认识。本文将分三部分加以叙述:普遍发生的常见病毒病,对中国有特殊意义的病毒病和较新的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病毒病 防治 研究
下载PDF
中国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VP1/2A区变异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渡平 张礼璧 +4 位作者 方肇寅 杨辰夫 Mick N.Mulders Mark A.Pallansch Olen M.Kew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应用基因测序法对我国12个省24份脊髓灰质炎1型病毒标本散了VP1/2A片段的测序工作,并与疫苗株sabin 1型参考株的序列,我国台湾省和其他国家15株病毒的序列做了比较。由计算机PCGene程序分析处理,构建出两株关系树,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6... 应用基因测序法对我国12个省24份脊髓灰质炎1型病毒标本散了VP1/2A片段的测序工作,并与疫苗株sabin 1型参考株的序列,我国台湾省和其他国家15株病毒的序列做了比较。由计算机PCGene程序分析处理,构建出两株关系树,初步揭示了我国大陆6个基因型病毒之间,以及它们与台湾省和其他国家病毒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Ⅰ型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病毒学中的应用与某些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映良 杭长寿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1年第1期53-57,共5页
自1975年K(?)hler和Milstein建立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究和应用已遍及生物学、医学、兽医学、农学等学科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谈谈McAb在病毒学中的应用与某些研究进展。
关键词 医学病毒学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E6E7和TPA协同诱发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沈忠英 蔡维佳 +5 位作者 沈健 许锦阶 岑山 滕智平 胡智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7AAV同孵育2小时,在加有10%小牛血清的199培养液培养和传代,形成永生化细胞株,即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汕头株(SHEE)。实验分两组:一组SHEE细胞在传代至第5和13代时,两次在培养基中加入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5ng/ml,每次诱导2周,所获得的细胞株称为人胚食管上皮癌细胞汕头株1号(SHEEC1);另一组SHEE细胞培养条件相同,未加TPA,为对照组。细胞转化的形态表型由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35mm软琼脂培养皿接种103细胞(第20代),每组5碟,计算集落形成率;裸鼠皮下接种106细胞检测致瘤性;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PCR检测HPV18E6E7。结果表明: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指数(PIx),SHEEC1组(45%)高于SHEE组(34%);高倍体细胞数,S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理 人胚食管 上皮细胞 HPV18E6E7 TPA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和肝病死亡率的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刘崇柏 徐志一 +5 位作者 曹惠霖 孙永德 荆庆 陈大保 陈美征 谢永富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1-7,共7页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除上海外各点季节发病率分布均衡。慢性肝炎标化患病率为158.25/10万(诊断标准为6个月前有明确急性肝炎病史,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故实际慢肝患病率要高于此数字);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包括肝癌)标化率为22.65/10万,其中肝病为 13.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死亡率 肝病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及其对病毒结构蛋白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梁米芳 宋干 +2 位作者 杭长寿 李德新 邱慧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本文运用放射免疫沉淀法(RIP)、Western-blot及ELSA夹心法,对一组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L99株、C4株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特性鉴定,其中4株McAb针对糖蛋白G2,29株针对核壳蛋白(NP),1株针对糖蛋白G1和NP。微量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 本文运用放射免疫沉淀法(RIP)、Western-blot及ELSA夹心法,对一组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L99株、C4株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特性鉴定,其中4株McAb针对糖蛋白G2,29株针对核壳蛋白(NP),1株针对糖蛋白G1和NP。微量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分析表明,虽绝大多数抗NP McAb既无中和活性亦无HI活性,但有1株例外。具有明显的中和活性和HI活性,提示EHFV核壳蛋白上可能存在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决定簇。2株抗G2 McAb具有较高的HI活性,1株抗G2 McAb有较低的中和活性和较高的HI活性,另一株抗G2 McAb仅具有中和活性,表明EHFV糖蛋白G2上存在独立的中和与血凝抗原决定簇,也可能存在具有中和、血凝双重功能的决定簇。竞争ELISA分析显示。G2蛋白上某些中和位点和血凝位点虽然独立分布,但在某一区域可能相当靠近或有部分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FV 单克隆抗体 结构蛋白
下载PDF
三种病毒启动子在中国地鼠卵巢(CHO)细胞中表达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文军 杨芙蓉 +2 位作者 阮力 任贵方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三种病毒启动子在中国地鼠卵巢(CHO)细胞中表达活性的比较刘文军杨芙蓉阮力任贵方朱既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CHOdhfr-细胞,启动子,瞬时表达,HBsAg基因,CAT基因目前大多... 三种病毒启动子在中国地鼠卵巢(CHO)细胞中表达活性的比较刘文军杨芙蓉阮力任贵方朱既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CHOdhfr-细胞,启动子,瞬时表达,HBsAg基因,CAT基因目前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CHO 病毒 启动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结构区ORF2蛋白在巴氏毕赤酵母中的胞内表达与纯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佟玉品 毕胜利 +1 位作者 江永珍 詹美云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寻求新型表达系统来研制戊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甲醇营养型酵母 pichiapastoris表达系统表达戊型肝炎病毒 (HEV)结构区ORF2蛋白。采用PCR方法从HEVcDNA中扩增得到的ORF2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上 ,构建成重组质粒 pPIC3.5... 为寻求新型表达系统来研制戊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甲醇营养型酵母 pichiapastoris表达系统表达戊型肝炎病毒 (HEV)结构区ORF2蛋白。采用PCR方法从HEVcDNA中扩增得到的ORF2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上 ,构建成重组质粒 pPIC3.5KORF2。该质粒转化酵母菌GS115 ,经G418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转化菌株经Mut表型鉴定后 ,用含甲醇的培养基诱导表达 ,SDS PAGE及ELISA筛选高表达活性菌株 ,放大培养后进行亲合层析纯化。在该系统中成功地表达了高生物活性的HEVORF2蛋白 ,经亲和层析纯化后扫描分析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 5 9kD ,纯度可达 96 %。Westernblotting证实 ,它与HEVORF2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反应。HEV结构区ORF2蛋白在甲醇营养型酵母中的成功表达 ,以及初步纯化得到的具有强免疫学活性的重组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开放读码框架 异源基因表达 蛋白纯化 巴氏毕赤酵母 胞内表达
下载PDF
中国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相关分离株病毒性状的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侯晓辉 张礼璧 +10 位作者 T.Yoneyama K.Yoshii H.Shimizu H.Yoshida 李杰 郑红 方勇 朱宏 M.Hara Akio Hagiwara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2-338,共7页
对1994年中国分离的13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相关株进行了PCR-RFLP分析,发现7株为重组病毒,毒力较疫苗株有回复。在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序列上,对于神经毒力有重要影响的第481位核苷酸发生了突变(C→G),另... 对1994年中国分离的13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相关株进行了PCR-RFLP分析,发现7株为重组病毒,毒力较疫苗株有回复。在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序列上,对于神经毒力有重要影响的第481位核苷酸发生了突变(C→G),另一个被视为重要位点的第2908位核苷酸无一发生变化,反而在第2909位核苷发生了高频率的点突变,意味着2909位点在中国Ⅱ型疫苗相关株的自然变异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转基因小鼠实验和温度敏感实验(Rct-marker),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神经毒力大小并不与温度敏感实验所显示的毒力特征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 疫苗 神经毒力
下载PDF
中国疫苗株鸡痘病毒插入载体的构建与MDV糖蛋白B的表达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志亮 彭大新 +4 位作者 张如宽 焦新安 崔虹 侯云德 刘秀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4,共7页
在对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基因组DNA进行克隆与亚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插入Pll一LacZ标记基因,根据蓝斑选择原理筛选出3个为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所不必需的片段。为了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特将P7.5一Pll... 在对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基因组DNA进行克隆与亚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插入Pll一LacZ标记基因,根据蓝斑选择原理筛选出3个为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所不必需的片段。为了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特将P7.5一Pll一LacZ基因框转移至BLUESCRIPTSKM13一的BdmHI位点,在P7.5下导人多克隆位点(MCS),建立了载体插入标记pSGM1175。以SstII和ApaI将MCS一P7.5一Pll一LacZ框切下,置入一个亚充隆的非必需片段中,构建成中国鸡痘病毒插入载体pFG1175一1。以PstI和SmaI酶切pVLgB分离MDVg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将其插入pFG1175中P7.5的下游,得到携带gB基因的质粒pFGB1175一1。将此质粒以脂质体转染282E4株感染3一4小时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同样采用蓝斑筛选技术得到重组的蓝斑病毒。以MDVgB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证实了感染细胞中gB抗原的存在,从而成功地建立了可表达MDVgB糖蛋白的以中国疫苗株为基础的重组鸡痘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痘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糖蛋白B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与细胞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任贵方 阮薇琴 +7 位作者 田淑芳 梅雅芳 阮力 杨安道 杨芙蓉 王申 王秀平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使用本研究室以前构造的双拷贝乙肝病毒重组DNA质粒pSV_2DHBR2-32经改造构成pSV_2DHBR1-32。用此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经克隆、选择、加压增殖建立7个高产HBs-Ag的细胞系,其中首选B43对其生物学性状研究的结果说明,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使用本研究室以前构造的双拷贝乙肝病毒重组DNA质粒pSV_2DHBR2-32经改造构成pSV_2DHBR1-32。用此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经克隆、选择、加压增殖建立7个高产HBs-Ag的细胞系,其中首选B43对其生物学性状研究的结果说明,未发现微生物污染,无致瘤性,遗传稳定,纯度满意,核酸杂交试验说明该细胞是整合型,每个细胞约有200个左右的S基因拷贝,转瓶培养研究B43细胞分泌HBsAg的最佳条件为转瓶容积4升,表面积1300cm^2,细胞长成单层后换维持液150ml,其后每48小时收、换液1次,在36℃每小时8转,连续收液60天左右, 每升收液最高产HBsAg为7.5mg。此细胞可用作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的候选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主蛋白基因 转基因系
下载PDF
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基因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杰 张礼壁 +5 位作者 米山彻夫 侯晓辉 郑红 方勇 原稔 荻原昭夫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1-298,共8页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离的3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在WP1编码区,经PCR-RFLP方法鉴定,并经核酸测序进一步证实为疫苗株。其中5株为Ⅰ型疫苗株,16株Ⅱ型疫苗株,11株Ⅲ型疫苗株。以同样的分析方法...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离的3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在WP1编码区,经PCR-RFLP方法鉴定,并经核酸测序进一步证实为疫苗株。其中5株为Ⅰ型疫苗株,16株Ⅱ型疫苗株,11株Ⅲ型疫苗株。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检测这些毒株基因组的3D聚合酶编码区,发现2株Ⅰ型疫苗株在3D区的431个核苷酸序列为野毒序列,即这2株为Sabunl因型(VP1)与野毒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3株Ⅰ型疫苗株未发现基因重组,16株Ⅱ型疫苗株中11株为Sabin2基因型(VP1)与Sabin3基因型(3D)重组株,3株为Saibn2基因型(VP1)与(Sabin1+Sabin2)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2株未发现基因重组。11株Ⅲ型疫苗株中只有1株发生重组,为Sabin3基因型(VP1)与Non-Sabin基因型(3D)重组株。另外,对5'末端非编码区与神经毒力相关的关键位点(Ⅰ型的480-G和525-U,Ⅱ型的481-A及Ⅲ型的422-U)基因的检测发现,5株Ⅰ型疫苗株中,1株在位点525-U突变,碱基C置换U;3株在位点480-G突变,碱基A置换G;另1株未发现突变。16株Ⅱ型疫苗株均在位点481-A突变,碱基G置换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基因重组 点突变
下载PDF
我国25省市自治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詹美云 汤少华 +5 位作者 马虹 易炎杰 张文英 田瑞光 张满苍 刘崇柏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93-99,共7页
应用本室先后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打点杂交法,检测我国25省布自治区、16个不同民族共9 7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和核酸。其中乙型肝炎病人4 714例,HBsAg慢性携带者5 044例。病人和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抗... 应用本室先后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核酸打点杂交法,检测我国25省布自治区、16个不同民族共9 7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和核酸。其中乙型肝炎病人4 714例,HBsAg慢性携带者5 044例。病人和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25%和3.0%,丁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6%和1.18%,丁型肝炎病毒核酸阳住率分别为3.70%和2.2%。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丁型肝炎的这些指标有一定差异。在16个民族中,维吾尔族、蒙族和藏族丁型肝炎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黎族丁型肝炎核酸阳性率高于其他民族。但在1136例不同临床型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感染率无明显区别。丁型肝炎感染与暴发性肝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肝病毒 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 被引量:73
18
作者 毕胜利 白宪鹤 +4 位作者 丛勉尔 田厚文 孙得贵 H.S.Margolis 刘崇柏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4-127,共14页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 自河北省固安县和上海市的两份急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分离丙型肝炎病毒RNA,纯化后经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覆盖病毒基因组全长的cDNA片段。通过对河北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全部cDNA序列的分析,以及对上海株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重要区域cDNA序列的分析,确定了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cDNA的一级结构和变异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同日本与美国研究人员最初分离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相似。以中国河北株与日本HCV-J株比较,病毒基因有771个核苷酸不同,两者同源性为91.8%;氨基酸残基有174个不同,其同源性为94.3%。与美国HCV-1株相比,中国河北株有2011个棱苷酸发生变化,同源性为78.6%;氨基酸残基有458个发生变化,同源性为84.9%。河北与上海两株比较的结果发现,各区域变异程度大小不同,以E2基因区最高,NS3—NS4,NS5高度保守。总体水平上分析,我国的两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虽有变异,但总变异率很低,并且变异主要发生在结构基因区域。而与国外丙型肝炎病毒相比,变异则贯穿于全基因。表明中国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在核苷酸水平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结构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疫苗免疫儿童成人效果及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权一 张兴义 +7 位作者 叶世德 王庭志 徐桂珍 贾国富 田春生 宋益贵 任贵方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108-113,共6页
以中试连续生产的6批乙肝基因重组疫苗(R—Hepavac—B)免疫儿童和成人,每剂10μg,3批苗按0、1、6月,另3批苗按0、1、2月方案接种。每批分别接种8~10岁儿童51~66人,6批共363人,18~20岁成人46~52人,6批共287人。同时用两批血源苗作对... 以中试连续生产的6批乙肝基因重组疫苗(R—Hepavac—B)免疫儿童和成人,每剂10μg,3批苗按0、1、6月,另3批苗按0、1、2月方案接种。每批分别接种8~10岁儿童51~66人,6批共363人,18~20岁成人46~52人,6批共287人。同时用两批血源苗作对照,分别接种儿童共85人,成人84人。又用其中89—10批HBsHg含量为20μg/ml的疫苗,按20μg×3,0、1、6月方案接种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36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19名。结果显示,10μg重组疫苗3针后,无论儿童和成人其抗HBs抗体阳转率均为100%,而对照,儿童成人各有1例未阳转。儿童按0、1、6方案接种者,其抗体GMT为363.8~470.5mIU,按0、1、2方案接种者,为150.8~195.5mIU。前者高于血源苗对照,而后者持平。成人0、1、6方案GMT为189.4~247.2mIU,0、1、2方案为87.9~96.3mIU,均略低于血源苗对照.经复测,此批血源苗含量为15μg/ml,高于基因苗含量,可能是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母婴阻断结果显示,双阳性母亲子女36人,3针免后86.1%(32/36)的婴儿获得保护。单阳性母亲子女19人全部获得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抗体反应 母婴传播 重组
下载PDF
EB病毒与促癌物协同作用诱发人鼻咽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振声 李宝民 +1 位作者 刘彦仿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胎儿鼻咽粘膜移植于22只Balb/c裸鼠皮下,每周一次皮下注射丁酸和佛波醇二酯(TPA)。约10天后肿物逐渐增大,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4例(其中T淋巴细胞型3例),未分化癌3例。P... 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胎儿鼻咽粘膜移植于22只Balb/c裸鼠皮下,每周一次皮下注射丁酸和佛波醇二酯(TPA)。约10天后肿物逐渐增大,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4例(其中T淋巴细胞型3例),未分化癌3例。PCR和原位杂交显示,两种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均含有EB病毒LMP1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B95一8细胞LMP1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约为96%和99%。说明EB病毒感染人胎儿新鲜鼻咽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后,EB病毒DNA仍存在于癌细胞中。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完整的EB病毒和促癌物协同作用可以诱发未分化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鼻咽肿瘤 淋巴瘤 EB病毒 促癌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