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印论史(修订本)
1
作者 黄惇 《大学书法》 2019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出版发行: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黄惇先生自述此著写作时间早在1988年前后,1994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黄惇教授从历史和理论高... 出版发行: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黄惇先生自述此著写作时间早在1988年前后,1994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黄惇教授从历史和理论高度,爬梳各类印论资料,用文献及实证方式,构建打通了印论史上的诸多环节,解决了一些印学史上的问题。黄先生又经二十余年之积累,补充了新资料,增加了新图版,对一些说法做了修正。此次修订版,体现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章艺术 审美观念 修订本
下载PDF
殷商甲骨文“士”运算黄金分割率——殷商甲骨文中的数理逻辑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天弓 《书画艺术》 2021年第1期30-37,共8页
本文在前期运用墨子的名辩数理逻辑,去探索殷商甲骨文的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黄金分割率。重点依据殷人的字形思维,分析"士""书""中""日""旬""周""片"&qu... 本文在前期运用墨子的名辩数理逻辑,去探索殷商甲骨文的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黄金分割率。重点依据殷人的字形思维,分析"士""书""中""日""旬""周""片""反"等字形与《六十干支表》中的数理,并进行数理运算,计算出黄金分割率数值0.618。这是第一书之第一楮木之"版"的长宽之比"0.618:0.382",同时又是商王第一次籍田中的第一旬的昼夜之比与螺旋线,又是"中"字的第一次数理运算,还是《六十干支表》的第一次"倒版"等,所以黄金分割率又关联完全数六、集合论函数六牵连三。这集中体现出农耕文明的特性,也是文明论哲学的数理逻辑。逻辑证明是用黄金分割率计算殷商武丁元年(公元前1250年)与南朝宋祖冲之《大明历》(公元461年)相距1710年,而这1710年间一回归年的天数仅相差0.96781481日,不足1天,证明殷商甲骨文中的黄金分割率的科学性、特殊重要意义。初步论证殷墟甲骨文中数理逻辑是"代数"与数量、序数、集合论函数、几何学的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分割率 数理逻辑 代数 集合论函数 字形思维 书版
下载PDF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作品
3
作者 苏士澍 陈洪武 +11 位作者 刘恒 张继 王峰 潘善助 张改琴 周俊杰 毛国典 顾亚龙 翟万益 吴行 叶培贵 李木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I0003,F0003,共4页
2021年7月7日,“印铭初心鉴史力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美术馆开幕。邀请当代白位知名书法家以时代人物为点,以百年丹心、伟业陇程、蜂火留痕三大主题为线,坚持中国文艺为人民,守正创新,精心创作,呈现中国共产党... 2021年7月7日,“印铭初心鉴史力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美术馆开幕。邀请当代白位知名书法家以时代人物为点,以百年丹心、伟业陇程、蜂火留痕三大主题为线,坚持中国文艺为人民,守正创新,精心创作,呈现中国共产党穿越百年、不忘初心的历史印迹;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尺族谋复兴的心路历程;抒发当代书法家以信念为舟、理想为帆、爱国爱党的共同心声;营造“植根传统、传承艺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浓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交通大学 以文化人 传承艺术 书法名家 不忘初心 守正创新 美术馆 以美育人
下载PDF
书法审美“四看理论”的逻辑分析——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天弓 《大学书法》 2019年第1期66-75,共10页
关于书法作品的理论认识,是书法美学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现存通行的"四看理论",是认知性理论,是书法"美术化"的产物,逻辑混乱。我们不应用书法"文学化"去反对"美术化",或者用"美术化&qu... 关于书法作品的理论认识,是书法美学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现存通行的"四看理论",是认知性理论,是书法"美术化"的产物,逻辑混乱。我们不应用书法"文学化"去反对"美术化",或者用"美术化"去反对"文学化"。笔者拟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追寻古代书法艺术化过程,梳理书法本体论的基本概念,阐述书面语文本与书法艺术形象的内在联系。探讨书法作品理论的构架,重新界定相关概念的性质,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形象 “四看理论” 书法审美 书法本体论 书法“美术化” 书法“文学化”
下载PDF
百年华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名家自书诗联专题
5
作者 张海 陈振濂 +20 位作者 言恭达 黄惇 周俊杰 余德泉 李刚田 叶培贵 张继 李一 何劲松 叶鹏飞 李庶民 西中文 黄君 向彬 陈志平 孟会祥 朱乐朋 杨吉平 徐传法 邱世鸿 张志庆 《大学书法》 2021年第3期150-158,共9页
下载PDF
穿越西方 回到中国——本土书学的创造性转换
6
作者 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22年第2期26-27,共2页
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挑战中,以迎战的姿态被纳入一种现代性追寻中。这首先是一种被设的境遇,而不是一种来自期待视野的产物。由此它便表现出一种两难的价值选择,既不能完全西化,又要在一定程度上舍离传统。这也就导致新文化运动的... 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挑战中,以迎战的姿态被纳入一种现代性追寻中。这首先是一种被设的境遇,而不是一种来自期待视野的产物。由此它便表现出一种两难的价值选择,既不能完全西化,又要在一定程度上舍离传统。这也就导致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如"废除汉字"等口号,便表现出西化论支配下的激进与盲动。由此在一个时期内,五四文化精英认为传统已经"寿终正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除汉字 创造性转换 期待视野 中国传统文化 西化论 五四文化 激进性 现代性
下载PDF
“不以考据为中心目的之人文研究”——从当代人文学科研究看当代书学研究的现状与危机
7
作者 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22年第1期31-31,共1页
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一书,1988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在思想文化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有两种文化思潮在大陆学界同时涌动碰撞。一种是西化自由主义思潮,仍延续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反传统理路;一种是反西化传统主义思潮。它不... 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一书,1988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在思想文化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有两种文化思潮在大陆学界同时涌动碰撞。一种是西化自由主义思潮,仍延续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反传统理路;一种是反西化传统主义思潮。它不取保守主义价值观念,但却站在现代立场上,对传统文化加以重估和固守,认为中国的现代性转化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上,而不能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研究 翻译出版 思想文化界 自由主义思潮 传统主义 林毓生 人文学科 中国的现代性
下载PDF
有限的证伪——论波普尔证伪理论在艺术史研究中的局限与悖论
8
作者 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21年第12期33-33,共1页
在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史上,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针对逻辑实诈主义和传统实证主义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迄今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理论最终都要经过证伪才具合法性,因而证伪构成波普尔哲学理论的核心。在波普尔看来,"可证伪性是科学不可... 在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史上,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针对逻辑实诈主义和传统实证主义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迄今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理论最终都要经过证伪才具合法性,因而证伪构成波普尔哲学理论的核心。在波普尔看来,"可证伪性是科学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问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尔 可证伪性 证伪主义 实证主义 西方现代哲学 本体论问题 宗教神学 占星术
下载PDF
李中原先生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特征
9
作者 秦金根 《书画世界》 2015年第4期35-41,97,共7页
深圳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李中原先生亦擅长绘画,其山水画宗黄宾虹一路,融书意于画意,笔墨浑然,画幅富苍茫之气,甚得山水之妙。
关键词 绘画艺术风格 中原 艺术研究所 深圳大学 山水画 黄宾虹 书法 笔墨
下载PDF
王献之《授衣帖》杂考——兼论王氏一族的“五世亲尽” 被引量:1
10
作者 祁小春 《美术大观》 2023年第3期61-69,共9页
本文以实证考据方法,从各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王献之著名法帖《授衣帖》及其相关问题。根据考察的结果得出如下意见:第一,《授衣帖》是出自王献之手笔的书帖。第二,《授衣帖》源于梁御府法书旧藏,由来有绪真实可靠。第三,王献之《授衣帖》... 本文以实证考据方法,从各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王献之著名法帖《授衣帖》及其相关问题。根据考察的结果得出如下意见:第一,《授衣帖》是出自王献之手笔的书帖。第二,《授衣帖》源于梁御府法书旧藏,由来有绪真实可靠。第三,王献之《授衣帖》诸帖中均出现了避讳字“政”字,这为证明王氏一族遵循“五世亲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从根本上否定了《兰亭序》“揽”字非避讳字的说法,具有超越书法史之上的历史学与文献学的多重学术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献之 《授衣帖》 避讳字“政” “多出字” “五世亲尽” 《淳化阁帖》 《大观帖》
下载PDF
五十自述
11
作者 成联方 《大学书法》 2023年第6期142-147,共6页
姜亮夫先生写过《四十自述》,其四十岁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景仰,而我行年已过五十,真可谓乏善可陈。那我为何还要写呢?我想,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较早的书法博士以及书法博导,不管成绩如何,也把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如实写出来,给后人研... 姜亮夫先生写过《四十自述》,其四十岁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景仰,而我行年已过五十,真可谓乏善可陈。那我为何还要写呢?我想,我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较早的书法博士以及书法博导,不管成绩如何,也把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如实写出来,给后人研究高等书法教育史留些文献,如果有价值当然欣慰,没有价值就与世浮沉可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书法教育 书法博士 姜亮夫 乏善可陈 取得的成绩 成长经历
下载PDF
姜寿田作品
12
作者 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23年第12期135-135,共1页
《中国书画》创刊20周年寄语:《中国书画》杂志创刊20年来,已成为享誉海内外,在当代书画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杂志。它集学术、经典个案研究、当代书画创作、书画鉴赏、名家评论等于一体博雅典重,多元兼融;既具学术厚度、深度,又具... 《中国书画》创刊20周年寄语:《中国书画》杂志创刊20年来,已成为享誉海内外,在当代书画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杂志。它集学术、经典个案研究、当代书画创作、书画鉴赏、名家评论等于一体博雅典重,多元兼融;既具学术厚度、深度,又具现代性视野,融通古今。在当代书坛、画坛皆起到重要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画 引导作用 当代书坛 书画鉴赏
下载PDF
姜寿田作品
13
作者 姜寿田 《大学书法》 2023年第2期142-143,共2页
下载PDF
王晓光作品
14
作者 王晓光 《大学书法》 2023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修延 罗艺峰 +1 位作者 邱振中 叶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1-67,共7页
主持人语:“会讲”是我国传统学术研讨的一种非常有益的形式。与讲座、演讲不同,“会讲”特别强调互动讨论,是台上的先生们在相互激发中不断阐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台下的听众也可在先生们的阐发中获得启发,并参... 主持人语:“会讲”是我国传统学术研讨的一种非常有益的形式。与讲座、演讲不同,“会讲”特别强调互动讨论,是台上的先生们在相互激发中不断阐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台下的听众也可在先生们的阐发中获得启发,并参与讨论,表达见解。“会讲”之风在宋代非常兴盛,江西就有两次非常著名的“会讲”:一次是1167年发生在鹅湖寺的朱熹与陆九渊的“会讲”;还有一次是发生在1181年,陆九渊回访朱熹,在白鹿洞进行的“会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艺术 视阈 学术研讨 陆九渊 主持人 朱熹
下载PDF
行草书审美心理流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以撒 《书画艺术》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当代书法展览是书风形成、迁变最集中的外在标志,尤其是行草书的创作,人数众多,形式多变,特别明显地代表了书法家的审美心理,从中探讨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发现书法家在选择书风时的趋附心理。
关键词 审美心理 行草书 流变 书法家 书法展览 审美理想 书风
下载PDF
漫谈“书画同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中原 《中国书画》 2010年第8期86-91,共6页
中国书画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魂,从远古一路走来。“书画同源”作为中国书画传统理论的学理内核,代代相袭,世世相传,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关于对它的理解,其最有嚼头处,在于“源”的诠释。
关键词 “书画同源” 中国书画 书画艺术 中华民族 传统理论
下载PDF
一代儒宗马一浮的书法艺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爱龙 《书画艺术》 2013年第5期51-60,81,共10页
“一代儒宗”马一浮(1883年-1967年),一生以学术、诗词和书法并行,可渭是“孤神独逸”“博学硕望”。无论是他会通儒佛、兼容文史、绍述宋明理学的学术,还是他宗法典正、不名一体、旨在取精用宏的书法,都与时贤异趣。马一浮的书... “一代儒宗”马一浮(1883年-1967年),一生以学术、诗词和书法并行,可渭是“孤神独逸”“博学硕望”。无论是他会通儒佛、兼容文史、绍述宋明理学的学术,还是他宗法典正、不名一体、旨在取精用宏的书法,都与时贤异趣。马一浮的书法,追求秦汉风骨、晋唐法度之高标。月旦人物,在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马一浮终占一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马一浮 儒宗 中国书法史 宋明理学 20世纪 学术
下载PDF
技·道·意
19
作者 朱以撒 《福建艺术》 2013年第5期19-21,2-3,共3页
技与道是一个老问题.不会因为问题老而无滋味.相反.放在时下来说技、道.还是很有现实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技、道观,并且有很大的差别,技、道观也是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老子认为宇宙之本原是道.孔子认为思想学说是道.故道... 技与道是一个老问题.不会因为问题老而无滋味.相反.放在时下来说技、道.还是很有现实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技、道观,并且有很大的差别,技、道观也是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老子认为宇宙之本原是道.孔子认为思想学说是道.故道要一以贯之。庄子则认为事物之规律才是道,理应适时顺性。就笔者所识.凡一事一艺皆有技道于其间,技是艺术表现过程中的一切方法、形式、规则。相对固定可反复操作而非稍纵即逝,亦可教可传,形成模式。而道,则是艺术内部的思想学说、感情内容、修为学养。在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同时空下.技道有所侧重.这和每一个时期的文化环境及环境下的书法家的价值取向.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现 文化环境 一以贯之 相对固定 形成模式 艺术发展 书法家 个人
下载PDF
学艺兼修 技道两进——丛文俊书法艺术及创作思想管窥
20
作者 彭砺志 《书画艺术》 2005年第3期24-27,共4页
在当代中国书坛上,丛文俊教授被誉为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我看来,这还不足以体现他的学术造诣和艺术才情。丛先生的研究领域除书法理论之外,还深入古代书法史和上古历史文献,著有《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 在当代中国书坛上,丛文俊教授被誉为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我看来,这还不足以体现他的学术造诣和艺术才情。丛先生的研究领域除书法理论之外,还深入古代书法史和上古历史文献,著有《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等,其论著总数已超过200万字,显然,这远非单纯一个理论家所能概括的。不过,丛先生书法家兼理论家的双重份,使他得以学艺双修,自由出入于学术与艺术之间。化学为艺,书法自然会涤除尘俗,气息古雅:以艺为学,又能将艺术的体悟在学问上融会吸收,且完全没有扦格之处,这在自古以来“善书者不鉴,善鉴者不书”、今天学、艺截然两分的现状下,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思想 书法艺术 书法理论家 中国书法史 当代中国 艺术才情 学术造诣 研究领域 历史文献 学术研究 书法家 先生 气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