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病毒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2019-nCoV可能的易感小动物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熊芮 吕建军 +2 位作者 聂建辉 柳全明 范昌发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建立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动物模型对疫苗、抗体、药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意义重大。非人灵长类、雪貂、叙利亚仓鼠等动物均可用于建立冠状病毒的感染和疾病动物模型。不同动物模型能从不同层面模拟重现临床感染症状。然而,从适用性、经济... 建立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动物模型对疫苗、抗体、药物、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意义重大。非人灵长类、雪貂、叙利亚仓鼠等动物均可用于建立冠状病毒的感染和疾病动物模型。不同动物模型能从不同层面模拟重现临床感染症状。然而,从适用性、经济性、易于获取等角度综合考虑,建立冠状病毒易感的小鼠模型,并快速提供数量充足的动物,对于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更有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MERS-CoV、SA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3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基于近日发表在Nature的研究成果,即SARS-CoV和2019-nCoV均利用hACE2受体感染宿主细胞推测,我们于2018年构建的hACE2-KI/NIFDC人源化小鼠模型有望用于2019-nCoV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 2019-nCoV hACE2-KI人源化小鼠 进展
下载PDF
RNA及翻译后修饰在肠道病毒感染与致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薛晓玲 罗震 +2 位作者 王誉雅 陈邦涛 陶晓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59,共7页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群病原体结构及致病机制高度相似但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RNA病毒,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EV与宿主互作中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是学术界探究EV致病机制及开发相关防治策略始终绕不开的核心主题。由于组...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群病原体结构及致病机制高度相似但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RNA病毒,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EV与宿主互作中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是学术界探究EV致病机制及开发相关防治策略始终绕不开的核心主题。由于组学技术的更新,EV及宿主的RNA修饰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在近些年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部分成果,为精准靶向各修饰开发防治EV相关疾病的策略带来了新曙光。本文就EV-宿主互作中相关RNA修饰及蛋白PTM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增强对EV感染与致病机制的理解并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RNA修饰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原文传递
p53基因敲除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3
作者 霍桂桃 杨艳伟 +8 位作者 吴曦 刘甦苏 李芊芊 周舒雅 柳全明 王三龙 沈月雷 吕建军 范昌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0-174,共5页
使用TALEN技术制作p53基因敲除大鼠模型,建立种群并分析大鼠表型。设计特异性识别p53基因外显子2的TALEN蛋白并构建相应载体,将体外转录的TALEN m RNA注射SD大鼠受精卵,出生后从仔鼠中通过测序筛选靶位点正确剪切的阳性小鼠。结果显示,... 使用TALEN技术制作p53基因敲除大鼠模型,建立种群并分析大鼠表型。设计特异性识别p53基因外显子2的TALEN蛋白并构建相应载体,将体外转录的TALEN m RNA注射SD大鼠受精卵,出生后从仔鼠中通过测序筛选靶位点正确剪切的阳性小鼠。结果显示,注射得到11只新生仔鼠,通过测序发现其中有10只靶位点发生剪切。选取其中4只作为首建鼠进行繁殖。p53基因敲除纯合子表现出肿瘤易发性,主要自发性肿瘤类型为恶性纤维组织肉瘤。此外,p53基因敲除纯合子大鼠表现出眼睛发育异常,视网膜变性及晶状体纤维排列紊乱。通过TALEN技术高效地获得了p53基因敲除大鼠模型,纯合子敲除大鼠除了易发肿瘤并伴有眼发育异常,因而该敲除大鼠模型除了可用于研究肿瘤发生机制外,也可用于研究p53基因在眼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EN p53基因敲除 SD大鼠 肿瘤 眼发育异常
下载PDF
肠道病毒A71型VP1-E98K突变对hSCARB2-KI小鼠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 邹文佳 +3 位作者 熊芮 吴勇 范昌发 彭宜红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 探究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VP1-E98K突变对人清道夫受体B2敲入(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 knock-in, hSCARB2-KI)小鼠致病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pSVA-EV-A71-Isehara感染性克隆重组质粒获取拯救的... 目的 探究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VP1-E98K突变对人清道夫受体B2敲入(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 knock-in, hSCARB2-KI)小鼠致病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pSVA-EV-A71-Isehara感染性克隆重组质粒获取拯救的EV-A71 Isehara株,分别在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 RD)细胞和转染hSCARB2的RD细胞(RD-hSCARB2)中传代并收获病毒,感染小鼠后建立hSCARB2-KI小鼠感染模型。研究中还采用了感染小鼠的临床评分指标、RT-qPCR、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ELISA、病毒滴定等方法研究病毒的致病性。结果 用RD细胞中连续传代获得的EV-A71 Isehara株攻击hSCARB2-KI小鼠,未观察到预期的体质量减少、行动迟缓、肢体瘫痪等临床表现;经测序确定该病毒株衣壳蛋白发生了VP1-E98K突变,故称之为VP1-98K突变株。而野毒型EV-A71 Isehara株(VP1-98E野毒株)感染的hSCARB2-KI小鼠,其大脑、肺脏、骨骼肌组织中病毒载量、组织病理改变、血清中IL-1α、IL-1β、IL-2等水平均高于VP1-98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实验发现,经RD细胞传代收获的第5代病毒均检测到VP1-E98K突变,而RD-hSCARB2细胞传代的同代次病毒中则未检测到相应突变,仍为VP1-98E野毒株。结论 VP1-E98K突变显著减弱了EV-A71对小鼠的致病性。此外,能高表达hSCARB2受体的RD细胞有助于EV-A71 Isehara株的稳定传代增殖,并减少病毒突变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71型 VP1-98 hSCARB2敲入小鼠 致病性 毒力 衰减 适应性突变 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