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确立(诞生)及其理论构成
- 1
-
-
作者
吴治清
-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9-101,共13页
-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民族因素的不同作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无论从认识或实践的意义上来说,我们都很有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即民族学,以提高其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携手奋斗。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确立(正式诞生)及其理论构成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专家们。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理论构成
民族因素
中国特色
民族理论
民族学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洪时荣
-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42,共7页
-
文摘
经济发展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综合变迁,经济因素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和表层因素。因此,每当研究经济发展时,要重视生产力水平、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经济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机体深层的非经济因素。当前,非经济因素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还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一、宗教热的双重影响 近几年来,党的宗教政策在民族地区得到进一步落实,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有了保障。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国际上的宗教联系也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兴建宗教寺庙、宗教负担过重等新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民族地区
非经济因素
宗教政策
思想意识
教育事业
-
分类号
F127.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杂散居少数民族的特点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晋忠和
-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5,共7页
-
文摘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中国各民族都有其居住和活动地域,也有其居住的形式。这种形式,基本上可概括为,在一定地域内聚居,散居于一定地域内,和其他民族杂居于一定地域内,即聚居、散居、杂居三种形式。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全国有4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聚居区内建有159个民族自治地方。还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500多个民族乡和上万个民族村中。其中,分布在京、津、沪等大、中城市的约700多万;分布在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及内地农村地区的约700多万;分布在滇、黔等省、自治区民族乡镇的约700多万。因此,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是构成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要素。
-
关键词
中国
杂散居少数民族
特点
人口
文化
历史
民族理论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