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
1
作者 李颖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8,共10页
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涵盖党史和文献工作方方面面,包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 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涵盖党史和文献工作方方面面,包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工作 系列重要讲话 党的文献 指导思想 根本遵循 学习和研究 党史 习近平
下载PDF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与贡献
2
作者 高长武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在新时代,而应将其放到党成立以来长期奋斗的宏阔历程和历史纵深中进行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主要体现为:第一,指... 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在新时代,而应将其放到党成立以来长期奋斗的宏阔历程和历史纵深中进行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主要体现为:第一,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提供了“合用的工具”;第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并阐明其基本内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实际上已经蕴含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三,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提出“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工作原则和方法,既“继往”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总结、研究和继承,又“开来”以“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而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方法指导;第四,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过程中躬行实践、勇于探索、率先垂范,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取得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党的三大对全国党代会制度发展的创新作用
3
作者 杨凯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党的三大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历程来看,党的三大的创新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代表选举看,党的三大起到了由指派推荐向民主选举发展的重要过渡;第二,从会前统一思想看,开预备会、起... 党的三大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历程来看,党的三大的创新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代表选举看,党的三大起到了由指派推荐向民主选举发展的重要过渡;第二,从会前统一思想看,开预备会、起草反映与会代表共识的大会材料,这两项制度是从党的三大开始的;第三,从会议议程看,党的三大第一次修正完善党章,在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方面也有所创新,为之后党代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三大 全国代表大会 创新
下载PDF
七七事变前后毛泽东把握历史主动的多重路径
4
作者 杨凯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136,共9页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典型代表之一。七七事变前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毛泽东通过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总结历史经验...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典型代表之一。七七事变前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毛泽东通过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总结历史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准确预判时代大势等路径,对抗日战争的发展做出准确预判,凝聚了党心民心,从而带领全党把握了历史主动,为赢得抗日战争以及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七七事变 历史主动 《论持久战》
下载PDF
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
5
作者 李颖 《党史文汇》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涵盖党史和文献工作方方面面,包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 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涵盖党史和文献工作方方面面,包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工作 系列重要讲话 党的文献 指导思想 根本遵循 学习和研究 党史 习近平
原文传递
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游击战的争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凯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8,95,共12页
1937年11月底王明回国之后,至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在中共中央内部,一方面是王明自称奉共产国际之命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工作,贬低游击战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毛泽东坚持原则,反复强调游击战的重要性,并根据战场形势展开部署。王稼祥对... 1937年11月底王明回国之后,至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在中共中央内部,一方面是王明自称奉共产国际之命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工作,贬低游击战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毛泽东坚持原则,反复强调游击战的重要性,并根据战场形势展开部署。王稼祥对共产国际指示的传达和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使从十二月会议以来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争论告一段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得以延续并为全党所公认,毛所重视的游击战战略及其具体实施得以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明 毛泽东 游击战 六届六中全会 十二月会议
下载PDF
百年党史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历程、内在逻辑和当代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郝鹏飞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2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历程,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成熟和壮大同向而行,同党史上的重要节点密切相关。从百年党史的视角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到初心不改,坚守马...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历程,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成熟和壮大同向而行,同党史上的重要节点密切相关。从百年党史的视角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到初心不改,坚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党史的重大节点适时调整具体政策,构建了“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这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体地位;第二,必须始终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第三,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实践的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党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守正创新
下载PDF
东征山西还是陕南游击?——红一方面军东征期间战略决策争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子洋 《苏区研究》 2023年第3期40-49,共10页
红一方面军1936年春的东征,巩固和发展了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帮助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在东征山西决策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毛泽东与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曾产生严重意见分歧。毛泽东和林彪关于红一方面... 红一方面军1936年春的东征,巩固和发展了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帮助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在东征山西决策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毛泽东与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曾产生严重意见分歧。毛泽东和林彪关于红一方面军东征战略决策的争论,既反映出红一方面军东征正确决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慎重分析和权衡利弊的结果;也揭示出双方对中国革命道路和游击战争的认识差异。全面客观地分析红一方面军东征期间战略决策争论,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红一方面军东征的战略价值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一方面军 东征 战略决策 争论
下载PDF
“保障党的绝对领导有特殊意义”——《任弼时论党的建设》新公布文献简述
9
作者 李颖 朱薇 《党的文献》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近编辑出版的《任弼时论党的建设》一书,收入任弼时同志自1925年1月至1949年4月关于党的建设的相关重要文稿59篇,其中11篇为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新公布的文稿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关于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和干...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近编辑出版的《任弼时论党的建设》一书,收入任弼时同志自1925年1月至1949年4月关于党的建设的相关重要文稿59篇,其中11篇为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新公布的文稿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关于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和干部培养等组织工作相关文稿;二是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相关文稿;三是关于增强党性锻炼和加强理论修养相关文稿。这些新公布的文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深化任弼时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党的建设 党的绝对领导 党性 党纪
原文传递
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被引量:23
10
作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85,共7页
今年是陈独秀诞辰140周年,我们发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撰写的《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一文,以志纪念。
关键词 陈独秀 新中国成立前 正确评价 中国共产党 人民 功劳 诞辰
下载PDF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支撑 被引量:4
11
作者 迟爱萍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3-61,共9页
以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要方针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国... 以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要方针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与实践方针,筹谋了具体政策与工作思路和措施。坚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十四五”新阶段开好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毛泽东领导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珍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5期66-75,共10页
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对霸权主义的科学认识,积累了进行反霸斗争的宝贵经验:霸权主义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只要被压迫者敢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掌握反霸斗争的战略主... 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对霸权主义的科学认识,积累了进行反霸斗争的宝贵经验:霸权主义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只要被压迫者敢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掌握反霸斗争的战略主动;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遏制霸权主义产生发展;制定、执行正确的斗争战略策略,实现以弱胜强。学习研究这些历史经验,挖掘其中蕴含的普遍斗争规律、科学斗争方法,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反对霸权主义 历史经验
下载PDF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抓军队纪律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臻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3期80-89,共10页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解放战争特别是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把严明纪律摆在军队各方面工作的突出位置,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深入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到强化军队集中统一指挥和战略配合,到整顿全军纪律特别是群众纪律,再到狠抓军队...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解放战争特别是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把严明纪律摆在军队各方面工作的突出位置,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深入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到强化军队集中统一指挥和战略配合,到整顿全军纪律特别是群众纪律,再到狠抓军队入城纪律关键环节,紧抓狠抓,最终抓出了一支有钢铁般纪律的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解放战争 军队纪律 政治工作
下载PDF
由对抗走向两国关系正常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认知和应对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振 《前线》 CSSCI 2019年第11期13-16,共4页
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作出了"美国要跟中国建交"的战略预见。毛泽东指导中国应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方法主要是两条:一是坚决斗争,以斗争求缓和;二是以我为主,等待时机。20世纪60年代末期,毛泽东通过乒乓外交破局,推动了... 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作出了"美国要跟中国建交"的战略预见。毛泽东指导中国应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方法主要是两条:一是坚决斗争,以斗争求缓和;二是以我为主,等待时机。20世纪60年代末期,毛泽东通过乒乓外交破局,推动了中美关系由对抗状态走向两国关系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美关系 战略预见
下载PDF
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珍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1期61-69,共9页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这个历史使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作出了艰辛探索,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途径,对我国...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这个历史使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作出了艰辛探索,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历程,就是围绕着推进、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展开的。今天,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门槛上,回顾老一辈革命家为这个伟大战略的提出、完善所作的历史贡献,无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战略构想
下载PDF
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共游击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凯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8-133,共16页
游击战并非中共独创,但由于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游击战由战术上升到战略,并成为对日持久战的核心内容。中共游击战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诸如"游而不击","避免作战,保存实力"等质疑。以当年侵华日军所留... 游击战并非中共独创,但由于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游击战由战术上升到战略,并成为对日持久战的核心内容。中共游击战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诸如"游而不击","避免作战,保存实力"等质疑。以当年侵华日军所留情报、资料及其后来的回忆为分析文本,从中共的军力如何、中共是否游而不击、为什么百团大战后中共较具规模的对日作战相对减少、中共游击战效果如何和中共游击战为什么能够成功五个问题入手,可以探讨中共游击战的真实面貌。从侵华日军记录的材料看,中共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是成功的,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中国共产党 游击战
下载PDF
“水口山工人运动历史研讨会”在湖南衡阳召开
17
作者 杨凯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54,共1页
1922年12月5日,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爆发。经过23天的斗争,水口山矿当局被迫签字承认工人俱乐部提出的各项要求,罢工斗争取得完全胜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1922年12月5日,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爆发。经过23天的斗争,水口山矿当局被迫签字承认工人俱乐部提出的各项要求,罢工斗争取得完全胜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10月25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联合湖南省总工会、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湖南省中共党史学会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水口山工人运动历史研讨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学会 中央党史研究室 湖南省总工会 工人俱乐部 国际儒学联合会 工人运动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衡阳市
下载PDF
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齐心开创美好未来
18
作者 李颖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26,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大力宣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风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诞辰纪念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老...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大力宣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风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诞辰纪念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老一辈革命家精神风范,并号召全党同志以他们为榜样和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风范 诞辰纪念 老一辈革命家 周恩来 美好未来 刘少奇
下载PDF
一部思想深刻、通俗易懂的简明党史读本——评《中国共产党简史》
19
作者 邵建斌 《党建》 CSSCI 2021年第4期43-43,51,共2页
《中国共产党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党史读本。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党史读本。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历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史学习 党的历史 中央党史 通俗易懂 简史 读本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20世纪30年代前后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20
作者 黄亚楠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0,共10页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大城市转入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如何在红军初建阶段和农村游击战争艰苦斗争中进行党的建设,成为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这一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结...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大城市转入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如何在红军初建阶段和农村游击战争艰苦斗争中进行党的建设,成为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这一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和前途、整个党和人民的利益等情况,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在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建设和整顿,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党建道路,使党和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党的建设 思想建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