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尽心血解“难题”——访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数学家阳名珠
1
作者 郭秀媛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5期55-56,40,共3页
阳名珠教授十分健谈。他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拘谨与矜持,相反,这位在大学时代就立志以数学为业的科学家,在走过人生63个春秋的时候,依然生龙活虎地畅谈着人生新起点上的一番宏图大略,眉宇间流泻着青春的激情与热忱。
关键词 迁移理论 原子能科学 数学家 研究员 中子迁移 应用前景 科学技术 占优本征值 数学评论 学科理论
下载PDF
产品设计的人情味
2
作者 潘晓闻 《科技与企业》 1994年第2期56-56,共1页
判断一件产品设计得是否高明,标准可以说多种多样,比如看它是不是美观、大方,是不是很实用,设计得是不是独特巧妙等等。不过,在这里还应加上一条,就是看这件产品设计得是不是有人情味。一件产品怎样才叫何人情味呢?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 判断一件产品设计得是否高明,标准可以说多种多样,比如看它是不是美观、大方,是不是很实用,设计得是不是独特巧妙等等。不过,在这里还应加上一条,就是看这件产品设计得是不是有人情味。一件产品怎样才叫何人情味呢?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德国人设计了一种给发育迟缓的儿童使用的学步车,它不象一般伤残人器械那样用闪着寒光的铝合金,而是用打磨柔滑的木材制造,涂上漂亮的红漆,还配上一辆玩具积木车。这件产品的工艺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高技术的显示,却获得了国际80年代工业设计奖。因为设计者表现了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思想,这就是让孩子不感到它是医疗器械,从而打消自卑感,增强了生活的勇气。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设计什么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医疗器械 设计奖 使人 产品推销
下载PDF
当代电子技术的热门——微型真空电子管技术
3
作者 王念生 《科技与企业》 1994年第1期39-39,共1页
大家知道,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也就是在电子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真空电子管曾经风靡一时,收音机、电视机、甚至最初的计算机,都是用热阴极真空电子管组装起来的。由此看来,真空电子管对初期电子技术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可是,自从194... 大家知道,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也就是在电子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真空电子管曾经风靡一时,收音机、电视机、甚至最初的计算机,都是用热阴极真空电子管组装起来的。由此看来,真空电子管对初期电子技术的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可是,自从1948年晶体管发明以后,特别是1959年集成电路问世以后,真空电子管受到了冷落。从此,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逐渐地被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所取代。如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巨型计算机的发展,电子工业要求提供质量上乘、电子传递速度更快的电子器件,可是现在广泛使用的硅半导体器件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科学家们又开发了砷化镓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子 硅半导体 电子产品 巨型计算机 电子传递 砷化镓器件 热阴极 速度比 新型电子 军事工业
下载PDF
改革后的中央台科技节目
4
作者 赵忠颖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中央台 科技节目 医药咨询 咨询台 第二套节目 863计划 专家门诊 普及医学知识 听众参与 工程院院士
原文传递
广播社会教育功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8年第3期46-51,共6页
(一) 当代中国存在着庞大的低知识阶层。 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提到,我国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 1987年11月11日,新华社报道的国家统计局1987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公报表明,12岁和12岁以上不识字或... (一) 当代中国存在着庞大的低知识阶层。 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提到,我国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 1987年11月11日,新华社报道的国家统计局1987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公报表明,12岁和12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占总人口的20.6%,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口的36.1%。应当看到,这些文盲半文盲的人们,大多数已经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们,也大多数失去了接受更高的学校教育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阶层 社会教育功能 电台 学校教育 思想观念 教学节目 文盲半文盲 教育性 传播观念 广播
原文传递
略论科普广播内容的深度
6
作者 李健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7年第1期50-55,共6页
“某节目太深了,难懂。”“某节目太浅了,没意思。”我们科普广播节目的编辑们听得最多的,莫过于这一类的议论了。而且对于同一次节目,往往言深、言浅者均有之,众说不一,令编辑们难以适从。听者出发点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是众说不一的原... “某节目太深了,难懂。”“某节目太浅了,没意思。”我们科普广播节目的编辑们听得最多的,莫过于这一类的议论了。而且对于同一次节目,往往言深、言浅者均有之,众说不一,令编辑们难以适从。听者出发点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是众说不一的原因之一。但是实际上,人们在使用“深度”来评价科普节目时,并没有细究深度的含义,对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可能是造成众说不一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深度 广播节目 自然科学知识 广播对话 编辑 知识水平 听众 基础知识 新成果 中央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