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 权威 透明 深情——中央电台再次彰显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1
作者 臧捷年 《中国广播》 2008年第7期78-79,共2页
2008年明15日9点左右,我和中央各大媒体的20多位资深新闻工作者一起乘车去郊区参加一个有关地震报道的会议。一上车,我立即请大轿车司机打开收音机,把频率调到FM106.1。当时,《汶川紧急救援》正在播出记者朗峰蔚和周强在救灾现场... 2008年明15日9点左右,我和中央各大媒体的20多位资深新闻工作者一起乘车去郊区参加一个有关地震报道的会议。一上车,我立即请大轿车司机打开收音机,把频率调到FM106.1。当时,《汶川紧急救援》正在播出记者朗峰蔚和周强在救灾现场直播抢救一位英雄母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媒体 中央电台 替代作用 突发事件 权威 新闻工作者 地震报道 现场直播
下载PDF
合作共赢 和谐共生——从全国奥运广播联盟探析中央台奥运报道之理念
2
作者 刘嘉维 《中国广播》 2008年第10期74-75,共2页
作为奥运会广播持权转播商,中央台以宏观视角开拓思路,全面凸显广播特色和国家电台传媒优势,努力打造全方位、全景式的广播奥运盛宴,发起并联合全国140家电台组成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速度为全国听众报道奥运盛况... 作为奥运会广播持权转播商,中央台以宏观视角开拓思路,全面凸显广播特色和国家电台传媒优势,努力打造全方位、全景式的广播奥运盛宴,发起并联合全国140家电台组成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速度为全国听众报道奥运盛况,有力提升了中国广播的影响力和整体实力。“握指成拳”,协同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特色 奥运报道 中央台 合作共赢 和谐共生 联盟 宏观视角 整体实力
下载PDF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珍贵有声资料数字化重建研讨会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有声资料 数字化建设 学术研究 经验交流 理论建设
原文传递
创意新颖 解读全面 平台多样--专家热评中央电台十九大报道
4
《中国广播》 2017年第11期17-18,共2页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系列主题报道、重点专栏、重要直播、实时报道等.中央电台广播学会专家听评组对中央电台各频率和央广网等有关十九大报道进行点评,
关键词 中央电台 大报 专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创意 解读 主题报道 电台广播
下载PDF
“你可能会闭上眼睛,但你永远不会合上耳朵”——国际广播同行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宏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4,共3页
广播最早是以通信工具的形式问世的,人们用这一无线电技术来发布信息、传递情感、传播思想,使之成为报纸之后的“新媒体”。每种新通信技术的诞生都会促使广播向前发展,比如,电话、智能手机,电话让广播与听众实现即时、多方互动;... 广播最早是以通信工具的形式问世的,人们用这一无线电技术来发布信息、传递情感、传播思想,使之成为报纸之后的“新媒体”。每种新通信技术的诞生都会促使广播向前发展,比如,电话、智能手机,电话让广播与听众实现即时、多方互动;智能手机拓展了广播的时间和空间。笔者以国际广播同行的几个成功案例,展示广播的本质特点,说明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广播只要坚守自己的特点,以自身优势(特色)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赢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广播 媒体融合 同行 眼睛 耳朵 智能手机 无线电技术 通信工具
下载PDF
创新广播剧样态 借助网络放大广播艺术魅力——广播连续剧《鱼缸》赏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3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广播连续剧《鱼缸》写的是一个关于在无聊沉闷的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令人发笑的、极具普遍性的故事。故事节奏流畅,音响丰富多彩,非常具有想象力。作者用象征的、超现实的甚至是卡通的手法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彻底地突破了传统的广播剧形态... 广播连续剧《鱼缸》写的是一个关于在无聊沉闷的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令人发笑的、极具普遍性的故事。故事节奏流畅,音响丰富多彩,非常具有想象力。作者用象征的、超现实的甚至是卡通的手法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彻底地突破了传统的广播剧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广播剧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剧 法国文化特征 象征 超现实 卡通手法 网络电台 生存空间
下载PDF
广播,看似贫穷实乃富足的媒介——2014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4年第7期89-92,共4页
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除赏听讨论节目、介绍广播特写创作方法外,重点展示了上一年度广播人在多媒体时代的探索成果,研讨广播如何创新、发展。本文综述了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广播人的跨媒体项目,以及各国广播人关于融媒体... 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除赏听讨论节目、介绍广播特写创作方法外,重点展示了上一年度广播人在多媒体时代的探索成果,研讨广播如何创新、发展。本文综述了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广播人的跨媒体项目,以及各国广播人关于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发展的主要观点,并介绍了新人奖、终身成就奖和尼古莱银柱奖的获奖人物和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特写 跨媒体项目 App 广播特质 不可视化
下载PDF
一幅法国社区和个人命运的画卷——广播特写《谁杀害了洛丽塔?》赏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3年第11期88-92,共5页
《谁杀害了洛丽塔?》以一件轰动全法国的事件为题材,挖掘众所周知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2009年1月20日,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女儿被发现死在马赛圣比埃尔区一所小公寓里。悲剧在几小时内成了法国各主要媒体的头条新闻。当时马赛格里... 《谁杀害了洛丽塔?》以一件轰动全法国的事件为题材,挖掘众所周知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2009年1月20日,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女儿被发现死在马赛圣比埃尔区一所小公寓里。悲剧在几小时内成了法国各主要媒体的头条新闻。当时马赛格里诺埃电台(Grenoudille Radio)和雅的电台(ARTE Radio)正在合作制作广播节目,其团队中的三名记者决定深入报道这一事件。他们采访了死者的邻居、朋友、学校和社区,采访了或许认识洛丽塔、知道她死因的人。经过6个月的辛勤工作,他们用广播特写的手法创作了这部向死者致意的作品,也为听众描绘了一幅法国社区生活和个人命运的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 无解说特写 平和 平衡 沉默 悲剧 积极信息
下载PDF
广播特写,用艺术的形态表达真实的内容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2年第3期50-51,共2页
广播特写是新闻,也是艺术。广播特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形态却是艺术化的,这样才能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使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有效地到达听众心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得第15届(2011年)麦鲁利奇奖的短特写《梯田人家》就... 广播特写是新闻,也是艺术。广播特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形态却是艺术化的,这样才能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使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有效地到达听众心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得第15届(2011年)麦鲁利奇奖的短特写《梯田人家》就充分体现了广播特写这一鲜明特征。本期请读者欣赏短特写《梯田人家》,以及主创人员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乐艳艳的创作谈《七分钟的叙事与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特写 声音的纪录片 古典再现 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下载PDF
致敬!布朗先生——以广播的名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2年第4期74-77,共4页
旨在探索数字时代广播特写创作与发展对策的《国际思想库:数字时代的广播特写》会议,于2012年1月27、28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会议的发起人、主持人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于会议闭幕当晚意外地被授予2012&q... 旨在探索数字时代广播特写创作与发展对策的《国际思想库:数字时代的广播特写》会议,于2012年1月27、28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会议的发起人、主持人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于会议闭幕当晚意外地被授予2012"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荣誉奖"。这是被称为"广播特写之父"的布朗先生第二次获得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此为契机介绍了他的主要成就和他对广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广播特写 终生成就奖 争取听众的有力工具
下载PDF
布哈拉犹太人的心灵史——广播特写《布哈拉百老汇——移民的音轨》赏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4年第1期87-92,共6页
由德国RBB电台制作的《布哈拉百老汇——移民的音轨》获得2013年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奖(ABU Prize)广播类广播特写项目大奖。本文认为,题材的独特性与国际性、对题材的广度挖掘与对主题的深度提炼、内容的厚重与表达的灵动,是这个特写... 由德国RBB电台制作的《布哈拉百老汇——移民的音轨》获得2013年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奖(ABU Prize)广播类广播特写项目大奖。本文认为,题材的独特性与国际性、对题材的广度挖掘与对主题的深度提炼、内容的厚重与表达的灵动,是这个特写成功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立体的结构、环绕的音响、独特的声音处理、充满悬念的标题四个方面分析了此特写在广播节目创作方面的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卡姆 布哈拉 百老汇 移民 音轨
下载PDF
一分钟特写——探索反映现实的新方式——广播特写《一分钟》赏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一分钟特写是荷兰VPRO电台于2008年推出的一种新型广播节目形态。虽然一分钟特写时长规定只有60秒,但却要求小故事、大主题,要求包含丰富的信息,要吸引听众猜"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人物内容真实,按照"设计悬念"的理... 一分钟特写是荷兰VPRO电台于2008年推出的一种新型广播节目形态。虽然一分钟特写时长规定只有60秒,但却要求小故事、大主题,要求包含丰富的信息,要吸引听众猜"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人物内容真实,按照"设计悬念"的理念编辑音响,从故事的高潮切入,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讲故事,这些是一分钟特写实现目标的主要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分钟特写 新闻与时事栏目 普通人的小故事 人生的大主题
下载PDF
用广播做杰出的声音考古——广播特写《听!——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声音》赏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4年第11期87-92,共6页
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广播特写类大奖(第一名)的作品——《听!——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声音》。这部特写用广播手段展示英国四百年以前的声音和那个时代人们听声音的方式,比较那个时代与现代人对声音的不同理解... 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广播特写类大奖(第一名)的作品——《听!——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声音》。这部特写用广播手段展示英国四百年以前的声音和那个时代人们听声音的方式,比较那个时代与现代人对声音的不同理解,思考现代人应当从那个时代继承怎样的遗产,从而调整自己的倾听方式,让自己更开放地与自然和外界沟通。本文从学术性、趣味性、古典与现代的连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用广播手段做杰出的声音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时代 广播 声音考古
下载PDF
《爆炸》,引发人们心灵的震撼-2017年亚广联奖广播剧类获奖作品《爆炸》赏析
14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8年第6期89-93,共5页
获得2017年亚广联奖广播剧类大奖的《爆炸》,由罗马尼亚国家广播电台选送。这部剧通过母子、师生之间关系的展示,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的难题,探讨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师权威、学业压力、家庭... 获得2017年亚广联奖广播剧类大奖的《爆炸》,由罗马尼亚国家广播电台选送。这部剧通过母子、师生之间关系的展示,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的难题,探讨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师权威、学业压力、家庭情感缺失、青少年心理失衡、家长老师心理健康问题,还有不同阶段的人类关系和人类对死亡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广播剧 获奖作品 赏析 心灵 心理健康问题 自我认知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流动的音画,让听众看到“鸡”的世界——欧洲第一部立体声广播特写欣赏
15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2年第5期71-72,共2页
1967年欧洲第一部立体声广播特写《鸡》播出之后,这个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播出,并获得意大利奖。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节目开创了广播特写的一种新形态:音响与解说互相交织而形成的广播音画。
关键词 音画 题目 生命 解说 音响
下载PDF
播音室里史诗般的心灵之旅——广播特写《别挂电话》赏析
16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以《别挂电话》为标题的系列广播特写,于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开播。五年后,以此为名的广播特写获得2007年"欧洲奖"和"意大利奖"。现在,广播特写《别挂电话》仍在制作中。一样的形态,一样的主持人(打... 以《别挂电话》为标题的系列广播特写,于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开播。五年后,以此为名的广播特写获得2007年"欧洲奖"和"意大利奖"。现在,广播特写《别挂电话》仍在制作中。一样的形态,一样的主持人(打电话者),不一样的接电话者,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心灵秘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公用电话亭 创意 人文关怀 谈话技巧 浑然天成的结构 音乐的妙用
下载PDF
广播特写中的甜品——广播特写《蒂姆·基和果戈理的外套》赏析
17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两位年轻人创作的广播特写《蒂姆·基和果戈理的外套》获得2013年度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大奖(以下简称麦鲁利奇奖)、2013年欧广联的新人奖和2013年意大利奖。麦鲁利奇奖的评委称这个作品是"广播特写中的甜品&q... 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两位年轻人创作的广播特写《蒂姆·基和果戈理的外套》获得2013年度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大奖(以下简称麦鲁利奇奖)、2013年欧广联的新人奖和2013年意大利奖。麦鲁利奇奖的评委称这个作品是"广播特写中的甜品"。作者蒂姆·基进入果戈理的世界,用果戈理荒诞不经的风格来进行自己的探索。本文从结构、语言等多方面,赏析作者如何运用广播手法再现古典文学作品从而赢得现今听众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鲁利奇奖 甜品 荒诞 喜剧 四度空间 古典再现
下载PDF
如何讲好一个值得讲的故事——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见闻
18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4年第8期97-100,共4页
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被创始人布朗戏称为"制鞋匠会议"。与会者一起听节目、讨论节目、交流做节目的方法,是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持续40年不变的程序。本文选译了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创造性的工具箱研讨会"(C... 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被创始人布朗戏称为"制鞋匠会议"。与会者一起听节目、讨论节目、交流做节目的方法,是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持续40年不变的程序。本文选译了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创造性的工具箱研讨会"(Creative Toolbox Workshop)讲座的主要观点,并赏析本次会议公认的最有特色的一个广播特写——《战斗机飞行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特写 真实 戏剧性 结构 场景 寻找故事
下载PDF
旧闻如何炼成精品——广播特写《一场车祸的剖析》赏析
19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4年第9期95-100,共6页
本期请各位欣赏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2009年获得广播学院奖(Radio Academy Award)银奖的作品《一场车祸的剖析》。这个节目在2009年的欧洲奖评选中也位列前五,2012年和2014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期间,都有专家在讲授广播特写创作技... 本期请各位欣赏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2009年获得广播学院奖(Radio Academy Award)银奖的作品《一场车祸的剖析》。这个节目在2009年的欧洲奖评选中也位列前五,2012年和2014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期间,都有专家在讲授广播特写创作技巧时以此作品为例并播放这个作品。笔者以为,除了创作手法的可资借鉴外,这个作品的主题挖掘以及作品中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旧闻 主题挖掘 开头 旁白 音响效果
下载PDF
创造抚慰自己心灵的蓝天——广播特写《云游蓝天》赏析
20
作者 李宏 《中国广播》 2016年第4期96-100,共5页
由英国火箭屋制作公司创作、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三频道《两耳之间》栏目播出的广播特写《云游蓝天》(SKYLARKING),获得2015年麦鲁利奇奖(Prix Marulic)广播特写第三名,这是一个关注心灵、以抚慰现代人心灵为创作出发点的作品。本文从&q... 由英国火箭屋制作公司创作、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三频道《两耳之间》栏目播出的广播特写《云游蓝天》(SKYLARKING),获得2015年麦鲁利奇奖(Prix Marulic)广播特写第三名,这是一个关注心灵、以抚慰现代人心灵为创作出发点的作品。本文从"蓝天"切入,从歌曲的选择、相关古今文学作品演绎、主人公设置等方面赏析这部广播特写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特写 蓝天 冥想 飞翔 歌唱 心灵安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