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 被引量:22
1
作者 窦东徽 石敏 +1 位作者 赵然 刘肖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54,共12页
社会生态心理学取向关注个体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彼此塑造的关系。社会生态同时包含自然和社会环境,尤其涉及诸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宗教系统、地理、气候,疾病及灾害、社会人口结构等宏观结构。在理论方面,社会生态心理学... 社会生态心理学取向关注个体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彼此塑造的关系。社会生态同时包含自然和社会环境,尤其涉及诸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宗教系统、地理、气候,疾病及灾害、社会人口结构等宏观结构。在理论方面,社会生态心理学受益于心理学历史上各个领域所经历的生态化运动;在方法学方面,社会生态心理学重视生态效度并提升了现场研究和大型数据分析的地位。社会生态心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生态效度,并为宏观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实证依据。而宏观结构的联合作用、宏观结构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中介及调节变量是这一领域未来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心理学 宏观环境:个体 生态效度
下载PDF
娃娃脸效应: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及过度泛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窦东徽 刘肖岑 张玉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0-772,共13页
娃娃脸效应是指由婴儿面孔特征(或婴儿图式)所引发的普遍、进化的社会认知反应,不仅包括对婴儿面孔的偏好性反应——如优先注意、关怀和照料的冲动,还包括对于具备婴儿图式的成年人、动物甚至非生命物体的泛化性反应,即认为这些对象具... 娃娃脸效应是指由婴儿面孔特征(或婴儿图式)所引发的普遍、进化的社会认知反应,不仅包括对婴儿面孔的偏好性反应——如优先注意、关怀和照料的冲动,还包括对于具备婴儿图式的成年人、动物甚至非生命物体的泛化性反应,即认为这些对象具有与婴儿相似的特质并对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娃娃脸效应的表现、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证明了人类对于婴儿面孔特征的偏好性反应是一种本能释放机制,并为进化心理学中的亲代投资及性别选择理论提供了佐证。娃娃脸效应的文化差异以及实践应用可能是这一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脸效应 婴儿图式 对婴儿面孔的偏好 娃娃脸过度泛化效应
下载PDF
个体证券投资者自我效能感对赌徒谬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梦 翁学东 +1 位作者 孙铃 白新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82,共8页
赌徒谬误指当某一独立随机事件发生后,人们倾向认为这一结果再次出现的概率降低。如果一连串的随机事件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人们倾向于认为随机事件将呈现系统性反转。证券市场中的赌徒谬误指在股票上涨(下跌)序列中做出股价将要下跌(上涨... 赌徒谬误指当某一独立随机事件发生后,人们倾向认为这一结果再次出现的概率降低。如果一连串的随机事件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人们倾向于认为随机事件将呈现系统性反转。证券市场中的赌徒谬误指在股票上涨(下跌)序列中做出股价将要下跌(上涨)的判断。本研究探讨股票市场特征(趋势长度及方向)及投资者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对赌徒谬误的影响。以83名股票投资者为对象,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趋势长度主效应显著,短线情境下赌徒谬误频次更高;趋势方向主效应显著,下跌情境下赌徒谬误频次更高;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在短线下跌情境下,赌徒谬误频次更高;投资者的自我效能感对股票趋势长度具有调节作用,高自我效能的投资者在短线情境下更容易出现赌徒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赌徒谬误 自我效能感 股票投资
下载PDF
无用之用:仪式化行为对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和旭 程靓 窦东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6期341-352,共12页
仪式化行为普遍存在于消费活动中并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主流社会科学对于仪式和消费行为的关系缺乏系统的关注。本文从群体和个体仪式化行为两个层面对仪式化行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然后从社会认... 仪式化行为普遍存在于消费活动中并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主流社会科学对于仪式和消费行为的关系缺乏系统的关注。本文从群体和个体仪式化行为两个层面对仪式化行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然后从社会认同、认知资源消耗、控制感和个人卷入四个方面探讨了仪式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最后总结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仪式化行为的细分、中介机制的解释效力等)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仪式化行为 消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