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掘、构筑并视觉化世界的新价值——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艺术委员邹游
1
作者 李杰(采访) 邹游 《设计》 2024年第14期34-39,共6页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届美展的服装设计作品征集和评选工作带来了哪些现实的挑战?邹游:参展作品地域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参与的自发性是在我面对几百件作品时产生的强烈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视觉化 副校长 服装设计艺术 残奥会 博士生导师
下载PDF
平面设计作品系统化趋势日益明显——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韩绪
2
作者 李杰(采访) 韩绪 《设计》 2024年第14期22-27,共6页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届美展的平面设计作品征集和评选工作带来了哪些现实的挑战?韩绪:肩负着上述重任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节奏被提前了很多,除了是对这5年美术界成果的检阅之外,也是10年来文艺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就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 名词审定 副校长 平面设计艺术 浙江省政协 教学指导委员会 平面设计作品
下载PDF
中国现代设计探索:在中国场景解决中国设计问题——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段胜峰
3
作者 李杰(采访) 段胜峰 《设计》 2024年第14期8-15,共8页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区包含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书籍装帧和信息与交互设计7大板块,请介绍下评审委员阵容、评审标准及奖项设置。段胜峰:本次展览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5083件(套),从中...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艺术设计展区包含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书籍装帧和信息与交互设计7大板块,请介绍下评审委员阵容、评审标准及奖项设置。段胜峰:本次展览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5083件(套),从中遴选出503件(套)入选作品,进京作品105件。同上届相比较,工艺美术独立成单独的展区,艺术设计展区新增加了书籍装帧和信息与交互设计两个类别。全国美展评审分为三个阶段—初评、复评和终评,这次评委来自各设计专业艺委会的成员、各艺术设计院校资深专家学者、相关行业领军人物等构成这次评审委员会阵容,初评28位评委、复评41位评委参与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入选作品 书籍装帧 中国现代设计 评审委员会 交互设计 评审标准 建筑设计
下载PDF
环境设计新维度:社会学视角赋能和谐社会建设——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
4
作者 李杰(采访) 苏丹 《设计》 2024年第14期28-33,共6页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届美展的环境设计作品征集和评选工作带来了哪些现实的挑战?苏丹:环境设计是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措施,它虽然不能直接回答以上的问题,但是它是一种解答问题、响应问题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室内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馆 环境设计艺术 社会学视角 副馆长
下载PDF
设计师要担当起艺术设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崇高责任——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
5
作者 李杰(采访) 庞茂琨 《设计》 2024年第14期1-7,共7页
《设计》:时至今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已经举办到第十四届。从创办至今,全国美展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有哪些关键性历史节点?庞茂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祖国发展历史同频共振,以每五年为一个节点,全国美展拣选、历练出了一代代优... 《设计》:时至今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已经举办到第十四届。从创办至今,全国美展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有哪些关键性历史节点?庞茂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祖国发展历史同频共振,以每五年为一个节点,全国美展拣选、历练出了一代代优秀的社会主义美术工作者,铸就、铭刻了时代风貌的精神气质,丈量、标志出了国家文化的价值尺度。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广大美术工作者在中国美协的团结引领下,将个人的艺术融入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情境之中。全国美展75年以来的作品所积累的不仅是一部承载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曲折坎坷、奋进抗争、革新发展的视觉简史,更以其厚重的图像谱系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态彰显着中国美术的文化自觉与民族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四川美术学院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同频共振 艺术设计 时代风貌
下载PDF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与国家美术形象塑造 被引量:10
6
作者 尚辉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2,共2页
前不久,笔者再度赴法国巴黎,在陈列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有幸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方力钧、严培明的作品成为该馆的永久收藏而和毕加索、马蒂斯、波于伊斯、伊门道夫、巴塞利茨等西方现、当代艺术... 前不久,笔者再度赴法国巴黎,在陈列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有幸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方力钧、严培明的作品成为该馆的永久收藏而和毕加索、马蒂斯、波于伊斯、伊门道夫、巴塞利茨等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并列相陈。这给予笔者的触动很大,一方面是为中国艺术家走出国门并终于进入了西方主流艺术而自豪和欣慰,另一方面则为中国本土主流艺术作品受到西方主流艺术价值观的遮蔽而担忧和隐痛。毕竟,蔡国强、方力钧、严培明这些在西方主流艺术圈已很火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并不在中国主流艺术的话语中心,而为本土当代艺术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的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未必能在短时期内为“他者”所认同。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当代主流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也许永远不能进入西方当代主流艺术的视野。因为,中西主流艺术价值观不仅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某些重要方面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美术批评 形象塑造 后现代主义 艺术价值观 艺术作品 主流艺术 国家
下载PDF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艺术殿堂——写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之际
7
作者 吴为山 《中国书画》 2023年第7期87-99,共13页
今年中国美术馆迎来了建馆60周年之庆,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座谈会,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并讲话。当天下午,“美在新时代——中国... 今年中国美术馆迎来了建馆60周年之庆,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座谈会,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并讲话。当天下午,“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隆重开幕。此次系列展分为“致敬经典”“墨韵文脉”“塔高水长”“美美与共”四个主题展览,其中包括苏轼、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刘海栗、潘天寿等中国艺术大师以及毕加索、珂勒惠支、安塞尔·亚当斯等外国艺术大师的近600件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本专题特选了此次展览的部分经典代表作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馆 安塞尔·亚当斯 珂勒惠支 潘天寿 林风眠 同频共振 李书磊 美美与共
下载PDF
今天的创新,明天的经典——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为山 《中国美术》 2016年第5期7-9,共3页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基于这样的命题和认知,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而历史正是在突破这一个一个的局限中向前发展的。历史的步伐也是在后人...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基于这样的命题和认知,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而历史正是在突破这一个一个的局限中向前发展的。历史的步伐也是在后人接续前人的一个一个的脚印中前进的。所谓传统与创新,实际上是继承与发展。作为人类文化,总是打上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家 中国美术馆 青年 创新 经典
下载PDF
中国画对欧洲表现主义及其他的影响
9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用面还是线造型曾是中西绘画根本区别学中国写意画而成就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看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画,特别是看了埃里希·黑克尔(1883-1970)的《弹琴少女》《熟睡的佩希施泰因》,以及德国画家奥托·穆勒(1874-1930)的《伯尔尼舍... 用面还是线造型曾是中西绘画根本区别学中国写意画而成就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看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画,特别是看了埃里希·黑克尔(1883-1970)的《弹琴少女》《熟睡的佩希施泰因》,以及德国画家奥托·穆勒(1874-1930)的《伯尔尼舍一家》,颇有感慨:明明就是中国画啊,那线条,那笔墨都和传统写意中国画相同。仔细看原作,才知是用油画工具画在油画布上的,但形式和中国写意画并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写意画 中西绘画 表现主义绘画 中国画 线造型 施泰因 油画布 埃里希
下载PDF
中国画论一直居世界画论之先
10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1600年前,中国绘画已不全为形似,写意逐渐兴起绘画理论是决定绘画创作的灯塔和指针,绘画创作必然和绘画理论相吻合。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因为艺术模仿自然……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 1600年前,中国绘画已不全为形似,写意逐渐兴起绘画理论是决定绘画创作的灯塔和指针,绘画创作必然和绘画理论相吻合。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因为艺术模仿自然……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达·芬奇说画家:“首先应当将镜子拜为老师,在许多场合下平面上反映的图像和绘画极相似……镜子和画幅以同样的方式表现被光与影包围的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理论 达·芬奇 绘画创作 画论 艺术模仿 赫拉克利特 光与影 镜子
下载PDF
中国画对塞尚的影响
11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独特画风作品曾遭官方拒绝悬挂不畏讥讽嘲笑至死坚持自我风格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被西方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出生于法国南部埃克斯一个富裕的商人之家,父亲由帽店老板变成银行经理。父亲对这唯一的儿子期... 独特画风作品曾遭官方拒绝悬挂不畏讥讽嘲笑至死坚持自我风格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被西方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出生于法国南部埃克斯一个富裕的商人之家,父亲由帽店老板变成银行经理。父亲对这唯一的儿子期望很高,希望他将来从商或从政。当塞尚说自己喜爱文学和艺术时,父亲说“考虑一下将来吧”,并认真告诫他:“有天才的人往往死路一条,有钱的人,才活得下去。”塞尚坚定地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好在母亲很支持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尚 自我风格 银行经理 现代艺术之父 中国画 法国南部 画风
下载PDF
中国艺术应自信
12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鸦片战争前对西洋画不屑一顾在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前,或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十分自信的,甚至有些自大。过于自信也有问题,那就很难看到别人的长处,且容易故步自封。中国画家对自己的艺术本来也是十分自信的,而且... 鸦片战争前对西洋画不屑一顾在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前,或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十分自信的,甚至有些自大。过于自信也有问题,那就很难看到别人的长处,且容易故步自封。中国画家对自己的艺术本来也是十分自信的,而且对外国艺术也很看不起。按道理,中国写意画草草而成,两点便是眼,半似半不似,或几点菊花,或几笔残荷。当看到外国的油画,精细而逼真,如镜取影,应该十分惊讶佩服才对。但是他们却不屑一顾。清代画家邹一桂论“西洋画”是“虽工亦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写意画 清代画家 西洋画 邹一桂 鸦片战争前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美术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十年艺术成就与影响
13
作者 尚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崛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金陵画派,是将现实主义精神植入传统绘画而斩获新生的典型案例。创立百家金陵画展的文化策略,既在于沿用新金陵画派的影响而创立品牌,也在于继承这个画派崛起的艺术思想——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过程中... 崛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金陵画派,是将现实主义精神植入传统绘画而斩获新生的典型案例。创立百家金陵画展的文化策略,既在于沿用新金陵画派的影响而创立品牌,也在于继承这个画派崛起的艺术思想——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过程中推动艺术变革与艺术发展。这种对于艺术"当代性"演变逻辑的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基本价值观。首先,它坚持的是绘画艺术存在的永恒性,而不是因新媒体艺术的新兴而丧失在艺术史存活的空间;其次,则是绘画艺术只有不断回到现实生活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与语言创造的活力,而不是单纯地在艺术语言或艺术品类之间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或替换取代;三是艺术的民族性文化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脱离民族性文化的所谓抽象的全球性艺术,因为没有抽象的艺术家个体,但凡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艺术家总是归于某个群体、某个民族和某个国家,艺术创作只是他民族身份、文化血脉在其个体经历中的审美显现。也因此,百家金陵画展也浓缩了当代中国的审美哲学,探索中国美术自主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百家金陵画展 现实主义 美术创作 中国道路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内美”与“国画民学”——黄宾虹的绘画美学思想与民族文化建构及其当下意义
14
作者 王宗英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2期22-35,共14页
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所诠释的“内美”,和他所建构的“内美”与“国画民学”学术系统,是一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知识分子面对20世纪上半叶国家动荡、民族危亡贡献出的文化救国、救亡良策。形而上的“内美”,既具体... 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所诠释的“内美”,和他所建构的“内美”与“国画民学”学术系统,是一位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承的知识分子面对20世纪上半叶国家动荡、民族危亡贡献出的文化救国、救亡良策。形而上的“内美”,既具体表现为个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和国家民族所呈现出的民族修养,亦是“国画民学”萃取的中国绘画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是对中国古典画论中“传神”“技进乎道”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黄宾虹以“内美”为核心范畴,使传统画论中零散的、渗透在审美各方面的重“内美”观念或倾向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以金石入画”的实践证明了“内美”与“国画民学”在当代实行的可能。对“内美”的价值追求不仅内部推动中国画语言的革新与创造,亦使得民族文化精神得以永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国画民学” 文化救亡 传统文化复兴
下载PDF
铁笔写春秋 妙手绘丹青——记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华炎黄书画院院长王琦
15
作者 刘曦林 《文艺评论》 2004年第4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王琦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论中西绘画的交流
16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7期84-85,共2页
作画材质带来中西绘画差异·中国丝帛作画用软毫笔成就线条艺术·西方亚麻布作画鬃刷硬而糙发展为面块形式《三国演义》第一句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绘画的交流和互相借鉴也是如此。人类社会不发达时期,交通... 作画材质带来中西绘画差异·中国丝帛作画用软毫笔成就线条艺术·西方亚麻布作画鬃刷硬而糙发展为面块形式《三国演义》第一句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绘画的交流和互相借鉴也是如此。人类社会不发达时期,交通不方便,交流就更不方便,互相借鉴很难。不仅东西方绘画差别巨大,就在中国境内,东西南北各地的绘画也是不同的。那时候,地方画派的特点很鲜明,就是因为难于互相借鉴。当地一位画家成功了,很多人跟着学习,画风便一致,也就和其他地区画风不同,南北方的画风更是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绘画 东西方绘画 线条艺术 地方画派 分久必合 天下大势 画风 亚麻布
下载PDF
中西方艺术的单层文化和双层文化
17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1期81-82,共2页
油画主要以技术高低论优劣中国画主要以功力高低看水平。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是有区别的。西方的艺术基本上属于单层文化,而中国艺术则多属于双层文化。单层文化,比如绘画,西方的油画是在画布或画纸上创作,画得好便是艺术品。这艺术品反... 油画主要以技术高低论优劣中国画主要以功力高低看水平。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是有区别的。西方的艺术基本上属于单层文化,而中国艺术则多属于双层文化。单层文化,比如绘画,西方的油画是在画布或画纸上创作,画得好便是艺术品。这艺术品反映一定的文化,这文化是单层文化。单层文化的艺术家需要靠技术完成艺术作品,对文化的要求不是太高。像达·芬奇这样的大艺术家,当年学画时也是当作画匠去培养的。作坊里教画,也主要教技术,文化课几乎是没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艺术作品 中西方艺术 艺术品 中国画 画匠 文化课 油画
下载PDF
如何看待西方艺术终结论和中国艺术的必然发展
18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中国艺术讲究内在美有西方学者断定:西方的艺术要终结了。西方艺术力主形式美,形式是有限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然后也就不能变了。所以强调要形式美,形式变完了,也就要终结了。中国艺术讲究内在美,内在是无限的、永久的。元代赵孟頫说:“... 中国艺术讲究内在美有西方学者断定:西方的艺术要终结了。西方艺术力主形式美,形式是有限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然后也就不能变了。所以强调要形式美,形式变完了,也就要终结了。中国艺术讲究内在美,内在是无限的、永久的。元代赵孟頫说:“盖结字因时相传(形式),用笔千古不易。”南朝梁书论家庾肩吾说:“隶既发源秦史,草乃激流齐相,跨七代而弥坚,将千载而无革。”“千古”“千载”都是永久的意思,而且千载之后,形式也不必变革。但内在要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字 赵孟頫 书论 用笔千古不易 南朝梁 庾肩吾 七十二变 艺术终结论
下载PDF
从“物种进化”到“变种进化” 谈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趋势(下)
19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4期80-82,共3页
我一直提倡“笔墨当随古代”,或者说“笔墨当随传统”。时至今日,没有传统的文化,都是浅薄的文化。朱子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传统也要在新时代“加邃密”,新知中必涵养旧的传统,才能深沉。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于... 我一直提倡“笔墨当随古代”,或者说“笔墨当随传统”。时至今日,没有传统的文化,都是浅薄的文化。朱子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传统也要在新时代“加邃密”,新知中必涵养旧的传统,才能深沉。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于新知中见旧学,则旧学亦新知、新知亦旧学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进化 善学者 山水画 发展的趋势 旧学 涵养 新知 笔墨
下载PDF
徐悲鸿和林风眠艺术主张之异同和影响(上)——兼谈“中西分璧”“中西合瓦”
20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
徐悲鸿教育体系下主要发展的是中国画林风眠教育体系下成名者几乎都是西洋画艺术主张不同,艺术作品和培养出的人才也不同。徐悲鸿主张借鉴西洋画,改良发展中国画,但一定是中国画,以期证实中国画有内在的发展潜力。林风眠主张“创作时代... 徐悲鸿教育体系下主要发展的是中国画林风眠教育体系下成名者几乎都是西洋画艺术主张不同,艺术作品和培养出的人才也不同。徐悲鸿主张借鉴西洋画,改良发展中国画,但一定是中国画,以期证实中国画有内在的发展潜力。林风眠主张“创作时代艺术”,不管是不是中国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风眠 艺术作品 西洋画 中国画 徐悲鸿 发展潜力 教育 中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