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PDCA程序化管理中央储备粮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天智 程为中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8年第1期2-4,共3页
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PDCA的管理循环中,使整个流程被控制在一个整体的PDCA管理大循环中。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大循环、大环带小环、阶梯式上升循环三种PDCA管理循环方式来有效控制中央储备粮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 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PDCA的管理循环中,使整个流程被控制在一个整体的PDCA管理大循环中。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大循环、大环带小环、阶梯式上升循环三种PDCA管理循环方式来有效控制中央储备粮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小循环的管理和控制,并在小循环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中央储备粮 全过程 管理
下载PDF
中央储备粮统贷统还直接管理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探讨
2
作者 付文忠 朱大玉 +2 位作者 李健 张兴华 李仁兵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6年第6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中央储备粮 中储粮总公司 直管 直属库 统贷统还 储粮技术 环流熏蒸 荆门
下载PDF
论中央储备粮“粮源”
3
作者 陈识涛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5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中央储备粮 垂直管理体系 粮源 宏观调控 订单农业 定单价格 生产基地建设 粮食生产
下载PDF
中央储备粮统借统还后的财务管理初探
4
作者 吴礼林 张富胜 刘昌发 《商业会计》 2005年第06A期19-20,共2页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自2003年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系统的部分直属库开展了中央储备粮代储库占用贷款由直属库进行统借统还的试点工作。总体上看,统借统还试点情况良好,在中储粮总公司全系统推广...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自2003年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系统的部分直属库开展了中央储备粮代储库占用贷款由直属库进行统借统还的试点工作。总体上看,统借统还试点情况良好,在中储粮总公司全系统推广势在必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剐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解决。从中储粮湖北分公司辖区荆门直属库统借统还的实际运作情况看,出现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储备粮系统 财务管理 购销业务 粮食市场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下载PDF
荆门市粮仓“三防”门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5
作者 周天智 高兴明 彭明文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6年第4期37-39,共3页
扼要总结了湖北省荆门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历代粮仓“三防”门结构的演变与发展情况,对今后“四无”粮仓建设和完善改进“三防”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粮仓 “三防”门 结构 演变 发展
下载PDF
垂直热皮控温技术在基建房式仓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明文 付鹏程 +2 位作者 石若愚 刘胜强 喻梅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27-32,I0005,共7页
基建房式仓应用“垂直热皮”控温技术,采取“散热降温”和“散热均温”两种控温模式,均可有效控制“垂直热皮”粮温,但均存在控温死角点,“散热降温”模式较“散热均温”模式运行时间长、能耗高。利用“垂直热皮”控温系统,“热皮”平... 基建房式仓应用“垂直热皮”控温技术,采取“散热降温”和“散热均温”两种控温模式,均可有效控制“垂直热皮”粮温,但均存在控温死角点,“散热降温”模式较“散热均温”模式运行时间长、能耗高。利用“垂直热皮”控温系统,“热皮”平均粮温每天降低1℃左右,度夏期间,试验仓四周最高粮温28.4℃,平均粮温20.6℃,对照仓四周最高粮温31.3℃,平均粮温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皮冷心 垂直热皮 热皮控温模式 四周粮温
下载PDF
粮仓专用密封材料在新建气调仓的应用
7
作者 彭明文 黄鹏 +4 位作者 叶真洪 王朝胜 何煜戎 殷强 杨健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试验仓选用粮仓专用密封材料密封处理内墙面和地面,对照仓四周挂膜和地面覆膜进行气密性处理,均达到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试验仓最高气密性252S、最低221s,对照仓最高气密性242s、最低118s;2栋试验仓氮气储粮均补气2次,98%氮气浓度维持... 试验仓选用粮仓专用密封材料密封处理内墙面和地面,对照仓四周挂膜和地面覆膜进行气密性处理,均达到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试验仓最高气密性252S、最低221s,对照仓最高气密性242s、最低118s;2栋试验仓氮气储粮均补气2次,98%氮气浓度维持时间30d以上,吨粮充氮电耗分别为1.01kW·h/t、1.19kW·h/t;6栋对照仓补气2次~4次,98%氮气浓度维持时间25d~30d,充氮电耗最低1.15kW·h/t,最高2.01kW·h/t;试验仓气密性改造投入略高于对照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材料 气密性改造 氮气气调 四周挂膜 薄膜密闭 气调仓
下载PDF
辐射制冷膜对房式仓隔热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凌沛 付鹏程 +3 位作者 刘胜强 姜祖新 王飞 沈继豪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选取湖州拱板平房仓与荆门基建房式仓2种仓型,分别对其屋面和门窗粘贴辐射制冷膜处理、对仓墙做隔热改造,研究度夏期间屋面、仓内温度变化,分析房式仓隔热改造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外温下,试验仓仓顶温度比对照仓显著降低,回温速率比... 选取湖州拱板平房仓与荆门基建房式仓2种仓型,分别对其屋面和门窗粘贴辐射制冷膜处理、对仓墙做隔热改造,研究度夏期间屋面、仓内温度变化,分析房式仓隔热改造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外温下,试验仓仓顶温度比对照仓显著降低,回温速率比对照仓慢;湖州库试验仓拱板夹层温度平均低于对照仓11.3℃,在同时段空调运行时,荆门库试验仓比对照仓仓温温差最高可达8℃,隔热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膜 基建房式仓 拱板平房仓 隔热改造
下载PDF
南方地区稻谷准低温储藏应用实践
9
作者 付鹏程 刘胜强 +6 位作者 郭庆 高钰钞 王飞 官金林 张彬武 张帅帅 范占鹏 《粮食储藏》 2024年第1期1-7,I0003,共8页
在梳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粳稻和优质籼稻保质减损绿色储藏工艺优化与示范”,南方稻谷准低温储藏试点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稻谷全周期控温储藏工艺、粮仓隔热改造措施、粮堆表层靠墙垂直热皮粮温控温等关键技术。多个粮... 在梳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粳稻和优质籼稻保质减损绿色储藏工艺优化与示范”,南方稻谷准低温储藏试点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稻谷全周期控温储藏工艺、粮仓隔热改造措施、粮堆表层靠墙垂直热皮粮温控温等关键技术。多个粮库应用实践表明,通过不同综合控温技术方式,所有的示范仓均实现了准低温储藏,储藏稻谷品质保持良好,延长了保质储藏期,为稻谷购销轮换争取了更多市场时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谷 准低温储藏 保质保鲜 南方地区
下载PDF
优化稻谷种植品种结构与中央储备粮轮换
10
作者 王晓清 周天智 《中国粮食经济》 2003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中央储备粮 稻谷种植品种结构 中国 粮食生产
原文传递
1%蛇床子素粉剂对三种储粮害虫的防效 被引量:15
11
作者 潘俊 谢令德 +4 位作者 贺艳萍 杜传青 喻梅 陈思思 徐丽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7-591,共5页
研究1%蛇床子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3种储粮害虫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 Motschulsky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0.5mg/kg(蛇床子素:粮... 研究1%蛇床子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3种储粮害虫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 Motschulsky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0.5mg/kg(蛇床子素:粮食)浓度处理粮食,7d后,粮食中谷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78%、100%、86.70%,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防虫磷和谷虫净。将药剂处理4个月后的粮食进行接虫试验,15d后谷蠹和玉米象的防治效果仍可达100%,达到储粮害虫防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粉剂 死亡率 谷蠹 玉米象 赤拟谷盗
下载PDF
天然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操庆国 郭钦 +1 位作者 黄敏 刘爱兰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天然抗菌物质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各种来源、抗菌机理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利用。
关键词 天然抗菌物质 微生物 抗菌机理
下载PDF
鄂中地区四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天智 刘士强 +3 位作者 马文斌 高兴明 付文忠 喻梅 《粮食储藏》 2011年第4期6-9,共4页
时隔20年,再次测定了荆门地区的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四种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荆门地区的上述储粮虫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品种已达100%;抗性系数均较1991年有大幅上升。通过分析比较这几... 时隔20年,再次测定了荆门地区的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四种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荆门地区的上述储粮虫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品种已达100%;抗性系数均较1991年有大幅上升。通过分析比较这几种储粮害虫近20年的抗性发展情况,探讨了储粮害虫抗性产生的原因和延缓抗性发展的相应对策,为科学指导今后对储粮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抗药性 储粮害虫 抗性系数
下载PDF
含水量不同的籼稻在不同储藏温度下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天智 刘楚才 +5 位作者 李维民 刘爱兰 汪庆明 夏宏典 刘桂华 张勇 《粮食储藏》 2005年第3期30-35,共6页
在5℃、20℃、30℃、40℃四种储藏温度下和调质保湿密封恒温与自然通风恒温两种储藏状态的环境条件下,分别对水分为13.0%、14.0%、15.0%左右(±0.1%)的“鄂香1号”、“二优培九”、“汕优63”三个不同优劣品种的籼稻谷进行为期2个... 在5℃、20℃、30℃、40℃四种储藏温度下和调质保湿密封恒温与自然通风恒温两种储藏状态的环境条件下,分别对水分为13.0%、14.0%、15.0%左右(±0.1%)的“鄂香1号”、“二优培九”、“汕优63”三个不同优劣品种的籼稻谷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验室模拟储藏试验,每间隔10天对其脂肪酸值、粘度、发芽率等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稻谷品种越优,含水量越大,储藏温度越高,其储藏品质劣变率和劣变速率越大。相比而言,稻谷含水量在14.0%以下,储藏环境温度在20℃以下,品质下降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量 籼稻 储藏温度 品质变化 调质保湿密封恒温储藏 自然通风恒温储藏
下载PDF
粮堆不同部位微生物活动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钦 蔡静平 +1 位作者 刘爱兰 胡景芳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68,共4页
研究了粮堆不同部位微生物活动的特性,结果表明,杂质含量2%的稻谷储藏22d后(30℃、RH90%-100%)微生物活性值比含杂1%的稻谷高3.73倍。实仓储粮检测也表明,稻谷粮堆四周靠墙处和冬季粮堆中层、夏季粮堆下层都是微生物容易生长活动的部位。
关键词 粮堆部位 微生物活性 杂质 带菌量 温差
下载PDF
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被引量:11
16
作者 舒在习 徐广文 +1 位作者 周天智 高兴明 《粮食储藏》 2007年第5期3-6,共4页
介绍了储粮有害生物的类群及其与仓储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储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粮食储藏 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平房仓粮面冷气囊密闭压盖动态隔热控温储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天智 高兴明 彭明文 《粮食储藏》 2009年第2期23-26,共4页
平房仓粮面采用双膜气囊密闭压盖,在冬季运用机械通风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粮温,储存冷源;高温季节,利用空调器制冷循环地给气囊补充冷气,同时适时开启排风扇通风换气,消除仓内积热,既可有效地降低仓温,又能阻止外界热量通过仓内上部空间... 平房仓粮面采用双膜气囊密闭压盖,在冬季运用机械通风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粮温,储存冷源;高温季节,利用空调器制冷循环地给气囊补充冷气,同时适时开启排风扇通风换气,消除仓内积热,既可有效地降低仓温,又能阻止外界热量通过仓内上部空间向粮堆的传递,抑制和延缓粮温上升。试验表明:高温季节可使气囊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粮堆表层的最高温度可控制在25℃以内,粮堆年平均温度可控制在10℃左右,且保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面 冷气囊 动态隔热
下载PDF
HL系列磷化氢气体检测仪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天智 高兴明 +2 位作者 刘向阳 李仁兵 郭兴海 《粮食储藏》 2005年第5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磷化氢熏蒸 气体检测仪 L系列 熏蒸杀虫 应用 气体浓度 熏蒸技术 科学合理 防治费用
下载PDF
泡沫板与稻壳包压盖粮面隔热控温储粮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天智 高兴明 +3 位作者 刘楚才 刘向阳 吴东泉 郭兴海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13-14,共2页
在同一仓房内,利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压盖一部分粮面,另一部分采用稻壳包覆盖,分别进行隔热控温处理,经一年储存试验表明,两种材料隔热保冷效果均明显,但从安全、经济、有效等方面综合比较,稻壳包优于聚苯乙烯泡沫板。
关键词 泡沫板 稻壳 隔热 对比
下载PDF
几种移动式清理筛清理稻谷的效果浅析及改进意见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天智 高兴明 +1 位作者 彭明文 赵旭东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5年第5期36-38,共3页
本文总结了四种型号移动式清理筛的结构特点及用于清理稻谷的实际效果,分析探讨了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清理筛 稻谷 清理 效果评价 移动式 实际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