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析“三位一体”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代中国画教学集体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庆晖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三位一体"是中央美术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中国画教学原则和方法,这种以写生为核心、以临摹为援补、以创作为目标的写生、临摹、创作相结合的中国画教学结构,至今在各级中国画专业教育中发挥着作用。本文拟着重讨论... "三位一体"是中央美术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中国画教学原则和方法,这种以写生为核心、以临摹为援补、以创作为目标的写生、临摹、创作相结合的中国画教学结构,至今在各级中国画专业教育中发挥着作用。本文拟着重讨论的是这一教学原则和方法,怎样历史地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代中国画教学集体提出和建构,以期为当今中国画教学发展与改革讨论,提供追本溯源的线索和承前启后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集体 三位一体 叶浅予 蒋兆和 李可染 郭味蕖
原文传递
明清同性恋题材绘画初探——从两件中央美术学院藏画出发 被引量:5
2
作者 邵彦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8,共12页
本文将对两件中央美术学院藏画辨认为同性恋题材,并对此类绘画作了基本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探讨了辨识的标准和搜寻的重点范围。随后将搜集到的作品分为三类加以分析:有文字辅助的卷轴画、无文字辅助的卷轴画、春宫画,发现目前已知的中国... 本文将对两件中央美术学院藏画辨认为同性恋题材,并对此类绘画作了基本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探讨了辨识的标准和搜寻的重点范围。随后将搜集到的作品分为三类加以分析:有文字辅助的卷轴画、无文字辅助的卷轴画、春宫画,发现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同性恋题材绘画皆产生于明清,以版画为主,卷轴画较少,且以职业画家作品、无文字辅助者居多。采用同性恋题材绘画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画家本人的性取向,而是画家的技能与市场(订件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卷轴画 大汕 陈洪绶 吴友如 春宫画 版画
原文传递
汉藏交融化净土——智化寺神圣空间的意义塑造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捷 张昕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62,共12页
本文探讨了汉藏佛教交流背景下,智化寺造像、法器、彩画等元素围绕净土塑造的主题,依托建筑本体所进行的空间意义构建。重点以各类元素之间的内在秩序为核心,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宗教思想、组织逻辑和表达手法。主要包括核心两殿造像和经... 本文探讨了汉藏佛教交流背景下,智化寺造像、法器、彩画等元素围绕净土塑造的主题,依托建筑本体所进行的空间意义构建。重点以各类元素之间的内在秩序为核心,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宗教思想、组织逻辑和表达手法。主要包括核心两殿造像和经藏对毗卢佛化现场景的呈现;各殿顶部彩画曼荼罗等级的划分及对覆斗形空间的强调;藻井和天花在皇权影响下的属性和设置,以及传统礼制、历法、数术在供物和经藏秩序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意义 藏传佛教 曼荼罗 净土 彩画
原文传递
宣化辽墓与阁院寺:密教仪轨影响下的符号体系和神圣空间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捷 张昕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2,41,共9页
宣化下八里墓群和涞源阁院寺作为辽末燕云地区营建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在符号体系构建、空间意义表达等方面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典型现象的分析,诸如陀罗尼棺的净化仪轨、墓室天顶图像与镜坛、小木作中的合坛护摩仪轨、影覆概念的物化表达... 宣化下八里墓群和涞源阁院寺作为辽末燕云地区营建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在符号体系构建、空间意义表达等方面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典型现象的分析,诸如陀罗尼棺的净化仪轨、墓室天顶图像与镜坛、小木作中的合坛护摩仪轨、影覆概念的物化表达等,探讨了设计者以"观想"与"影覆"概念为核心,以容器属性为基础的空间意义构建过程。此过程将一系列与准提仪轨相关的符号连缀起来,在差异显著的建筑中塑造出具有同构性的神圣空间,凸显了流行密教仪轨对社会文化和营建活动的显著影响,及其与既有信仰、习俗的博弈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化辽墓 阁院寺 密教 空间 符号
原文传递
身体策略与社会政治——西方当代身体艺术谱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邵亦杨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8,97-105,共2页
身体是一个多重意义的符号,隐藏在历史、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自20世纪下半期以来,身体艺术在当代艺术占据了重要位置,身体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理论和批评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表现在表演艺术、行为艺术、极少艺术和观念艺术中... 身体是一个多重意义的符号,隐藏在历史、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自20世纪下半期以来,身体艺术在当代艺术占据了重要位置,身体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理论和批评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表现在表演艺术、行为艺术、极少艺术和观念艺术中,这些艺术的表达方式相互交叉,又与性别、种族、阶级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对自身更深入的思考,对17世纪自迪卡尔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中身体/心灵二元对立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艺术 社会政治 当代艺术 西方 谱系 理性主义哲学 多重意义 20世纪
原文传递
文脉的续写与鉴定的重写——《无声诗》书评 被引量:6
6
作者 邵彦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11,共8页
2016年是克利夫兰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百周年庆,《无声诗》(Silent Poetry)作为这家博物馆自己的第一部大型中国古代藏画图录,反映了馆藏的长期积累,首先会成为向馆史和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李雪曼(Sherman.E.Lee... 2016年是克利夫兰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百周年庆,《无声诗》(Silent Poetry)作为这家博物馆自己的第一部大型中国古代藏画图录,反映了馆藏的长期积累,首先会成为向馆史和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李雪曼(Sherman.E.Lee)与何惠鉴(Wai-kamHo)的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诗 书评 重写 鉴定 续写 文脉 传奇人物 博物馆
原文传递
形式和反形式——视觉文化中的形与无形 被引量:6
7
作者 邵亦杨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所有的形式都是看着我们的面孔”--塞尔日·达内(Serge Daney) 在当代的视觉艺术中,形式的面目变幻莫测,令人捉摸不定,仿佛在和我们捉迷藏,就象法国电影批评家塞尔日·达内(Serge Daney)形容的那样,“所有的形式都... “所有的形式都是看着我们的面孔”--塞尔日·达内(Serge Daney) 在当代的视觉艺术中,形式的面目变幻莫测,令人捉摸不定,仿佛在和我们捉迷藏,就象法国电影批评家塞尔日·达内(Serge Daney)形容的那样,“所有的形式都是看着我们的面孔”。如果说形式看着我们,我们又如何看待形式呢?形式的存在方式难以避免时间性与目的性的制约。人们看待形式的方法也是一样。每当艺术观念有所变化,人们的看法便会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觉艺术 存在方式 艺术观念 批评家 目的性 塞尔 电影
原文传递
汽笛响了:阶级视角下的声音与时间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雪杉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9,共8页
对于1930年代的新兴版画运动而言,工人、工业生产和阶级斗争是常见的绘画母题。这类图像在整个20世纪不断出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视觉“常识”,但对于那些拿起画笔和木刻刀不久的新兴木刻版画家而言,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他们应该如何... 对于1930年代的新兴版画运动而言,工人、工业生产和阶级斗争是常见的绘画母题。这类图像在整个20世纪不断出现,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视觉“常识”,但对于那些拿起画笔和木刻刀不久的新兴木刻版画家而言,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他们应该如何调动既有的视觉资源,将现代化的生产活动转化为压迫与反抗的阶级图景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时间 声音 新兴木刻 新兴版画 30年代 工业生产 20世纪
原文传递
艺术批评死亡了? 被引量:2
9
作者 邵亦杨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共4页
由于当代艺术的商品化,艺术批评出现了危机。本文围绕艺术批评存在的问题,从艺术批评史入手,探讨从现代和后现代时期,艺术批评方法的转换,以及当代艺术批评的发展方向和存在意义。
关键词 新一代形式主义者 后结构主义 艺术的阴谋 艺术史的终结 图像时代
原文传递
王世贞与文徵明书画交游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娟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
目前,在论及王世贞与文徵明书画交游关系的一般陈述中,大多认为两人的交游开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文献表明,王世贞至少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与文徵明有了书画方面的交游,而初识的时间可能... 目前,在论及王世贞与文徵明书画交游关系的一般陈述中,大多认为两人的交游开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文献表明,王世贞至少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与文徵明有了书画方面的交游,而初识的时间可能还要更早一些。依据已知的文献,本文对王世贞与文徵明书画交游的大致情形进行了初步考证梳理,总结出两个不同时期的书画交游概况。可以看出,王世贞与文徵明的书画交游十分活跃。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细致考察与分析,本文旨在勾勒出文坛领袖、史学学者、书画鉴藏家王世贞与书画大家及鉴藏家文徵明书画交游的比较真实的状况,为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的书画史研究、以及私人书画鉴藏家特别是王世贞的书画鉴藏研究提供基础条件,并丰富对明代书画鉴藏史实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文徵明 书画交游 明代中后期 吴中地区
原文传递
董其昌与日本画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雪杉 《世界美术》 2018年第1期91-106,共16页
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理论总体上排斥以工整精美著称的青绿山水,但他本人从来没有放弃过青绿,更擅长以“仿张僧繇”、“仿杨异”为名的“没骨山”,浓妆艳抹,华丽之极。
关键词 董其昌 日本画 青绿山水 南北宗
原文传递
空间、媒介与自我:《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雪杉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2,41-48,共11页
徐悲鸿1949年6月完成的《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绘有20多位中国赴布拉格参会代表团成员肖像,又将自己放置在画面的中心。本文从空间、媒介和画家自我身份认同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一作品,讨论徐悲鸿在1949年创作方向的转变,... 徐悲鸿1949年6月完成的《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绘有20多位中国赴布拉格参会代表团成员肖像,又将自己放置在画面的中心。本文从空间、媒介和画家自我身份认同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一作品,讨论徐悲鸿在1949年创作方向的转变,以及他如何以个人视角来打量一个新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媒介 自我 中国画
原文传递
画道可道--读毕建勋《画道》管见
13
作者 王浩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毕建勋的《画道》应该说是一部难得一见、苦心孤诣的大著。[1]全书将近百万字,除了自序、引论、余论、后记之外,主体部分共有九章,概而言之:前四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其中第一章(“绘画与中国画的本体”)论述中国画的本体... 毕建勋的《画道》应该说是一部难得一见、苦心孤诣的大著。[1]全书将近百万字,除了自序、引论、余论、后记之外,主体部分共有九章,概而言之:前四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其中第一章(“绘画与中国画的本体”)论述中国画的本体是造形(既是原旨中国画亦即元代以前中国画的本体,又是一般绘画的本体)和笔墨(其中的绘画性笔墨是原旨中国画亦即元代以前中国画的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建勋 画道 中国画 绘画性 主体部分 本体 元代 笔墨
原文传递
当代京都日本画坛访谈报告(二)
14
作者 王云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28,96,共4页
二、访谈录1.秋野不矩秋野不矩(1908—2001,享年93岁)是现当代日本画坛的最具代表性画家之一。由于长寿,画家经历了日本社会发生巨变的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也经历了日本画由现代走向当代的整个过程,两代画家的奋斗... 二、访谈录1.秋野不矩秋野不矩(1908—2001,享年93岁)是现当代日本画坛的最具代表性画家之一。由于长寿,画家经历了日本社会发生巨变的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也经历了日本画由现代走向当代的整个过程,两代画家的奋斗历程浓缩于其一身。因此,本报告将秋野不矩作为重点调研对象。调研与访谈分为两步进行:3月3日笔者与山本绿博士一起走访了画家的故乡静冈县天龙市,参观秋野不矩美术馆,并与馆员岗久美子座谈,之后前往画家早年的写生地秋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画 现当代 京都 日本社会 奋斗历程 画家 访谈录 美术馆
原文传递
中国艺术应该有中国的标准
15
作者 余丁 《美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08,共1页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余丁在《中国艺术,中国标准》中指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发展被视为“中西融合”和“推陈出新”两条线索构成的革新史,而中国油画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占据了引领的地位。可以说...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余丁在《中国艺术,中国标准》中指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发展被视为“中西融合”和“推陈出新”两条线索构成的革新史,而中国油画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占据了引领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画是在不断被否定和被改造中走过了百年。直到80年代,有关中国画存在价值的讨论仍然在继续,可见我们民族对于自已文化的信心丧失到了何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中国标准 中央美术学院 先进文化 中国美术史 中国画 人文学院 推陈出新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之后?——残酷的与温柔的现实影像
16
作者 邵亦杨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影像 温柔 艺术家 所有人
原文传递
当代京都日本画坛访谈报告(三)
17
作者 王云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7-128,共2页
(2)秋野子弦、弥寿子夫妇访谈录(摘要)3月20日上午10点半在JR京都龟冈车站与山本绿博士碰头,并乘浅野均先生的车前往美山的秋野不矩画室。接近美山,车窗右侧出现了一条河,朴素的风景颇似秋野不矩的家乡,只是水流没有那么湍急。
关键词 京都 日本画 当代 访谈录 画室
原文传递
“称他为圣者”:利玛窦肖像在欧洲的传播与变形
18
作者 吴雪杉 《世界美术》 2018年第3期64-79,共16页
1610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北京去世时,游文辉为他画下一幅油画肖像,是已知存世最早一幅由中国画家绘制的油画。这幅肖像于1614年送往罗马,随后改头换面,以不同形式出现在17、18世纪欧洲多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成为欧洲... 1610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北京去世时,游文辉为他画下一幅油画肖像,是已知存世最早一幅由中国画家绘制的油画。这幅肖像于1614年送往罗马,随后改头换面,以不同形式出现在17、18世纪欧洲多部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成为欧洲认知中国的重要媒介。这幅肖像画的作者身份与图像内容已有比较充分的研究,【1】但这一肖像画所借用的视觉图式还没有得到足够揭示,《利玛窦像》在欧洲的传播更缺乏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像画 利玛窦 欧洲 传播 变形 圣者 中国画家 18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