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中):人的构成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24年第2期23-38,152-154,共19页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方式、构建原理,围绕社会科学中的人观、发展观和实践观,重构了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分类模式,用生命历程理论和反思实践理论作为“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试图超越通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论。作为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系列文章的中篇,本文主要对“人之为人”这一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要素进行理论讨论。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理性人假设进行了解构,但保留了科学理性的前提假设。现象学则从人类关系出发,讨论了互为主体性问题。存在主义进一步把传统文化带到“在世存在”,并通过批判诠释解决实践中的相互理解问题。实践理论则强调实践场域与行为惯习的默会性实践智慧,但是也指出了因实践场境的变化带来的实践智慧失效问题,并强调通过反思性实践来增强实践的自觉能力。身份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基于某种文化范畴形成各种集体身份认同,并与阶级身份相互交叉,形成各种交叉性身份政治。因此,社会工作要从人的构成性出发,试图改变差异化的身份政治,建构情境正当性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怀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假定 三大心理流派 现象学 存在主义 身份政治
下载PDF
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下):改变发展和场域结构
2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24年第3期47-65,156,157,共21页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方式、构建原理,围绕社会科学中的人观、发展观和实践观,重建了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分类模式,用生命历程理论和反思实践理论作为“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试图超越通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论。本文是《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系列文章的下篇,侧重于讨论人的改变发展及其场域结构这一理论问题。在主流的社会工作教科书中,一般都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人格成长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把人的成长过程提炼概括为标准化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这种标准化的生命周期理论不断受到来自人类学、女性主义关于其他族群人格发展和女性人格发展研究结论的挑战。为此,社会科学转向了生命历程(生命轨迹)的个性化、差异化研究方向。生命历程理论有关个体改变成长的阐述已经和生态系统理论联系在一起。然而,生态系统理论虽然挑战了过去的线性因果逻辑,但是其过于强调系统的自我平衡的内在调节机制,仍然缺乏关于人与环境交互影响的可操作性分析路径。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则提供了研究个体生命轨迹与其嵌入的实践场域的相互结构化的新思路。虽然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被批评为过度结构化,也缺乏个体与社会协同改变的具体说明,但是通过引入舍恩的反思实践框架,以及福柯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策略,可以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改变发展乃至解放的出路。各种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实践理论,其实都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批判实践理论范畴。中国社会工作需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把各种人观、发展观与场域结构理论相结合,不断开辟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生命历程理论 生态系统论 实践理论 后结构主义
下载PDF
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上):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模式评述
3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24年第1期50-61,160,161,共14页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来自一般社会科学,但并非机械应用社会理论,而是在理论启发下提升实践的有效性。社会工作理论是为了阐明干预过程和实践理由的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一般社会规律的理论。本系列论文(分为上、中、下3篇)系统评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方式、构建原理,围绕社会科学中的人观、发展观和实践观,重构了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分类模式,用生命历程理论和反思实践理论作为“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试图超越通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论。本文是《重构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实践框架的理论基础》系列文章的上篇,着重对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来源和分类模式进行回顾与评论。本文认为,无论是大卫·豪借鉴组织社会学的二维四象分类法,还是马尔科姆·佩恩的基于建构主义发生学的实务模式归类法,以及与其类似的约翰·科茨的三分法,乃至罗伯特·穆拉利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左、中、右的连续统分类法,都不是基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概念——“人在环境中”的成长改变——来寻找理论资源,而是把某种分类框架套在了实务模式上,或者只是基于实务模式进行简单的归纳分类。这样恰恰导致理论与实践的断裂,并没有提出适合社会工作实践要素的真正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重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理论基础的基本原则:它必须是能对案主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干预、阐明的双重实践理论;它必须是基于“人在环境中”的人与环境的交互实践理论;它必须是能够整合价值理性与实践逻辑的双重理性。为此,必须从人的构成性、人的成长模式和人的实践场域三重理论出发,来构建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务模式 理论基础 人在环境中 三重理论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