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信用监管促社会信用秩序有效提升——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王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玲 王伟 《中国信用》 2019年第8期19-21,共3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监管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联合惩戒 公共信用信息 民商经济法 信用建设 信用立法 失信惩戒机制 社会信用秩序 政法部 中央党校 有效提升
原文传递
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法治基础——以私法秩序和公法秩序的规制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杨慧鑫 《社会治理》 2021年第8期31-37,共7页
民法典作为构建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性法律,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良法”基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 民法典作为构建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性法律,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良法”基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民法典通过构建市场主体自我责任、社会信任等机制来规范私法秩序,通过划清行政权力边界、廓清行政主体责任来规制公法秩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营商环境的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营商环境 私法秩序 公法秩序
下载PDF
对“合规不起诉”提法的几点商榷
3
作者 王伟 《人民法治》 2021年第24期20-22,共3页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刑事公诉制度方面进行了不少创新,其中引入合规制度,督促涉案企业进行企业合规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创新刑事领域的合规制度创新,主动对接当前的企业合规管理机制,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理念,进一步推动和深...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刑事公诉制度方面进行了不少创新,其中引入合规制度,督促涉案企业进行企业合规管理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创新刑事领域的合规制度创新,主动对接当前的企业合规管理机制,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理念,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人们对合规管理的认知在刑事领域的合规管理改革中,有的地方往往以“合规不起诉”的提法来指代整体的刑事合规改革,有的媒体也以该提法对相关改革试点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领域 检察机关 刑事司法政策 合规管理 改革试点 合规制度 刑事公诉
下载PDF
食品安全监管的观念基础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伟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2年第6期25-29,共5页
安全监管是监管的底线,其观念基础包括:以安全责任为导向、以社会利益为依归、以风险预防为重点。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建构的进程中,注重以安全监管理念为引领,确立了高效协同的安全监管组织体系以及系统严密的安全监管制度体系... 安全监管是监管的底线,其观念基础包括:以安全责任为导向、以社会利益为依归、以风险预防为重点。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法治体系建构的进程中,注重以安全监管理念为引领,确立了高效协同的安全监管组织体系以及系统严密的安全监管制度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应当遵循安全监管理念,强化安全义务和责任,在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开展制度创新,尤其要注重强化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 监管机制
下载PDF
信用监管的逻辑与机理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伟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1年第8期26-30,共5页
本文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历史变迁、现实发展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信用监管在新型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对信用监管的法治体系、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信用修复机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信用监管 信用法治 运行逻辑 制度机理
下载PDF
新型监管机制的逻辑与理念——以市场监管领域为视角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伟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0年第10期53-56,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时面临着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的双重困境,"命令—控制"监管模式不仅达不到矫正市场失灵和让社会满意的目的,甚至还具有破坏市场机制的潜在危险。新型监管机制不同于传统监管机制,是新时代背景下理性思... 长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时面临着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的双重困境,"命令—控制"监管模式不仅达不到矫正市场失灵和让社会满意的目的,甚至还具有破坏市场机制的潜在危险。新型监管机制不同于传统监管机制,是新时代背景下理性思辨和构建的过程,具有追求权责平衡、彰显制度正义、优化治理格局等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监管 机制创新 市场监管 制度逻辑
下载PDF
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监管新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2年第1期28-29,38,共3页
《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析了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基本背景,明确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基础构建、结果应用、监测预警等重点... 《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析了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基本背景,明确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基础构建、结果应用、监测预警等重点工作。总体来看,《意见》提炼和总结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的实践经验,集中体现了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精神和要求,构建了全面系统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用风险 信用监管 监管效能 市场监管部门 操作层面 信用风险管理 监测预警 《意见》
下载PDF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反映新时代的新要求
8
作者 王伟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21年第10期8-9,共2页
日前,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确立了统一的商事登记管理规则体系,体现了商事登记管理的法治逻辑,是我国市场监管领域的一部重要立法,反映了法治统一、体... 日前,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确立了统一的商事登记管理规则体系,体现了商事登记管理的法治逻辑,是我国市场监管领域的一部重要立法,反映了法治统一、体系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数字化变革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逻辑 商事登记 《条例》 市场监管 管理条例 市场主体 规则体系 法治统一
下载PDF
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新规的若干评析
9
作者 王伟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第4期24-26,共3页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析了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基本背景,明确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析了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基本背景,明确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基础构建、结果应用、监测预警等重点工作。总体来看,《意见》提炼和总结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的实践经验,集中体现了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精神和要求,构建了全面系统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用风险 信用监管 监管效能 监管总局 市场监管部门 操作层面 信用风险管理 监测预警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伟 任豪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6,共9页
推动我国由数字大国向数字强国迈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中国,需要法治作为保障。数字时代的一系列新变化对治理模式、机制、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数字中国法治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字中... 推动我国由数字大国向数字强国迈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中国,需要法治作为保障。数字时代的一系列新变化对治理模式、机制、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数字中国法治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字中国建设的法治保障机制,需要私法、公法和社会法协同发力。通过构建崭新的数字法治体系,有效规制数字法律秩序,最终实现数字正义。数字法治体系要顺应"数字法治化,法治数字化"的要求,在立法、执法、司法、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法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法治建设 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企业诚信建设的德治、共治与法治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85,共2页
在企业信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市场性、行政性、行业性、社会性的信用奖惩机制,使失信者受到更多惩戒和约束,加大其失信成本,使诚实守信者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感受到信用带来的正能量,这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诚信向善百年老... 在企业信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市场性、行政性、行业性、社会性的信用奖惩机制,使失信者受到更多惩戒和约束,加大其失信成本,使诚实守信者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感受到信用带来的正能量,这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诚信向善百年老店同仁堂下属企业销售过期蜂蜜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猛烈抨击,成为不诚信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诚信建设 同仁堂 不诚信行为 诚实守信
原文传递
社会信用建设法治化的新起点、新境界、新思维——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第1期14-16,共3页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标志着信用建设法治化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步入法治化的新境界、新高...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标志着信用建设法治化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步入法治化的新境界、新高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全新的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法治方式 长效机制 约束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 信用建设 《指导意见》
原文传递
目录清单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良法善治的最新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伟 《中国信用》 2022年第1期24-25,共2页
近期,《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以下简称"清单")正式发布实施,这是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治要求的重要举措,为公权力部门归集公共... 近期,《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以下简称"清单")正式发布实施,这是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治要求的重要举措,为公权力部门归集公共信用信息、实施失信惩戒提供了重要指引,廓清了公私之间的行为边界,将显著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用信息 良法善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失信惩戒 公权力 清单制 行为边界 法治化水平
原文传递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行动指南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 《中国信用》 2022年第4期18-20,共3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保障。围绕读者关心的问题,政策解读栏目特刊发专家解读4篇稿件,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化解 资源配置效率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制度性交易成本 政策解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民经济体系 专家解读
原文传递
信用建设法治化的新起点、新境界、新思维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 《中国信用》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标志着信用建设法治化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步入法治化的新境界、新高...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标志着信用建设法治化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步入法治化的新境界、新高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全新的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法治方式 信用建设 长效机制 约束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 《指导意见》
原文传递
创新推动与系统构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伟 《中国信用》 2022年第2期24-25,共2页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发布了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以下简称"清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发布了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以下简称"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规范了失信惩戒措施,对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进行了制度化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失信惩戒 人民银行 公共信用信息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主体 系统构建 部际联席会议
原文传递
信用法治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中国信用》 202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信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法学研究的内在逻辑、外在架构、制度体系等。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才能真正对这门新兴学科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的一项伟大的社... 信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法学研究的内在逻辑、外在架构、制度体系等。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才能真正对这门新兴学科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信用法治实践,需要树立全新的法治思维,运用全新的法治方式。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研究社会信用法的个人体会,从立足本土、系统构建、平衡协调、类型规制等角度述论信用法治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法治 方法论 法治思维 研究论证
原文传递
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信之声(主论坛)
18
作者 王伟 吴晶妹 +1 位作者 韩家平 章政 《中国信用》 2022年第12期18-19,共2页
以制度化的信用机制推进诚信中国建设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去,由于社会信用法治体系缺失、立法供给不足,导致实践远远走在前面,出现了一些有违法治精神的所谓“泛信用化”问题。只有通... 以制度化的信用机制推进诚信中国建设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去,由于社会信用法治体系缺失、立法供给不足,导致实践远远走在前面,出现了一些有违法治精神的所谓“泛信用化”问题。只有通过法律所独有的权利、义务、责任的调整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中的非法治化问题。从未来发展来看,要想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法治化,需要确立一套社会信用立法体系,从而带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精神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轨道 信用机制 信用建设 立法供给 法治化
原文传递
让“严违名单”制度站在更高的法治起点上
19
作者 王伟 《市场监督管理》 2021年第5期46-46,共1页
随着信用监管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总结前一阶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将适时发布《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办法》。本刊从为了更好地落实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更好发挥惩戒效果与威慑作用的角度出发,组织专题,收集认识和... 随着信用监管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总结前一阶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将适时发布《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办法》。本刊从为了更好地落实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更好发挥惩戒效果与威慑作用的角度出发,组织专题,收集认识和思考,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监管 威慑作用 监管总局 认识和思考 实践经验 违法 制度 名单
原文传递
改革“小切口”效能“大提升”
20
作者 王伟 《市场监督管理》 2022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炼和总结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实践经验,集中体现了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精神和要求,构建了全面系统的企业信用风险分... 《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炼和总结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实践经验,集中体现了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精神和要求,构建了全面系统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体系。这对于夯实市场监管基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用风险 信用监管 监管效能 市场监管部门 事中事后监管 放管服 分类管理 监管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