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之声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听众短信摘编
1
《中国广播》 2008年第7期89-90,共2页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深受听众欢迎,每天平均收到两万多条短信,这些短信对节目给予了很高评价。下面是部分听众的短信摘编。
关键词 直播节目 紧急救援 短信 听众 中国 摘编 中央电台
下载PDF
报道创新与品牌推广的四个尝试——中国之声上海世博会报道综述
2
作者 刘钦 樊新征 《中国广播》 2010年第12期7-9,共3页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持续时间长、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文化交汇的世界性盛会。中国之声借助世博会平台,通过大时段直播、推出记者组合、设置评论员专栏、加强与网络互动、突出园内园外新闻结合等多种节目样态,展现了中国之声"最新闻&qu...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持续时间长、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文化交汇的世界性盛会。中国之声借助世博会平台,通过大时段直播、推出记者组合、设置评论员专栏、加强与网络互动、突出园内园外新闻结合等多种节目样态,展现了中国之声"最新闻"的品牌形象。世博会报道提升了中国之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中国之声报道创新与品牌推广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段直播 网络互动 “最新闻”品牌
下载PDF
《小喇叭》:新中国儿童的精神摇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逸帆 贾玉芝 +7 位作者 郑秀琳 易杏英 王成玉 郝尚勤 王晓澄 李晓冰 王德成 范国平 《中国广播》 2010年第12期21-36,共16页
为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七十华诞,为了保留关于《小喇叭》节目五十多年间的吉光片羽,2010年8月2日上午,伴随着《小喇叭》节目那欢快悦耳的乐曲,中央电台平面媒体中心暨中国广播杂志社特别策划并举办的《小喇叭》节目... 为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七十华诞,为了保留关于《小喇叭》节目五十多年间的吉光片羽,2010年8月2日上午,伴随着《小喇叭》节目那欢快悦耳的乐曲,中央电台平面媒体中心暨中国广播杂志社特别策划并举办的《小喇叭》节目座谈会开始了。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对于前来参加座谈的《小喇叭》节目的多位前辈和现任负责人,对于全国千千万万的广播听众,对于新中国的数亿人来说,都在内心始终珍藏着一份对伴随着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小喇叭》的温馨而美妙的记忆。一提起节目里许多名字,如:孙敬修①、康瑛②、曹灿③以及木偶人物"小丁当"、邮递员叔叔等,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那些可亲可爱的形象,会不由自主地重新漫游于天真烂漫的童年情境里。座谈会上,嘉宾们不仅深情讲述了几十年无怨无悔倾心哺育《小喇叭》的难忘经历,还为世人揭秘了许多《小喇叭》背后鲜为人知的趣闻逸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 喇叭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精神 音乐编辑 1927年 第四野战军
下载PDF
浅析互联网的“传染性传播”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志涛 《中国广播》 2011年第A6期34-36,共3页
从传播学角度讲,互联网的传播模式呈现出非线性、裂变式的几何传播特点,与生活中流感的传播极为类似。本文以流感作比,比较透彻地分析了以微博、腾讯、MSN为代表的现代互联网传播的一般特征,提出这种远超传统媒体传播效率的新模式可能... 从传播学角度讲,互联网的传播模式呈现出非线性、裂变式的几何传播特点,与生活中流感的传播极为类似。本文以流感作比,比较透彻地分析了以微博、腾讯、MSN为代表的现代互联网传播的一般特征,提出这种远超传统媒体传播效率的新模式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传播 易感人群 网络伦理 自律与他律
下载PDF
引入新媒体元素,创新广播报道理念——以《央广新闻——此时此刻》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威 《中国广播》 2011年第A6期77-78,共2页
本文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综合资讯中推出的"此时此刻"板块为例,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如何引入新媒体因素,创新广播报道理念。
关键词 此时此刻 创新 广播报道 理念
下载PDF
中国之声新闻立台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0,共3页
2009年以来,在中国传媒业掀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国家主流媒体纷纷向新闻本质回归成为格外引人关注的大趋势。作为此轮改革的领跑者之一,中国之声更是不遗余力地践行新闻立台的理念,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全新的类型化新闻频率。中国之声... 2009年以来,在中国传媒业掀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国家主流媒体纷纷向新闻本质回归成为格外引人关注的大趋势。作为此轮改革的领跑者之一,中国之声更是不遗余力地践行新闻立台的理念,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全新的类型化新闻频率。中国之声的这次脱胎换骨的改革,被理论界评价为一个涵义丰富的新闻改革样本,它所体现的既是传媒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整体运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也是新闻节目制作、技术及体制、机制的全面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业 新闻立台 新闻改革 创新 新闻节目制作 2009年 新闻本质 主流媒体
原文传递
加大合作力度 为听众呈现全媒体新闻传播
7
作者 史敏 《中国广播》 2010年第7期13-15,共3页
由中国广播联盟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承办的中国广播联盟首届新闻协作年会4月8日至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省会城市广播电台的新闻同行120多人欢聚一堂,就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报... 由中国广播联盟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承办的中国广播联盟首届新闻协作年会4月8日至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省会城市广播电台的新闻同行120多人欢聚一堂,就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报道,以及制定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新闻合作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刘德海出席会议致欢迎辞,中央电台副台长王晓晖出席会议致开幕辞。出席会议的还有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陈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台长、集团董事长周莉。会议由中国广播联盟秘书长伍劲松主持。王晓晖还就当前中国广播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媒体融合的趋势等问题,做了题为《广播的下一步——媒体融合下的广播发展》的主题演讲,指出中国广播只有走联合发展、多元发展的道路,才能做大做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黄信介绍了江苏广播发展的情况;中国之声总监史敏介绍了中国之声的改版情况及与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合作的情况,并就今后的合作提出了建议;上海电台、广东电台广播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全国世博报道广播联盟"、"全国亚运报道广播联盟"的报道设想。本次新闻年会还邀请了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凤凰网副总裁邹明、央视新闻中心宣明栋等为与会与回者做专题讲座。与会代表对今后中国广播联盟的多元合作如:"信息平台要由单向变双向或多向"、"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负面报道如何突破地方管制"、"建立联盟专家库"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本次年会还签署了"2010中国广播联盟新闻合作备忘录"。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择要刊登部分演讲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联盟成员 新闻传播 新闻协作 合作发展 中国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年会
下载PDF
童话的魅力与讲童话的技巧——浅议广播里讲童话的技巧
8
作者 郑晶 《中国广播》 2010年第8期52-55,共4页
在广播里讲童话,童话演播者要把握好"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在讲童话的技巧上,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从细节入手,让童话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还要为小听众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演播者要注意把握想象的空间感和想... 在广播里讲童话,童话演播者要把握好"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在讲童话的技巧上,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从细节入手,让童话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还要为小听众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演播者要注意把握想象的空间感和想象的丰富性,让声音的魅力和童话的魅力交相辉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形象 细节化 具体化 想象空间 想象力
下载PDF
公众报道时代的新闻广播选择
9
作者 谢磊 《中国广播》 2011年第A6期4-5,共2页
以微博为代表的"草根媒体"开启了公众报道时代,新闻信息来源的技术革命迫使传统媒体转变新闻采编和传播的思路。作为新闻广播的代表,中国之声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凸显权威性,与"草根媒体"错位竞争"去伪存... 以微博为代表的"草根媒体"开启了公众报道时代,新闻信息来源的技术革命迫使传统媒体转变新闻采编和传播的思路。作为新闻广播的代表,中国之声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凸显权威性,与"草根媒体"错位竞争"去伪存真",充分实现传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报道 传统媒体 权威性 真实
下载PDF
淮南广播电视文化体制改革近况简述
10
作者 周文超 《中国广播》 2011年第A6期141-144,共4页
在2011年4月底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淮南市被中宣部等四部门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荣誉称号。本文简述了淮南广播电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淮南 广播电视 文化体制改革
下载PDF
以责任 赢信任
11
作者 蔡小林 《中国广播》 2012年第6期5-6,共2页
中国之声2011年10月8日再度启动新一轮改版,新一轮改版已取得了初步预期效果:完善定位,突出形象,塑造性格,赢得社会广泛认可。事实表明,广播媒体的改革空间巨大,只要站稳国家立场,尊重传播规律,找准定位,锐意变革,就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 中国之声2011年10月8日再度启动新一轮改版,新一轮改版已取得了初步预期效果:完善定位,突出形象,塑造性格,赢得社会广泛认可。事实表明,广播媒体的改革空间巨大,只要站稳国家立场,尊重传播规律,找准定位,锐意变革,就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跟,形成广播媒体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从而为社会公共舆论建设积极服务,并最终服务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声主频率 责任信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