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冒险的伙伴? 被引量:5
1
作者 鲁克俭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0,共4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马克思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马克思研究者进行激烈学术交锋的领域。随着MEGA2“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将要出齐,这一话题在国内国外学术界都大有越来越热之势。国内已...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马克思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马克思研究者进行激烈学术交锋的领域。随着MEGA2“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将要出齐,这一话题在国内国外学术界都大有越来越热之势。国内已有专著和一批论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但由于种种原因,西方马克思学“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代表作始终没有汉译本面世,而“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长期以来也一直被妖魔化和脸谱化。英国著名马克思学家卡弗教授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中文版的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伙伴 冒险 《资本论》 学术界 对立论 冷战时期 思想关系
下载PDF
“文本研究”与“理论发展”的分工与互补--以《资本论》研究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克俭 《理论视野》 CSSCI 2009年第4期17-19,共3页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步反思、调整和转变文本研究的方式,力求还原文本的真实思想。文本研究与现实关注并不矛盾,本刊以"文本研究与现实关注"为主题,邀请四位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以...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步反思、调整和转变文本研究的方式,力求还原文本的真实思想。文本研究与现实关注并不矛盾,本刊以"文本研究与现实关注"为主题,邀请四位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究 《资本论》研究 分工 学术研究 必要的张力 学术生态 研究者 原创性
下载PDF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系统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鲁克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23-31,共9页
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中就用了Ideologie这个德语词。拉瑞恩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建构阶段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分析阶段。帕雷克认为,马克思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一是唯... 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中就用了Ideologie这个德语词。拉瑞恩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建构阶段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分析阶段。帕雷克认为,马克思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一是唯心主义,二是辩护性的思想体;早期主要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晚期主要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麦克莱伦指出,马克思"意识形态"贬义含义与意识形态与唯心主义、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分配不均等因素有关,涉及工人阶级有无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是否等同于虚假意识概念两个核心问题。托兰斯提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规范理论,其规范性由幻觉引起,而幻觉又是获得知识的社会障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国外马克思学 意识形态理论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学译介与中国马克思学研究的深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鲁克俭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1-173,共3页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主要分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两种类型。恩格斯和列宁为后来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研究奠定了基本解读框架,梁赞诺夫使马克思研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主要分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两种类型。恩格斯和列宁为后来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研究奠定了基本解读框架,梁赞诺夫使马克思研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促成了苏联马克思学的研究传统。学院派马克思学研究是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研究的主流,吕贝尔是其代表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译介国外马克思学代表性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是深化中国马克思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学 国外马克思学 中国马克思学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洋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9,共10页
20世纪60—70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撼动了美国社会学界结构功能主义的绝对主导地位,将全球的视角、历史的视角、辩证的视角、阶级的视角和矛盾的视角引入社会学,引发了一场社会学领域的方法论的"革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美国 社会学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竞争、效仿与政策创新 被引量:9
6
作者 弗吉尼亚·格雷 王勇兵 杨雪冬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101,92,共10页
本文描述和评论了政策创新文献 ,评估了他们的整体贡献。政策推广的研究来源于某种共享的信念 ,政策推广研究有变量研究和过程研究 ,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本文解释了在美国为什么有些州首先接受新的观念而其他的州却落在后面 ,论... 本文描述和评论了政策创新文献 ,评估了他们的整体贡献。政策推广的研究来源于某种共享的信念 ,政策推广研究有变量研究和过程研究 ,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本文解释了在美国为什么有些州首先接受新的观念而其他的州却落在后面 ,论述了政策推广的内在决定因素和外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政策创新 竞争机制 政治科学家 产业政策 政策企业家
下载PDF
马克思思想的德国古典哲学来源 被引量:5
7
作者 鲁克俭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3,共7页
自20世纪90年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英语世界退潮以后,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兴趣的复兴。探讨马克思思想的德国古典哲学来源,成为近年来马克思学研究的新动向。本文粗略介绍了目前非常活跃的三位英国学者塞耶... 自20世纪90年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英语世界退潮以后,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兴趣的复兴。探讨马克思思想的德国古典哲学来源,成为近年来马克思学研究的新动向。本文粗略介绍了目前非常活跃的三位英国学者塞耶斯、阿瑟和奇蒂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读者对当前英语世界的马克思学研究现状有一个大体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 思想来源
原文传递
懒政、政治堰塞与治理--“瓮安事件”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铎 《理论视野》 CSSCI 2008年第9期58-59,共2页
本文针对"瓮安事件",反思了懒政现象的危害,指出懒政直接产生了政治堰室。文章提出了治理懒政、破解政治堰塞的建设性思路。
关键词 懒政 政治堰塞 治理 善治
下载PDF
社会变革中的政府责任:中国的经验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雪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4,共10页
政府责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变革的重要内容。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政府的责任在内容、实现机制以及完成效力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政府的回应性大大提高,比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中国政府责任在实现过... 政府责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变革的重要内容。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政府的责任在内容、实现机制以及完成效力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政府的回应性大大提高,比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中国政府责任在实现过程中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政府责任内容"泛经济化",责任实现机制"泛政治化"。这种矛盾已经导致了许多负面效果,并且阻碍了政府自身的改革。要解决这个矛盾,应该进一步提高政府权力运行的民主化和理性化程度,推动回应性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责任 改革开放 泛经济化 泛政治化 责任政府
原文传递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原因及其再评价 被引量:26
10
作者 鲁克俭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9,共13页
本文基于文献学考察和文本分析,得出如下新结论: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夏之交;第二,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直接原因是受到赫斯《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晚近的哲学家》的影响;第三,《关于费尔巴哈... 本文基于文献学考察和文本分析,得出如下新结论: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夏之交;第二,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直接原因是受到赫斯《论德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晚近的哲学家》的影响;第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的过渡性著作,不宜脱离语境对其做过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巴加图利亚 赫斯
原文传递
心理学路径对空间哲学的影响--从形而上学空间到知觉空间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在传统哲学里,空间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这两个新学科的兴起,空间成为实证性的问题。心理学通过对个体的空间知觉的实验研究,证明各种空间形式是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考... 在传统哲学里,空间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这两个新学科的兴起,空间成为实证性的问题。心理学通过对个体的空间知觉的实验研究,证明各种空间形式是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考证贝克莱、柏格森和梅洛-庞蒂三人的空间思想而证明,由于心理学路径介入空间的哲学探讨,空间概念逐渐从形而上学的思辨中解脱出来,到20世纪前期终于从抽象空间(客观空间)中分离出知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哲学 心理学路径 形而上学空间 知觉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