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外科:Halsted以后的一百年 被引量:1
1
作者 苏逢锡 贾渭娟 陈积圣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0年第4期213-216,219,共5页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改变了以往经典式、局限的Halsted理论。乳腺癌外科治疗进入到以乳腺癌生物学特性指导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时代。乳腺癌外科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缩小手术范围成为当今乳腺癌手术的趋势。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保乳手术 淋巴结阴性 外科治疗 腋窝淋巴结状态 局部复发率 哨兵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生物学特性 远处转移
下载PDF
哨兵淋巴结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7
2
作者 苏逢锡 贾渭娟 +2 位作者 李海刚 曾韵洁 陈积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 评估哨兵淋巴结 (SN)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LN)转移的价值。 方法 本组 5 2例原发乳腺癌患者 ,临床及B超检测腋窝LN阴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腋窝淋巴结定位和哨兵淋巴结切除 (SLND) ,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 目的 评估哨兵淋巴结 (SN)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LN)转移的价值。 方法 本组 5 2例原发乳腺癌患者 ,临床及B超检测腋窝LN阴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腋窝淋巴结定位和哨兵淋巴结切除 (SLND) ,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术中对部分SN、术后对全部LN(SN和非SN)行常规病理检查。 结果  5 2例患者中 46例检测到SN ,成功率为 88 5 % ;其中44例 ( 95 7% )的SN可以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假阴性率为 4 3 %。SLND总的敏感性是90 9% ,特异性是 10 0 % ,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 10 0 %和 92 3%。SN是唯一被证实的肿瘤转移LN占 75 0 % ( 15 / 2 0 )。 结论 应用亚甲蓝淋巴定位方法进行的SLN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哨兵淋巴结活检 SN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检出相关临床和组织学因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苏逢锡 贾卫娟 +3 位作者 何嘉辉 曾韵洁 李海刚 陈积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中哨兵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检出成功率的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 1%亚甲蓝示踪方法对 10 8例Ⅰ、Ⅱ期原发乳腺癌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 ,随后行包括腋...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中哨兵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检出成功率的预测因素。方法 应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 1%亚甲蓝示踪方法对 10 8例Ⅰ、Ⅱ期原发乳腺癌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 ,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在内的乳腺癌手术。通过分析评估临床和组织学因素 ,确定术中SLN成功检出的相关因素。 结果  10 8例患者术中行SLNB ,84例成功证实SLN(77 78% )。在被评估的临床因素中 ,年龄 <5 0岁 (χ2 =7 4 4 7,P <0 0 1)、原发肿瘤位于上、外象限 (χ2 =6 330 ,P <0 0 5 )、术前穿刺活检确诊 (χ2 =5 5 0 9,P <0 0 5 )、淋巴管示踪成功 (χ2=13 12 5 ,P <0 0 1)明显地与术中SLN的成功证实有关。组织学因素与SLN的检出无关。 结论SLNB过程中SLN检出可能失败。术中SLN证实最好的预测因子是淋巴管示踪成功 ,另外的因素如年龄 ,肿瘤位置和确诊方法对SLN的成功检出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肿瘤转移 组织学 哨兵淋巴结
原文传递
BCL-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抗凋亡及免疫耐受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苏逢锡 陈积圣 +1 位作者 贾卫娟 宋尔卫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9-551,共3页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细胞株BCL 2基因表达与其耐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免疫攻击的关系。方法 BCL 2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BCL 2SON)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CF 7,Western印迹法观察其对BCL 2表达的抑制 ;并把MCF 7与TIL共同培养 ,通过DNA片段化...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细胞株BCL 2基因表达与其耐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免疫攻击的关系。方法 BCL 2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BCL 2SON)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CF 7,Western印迹法观察其对BCL 2表达的抑制 ;并把MCF 7与TIL共同培养 ,通过DNA片段化检测TIL诱导MCF 7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BCL 2SON明显抑制了MCF 7细胞BCL 2表达。经转染的MCF 7与TIL共同培养 ,当效应细胞 (TIL)与靶细胞 (MCF 7)比例 (E/T)为 1时 ,MCF 7细胞片段化DNA为 (9 8± 1 3) % ;E/T为 8时 ,上升为 (5 7 7± 7 8) % ;未经处理的对照组与TIL共同培养 ,E/T为 1时 ,片段化DNA为(7 5± 2 6 ) % ;E/T为 8时 ,为 (8 1± 1 5 ) %。另外 ,当E/T等于 1时 ,对照组癌细胞片段化DNA含量与经转染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随着E/T比例升高 ,两者片段化DNA含量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BCL 2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可对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免疫攻击 ,BCL 2SON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CL-2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类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免疫耐受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