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LA4Ig和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翀 张剑 +4 位作者 尹东亮 李坤 王琦 谢应海 李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mada”双袖套法建立Lewis...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mada”双袖套法建立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A组(对照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等渗盐水;B组(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BMSCs;C组(CTLA4Ig转基因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携带CTLA4Ig基因的BMSCs;D组(CD40LIg转基因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携带CD40LIg基因的BMSCs;E组(CTLA4Ig和CD40LIg转基因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CTLA4Ig和CD40LIg转基因的BMSCs。观察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和肝功能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干扰素(IFN)Y水平。多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术后E组大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A、B、C组和D组(F=18.634,p=0.018),C组和D组又较A、B组显著延长(p〈0.05),C组和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0.05)。术后第10天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4个治疗组(p〈0.05)。A组术后移植肝HE染色显示重度排斥反应;B组显示中度排斥反应;C组和D组显示轻度排斥反应;E组病理学检查未显示明显排斥反应。术后与4个治疗组相比,A组IL-2、IFNv水平明显升高,而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值均〈0.05)。结论CTLA4Ig转基因BMSCs联合CD40LIg转基因BMSCs输注能显著抑制肝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有效延长移植肝存活时间,其效果要优于单纯BMSCs组和单基因修饰BMSC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