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被列为立案对象是否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和仁(主持人) 于志刚 +3 位作者 韩轶 刘福谦 孙永生(文稿统筹) 孟澍菲(摄影)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9-31,34,35,共5页
追诉时效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刑法中确立的基本制度,目前来看,我国刑法确立并实行这项制度的总体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一些相关规定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共同犯罪中追诉时效的适用、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的条件等,在理解适用上存在较... 追诉时效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刑法中确立的基本制度,目前来看,我国刑法确立并实行这项制度的总体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一些相关规定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共同犯罪中追诉时效的适用、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的条件等,在理解适用上存在较大的争议。近日,本刊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典型案例,对追诉时效的有关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诉时效制度 期限 立案 基本制度 共同犯罪 专家学者 典型案例 争议问题
原文传递
不同身份者实施的共同犯罪定性之研析--兼论异种罪名的共同犯罪 被引量:6
2
作者 韩轶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50,共6页
身份犯是指因具有一定的身份而成立的犯罪或因具有一定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犯罪。"部分犯罪共同说"既可以作为认定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法理依据,也可以作为确定身份犯共同犯罪相异罪名的法理依据。对不同身份者实施的共同... 身份犯是指因具有一定的身份而成立的犯罪或因具有一定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犯罪。"部分犯罪共同说"既可以作为认定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法理依据,也可以作为确定身份犯共同犯罪相异罪名的法理依据。对不同身份者实施的共同犯罪应根据实行行为认定共同犯罪的性质;如果不同身份者实施的共同犯罪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行行为,那么应根据主要实行行为认定共同犯罪的性质;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行行为作用相当,那么应根据犯罪者的不同身份来分别定罪。为使我国的刑法条文更具协调性和明确性,建议将刑法分则中一些被害法益性质相同的犯罪之罪名作适当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身份犯 共同犯罪 实行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