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现代到传统:朱自清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国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7,190,共9页
"文学批评"是否一个"外来的意念"?"文学批评"的理解和应用,对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何影响?作为一个学术史的个案,朱自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非常值得研究。早在进入清华大学任教之前,朱自清就尝试了解西方... "文学批评"是否一个"外来的意念"?"文学批评"的理解和应用,对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何影响?作为一个学术史的个案,朱自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非常值得研究。早在进入清华大学任教之前,朱自清就尝试了解西方的文学批评,到清华以后,他吸收了更多西方文学的理念。1928年,朱自清得到系主任杨振声的支持,制定新课程,要为他理解的"文学"取得与经籍训诂之学同等地位。从朱自清参与的学科课程规划、个人研究取向和理念实践的过程,可以看到现代的"文学批评"观念与传统的"国学"研究模式的对峙局面。本文以朱自清的学术角色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追溯"文学批评"进入现代中国的过程,揭示早期文学界对此的认知,并与西方类同的学术发展比照,以说明"文学批评"之成为中国文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学术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现代 传统
下载PDF
伪托文化底下题李攀龙编《唐诗选》的文本生成与诗学意义——以《唐诗选玉》及《唐诗训解》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建业 《励耘学刊》 2016年第1期239-285,共47页
题李攀龙编《唐诗选》是明代最为流行的唐诗选本,据今人整理现存晚明清初出版的版本约30多种。晚明时期有不少来自书贾坊肆伪托改刻的《唐诗选》版本被推出市场。本研究主要分两篇文章论述:本篇先指出,晚明坊刻的伪托唐诗选本,与通俗... 题李攀龙编《唐诗选》是明代最为流行的唐诗选本,据今人整理现存晚明清初出版的版本约30多种。晚明时期有不少来自书贾坊肆伪托改刻的《唐诗选》版本被推出市场。本研究主要分两篇文章论述:本篇先指出,晚明坊刻的伪托唐诗选本,与通俗小说戏曲一样,有相近的编整方式,故此我们将以文本分析的角度考察,以图能突显其编纂特色和诗学意义。以此,笔者先以题钱谦益评笺《唐诗选玉》为对象,探讨其"张冠李戴"和"增文释义"的伪托特色,以见社会文化介入文学文本的方式或诠释力量;又将考察题袁宏道校《唐诗训解》,以见其"偷梁换柱"和"文本重构"这两种文本操作和特点。结合而观,则应能具体地展现晚明诗学与社会文化发展中一种独特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托版本 李攀龙 唐诗选 唐诗选玉 唐诗训解
下载PDF
讲述中国的方法——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读札 被引量:5
3
作者 何言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读罢《老生》,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贾平凹在“后记”中所说到的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与写作景象。那常常是在烟雾腾腾之中,作家沉思和凝望着自己的个体生命以及和自己的生命深切关联的中国历史,欲罢不能。《秦腔》以来,在每一部小说——... 读罢《老生》,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贾平凹在“后记”中所说到的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与写作景象。那常常是在烟雾腾腾之中,作家沉思和凝望着自己的个体生命以及和自己的生命深切关联的中国历史,欲罢不能。《秦腔》以来,在每一部小说——《古炉》、《带灯》和《老生》——的“后记”中,贾平凹都会谈到自己的身世,谈自己的家庭出身、人生经历和自己的亲人,特别是他父母的先后离世,和他对“自己是老了”的意识,这使他的“后记”充满了浓重的人生况味和感伤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中国历史 贾平凹 老生 个体生命 人生经历 创作缘起 《秦腔》
下载PDF
中国古典医学中的视觉知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栗山茂久 张春田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0-33,共14页
从古典希腊医学关于人体的描述和中国中国医师关于身体的想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本文分析了两种悠久的文明是如何以极为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基本并且最隐秘的人类真实的。对中国人身体观念的研究,不仅仅是要追求另类的视觉知识,我们... 从古典希腊医学关于人体的描述和中国中国医师关于身体的想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入手,本文分析了两种悠久的文明是如何以极为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基本并且最隐秘的人类真实的。对中国人身体观念的研究,不仅仅是要追求另类的视觉知识,我们也必须考察一种另类的视觉风格。本文考察了不同的观看方式的本质和神秘性,及其对于中国医师理解世界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 中国 古典医学 视觉知识 观看
下载PDF
在先秦儒家《诗》学链条中观照《孔子诗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颖聪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63-67,共5页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65年,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65年,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在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链条中,它在孔子与孟子之间补充了一个新的环节,从而为研究先秦儒家学派对《诗》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颂 诗言志 孔子 孟子 荀子 毛诗序
下载PDF
抒情的中国:普实克论中国诗歌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国球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0,共3页
华语地区学者对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普实克的认识,主要在于其现代文学研究。然而,普实克的研究业绩远超于此。他的学术视野非常宽广,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可谓别有会心;其认知基础一方面源于他的布拉格结构主义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影响... 华语地区学者对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普实克的认识,主要在于其现代文学研究。然而,普实克的研究业绩远超于此。他的学术视野非常宽广,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可谓别有会心;其认知基础一方面源于他的布拉格结构主义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他和诗人马提修斯合作以捷克语译写中国古今诗歌的经验。本文析述普实克为《中国古代诗歌》(合订本)撰写的跋文,以揭示普实克之"抒情中国论"的观念和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实克 中国诗歌 马提修斯 抒情传统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歌》(合订本)跋(节选)
7
作者 普实克 陈国球 柯扬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共4页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抒情诗歌压倒史诗占据绝对主流。中国上古时并没有叙事诗,文学之起源来自于一本抒情诗歌选集——《诗经》。在之后的时代中,除却民间讲史弹词等处于文学史边缘的文体,叙事诗相对贫乏。就以为...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抒情诗歌压倒史诗占据绝对主流。中国上古时并没有叙事诗,文学之起源来自于一本抒情诗歌选集——《诗经》。在之后的时代中,除却民间讲史弹词等处于文学史边缘的文体,叙事诗相对贫乏。就以为数不多的叙事诗来说,它们的作者明显偏重抒情性的书写多于叙事。诗人描写一些事件时,不去关注个别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抒情诗歌 农民起义
下载PDF
个体困境的探究与揭示──鲁敏论 被引量:2
8
作者 何言宏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5期27-32,共6页
鲁敏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一位很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也曾经被很多学者和批评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讨论,我这里想关注的,是鲁敏笔下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作为一个又一个... 鲁敏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一位很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也曾经被很多学者和批评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讨论,我这里想关注的,是鲁敏笔下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作为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鲁敏的作品、在鲁敏为他们所设置的当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中,怎样生活与挣扎,复又具有深深的关联?在我所读过的关于当代中国的精神与生存的文学书写中,鲁敏的作品颇为独特,鲁敏的关切、鲁敏的叙事和鲁敏的精神立场,都与大家颇为不同,她的写作,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敏 个体 困境 当代中国 精神立场 中国文学 文学书写 作品
下载PDF
复杂时代的精神选择——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论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言宏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42-45,共4页
一《蟠虺》是刘醒龙继《圣天门口》后发表和出版的又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问世以来,颇获好评,它不仅在作家个人的创作史上具有集大成性的里程碑意义,其对当前的整个中国文学,都有突出的启发性。我注意到,目前已有的一些关于《蟠虺》的讨... 一《蟠虺》是刘醒龙继《圣天门口》后发表和出版的又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问世以来,颇获好评,它不仅在作家个人的创作史上具有集大成性的里程碑意义,其对当前的整个中国文学,都有突出的启发性。我注意到,目前已有的一些关于《蟠虺》的讨论,往往都集中于知识分子的精神与人格问题,这一问题,确实是《蟠虺》思考和表现的主要内容,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醒龙 曾侯乙尊盘 人格问题 圣天 中国文学 创作史 文化寻根 创作动机 文化人格 道德判断力
下载PDF
对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颖聪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5期36-43,共8页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这是明代复古诗派的代表人物李攀龙的著名论断,论者往往据此认为唐代的"五言古诗"是不同于汉魏"五言古诗"的新诗体。并且认为李攀龙不选录陈子昂... "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这是明代复古诗派的代表人物李攀龙的著名论断,论者往往据此认为唐代的"五言古诗"是不同于汉魏"五言古诗"的新诗体。并且认为李攀龙不选录陈子昂《感遇》诗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带有唐调,不能称之为"古诗"。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对李攀龙的误解。李攀龙这个判断并不是从体裁上立论,而是就"风格"上说,唐代的五言古诗与汉魏的五言古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而陈子昂却把带有唐人风格的古诗等同于汉魏风格的古诗,这种说法是李攀龙不能接受的。通过对李攀龙这个判断的辨证,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辨体的认识上向着更为细致的方向发展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裁 风格 五言古诗 弗取 李攀龙 陈子昂
下载PDF
抒情传统与南社诗歌
11
作者 张春田 《船山学刊》 201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南社人跟抒情传统的关系至为密切。抒情不只是落实在诸如"南社情僧"苏曼殊身上的浪漫行为,而是牵涉到历史与记忆,主体与世界,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复杂纠葛,表征着南社群体普遍的承担和创伤。重新启动"抒情"的公共性,... 南社人跟抒情传统的关系至为密切。抒情不只是落实在诸如"南社情僧"苏曼殊身上的浪漫行为,而是牵涉到历史与记忆,主体与世界,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复杂纠葛,表征着南社群体普遍的承担和创伤。重新启动"抒情"的公共性,构成了南社人对待诗歌整体想象的基本起点。南社人诗歌观,体现出经典意义上的抒情传统的延续和回归。他们以表征与介入"世变"作为"诗歌之道",倾向于欣赏贯穿私人与公共空间的诗歌,反对耽溺于风花雪月的私人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传统 南社 诗歌 公共性
下载PDF
台湾中生代诗人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言宏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97,共6页
陈黎:“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 最早读到陈黎的诗,是在马悦然、奚密和向阳主编的《二十世纪台湾诗选》(台湾麦田出版,2001)中,这部权威性的诗选从台湾早期的老一辈诗人杨华、覃子豪、纪弦、周梦蝶,以及洛夫、余光中、痖弦... 陈黎:“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 最早读到陈黎的诗,是在马悦然、奚密和向阳主编的《二十世纪台湾诗选》(台湾麦田出版,2001)中,这部权威性的诗选从台湾早期的老一辈诗人杨华、覃子豪、纪弦、周梦蝶,以及洛夫、余光中、痖弦、郑愁予、杨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诗选 中生代 人论 二十世纪 马悦然 余光中 郑愁予
原文传递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
13
作者 何言宏 《诗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7,共8页
对于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曾经有很多不同的观察,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新诗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相当重要的诗人与诗作,诗歌已经全面复兴;有人对此则不以为然,甚至在判断上与此相反,认为... 对于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曾经有很多不同的观察,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新诗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相当重要的诗人与诗作,诗歌已经全面复兴;有人对此则不以为然,甚至在判断上与此相反,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并没有出现好的诗人,也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他们因此也很少——甚至是拒绝阅读。对这两种观点,我并不想只是简单地附和。因为前者过于乐观,轻忽了一些隐含在“复兴”背后的基本问题;而后者,则由于阅读的局限,实际上对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发言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黄金时代 中国新诗 新诗史 发言权 诗人 阅读 诗作
原文传递
身份自觉与中国新诗的现代转型
14
作者 何言宏 何平 +2 位作者 赵思运 傅元峰 河西 《扬子江(诗刊)》 2016年第5期83-92,共10页
何言宏:我先说一下。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为“身份自觉与中国新诗的现代转型”,首先是考虑到中国诗歌在现代以来所发生的巨大转型,变成了中国的“新诗”--或者按照很多学者最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主张舍弃“新诗”说法,改用“现代诗”-... 何言宏:我先说一下。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为“身份自觉与中国新诗的现代转型”,首先是考虑到中国诗歌在现代以来所发生的巨大转型,变成了中国的“新诗”--或者按照很多学者最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主张舍弃“新诗”说法,改用“现代诗”--变成了中国的“现代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转型 中国新诗 自觉 “新诗” 中国诗歌 现代诗
原文传递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重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醒龙 何言宏 《新文学评论》 2015年第2期90-95,共6页
一何言宏:虽然我们在上海书展期间已经就《蟠虺》有过交流,这一段时间,文学界对《蟠虺》的讨论也比较多,但我总觉得意犹未尽。一方面,是我个人对《蟠虺》似乎还有话要说,似乎也还有问题需要请教;另一方面,就我所读到过的关于《蟠虺》的... 一何言宏:虽然我们在上海书展期间已经就《蟠虺》有过交流,这一段时间,文学界对《蟠虺》的讨论也比较多,但我总觉得意犹未尽。一方面,是我个人对《蟠虺》似乎还有话要说,似乎也还有问题需要请教;另一方面,就我所读到过的关于《蟠虺》的文字来看,有些问题还尚未涉及,有些涉及的方面,似乎也还有进一步深入与展开的必要。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都认为《蟠虺》是你自长篇小说《圣天门口》以来最为重要的作品,在你个人的创作史上,相当重要。实际上,我认为还不仅如此,在当下中国整个的文学格局中,《蟠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器 书展 文学 问题 文学界 个人 基本
原文传递
论刘若愚的“诗言志”阐释
16
作者 陈彦辉 张欢欢 《文艺评论》 2017年第5期97-103,共7页
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里,“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因其丰富内蕴而不断被诠释,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诗论,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在现代文学里,“诗言志”也成为抒情传统等新的文学解读方式的灵感来源,开拓出新的研究路向。
关键词 “诗言志” 刘若愚 阐释 文学传统 中国古典 中国诗歌 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逾越限度的探险——关于骆英诗歌的对话
17
作者 何言宏 翟月琴 +1 位作者 李章斌 汪云霞 《扬子江(诗刊)》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何言宏:《扬子江》诗刊的“深水区”栏目这次关注的是诗人骆英。骆英就是很著名的企业家黄怒波,他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支持与推动贡献甚巨。前两年,我在为《文艺报》主持“新世纪诗歌精神走向”的系列讨论时,曾经有一期专门以“社会力... 何言宏:《扬子江》诗刊的“深水区”栏目这次关注的是诗人骆英。骆英就是很著名的企业家黄怒波,他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支持与推动贡献甚巨。前两年,我在为《文艺报》主持“新世纪诗歌精神走向”的系列讨论时,曾经有一期专门以“社会力量与诗的繁荣”为题,关注这些年阎志、潘洗尘和张尔等企业家们对于诗的支持,由于一时联系不上黄怒波,所以很遗憾地未能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诗歌 对话 探险 企业家们 新世纪诗歌 《文艺报》 精神走向 社会力量
原文传递
寻找水晶的故事——周李立短篇小说《东海,东海》读札
18
作者 何言宏 《芒种》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这几年,误入诗江湖,多读了很多诗,却错过了不少好的小说。经常会听说小说界又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家和好的作品,我也期待着能有机会好好阅读——我终于读到了周李立的小说。说实话,此前我并未读到过她的作品。小周很勤奋地写作、发表作品,... 这几年,误入诗江湖,多读了很多诗,却错过了不少好的小说。经常会听说小说界又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家和好的作品,我也期待着能有机会好好阅读——我终于读到了周李立的小说。说实话,此前我并未读到过她的作品。小周很勤奋地写作、发表作品,在许多重要的文学杂志上频频露面,又经常被重要的文学选刊选载、得奖……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也为她感到高兴。我也经常听到不少朋友对她的称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 小说界 诗江湖 文学杂志 小周 施华洛 女性小说 人物形象 高端酒 豪华别墅
原文传递
精神典范与集体记忆的编织——论南社人的历史书写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春田 《东吴学术》 2013年第5期75-80,共6页
晚清当然是中国知识人“开眼看世界”的时代。但是,在总体性危机之下,这种新的全球观察与认知,并非对西方文化、观念和制度的简单拥抱。很多知识人所做的工作,更多是批判性地重构他们的世界图景。同时这样的重构.又是跟他们对于地... 晚清当然是中国知识人“开眼看世界”的时代。但是,在总体性危机之下,这种新的全球观察与认知,并非对西方文化、观念和制度的简单拥抱。很多知识人所做的工作,更多是批判性地重构他们的世界图景。同时这样的重构.又是跟他们对于地方性的知识与文化传统的重新发掘与重新表述结合在一起的。依托了江南地域文化的资源,同时着眼于地方和全球的密切互动与彼此影响,后来成为南社社员的知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书写 集体记忆 南社 编织 精神 世界图景 知识人 西方文化
原文传递
新诗“自身传统”构建及其不足
20
作者 霍俊明 吴思敬 +2 位作者 汪政 何言宏 霍俊明 《扬子江(诗刊)》 2015年第3期89-97,共9页
主持人的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诗这棵大树应该到了能够承受各种风雨的时候了。需要追问的是一百年的汉语新诗是否已经建立起“自身传统”?这个问题不仅在诗歌内部人士那里一直存在,在很多普通读者那里也是如此。似乎在很多人看... 主持人的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诗这棵大树应该到了能够承受各种风雨的时候了。需要追问的是一百年的汉语新诗是否已经建立起“自身传统”?这个问题不仅在诗歌内部人士那里一直存在,在很多普通读者那里也是如此。似乎在很多人看来新诗仍没有建立起具备公信力的“共识机制”和“传统法度”。这该归罪于谁——诗人?诗评家?读者?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岛 内部人士 诗歌作品 古典诗歌 新诗人 中国新诗 诗体大解放 古代诗歌 霍俊 现代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