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政治视角下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1
作者 徐焕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生态政治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可理解为一种运动,即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抗议和反对,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运动。本文介绍了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推动我国环保公... 生态政治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可理解为一种运动,即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抗议和反对,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运动。本文介绍了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推动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政治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居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信任——兼论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 被引量:27
2
作者 闫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1,共6页
政治信任是公民与政府间的一种互动,它涉及公民、政府与特定价值之间的特定关系。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众多,我们可以将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层次、社会层次和政府层次。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状况并不理想,公民对政府的信... 政治信任是公民与政府间的一种互动,它涉及公民、政府与特定价值之间的特定关系。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众多,我们可以将政治信任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层次、社会层次和政府层次。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任状况并不理想,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随着政府层级的降低而下降:公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最高,省级政府次之,依此类推,公民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度则最低。在当下的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合理调整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培育政治信任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社会信任 信任倾向 政府 公民
下载PDF
制度移植与本土实践:以立法听证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雪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7,共9页
本文从理论上建构了一个分析制度移植的框架,然后用它检验了立法听证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过程。立法听证已经走过了理论化和法律化阶段,现在正在经历着实践化和理念化。听证要进一步发展,今后应该把重点放在鼓励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在法律... 本文从理论上建构了一个分析制度移植的框架,然后用它检验了立法听证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过程。立法听证已经走过了理论化和法律化阶段,现在正在经历着实践化和理念化。听证要进一步发展,今后应该把重点放在鼓励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在法律起草过程中多举行听证,实现听证“日常化”上。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使制度移植过程成为各个相关利益者共同学习的过程,才能使强制执行的规则升华为自愿遵从的共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移植 共同学习 本土实践 立法听证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被引量:39
4
作者 陈家刚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17,共9页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培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协...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民主法治建设、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公民社会培育、民主意识与文化的形成,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等。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协商民主理论,作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政治发展 中国模式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改革:基于制度文本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雪冬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1,共8页
本文从制度文本角度,对过去十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了"党管干部"原则的调整、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干部监督管理改革。这些改革和调整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所做出的,具有较... 本文从制度文本角度,对过去十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了"党管干部"原则的调整、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干部监督管理改革。这些改革和调整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所做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就制度的实际效力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制度 改革 制度文本 制度效力 新世纪
下载PDF
县级官员与“省管县”改革(Ⅰ)——基于能动者的研究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雪冬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共4页
文章从能动者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官员,尤其是以县委书记为代表的领导干部在省以下分权改革中的作用。首先勾画县级领导干部的结构性特征,分析他们在"市管县"、"省管县"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县级领导干部对... 文章从能动者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官员,尤其是以县委书记为代表的领导干部在省以下分权改革中的作用。首先勾画县级领导干部的结构性特征,分析他们在"市管县"、"省管县"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县级领导干部对于这两次分权改革,尤其是"省管县"改革的影响力之所以提高,主要在于县在整个政治体制中的战略意义提升了。最后简要讨论了海贝勒和舒耕德提出的"战略群体"概念,指出县级官员内部的分层,以及县级官员的地方化管理,决定了要将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县级官员视为一个"战略群体",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官员 省管县 市管县 能动者
下载PDF
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焕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使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进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建设,基本建立起了公共服务的监管规则体系。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公共服... 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使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进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建设,基本建立起了公共服务的监管规则体系。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公共服务监管与问责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国外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经验有普遍推行以市场化、社会化、分权化为主要趋势的公共服务改革;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重视调动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重视公共服务的监管问题。借鉴国外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经验,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政府应当在公共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应有的活力;注重公共服务的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公共服务的全程评估,强化公共服务的问责和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改革 市场化 社会化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与政治文化的“正向”发展——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民主实践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丁开杰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施,对我国乡村政治的变迁带来了很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施与村域中的经济结构、家族结构、地域结构等多种结构关联。而村民自治也有"好"与"坏"之分,... 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施,对我国乡村政治的变迁带来了很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施与村域中的经济结构、家族结构、地域结构等多种结构关联。而村民自治也有"好"与"坏"之分,其区别的关键在于村民自治的精神能否得到制度性的维护和实践。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村民自治是一种"好"的政治实践。在通过近20年的民主实践之后,梨树的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已经逐渐内化为村民的一种习惯性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从而推动了当地乡村政治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即"正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乡村 直接选举 政治文化 正向发展
下载PDF
县级官员与“省管县”改革(Ⅱ)——基于能动者的研究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雪冬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5,共7页
三、"市管县"体制中的县级官员 "市管县"体制不是宪法文本意义上的,而是实际政治运行中的,因为到目前为止,经过多次修正的宪法在条文中并没有"地区"或"地级市"这个行政层级。虽然有学者论证,中国长期传统行政体制中,实际的地... 三、"市管县"体制中的县级官员 "市管县"体制不是宪法文本意义上的,而是实际政治运行中的,因为到目前为止,经过多次修正的宪法在条文中并没有"地区"或"地级市"这个行政层级。虽然有学者论证,中国长期传统行政体制中,实际的地方政府结构也是三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 县级 省管县 路径 改革 行政体制 文本意义 政治运行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宁波北仑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红云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30-39,共10页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然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对于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内容的创新还没有清醒认识。宁波市北仑区抓住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社会管理创...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然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对于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内容的创新还没有清醒认识。宁波市北仑区抓住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子,值得理论界关注和相关实践部门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北仑 社区 社会组织
下载PDF
从决策权力的分散与政治责任的集中看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矛盾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海榕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权力与责任高度集中于中央,转变为决策权力相对分散到地方、政治责任仍高度集中于中央。这样的体制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权力与责任高度集中于中央,转变为决策权力相对分散到地方、政治责任仍高度集中于中央。这样的体制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权力 政治责任 政治体制 主要矛盾
下载PDF
“资源诅咒”及其政治后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65-71,共7页
"资源诅咒"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也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如果资源果真是一种"诅咒"的话,那么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诅咒",更是一种"政治诅咒"。在本文中,作者关注... "资源诅咒"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也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如果资源果真是一种"诅咒"的话,那么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诅咒",更是一种"政治诅咒"。在本文中,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作为一种要素"输入",资源财富进入政治体系后与既有的政治体系发生了怎样互动,以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后果。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政治决策、政治冲突和制度质量三个方面对既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荷兰病 寻租 制度质量
下载PDF
中国政府创新专题 被引量:96
13
作者 杨雪冬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81-93,127,共13页
依据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创办以来五届申请项目的资料,辅以问卷调查,对过去10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现实性、创新的分布、创新的类型、创新的动力和可持续性以及创新的影响力。研... 依据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创办以来五届申请项目的资料,辅以问卷调查,对过去10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现实性、创新的分布、创新的类型、创新的动力和可持续性以及创新的影响力。研究发现,必须从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背景出发来审视丰富多彩的地方政府创新。这些创新多是从问题出发的,是对现有体制的充实和发展。但是,创新分布于不同的层级和部门,所以其对整体制度的影响也会由于层级、部门之间的矛盾而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过去10年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下载PDF
“社会排斥”概念:语义考察和话语转换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丁开杰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52-57,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概念逐渐替代贫困概念,成为国际公共话语中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政策讨论的主流,影响着世界发展模式的变化。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排斥概念的现代语义起源于法国,而后通过欧盟的贫困项目及其组织传播到其他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概念逐渐替代贫困概念,成为国际公共话语中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政策讨论的主流,影响着世界发展模式的变化。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排斥概念的现代语义起源于法国,而后通过欧盟的贫困项目及其组织传播到其他欧盟国家,最后逐渐被欧盟以外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纳。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累积性、空间性等多重特征,它与贫困、剥夺、不平等、歧视等概念与话语相关,但是又与这些概念并不等同。在实际运用中,出于不同的研究需要,人们往往也对社会排斥的具体定义作不同的界定。此外,受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学科传统的影响,国际上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排斥的话语和研究范式。这些话语和研究范式影响着当前人们对社会排斥现象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概念 话语 社会融合
下载PDF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被引量:76
15
作者 何增科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3-30,共8页
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体。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中既存在着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也存在着不利的制度性因素或者说制度性障碍。这些制度性障碍包括:民... 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体。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中既存在着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也存在着不利的制度性因素或者说制度性障碍。这些制度性障碍包括: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上的双重许可制度,民间组织监管上的双重负责体制,年度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规定。这些制度性障碍使得民间组织发展面临着注册困境、定位困境、资金困境、知识困境、人才困境、信任困境等多重困境。出现这些制度性障碍的原因在于,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设计者和供给者出于维护政权和政治稳定的考虑而在公民社会组织监管上表现出强烈的限制和控制取向。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将公民社会与国家对立起来的理论思维和对民间组织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防范心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努力建立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和谐与合作的新型关系,而这就需要优化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培育服务与监督规制并举的能促型民间组织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民社会组织 发展 制度性障碍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路径与成效——以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标准为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承礼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4,共6页
通过梳理分配原则、分配格局、分配秩序等与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范畴的变迁历程,本文试图理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脉络,并以公平与效率为标准来衡量其成效。研究表明,即使渐进、联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导致了收... 通过梳理分配原则、分配格局、分配秩序等与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范畴的变迁历程,本文试图理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脉络,并以公平与效率为标准来衡量其成效。研究表明,即使渐进、联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导致了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等不良现象,但是它对公平与效率增进的效果却是显著的。之所以出现如此成效,本文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 公平与效率 改革成效
下载PDF
公共预算中的公民制度化参与--以浙江温岭市新河模式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红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浙江温岭市新河模式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做法,分析了新河模式中公民制度化参与财政预算的途径和机制,探讨了新河模式在扩大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效果、作用和意义,解剖了新河模式中财政预算的公众制度化参与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本文介绍了浙江温岭市新河模式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做法,分析了新河模式中公民制度化参与财政预算的途径和机制,探讨了新河模式在扩大公共参与等方面的效果、作用和意义,解剖了新河模式中财政预算的公众制度化参与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误区,指出了新河模式存在的制度条件及其示范价值。最后,从协商民主与代议民主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对公共预算中公民制度化参与的新河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河模式 公共预算 公民制度化参与
下载PDF
美国地方治理和对土地的管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新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8,共6页
"分区制"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土地管理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是既要合理利用土地进行经济开发,也要保护土地的自然属性。美国的分区制土地管理法律不仅在土地管理效果上成效显著,而且在土地开发的决策过程中也... "分区制"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土地管理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是既要合理利用土地进行经济开发,也要保护土地的自然属性。美国的分区制土地管理法律不仅在土地管理效果上成效显著,而且在土地开发的决策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民主与公平精神。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镇两个关于土地使用的案例充分展现了美国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决策的过程,其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实践带给中国很大的启示。美国地方治理的民主决策过程为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地方治理 土地管理 分区制土地管理法
下载PDF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洋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7,共5页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涵盖的内容包括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系;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不平等体系;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动态体系。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在美国社会学领域乃至国际社会学领域...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涵盖的内容包括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系;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不平等体系;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动态体系。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在美国社会学领域乃至国际社会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理论通过强调世界的背景、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分析,为人们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 缘起 内容 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 被引量:47
20
作者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共10页
论及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一般都会想到马克思强调民主的阶级性,强调民主与专政的不可分割,强调民主的经济基础,等等。这无疑抓住了马克思民主观的特点和要害。但是,正像“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一样,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也是普遍... 论及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一般都会想到马克思强调民主的阶级性,强调民主与专政的不可分割,强调民主的经济基础,等等。这无疑抓住了马克思民主观的特点和要害。但是,正像“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一样,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也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马克思民主理论的普遍性一面,却常常被人忽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马克思对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的论述,更加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并没有离开人类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长河,正是因为马克思充分吸取了人类创造的一切民主政治的优秀成果,才使他实现了民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民主政治 民主理论 资本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