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院经验的双重性品格与临摹——读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有感 |
初枢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2
|
内转的视线——从刘庆和的艺术谈起 |
易英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3
|
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 |
易英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4
|
阿利卡的艺术生涯 |
余丁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5
|
“坏画”探源 |
易英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历史之后——吕佩尔茨续写的神话 |
赵炎
|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大众文化视域中的抽象绘画及其衰变 |
易英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凝重而深沉的表现——“比利时著名画家培梅克作品展”观后 |
鹿镭
|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9
|
七人派:探索民族的艺术 |
鹿镭
|
《美术观察》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