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人格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相华 杨永杰 +2 位作者 李娇 魏贤玉 乔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虐待是直接还是通过不安全依恋间接地影响小学生攻击性人格的发展。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依恋问卷和Buss\Perry攻击性人格量袁,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男生的儿童虐待分、攻击性分和... 目的探讨儿童虐待是直接还是通过不安全依恋间接地影响小学生攻击性人格的发展。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依恋问卷和Buss\Perry攻击性人格量袁,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男生的儿童虐待分、攻击性分和不安全依恋分高于女生[(aggression:26.51±9.74分 vs 21.30±7.09分,P〈0.001);(unsure attachment:2.84±1.13分 vs 2.49±0.96分,P〈0.001);(abuse:94.73Rank vs 79.51Rank,P〈0.05)]。儿童虐待、不安全依恋和攻击性人格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407-0.703,P〈0.01)。性别、儿童虐待、不安全依恋能够预测攻击性人格(Beta=0.550,P〈0.001;Beta=0.268,PdO.001;Beta=-0.157。P〈0.01)。儿童虐待直接影响攻击性人格,并通过不安全依恋间接影响攻击性人格,性别对攻击性人格也有影响作用。结论儿童虐待既可直接促进小学生攻击性人格的发展,也可通过不安全依恋的形成促进攻击性人格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攻击性人格 不安全依恋 小学生
下载PDF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运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辉 邱述领 马世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收集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74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按量表手册进行评分,并与专家鉴定结论进行比较。结果按照量表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评分...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收集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74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按量表手册进行评分,并与专家鉴定结论进行比较。结果按照量表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评分分别为(8.73±3.01)、(26.90±4.64)、(47.63±4.08)分,3组间及两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252.754,P<0.01);量表评定与专家鉴定两种责任能力分级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2,P<0.01);量表各条目评分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356~0.902,P<0.05)。结论《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徐州地区使用的信效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刑事责任能力 量表 司法鉴定
下载PDF
受虐待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海燕 朱相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分析高年级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女生的合群因子分数高于男生(39.4±4.9... 目的分析高年级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女生的合群因子分数高于男生(39.4±4.9vs36.6±6.7,F=7.883,P<0.01);性别和年级在活跃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F=4.403,P<0.05);受虐待者与未受虐待者的外向性特质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2诙谐因子与性虐待呈正相关(r=0.240,P<0.01),而外向性特质的其它因子与虐待呈负相关(r=-0.151~-0.216,P<0.05);3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对外向性特质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性虐待对诙谐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性对合群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特质的形成可能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人格 外向性 儿童虐待 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受虐待小学生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相华 李娇 +2 位作者 王成东 梁光利 魏贤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及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某区小学179名小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调查。把179名小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及其行为问题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某区小学179名小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调查。把179名小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88人)与对照组(91人)。对干预组进行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方法包括教师干预、家长干预、学生干预和媒体宣传。干预结束半年后,对两组小学生重测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学生的受虐待率和行为问题减少较明显(33.8%对20.5%,χ^25.13,P〈0.05;17.6%对8.2%,χ^24.56,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综合干预对社会能力得分改变值没有明显影响(P〉0.05)。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活动情况和社交情况得分改变值的因素有性别和干预前社会能力(Beta值=-0.127,P〈0.05;Beta值=0.629~0.752,P〈0.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少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可以促进小学生行为能力的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改善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行为问题 社会能力 受虐待儿童 综合干预
下载PDF
1000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宁 孙秀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930-931,共2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CT)对精神病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0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率为68.2%,以窦性心动过速改变为主;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关,45岁以下较45岁以上...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CT)对精神病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0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率为68.2%,以窦性心动过速改变为主;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关,45岁以下较45岁以上的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次数有显著性差异(χ2=9.88,P<0.05);10年以下较1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易引起心电图的改变,需常规监测心电图,对年龄大者更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疾病 心电图改变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相华 李娇 +3 位作者 乔娟 左晓伟 梁光利 王成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及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某区小学179名小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的调查。把179名小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小学生受虐待现象及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某区小学179名小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的调查。把179名小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88人)与对照组(91人)。对干预组进行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方法包括教师干预、家长干预、学生干预和媒体宣传。干预结束半年后,对两组小学生重测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学生的受虐待率下降较明显:总受虐待减少率(33.8%对20.5%,χ2=5.13,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综合干预后干预组触觉过分防御得分增长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感觉统合能力得分增长值的因素有:性别、干预前感觉统合能力、是否受干预、干预后受虐待(Beta值=-0.123^-0.913,P<0.001;Beta值=0.075~0.187,P<0.05),其中是否干预仅对触觉过分防御的增长值有预测作用(Beta值=0.146,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少小学生受虐待现象的发生,可以促进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感觉统合能力 受虐待儿童 综合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