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袁莉敏 张日昇 +1 位作者 赵会春 柳恒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644-645,658,共3页
目的:揭示大学生乐观的结构,探讨乐观与心理幸福感(即生活满意度、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抑郁问卷和自编的乐观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乐观问卷包括效能感、失败、乐观和悲观四个维度,其中乐观维度和失败维... 目的:揭示大学生乐观的结构,探讨乐观与心理幸福感(即生活满意度、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抑郁问卷和自编的乐观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乐观问卷包括效能感、失败、乐观和悲观四个维度,其中乐观维度和失败维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效能维度和失败维度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乐观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观 悲观 心理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抑郁
下载PDF
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47
2
作者 张锦涛 陈超 +5 位作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赵会春 邓林园 方晓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1-1533,共13页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渴求的条件反射理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即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而且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得以实现。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3.58±8.94小时,网络社交使用占全部上网时间的比重为27.18±18.15%;(2)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比重、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网络成瘾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使用时间以及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均能够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同时网络社交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预测网络成瘾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相比较少使用网络社交的被试,较多使用网络社交的群体表现出更高的网络成瘾程度,且网络使用时间对网络成瘾程度的预测作用相对较低;而且网络社交比重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网络使用时间 网络社交使用比重 背景性渴求 大学新生
下载PDF
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影响——自尊与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会春 刘艾祎 丰怡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两所高校的8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影响,并检验自尊与抑郁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童年创伤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两所高校的8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影响,并检验自尊与抑郁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童年创伤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杀风险;同时,童年创伤经历可以通过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自杀风险,并通过抑郁负向预测自杀风险。最后,童年创伤经历也可以通过自尊与抑郁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正向预测自杀风险。研究显示,童年创伤经历时大学生成年自杀风险的危险性因素,且自尊与抑郁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经历 自尊 抑郁 自杀风险 大学生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探析
4
作者 刘凤娥 《文教资料》 2019年第15期119-120,共2页
本研究采取专家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评估者评估法,构建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可以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培养提供参照。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工作 知识结构体系
下载PDF
国际残疾统计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邱卓英 刘智渊 +5 位作者 刘凤娥 陈艳 陈新民 张爱民 谢家禄 李晓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958-960,共3页
关键词 残疾 卫生统计 国际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机制——一项追踪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凤娥 周楠 +1 位作者 李晓敏 方晓义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96,共8页
对某高校1551名大学新生进行三次追踪,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亲子依恋、友伴关系、求助意愿在心理健康问题对求助行为影响中的综合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问题对求助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对求助意愿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求助... 对某高校1551名大学新生进行三次追踪,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亲子依恋、友伴关系、求助意愿在心理健康问题对求助行为影响中的综合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问题对求助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对求助意愿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求助意愿在心理健康问题对求助行为的影响中起遮掩作用;(2)友伴关系在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求助意愿对求助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求助意愿对求助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低母子、低父子依恋组,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求助意愿的变化趋势不显著;而在高母子、高父子依恋组,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求助意愿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ME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help-seeking behaviors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历程、特征与意义
7
作者 赵会春 刘畅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97-101,共5页
国际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国家合作的观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前苏联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中不断丰富升华,形成了唯物性、两面性、整体性与和平性等鲜明的特征... 国际合作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国家合作的观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前苏联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中不断丰富升华,形成了唯物性、两面性、整体性与和平性等鲜明的特征,对于全球化进程加深、国际体系转型加快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际合作思想 国际关系
下载PDF
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网络使用同伴压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 被引量:56
8
作者 张锦涛 陈超 +2 位作者 刘凤娥 邓林园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4-640,共7页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同伴规范影响理论,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两所高校中共选取3068名大一新生为被试,以问卷方式测查了大学生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以及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和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探讨了同伴的...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同伴规范影响理论,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两所高校中共选取3068名大一新生为被试,以问卷方式测查了大学生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和态度以及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和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探讨了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对自身网络成瘾的影响及网络使用同伴压力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中的网络成瘾者所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及网络使用时同伴压力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2)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态度以及网络使用同伴压力均与网络成瘾的总分及五个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可以正向显著地直接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同时也会通过网络使用的同伴压力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但同伴的网络过度使用态度不能直接预测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而是通过同伴压力间接地影响自身的网络成瘾程度。结论: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同伴压力在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程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同伴网络过度使用态度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程度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过度使用 网络过度使用态度 同伴压力 网络成瘾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成瘾:背景性渴求与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及态度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璐 方晓义 +4 位作者 张锦涛 刘凤娥 陈超 赵会春 申子姣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433,共10页
基于整体-交互作用模型,选取北京市某高校所有大一学生2511名为被试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的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就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与态度对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检验... 基于整体-交互作用模型,选取北京市某高校所有大一学生2511名为被试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的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就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与态度对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更高,所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更多,同伴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态度更积极;(2)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各维度、感知到的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可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3)背景性渴求中的积极结果预期与同伴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态度对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低积极结果预期条件下,同伴对网络过度使用的态度可以负向预测网络成瘾程度,而在高积极结果预期条件下,同伴态度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外因在内因比较微弱的条件下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背景性渴求 同伴网络过度使用行为 同伴网络过度使用态度
原文传递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凤娥 张锦涛 +2 位作者 周楠 李晓敏 方晓义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来自北京三所大学的633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退瘾反应、人际交往和时间管理能力方面存在...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来自北京三所大学的633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退瘾反应、人际交往和时间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明显多于女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家庭功能较差,更倾向使用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家庭功能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家庭功能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间存在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成瘾 家庭功能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锦涛 陈超 +3 位作者 刘凤娥 赵会春 王燕 方晓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引进Yee编制的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中进行初步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三所高校共收集到1523名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对其进行网络游戏动机量表的施测;并比较网络游戏长时、短时两组,及... 目的:引进Yee编制的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中进行初步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三所高校共收集到1523名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对其进行网络游戏动机量表的施测;并比较网络游戏长时、短时两组,及男、女被试在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得分上的差异。结果: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量表的二阶三因子结构,χ2/df=9.22,RMSEA=0.09,NFI=0.94,IFI=0.94,CFI=0.94;②总量表及成就、社交、沉浸三个二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0.87,0.87,和0.85;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依次为0.88,0.86,0.88,和0.73;③t检验结果发现网络游戏长时组和短时组在量表的10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ts为2.47-7.76);在除个性化外的9个一阶因子和3个二阶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s为4.43-12.16)。结论:修订后的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研究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动机量表 信度 效度 中国大学生
原文传递
微信平台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丰怡 刘凤娥 杨莹 《北京教育(德育)》 2015年第3期69-71,共3页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生力量,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迅速提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展现了突出的优势。近年来中央财经大学开通了"中财同心圆"微信公众账号平台,该微信平台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效,有...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生力量,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迅速提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展现了突出的优势。近年来中央财经大学开通了"中财同心圆"微信公众账号平台,该微信平台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效,有效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财同心圆” 微信平台 朋辈心理辅导
原文传递
高校心理危机和对亲子关系的启示
13
作者 赵会春 《心理与健康》 2019年第7期11-12,共2页
危机干预往往是针对危机事件,比如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针对受影响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同于其他的危机干预,因为高校是对固定人群做的危机干预,有其特殊性,因为人群固定,所以就在预防上更加侧重。
关键词 亲子关系 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心理危机
原文传递
国外学生评价教师有效性教学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4
作者 柳恒超 许燕 赵会春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3,共5页
有效性教学的学生评价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这种方法主要关注教学过程的特征。大部分研究证明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多维结构,由学生来评价有效性教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能产生中等水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有效性教学 学生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