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磨一剑——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
1
作者 于祥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 创业经历 音乐形式 复合型人才 教学体系 音乐语言
原文传递
第一流的学府、第一流的教师、第一流的设备,培养第一流的现代音乐人才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现代电子音乐》!
2
作者 张小夫 《乐器》 2001年第8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现代电子音乐》 专业设置 音乐技术 音乐制作
下载PDF
音乐录音专业教学目标与设备需求——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宝强 《演艺科技》 2010年第7期47-51,共5页
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录音专业为例,阐述音乐录音人才培养与设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音乐录音 教学目标 录音设备
下载PDF
对中国电子音乐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评估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小夫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0,共14页
人类文化的发展无不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艺术亦或如此。纵览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我们大致可以透视出音乐艺术演进与创新的大脉络,并从这个进程中体悟时代发展的规律。数千年来"人声之歌唱"生生不息,开创和构筑了音... 人类文化的发展无不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艺术亦或如此。纵览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我们大致可以透视出音乐艺术演进与创新的大脉络,并从这个进程中体悟时代发展的规律。数千年来"人声之歌唱"生生不息,开创和构筑了音乐大厦的基础,形成了人类在农耕文明过程中最基本的音乐表现方式;数百年来"器乐之交响"千姿百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发展 脉络 评估 电子 中国 人类文化 音乐艺术 科学技术
原文传递
声音对象与声音符号——论“幻听音乐”声音的理性感知与感性感知 被引量:7
5
作者 关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6,共10页
幻听音乐(Acousmatic Music)是电子音乐众多风格种类中的其中之一。在幻听音乐的相关理论中,"声音对象"(Sound Object)与"声音符号"(Sound Symbol)两个概念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点。文章以幻听音乐声音的感知... 幻听音乐(Acousmatic Music)是电子音乐众多风格种类中的其中之一。在幻听音乐的相关理论中,"声音对象"(Sound Object)与"声音符号"(Sound Symbol)两个概念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点。文章以幻听音乐声音的感知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解决一些有关幻听音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听音乐 声音对象 还原聆听 关联聆听 声音符号
下载PDF
“法国文化年”激情点燃2004’北京电子音乐节 被引量:3
6
作者 于祥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电子音乐 音乐节 文化年 法国 北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央音乐学院 2004年10月 中国教育部
原文传递
现代音乐中的性格塑造——论歌剧《咏·别》中的音乐动机和戏剧性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平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2,共5页
保罗·罗宾森在他的《歌剧与理念》[1]一书中对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两部歌剧史上经演不衰的作品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部歌剧都是以现实社会为背景的喜剧,内容都涉及到阶级、性、权利和财产,... 保罗·罗宾森在他的《歌剧与理念》[1]一书中对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两部歌剧史上经演不衰的作品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部歌剧都是以现实社会为背景的喜剧,内容都涉及到阶级、性、权利和财产,都用意大利语演唱,都是取自同一作家博马舍的作品,而且两部剧中的很多人物都是相同的。在音乐上,这两部作品都包括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多部重唱以及合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动机 歌剧 性格塑造 现代音乐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戏剧性 《费加罗的婚礼》 二重唱
原文传递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范畴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小夫 张朝霞 刘言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1,共8页
艺术语言、发展路径和评价体系是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范畴。艺术语言既是一切艺术创作实践的关键,又是一切文艺理论研究的核心,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它更是艺术与技术、传统与当代、世界与民族接合的界面。发展路径是一切艺... 艺术语言、发展路径和评价体系是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范畴。艺术语言既是一切艺术创作实践的关键,又是一切文艺理论研究的核心,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它更是艺术与技术、传统与当代、世界与民族接合的界面。发展路径是一切艺术历史发展的轨迹,它是各种环境要素"合力"的结果,是艺术内因与外因博弈与妥协的产物,对于新媒体艺术发展史研究来说,它更是信息量极为丰富的解剖样本。评价体系是一切艺术批评的主要依据,对于以复合与跨界为基本特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评价体系指标的多元与整合性是不难理解的。三者相加,刚好构成了文艺学的学理结构,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中艺术语言的民族性、发展路径的独特性和评价体系的整合性是一切研究者必须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媒体艺术 艺术语言 发展路径 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