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任重道远——中央民族大学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侧记
1
作者 斯琴 《民族教育研究》 1998年第1期48-49,共2页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任重道远——中央民族大学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侧记斯琴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举办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校...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任重道远——中央民族大学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侧记斯琴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举办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校内与会代表40余人,他们中既有本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教学理论与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讨会 第二语言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语言与经济 双语教育
下载PDF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五十年
2
作者 王满特嘎 《民族教育研究》 2002年第4期93-94,共2页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 ,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备、初具规模 ,办学层次较高、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精干 ,系所合一的蒙古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 中央民族大学 蒙古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发展 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暨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
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共1页
关键词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 中央民族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成就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音语料库的设计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6,共4页
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音语料库的目的在于使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声音永久而系统地保存下来,并能使国内外语言学习、研究者方便地进行大规模语音资料的查询、检索和统计。语料库的特点和作用、工作步骤及建库过程中遇到的难... 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音语料库的目的在于使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声音永久而系统地保存下来,并能使国内外语言学习、研究者方便地进行大规模语音资料的查询、检索和统计。语料库的特点和作用、工作步骤及建库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汉语或非濒危语言语音数据库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濒危语言 语音数据库
下载PDF
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和谐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32
5
作者 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的语言在一个社会里能够和谐共处,互补互利,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在和谐中发展。构建语言和谐是解决我国语言关系的最佳途径。语言互补是构建语言和谐的重要途径。构建语言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宪法所规... 语言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的语言在一个社会里能够和谐共处,互补互利,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在和谐中发展。构建语言和谐是解决我国语言关系的最佳途径。语言互补是构建语言和谐的重要途径。构建语言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宪法所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必须重视新时期民族语言问题的理论研究;必须抓好语言国情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 语言理论 和谐
下载PDF
论语言保持——以北方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调查材料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丁石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55,共4页
阐述了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保持模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讨论了影响语言保持的相关因素,主张进行专题和综合性研究,宣传和推广语言保持较为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 语言保持 价值及意义
下载PDF
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60年:回顾·反思·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丁石庆 孟德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0,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大致经历了拓荒期、沉寂期、发展期三个主要阶段。研究内容包括语言与物质文化、语言与非物质文化、语言与文化史、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研究特点是实证性研究较多,材料可靠性强;个别语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大致经历了拓荒期、沉寂期、发展期三个主要阶段。研究内容包括语言与物质文化、语言与非物质文化、语言与文化史、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论。研究特点是实证性研究较多,材料可靠性强;个别语族或语种已有部分解释性或综合性研究成果;个别领域研究思路超前,勇于借鉴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多而理论概括少、研究视角狭窄、不平衡现象严重。今后,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充分吸收中外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和滋养,加强理论意识,注重提升论著的学术水平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语言与文化 成就和问题 展望
下载PDF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料资源的质量、价值和效用——以少数民族语言材料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丁石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6,共8页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管理机制严密规范,工程各环节和层次都有严格的制度监控与制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作为面上工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在保持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为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调查手册的...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管理机制严密规范,工程各环节和层次都有严格的制度监控与制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作为面上工程,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研在保持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为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调查手册的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补充,避免了"一刀切"。经过各环节严密把关,少数民族语言语料资源整体上具有规范性、真实性、完整性、恒久性、可持续性,其价值和效用也得到了有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保工程 语料资源 民族语言 价值和效用 语料评估
下载PDF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 被引量:18
9
作者 戴庆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 本文从语言国情调查的概念、价值及历史发展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重要性;分析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的三个新特点;归纳了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三项主要内容;还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少数民族 语言国情 调查
下载PDF
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3
10
作者 王远新 《满语研究》 1999年第1期87-99,143,共14页
本文在阐述语言态度及其研究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人语言态度的共性特点、不同民族在语言态度开放程度上的差别,以及同一民族不同特点的语言人语言态度的差异。
关键词 语言态度 本族语 民族特征 普通话 少数民族语言 西南官话 多民族杂居区 文化程度 西部裕固语 汉语文
下载PDF
影响云南禄劝县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远新 《民族教育研究》 1999年第2期31-42,共12页
本文依据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所获第一手材料,重点分析了民族分布、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对云南省多民族杂居区禄劝县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关键词 云南 禄劝县 语言使用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功能互补
下载PDF
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历史沿革及类型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石庆 陈永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9,共6页
北京有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各少数民族社区都具有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独具民族风格的语言便形成了特殊的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本文论述了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并将其划分为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 北京有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各少数民族社区都具有蕴涵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些独具民族风格的语言便形成了特殊的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本文论述了北京少数民族语言社区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并将其划分为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工作单位少数民族语言社区、具有流动性的少数民族语言社区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少数民族 语言社区 历史沿革 类型
下载PDF
多语型民族语言习得的特点分析——四川盐源县白家村藏族多语习得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素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少数民族兼用第二种语言有双语型及多语型之分,即有的只兼用一种语言,有的兼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语言。多语型的民族在不同语言的习得中特点及规律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多语兼用与民族杂居等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婚姻习惯制约多语兼用的特... 少数民族兼用第二种语言有双语型及多语型之分,即有的只兼用一种语言,有的兼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语言。多语型的民族在不同语言的习得中特点及规律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多语兼用与民族杂居等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婚姻习惯制约多语兼用的特点;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也直接影响多语兼用现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 多语型 藏语 彝语 汉语
下载PDF
正确处理民族语言研究中的四个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庆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5,共5页
“十五”期间,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进入“十一五”,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语言共时描写研究与历时比较研究的关系,单一语言研究与不同语言比较研究的关系,模仿与... “十五”期间,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进入“十一五”,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语言共时描写研究与历时比较研究的关系,单一语言研究与不同语言比较研究的关系,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语言本体研究与非本体研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四个关系
下载PDF
影响新疆哈密地区各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远新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4,共7页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哈密地区 维吾尔族 维吾尔语 伊吾县 哈萨克语 民族语言 使用特点 巴里坤 双语现象
下载PDF
通婚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远新 《满语研究》 1998年第1期57-66,136,共11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民族的通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通婚双方语库的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不同民族间的通婚以及使用不同裕固语的裕固族族内通婚使得家庭用语复杂化。不同类型通婚家庭交际用语的选择既受通婚双方语库特点的制约,...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民族的通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通婚双方语库的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不同民族间的通婚以及使用不同裕固语的裕固族族内通婚使得家庭用语复杂化。不同类型通婚家庭交际用语的选择既受通婚双方语库特点的制约,同时也影响着后代语言使用的特点。在通婚家庭中,父母的语库特点尤其是双方的共同语库对后代语言使用特点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型通婚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既有助于了解旭南县各民族语言使用的共时特点,也可以观察各民族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西部裕固语 东部裕固语 汉语交际 藏族 汉族 少数民族 家庭 民族通婚 使用特点
下载PDF
汉语语言形式中的民族时空观——汉语时间表达中的空间隐喻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燕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51-58,共8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时间概念是由空间概念隐喻而来,"自我在动 时间在动"的空间隐喻是许多语言所共有的。文章以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为语料,发现汉语较多使用"时间在动"的隐喻,为这一普遍性提供了佐证。同时发现"... 认知语言学认为时间概念是由空间概念隐喻而来,"自我在动 时间在动"的空间隐喻是许多语言所共有的。文章以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为语料,发现汉语较多使用"时间在动"的隐喻,为这一普遍性提供了佐证。同时发现"自我在动 时间在动"的隐喻不能完全解决汉语中一些时间表达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汉语 时间表达 自我在动/时间在动
下载PDF
汉语言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结合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庆厦 《满语研究》 2003年第1期73-78,共6页
本文从语言接触关系和语言同源关系两个角度论述汉语方言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结合的必要性。认为这种结合有助于认识汉语方言的现状及历史变化;并指出在结合中要科学地区分同源、借用、类型的不同性质;还强调在研究中必须重视非语言材料... 本文从语言接触关系和语言同源关系两个角度论述汉语方言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结合的必要性。认为这种结合有助于认识汉语方言的现状及历史变化;并指出在结合中要科学地区分同源、借用、类型的不同性质;还强调在研究中必须重视非语言材料和文献材料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少数民族语言 结合研究
下载PDF
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永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以实例探讨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语音、语义、语法系统的影响,从而证明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具有丰富语体色彩词汇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汉语借词 少数民族语 语言影响 作用
下载PDF
游牧民族语言的物质文化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石庆 《满语研究》 1998年第2期24-32,共9页
游牧民族亦称畜牧民族。游牧民族的许多文化特征都趋于一致,语言亦然。本文以我国北方几个典型的游牧民族的语言材料为依据,探讨了我国游牧民族语言所表现的物质文化特征。作者指出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语言中的畜牧业词... 游牧民族亦称畜牧民族。游牧民族的许多文化特征都趋于一致,语言亦然。本文以我国北方几个典型的游牧民族的语言材料为依据,探讨了我国游牧民族语言所表现的物质文化特征。作者指出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语言中的畜牧业词汇的综合性特征表现为丰富性、广泛性、系统性、生成性以及共源性,它们是这些游牧民族语言的内核部分,是其它词汇、熟语和言语形式产生的基础。并由此认为,一种语言的词汇的内核成分的性质和内涵,是由操这种语言的民族群体的物质文化传统及其特点所决定;由游牧民族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也可领略游牧民族的文化观念、心理心态、思维特点以及其他精神世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畜牧业经济 物质文化 语言 蒙古高原 词汇 文化特征 蒙古语 阿尔泰语系 古代游牧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