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1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分会 研讨会 叙事学 会讯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2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叙事学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分会 研讨会 会讯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3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叙事学 国际会议 文艺理论 学分 学会 中外 中国 四川外语学院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4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叙事学 国际会议 文艺理论 学分 学会 中外 中国 四川外语学院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5
《英语研究》 2009年第1期22-22,共1页
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 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2009年10月21~24日在重庆"山隐秋鸣"酒店召开(10月21日报到)。本次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承办。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国际会议 文艺理论 研讨会 学会 分会 第四 第二 理论与实践 东方与西方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6
《英语研究》 2009年第2期31-31,共1页
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 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二届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2009年10月21~24日在重庆"山隐秋鸣"酒店召开(10月21日报到)。本次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承办。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叙事学前沿理论;2.叙事理论与实践:东方与西方;3.跨媒介叙事研究;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国际会议 文艺理论 研讨会 学会 分会 第四 第二 四川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文艺理论: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贺词
7
作者 钱中文 《中外文论》 2016年第2期321-322,共2页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各位首长: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13届年会'传统与现代'开幕之际,我谨向到会的同行与朋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向莅临指导会议的首长,致以崇高的敬意.21世纪的十多年间,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在新时期20多年里取得不... 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各位首长: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13届年会'传统与现代'开幕之际,我谨向到会的同行与朋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向莅临指导会议的首长,致以崇高的敬意.21世纪的十多年间,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在新时期20多年里取得不少重要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重大的进步与拓展。特别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美学的、历史的标准,发展到人民的、美学的、历史的与艺术的原则。这必将使我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文艺理论、美学中各具特色的不同学派,正在逐渐形成;它们所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原文传递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即将召开“第四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8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28,共1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叙事学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框架和阐释能力过程中,显示出勃勃生机。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叙事学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框架和阐释能力过程中,显示出勃勃生机。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四届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2013年11月6—9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召开(11月6日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叙事学 国际会议 文艺理论 学分 学会 国中 学术交流 医科大学
原文传递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国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土壤之中,体现出鲜明的古典诗学特征与诗学智慧,有着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习近平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理论联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 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土壤之中,体现出鲜明的古典诗学特征与诗学智慧,有着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习近平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理论联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光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想 理论资源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回望巴别塔:巴赫金的诗学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凌建侯教授访谈 被引量:4
10
作者 凌建侯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共6页
中国巴赫金研究自80年代始,不止译著丰富,各类关于巴赫金理论的研究成果亦蔚为大观。凌建侯教授一方面从纵向上以阶段的方式明确了中国巴赫金研究的历程及经典化到本土化的必然,一方面从横向上阐释巴赫金"对话"、"狂欢&q... 中国巴赫金研究自80年代始,不止译著丰富,各类关于巴赫金理论的研究成果亦蔚为大观。凌建侯教授一方面从纵向上以阶段的方式明确了中国巴赫金研究的历程及经典化到本土化的必然,一方面从横向上阐释巴赫金"对话"、"狂欢"、"独白"、"话语"四个范畴,同时从哲学、文艺的角度探索"反"独白论。并针对欧美学界关于巴赫金狂欢理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巴赫金狂欢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巴赫金有关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的解读及对中国学界实践的影响等进行了学理性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 “反独白” 民间文化
下载PDF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文艺学、美学前沿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繁仁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共2页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西学东渐,文艺学、美学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诸如美学热、文学是人学、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学方法论、审美意识形态、人文精神大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美学的崛起、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挑战、...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西学东渐,文艺学、美学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诸如美学热、文学是人学、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学方法论、审美意识形态、人文精神大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美学的崛起、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挑战、生态美学的提出、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等。热点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在学理层面形成有效积累的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文艺学 西学东渐 意识形态 人文精神 文学 方法论 审美
下载PDF
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公共阐释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开拓是完善阐释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学人试图建构中国阐释学的努力。阐释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目的是实现意义的... 公共阐释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开拓是完善阐释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学人试图建构中国阐释学的努力。阐释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目的是实现意义的澄明。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还应依靠人类理性和感性的公共性。离开公共理性和公共感性,理解不可能,阐释更不可能。公共阐释存在于各种门类阐释学之中,但是,它所面对的却不是门类阐释学的对象,而是一般阐释学的对象。一般阐释学有公共阐释问题,门类阐释学也有公共阐释问题。公共阐释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它是一般阐释学的组成部分。公共阐释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着充分的合法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公共性 公共感性 公共理性 阐释学
下载PDF
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启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126,共6页
通过确认"文本"是语言学、语文学、文学学诸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是人文思维的直接现实,巴赫金有力地捍卫了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他通过确认"话语文本"是一种有声的超语言的表述,是主体间的交锋互动的事... 通过确认"文本"是语言学、语文学、文学学诸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是人文思维的直接现实,巴赫金有力地捍卫了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他通过确认"话语文本"是一种有声的超语言的表述,是主体间的交锋互动的事件,有效地坚守着人文科学的"人文性"。通过确认"文学文本"具有"双声语"品质,巴赫金精辟地阐明了文学创作的"对话性"与文学接受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文本理论 话语文本 文学文本
下载PDF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9,2,共13页
伊格尔顿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起步是从研读和述评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开始的,这为其日后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起点。伊格尔顿将"艺术生产"界定为在精神领域内文学批评所进行的知识生产、意义生产和价值生产。... 伊格尔顿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起步是从研读和述评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开始的,这为其日后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起点。伊格尔顿将"艺术生产"界定为在精神领域内文学批评所进行的知识生产、意义生产和价值生产。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在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得到表述,其中尤以《文学原理引论》为要。该书的大关节目是相互关联的两大基本问题——"什么是文学"和"文学批评应如何",诸多因素的叠加和互动为这两大基本问题提供了多种阐释的空间,使得知识增长、价值增殖和意义生产成为可能。该书从阐释学到精神分析学角度,具体演绎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种种理念和方法,将"文学批评应如何"的问题具体化。从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缘起和传承来看,它既与精神分析批评结有不解之缘,又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保持着天然联系,这就使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这种强烈的倾向性又往往表现为一种"政治无意识"。这一点使得他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有着种种与众不同之处及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领域 意义生产 伊格尔顿 生产性文学批评 理论
下载PDF
体育审美的生活维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宝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0,F0003,239,共11页
体育之美自该向身体探寻,却非落在姿态、动作、力量等固化因素上,而是聚焦于身体行为的整体过程,里面的每个因素都有贡献。但这个行为在性质上是非功利性的,目的止乎于行为本身,历史上附加给身体运动诸多的宗教、政治、民族、经济等功能... 体育之美自该向身体探寻,却非落在姿态、动作、力量等固化因素上,而是聚焦于身体行为的整体过程,里面的每个因素都有贡献。但这个行为在性质上是非功利性的,目的止乎于行为本身,历史上附加给身体运动诸多的宗教、政治、民族、经济等功能,均与体育之美无关。从另一方面看,体育又与众多生活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职业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外部的生存需要,尤其是科学方法,完全可以内化为身体行为的动力,合理开发和展示身体之美,避免随性无度。多考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生活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不仅可以丰富体育之美的质涵,还可以将这种美延续到运动员其他生活领域,从而克服职业体育的片面性,接近马克思所讲的全面发展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美学 身体美学 生活美学 科学训练
下载PDF
社会历史研究与语言形式研究融合的可能性——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汪正龙教授访谈
16
作者 汪正龙 王文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61,共7页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追求文学永恒不变本质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研究文学存在方式要有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与研究方式。从大的方面看,文学涵盖了形式的社会意义与历史的形式构型两个方面,把社会历史研究与语言形式研究相结合十分必要。但是...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追求文学永恒不变本质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研究文学存在方式要有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与研究方式。从大的方面看,文学涵盖了形式的社会意义与历史的形式构型两个方面,把社会历史研究与语言形式研究相结合十分必要。但是这个“历史”是双重的,不仅针对文学存在方式的研究,也适用于我们对知识生产本身的历史有效性、有限性的认知与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社会历史 语言形式 文学存在方式
下载PDF
十年磨剑,一朝功成——评《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
17
作者 姚文放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李庆本教授等著的《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最终成果。这个项目先于2012年立为学校重大培育项目,2013年获教育部立项,到2022年出书,刚好十年,可以说是“十年磨剑,一朝功成”... 李庆本教授等著的《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最终成果。这个项目先于2012年立为学校重大培育项目,2013年获教育部立项,到2022年出书,刚好十年,可以说是“十年磨剑,一朝功成”。该书61万字,分四部分共十二章。全书内容包括:对跨文化阐释学的理论界定,对《易经》《诗经》《四书》《离骚》等经典文本的英译研究,对《木兰诗》《三国演义》《西游记》的跨媒介传播研究,对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对中华文化国际认知的实证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深层思考以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 中国文化研究 对外传播 《木兰诗》 中华文化 《四书》 《西游记》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张克锋及其书法作品
18
作者 张克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宁一中教授的点评
19
作者 宁一中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2期29-31,共3页
谢谢罗良功老师的邀请。其实石坚老师讲了之后,我觉得我要讲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因为石老师已经很全面、很准确地对四位老师的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我很赞同他的点评,所以,在此我就简单地补充以下几点。
关键词 老师 点评 石坚
下载PDF
北京法源寺
20
作者 马茂洋(词) 杜寒风(曲) 《黄河之声》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