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谈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划分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伯瑜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4-40,96,共8页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学科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 20世纪80年代 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 民族民间音乐
下载PDF
对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体制改革的调查与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市若干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为中心 被引量:9
2
作者 和云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本文以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体制改革为调查、研究之重点。同时也对我国已往文化体制改革做了简要的回顾与评介;本文结合对我国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做了定点的个案调查。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尝试与推广,尤其对"丽江模式"... 本文以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体制改革为调查、研究之重点。同时也对我国已往文化体制改革做了简要的回顾与评介;本文结合对我国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做了定点的个案调查。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尝试与推广,尤其对"丽江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总结与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艺术表演团体 文化体制改革 存在方式 丽江模式
下载PDF
再谈《西京杂记》的“璠玙之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祖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西京杂记》是一部托名汉·刘歆著、由西晋葛洪编撰的古小说集。其中有一条内容讲楚汉相争时 ,刘邦入咸阳宫所见的宝物。宝物中有一件十三弦、二十六徽的琴 ,名“之乐”。因为《西京杂记》是本古小说集 ,所描写的不是历史事实 ... 《西京杂记》是一部托名汉·刘歆著、由西晋葛洪编撰的古小说集。其中有一条内容讲楚汉相争时 ,刘邦入咸阳宫所见的宝物。宝物中有一件十三弦、二十六徽的琴 ,名“之乐”。因为《西京杂记》是本古小说集 ,所描写的不是历史事实 ,这方面文学界早已有定论 ;所以“之乐”不能作为汉初琴上有徽的史料根据。饶宗颐先生在讨论琴徽产生年代问题中几次运用这个材料 ,这是不妥当的。至于南朝梁·殷芸《小说》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也有这段文字 ,则是属于后来小说传抄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杂记> PanYu之乐 琴徽 葛洪 古小说
下载PDF
论“文革”时期的艺术歌曲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茂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43,共13页
"文革"是歌曲创作畸型发展的时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是政治性的群众歌曲和合唱、齐唱歌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语录歌"、"红卫兵战歌"和多如牛毛的领袖颂歌,"艺术歌曲"体裁是受到批判、备受排斥的... "文革"是歌曲创作畸型发展的时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是政治性的群众歌曲和合唱、齐唱歌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语录歌"、"红卫兵战歌"和多如牛毛的领袖颂歌,"艺术歌曲"体裁是受到批判、备受排斥的领域。但是,一些作曲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顶着大批判的恶浪,谱写了为数不多的,却具有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艺术歌曲,使得中国艺术歌曲在特殊的历史时段中得以延续,甚至还留下了艺术珍品。如生茂、唐诃的《沁园春·雪》;刘长安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傅庚辰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尚德义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 艺术歌曲 大批判 “民歌下流”论 《战地新歌》
原文传递
关于贾湖骨笛测音数据及相关论证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祖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4,共5页
河南舞阳贾湖骨笛是当今中国音乐史学中极其重要的音乐文物,但由于缺少骨笛的测音数据材料,因而影响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深入。本文就此提出“测音数据”、“音阶与调高”、“平均律”三个问题,以为讨论。
关键词 贾湖骨笛 测音数据 音阶 调高 平均律
原文传递
经历炼狱后的升华--回忆瞿希贤同志的几件往事 被引量:6
6
作者 梁茂春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共4页
令人尊爱的前辈音乐家瞿希贤同志于2008年3月19日离我们而去了,终年89岁。她是在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几近十年后去世的,其经受的痛苦与孤单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因此,她的去世也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的彻底解脱,我从心底对她说一句:“... 令人尊爱的前辈音乐家瞿希贤同志于2008年3月19日离我们而去了,终年89岁。她是在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几近十年后去世的,其经受的痛苦与孤单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因此,她的去世也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的彻底解脱,我从心底对她说一句:“敬爱的瞿希贤同志,您走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志 回忆 炼狱 经历 音乐家 去世
原文传递
论“仿作”技术(上) 被引量:3
7
作者 姚亚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62,118,共11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仿作技术更接近于一种娱乐、一种纯形式的音乐游戏,它所发生的审美愉悦,常常似乎不在于欣赏者或接受者,而体现为创造者主体——作曲家的乐趣。文艺复兴的最大改变就是这些一向被轻视的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手工... 文艺复兴时期的仿作技术更接近于一种娱乐、一种纯形式的音乐游戏,它所发生的审美愉悦,常常似乎不在于欣赏者或接受者,而体现为创造者主体——作曲家的乐趣。文艺复兴的最大改变就是这些一向被轻视的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手工业劳动者的艺术家第一次通过劳作和技艺展示了自己。这里的劳作和技艺已经融入了自我欣赏、自我看重,这是人文主义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作技术 弥撒 文艺复兴 模仿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克·邦兹 钟子林(译)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78,共3页
这篇译文选自[美]哈佛大学马克·伊文·邦兹于2004年出版的《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本)中的两段文字,它们各有标题“现代主义”(第355-357页)和“后现代主义”(第 440-444页)。鉴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很重要... 这篇译文选自[美]哈佛大学马克·伊文·邦兹于2004年出版的《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本)中的两段文字,它们各有标题“现代主义”(第355-357页)和“后现代主义”(第 440-444页)。鉴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对西方音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国内对它又有不同理解,特别是对约翰·凯奇,有人认为他是现代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后现代主义者,所以把它译出来.供大家参考。本书作者认为凯奇是“最典型的现代主义者”,而后现代主义是“兼收并蓄的风格混合”。最近国内出版的另一本书《二十世纪音乐》([法]丽-克莱尔·缪萨著,马凌、王洪一译)也没有把凯奇放在后现代主义中进行介绍,认为后现代主义“提倡把现代音乐与过去音乐重新联系起来”(228页),这一点与本书作者邦兹的观点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音乐 西方文化 哈佛大学 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 现代音乐 影印本 凯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