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色彩及其在旧厂房更新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京红
《中国艺术》
2023年第1期34-45,共12页
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出现大量有序复杂的问题。如何协调好新建与遗存的关系,如何更有效地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本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及城市...
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出现大量有序复杂的问题。如何协调好新建与遗存的关系,如何更有效地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本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及城市色彩指导意见研究”课题成果,以及“北京市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新大厅空间色彩设计”项目实践的基础上,从城市的日照类型、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的城市色彩设计,以及解决实操问题的效果色和材料色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色彩设计,以及副中心城市色彩在旧厂房改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色彩
日照
建筑色彩
效果色
材料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京红
《中国艺术》
2023年第2期60-71,共12页
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如艺术品般特征鲜明、和谐有序,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礼制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基础,几千年来历经风雨,仍一以贯之。先民的宇宙观、防御需求,以及“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思想直...
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如艺术品般特征鲜明、和谐有序,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礼制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基础,几千年来历经风雨,仍一以贯之。先民的宇宙观、防御需求,以及“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思想直接影响了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使得从坛壝到都城、府(州、县)城,甚至城市群都呈现出“中心—圈层”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不断发展,直至明清时期完美体现在北京城中。礼制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其中的色彩规制随着朝代的更替越来越细密、严苛。规制中提及的色彩并不是零散的,而是源自完善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于是,在一以贯之的建城思想指导、严苛的色彩规制管控下,成熟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与同样成熟的城市空间格局相结合,空间中便出现了从正色到间色的五色涟漪,诞生出艺术品般的城市色彩面貌。中国传统城市色彩的研究困难巨大,考古和文献的直接信息都很少。本文尝试站在巨人肩上,在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城市、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工作,初步归纳了建筑等级制度中的色彩规制,搜集了不同朝代、不同等级的城市(都城18个、府城24个、州城13个、县城35个,共90个,其中有城图的83个)平面舆图等有关史料。用“实”的(如各朝代的有关法规制度、平面舆图)和“虚”的(如都邑赋、风俗画等携带作者观念、经过艺术加工的资料)两类史料互校,推想出一些规律。管窥之见拿来抛砖引玉,期望能给当代城市色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城市色彩
礼制
中心—圈层
色彩
五色涟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文化旅游IP如何实现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羿承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10-115,共6页
城市文旅IP的多元化与城市可持续性创新发展一脉相承。通过阐述国外知名城市独特标示性与辨识度的城市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以"美"为核心,借助"城市文化IP同心圆"体系促进国内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逻辑;艺术授...
城市文旅IP的多元化与城市可持续性创新发展一脉相承。通过阐述国外知名城市独特标示性与辨识度的城市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以"美"为核心,借助"城市文化IP同心圆"体系促进国内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逻辑;艺术授权作为多元文化共存下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旅IP
多元文化
艺术授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省于微处——从细微处发现古今器物的结构之美
4
作者
薛梅
《设计》
2018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省于微处是一种东方智慧,省所关注的是内在觉悟,是去繁就简,是突显内涵价值的核心把握。微所传达的则是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是至精至微的创造,是玄览极致的惊艳。所谓良弓不雕,再好的弓箭如若为了美观而加以雕饰,都会消减弓的断面,使其...
省于微处是一种东方智慧,省所关注的是内在觉悟,是去繁就简,是突显内涵价值的核心把握。微所传达的则是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是至精至微的创造,是玄览极致的惊艳。所谓良弓不雕,再好的弓箭如若为了美观而加以雕饰,都会消减弓的断面,使其用力时容易折断。所以发现古今器物之美,不但要看其是否具备匠心造物的形式之美,更要从细微处找到合乎其功能与目的的结构之美。这也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精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于微处
产品设计
结构之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色彩三部曲——以北京城市色彩为例
5
作者
王京红
《中国艺术》
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
当前,城市色彩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为更全面地认识、评价城市色彩,本文以三本专著“城市色彩三部曲”(《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夜城市色彩:塑造一城双面》《五色涟漪:明清北京城市色彩》)为蓝本,结合北京城市色彩规划实例,从自然...
当前,城市色彩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为更全面地认识、评价城市色彩,本文以三本专著“城市色彩三部曲”(《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夜城市色彩:塑造一城双面》《五色涟漪:明清北京城市色彩》)为蓝本,结合北京城市色彩规划实例,从自然、科技和文化三个维度阐述城市色彩规律。本文简要介绍了昼城市色彩、夜城市色彩的不同类型和中国传统色立体,并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是如何汲取中国传统色彩精髓并规范城市色彩使用的做出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色彩
城市色彩
夜城市色彩
中国传统色彩
北京城市色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样年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中的媒介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董慧萍
傅怡静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17,共2页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繁盛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30年来,创作队伍大幅增容,艺术形态愈趋多样,书写了昔日不曾见的璀璨。女性艺术家们在时代的主旋律中寻求个性突破,趋向于非官方、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的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特色的自由表现...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繁盛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30年来,创作队伍大幅增容,艺术形态愈趋多样,书写了昔日不曾见的璀璨。女性艺术家们在时代的主旋律中寻求个性突破,趋向于非官方、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的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特色的自由表现,创建自己的艺术空间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中国当代
媒介研究
20世纪90年代
创作队伍
艺术形态
去政治化
自由表现
原文传递
图像数据、公共记忆与城乡变迁——“通州视觉记忆——大型影像采集及数据管理应用平台”的课题思考
7
作者
王川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1,共7页
我们能够共同意识到越是对遗产抱以尊重就越能对未来抱以信心,正如习总书记说过,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基因。因此,这样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关乎传承与创新,从对通州这个地区的发展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形象资料。采集...
我们能够共同意识到越是对遗产抱以尊重就越能对未来抱以信心,正如习总书记说过,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基因。因此,这样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关乎传承与创新,从对通州这个地区的发展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形象资料。采集过程中不仅仅采集的是这些物质性形态的图像,更多的还有对生活在这个地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巷、每一个院落里面许多生动人和事的了解。我想这个项目真的值得继续做下去,不仅在通州,甚至以通州的记忆为起点,我们更多地通过高等学府的智力资源为北京未来的建设寻访更多的可供记忆的空间、场所、人物、故事,这就是最有意义的学术工作。——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记忆
张家湾镇
传统摄影
城市副中心
影像采集
应用平台
原文传递
寻找建筑的意义--现象学维度下的建筑设计思维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辛塞波
王明贤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近年,一种将"建筑学和现象学邂逅"作为经验主义的探索方法已获得建筑设计领域的广泛支持,基于现象学的设计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与寻找建筑的根本出发点与内在意义。在当代建筑实践中,建筑师应当建立对场所、地形的理解,并...
近年,一种将"建筑学和现象学邂逅"作为经验主义的探索方法已获得建筑设计领域的广泛支持,基于现象学的设计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与寻找建筑的根本出发点与内在意义。在当代建筑实践中,建筑师应当建立对场所、地形的理解,并秉持真实性和表现性的材料建构观念,通过身体感知的方式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栖居环境,建筑师需要将其作为设计目标被设计意识活动所接纳。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技术"已经赋予了人类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知方式,同样需要我们在现象学的框架下加以客观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场所地形
身体感知
材料建构
诗意栖居
现代技术
原文传递
空间迁移中的媒体建筑
9
作者
杨永嘉
无
《艺术与设计》
2020年第10期42-47,共6页
人类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从室内走向室外,并从物质层面拓展到虚拟数字生活方式,科技注入建筑使得其更具当代性。不同的创新行为在不同的空间中迁移,使都市生活形成从现实到虚拟的智慧化转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面貌。随着20世纪空间概念...
人类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从室内走向室外,并从物质层面拓展到虚拟数字生活方式,科技注入建筑使得其更具当代性。不同的创新行为在不同的空间中迁移,使都市生活形成从现实到虚拟的智慧化转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面貌。随着20世纪空间概念迁移变化的进程,在《后现代的状况》中,美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世界交通方式缩略地图,为大众展示了随着社会发展效率的提高,时间对空间实现了反向的"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消灭空间
智慧化
空间迁移
迁移变化
空间概念
物质层面
戴维·哈维
创新行为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色彩及其在旧厂房更新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京红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艺术》
2023年第1期34-45,共12页
文摘
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出现大量有序复杂的问题。如何协调好新建与遗存的关系,如何更有效地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本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建设及城市色彩指导意见研究”课题成果,以及“北京市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新大厅空间色彩设计”项目实践的基础上,从城市的日照类型、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的城市色彩设计,以及解决实操问题的效果色和材料色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色彩设计,以及副中心城市色彩在旧厂房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
城市色彩
日照
建筑色彩
效果色
材料色
分类号
TU984.1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京红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艺术》
2023年第2期60-71,共12页
文摘
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如艺术品般特征鲜明、和谐有序,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礼制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基础,几千年来历经风雨,仍一以贯之。先民的宇宙观、防御需求,以及“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思想直接影响了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使得从坛壝到都城、府(州、县)城,甚至城市群都呈现出“中心—圈层”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不断发展,直至明清时期完美体现在北京城中。礼制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其中的色彩规制随着朝代的更替越来越细密、严苛。规制中提及的色彩并不是零散的,而是源自完善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于是,在一以贯之的建城思想指导、严苛的色彩规制管控下,成熟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与同样成熟的城市空间格局相结合,空间中便出现了从正色到间色的五色涟漪,诞生出艺术品般的城市色彩面貌。中国传统城市色彩的研究困难巨大,考古和文献的直接信息都很少。本文尝试站在巨人肩上,在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城市、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工作,初步归纳了建筑等级制度中的色彩规制,搜集了不同朝代、不同等级的城市(都城18个、府城24个、州城13个、县城35个,共90个,其中有城图的83个)平面舆图等有关史料。用“实”的(如各朝代的有关法规制度、平面舆图)和“虚”的(如都邑赋、风俗画等携带作者观念、经过艺术加工的资料)两类史料互校,推想出一些规律。管窥之见拿来抛砖引玉,期望能给当代城市色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城市色彩
礼制
中心—圈层
色彩
五色涟漪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11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文化旅游IP如何实现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羿承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文摘
城市文旅IP的多元化与城市可持续性创新发展一脉相承。通过阐述国外知名城市独特标示性与辨识度的城市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以"美"为核心,借助"城市文化IP同心圆"体系促进国内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逻辑;艺术授权作为多元文化共存下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关键词
城市文旅IP
多元文化
艺术授权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省于微处——从细微处发现古今器物的结构之美
4
作者
薛梅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设计》
2018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文摘
省于微处是一种东方智慧,省所关注的是内在觉悟,是去繁就简,是突显内涵价值的核心把握。微所传达的则是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是至精至微的创造,是玄览极致的惊艳。所谓良弓不雕,再好的弓箭如若为了美观而加以雕饰,都会消减弓的断面,使其用力时容易折断。所以发现古今器物之美,不但要看其是否具备匠心造物的形式之美,更要从细微处找到合乎其功能与目的的结构之美。这也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精要所在。
关键词
省于微处
产品设计
结构之美
Keywords
Being detail-orientated in meditation
Product design
Structural strengths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色彩三部曲——以北京城市色彩为例
5
作者
王京红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艺术》
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
文摘
当前,城市色彩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为更全面地认识、评价城市色彩,本文以三本专著“城市色彩三部曲”(《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夜城市色彩:塑造一城双面》《五色涟漪:明清北京城市色彩》)为蓝本,结合北京城市色彩规划实例,从自然、科技和文化三个维度阐述城市色彩规律。本文简要介绍了昼城市色彩、夜城市色彩的不同类型和中国传统色立体,并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是如何汲取中国传统色彩精髓并规范城市色彩使用的做出详细解读。
关键词
广义色彩
城市色彩
夜城市色彩
中国传统色彩
北京城市色彩
分类号
TU11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样年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中的媒介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董慧萍
傅怡静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
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17,共2页
基金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加拿大展览>成果
项目号:[2018-A-03-(070)-414]
文摘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繁盛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30年来,创作队伍大幅增容,艺术形态愈趋多样,书写了昔日不曾见的璀璨。女性艺术家们在时代的主旋律中寻求个性突破,趋向于非官方、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的具有鲜明女性主义特色的自由表现,创建自己的艺术空间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中国当代
媒介研究
20世纪90年代
创作队伍
艺术形态
去政治化
自由表现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图像数据、公共记忆与城乡变迁——“通州视觉记忆——大型影像采集及数据管理应用平台”的课题思考
7
作者
王川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发展规划处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1,共7页
基金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课题资助,课题名称[通州视觉记忆—大型影像采集及数据管理应用平台]
文摘
我们能够共同意识到越是对遗产抱以尊重就越能对未来抱以信心,正如习总书记说过,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基因。因此,这样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关乎传承与创新,从对通州这个地区的发展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形象资料。采集过程中不仅仅采集的是这些物质性形态的图像,更多的还有对生活在这个地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巷、每一个院落里面许多生动人和事的了解。我想这个项目真的值得继续做下去,不仅在通州,甚至以通州的记忆为起点,我们更多地通过高等学府的智力资源为北京未来的建设寻访更多的可供记忆的空间、场所、人物、故事,这就是最有意义的学术工作。——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
关键词
视觉记忆
张家湾镇
传统摄影
城市副中心
影像采集
应用平台
分类号
J405 [艺术—摄影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寻找建筑的意义--现象学维度下的建筑设计思维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辛塞波
王明贤
机构
同济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基金
第64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8M642092]。
文摘
近年,一种将"建筑学和现象学邂逅"作为经验主义的探索方法已获得建筑设计领域的广泛支持,基于现象学的设计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与寻找建筑的根本出发点与内在意义。在当代建筑实践中,建筑师应当建立对场所、地形的理解,并秉持真实性和表现性的材料建构观念,通过身体感知的方式创造出富有诗意的栖居环境,建筑师需要将其作为设计目标被设计意识活动所接纳。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技术"已经赋予了人类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知方式,同样需要我们在现象学的框架下加以客观审视。
关键词
现象学
场所地形
身体感知
材料建构
诗意栖居
现代技术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空间迁移中的媒体建筑
9
作者
杨永嘉
无
机构
不详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实验室
出处
《艺术与设计》
2020年第10期42-47,共6页
文摘
人类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从室内走向室外,并从物质层面拓展到虚拟数字生活方式,科技注入建筑使得其更具当代性。不同的创新行为在不同的空间中迁移,使都市生活形成从现实到虚拟的智慧化转换,并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面貌。随着20世纪空间概念迁移变化的进程,在《后现代的状况》中,美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世界交通方式缩略地图,为大众展示了随着社会发展效率的提高,时间对空间实现了反向的"消灭"。
关键词
时间消灭空间
智慧化
空间迁移
迁移变化
空间概念
物质层面
戴维·哈维
创新行为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色彩及其在旧厂房更新中的应用
王京红
《中国艺术》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色涟漪:中国传统城市色彩初探
王京红
《中国艺术》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文化旅游IP如何实现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
郭羿承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省于微处——从细微处发现古今器物的结构之美
薛梅
《设计》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市色彩三部曲——以北京城市色彩为例
王京红
《中国艺术》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花样年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中的媒介研究
董慧萍
傅怡静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7
图像数据、公共记忆与城乡变迁——“通州视觉记忆——大型影像采集及数据管理应用平台”的课题思考
王川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8
寻找建筑的意义--现象学维度下的建筑设计思维研究
辛塞波
王明贤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原文传递
9
空间迁移中的媒体建筑
杨永嘉
无
《艺术与设计》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