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方法和肿瘤坏死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恩华 胡国栋 +6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升平 李国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12-515,共4页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肿瘤坏死与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方法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观察 117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肿块坏死和增长率 ,其中单纯手术 5 8例 ,4种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5 9例。结果 肝细胞癌TACE后坏死较自发坏死严重、范围广(P ...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肿瘤坏死与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方法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观察 117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肿块坏死和增长率 ,其中单纯手术 5 8例 ,4种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5 9例。结果 肝细胞癌TACE后坏死较自发坏死严重、范围广(P <0 .0 1) ,坏死程度和肿块体积变化与TACE方法密切相关 (多材料联合栓塞较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改变明显 ,P <0 .0 1) ,但与TACE和手术切除间期无显著相关 (P >0 .0 5 ) ,坏死程度和体积变化显著相关 (P <0 .0 1) ,多次TACE较单次易引起肿瘤坏死 ,但无统计学意义。本组完全坏死率 2 0 .3 % ,仅见于多材料联合栓塞组。结论 多次、多材料联合栓塞TACE较单次、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更易引起肝细胞癌坏死及肿块体积缩小 ,有效的TACE早期 ( <1个月 )即可引起肿块广泛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学栓塞 病理学 肿瘤坏死
下载PDF
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肖恩华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35-340,共6页
肿瘤浸润转移是肿瘤的恶性特征,是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大障碍。它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连续的主动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来认识,它由多种基因参与调控,如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水解酶基因、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浸润转移是肿瘤的恶性特征,是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大障碍。它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连续的主动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来认识,它由多种基因参与调控,如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水解酶基因、细胞粘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层粘连蛋白等。随着对肿瘤浸润转移机理研究的深入,为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化疗栓塞对肿瘤转移潜能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转移 分子生物学机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化疗栓塞后肝细胞癌细胞凋亡和耐药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恩华 胡国栋 +5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李升平 林小军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的细胞凋亡与耐药基因表达的情况及两者的关 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98例,单纯手术57例,4种介入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4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 亡,用...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的细胞凋亡与耐药基因表达的情况及两者的关 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98例,单纯手术57例,4种介入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4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 亡,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中Pgp。结果:肿瘤细胞凋亡率和Pgp阳性百分数在单纯手术组和 介入A、B、C、D各组分别为1.77%、6.1%、8.7%、13.3%、15.7%(经秩和检验,除C、D组间比较P>0.05,其余两两比较,P 值均<0.05=和52.6%、100.0%、62.5%、46.7%、18.2%(各介入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X2值分别为3.96、0.02、0.17、4.39,P 值分别<0.05、>0.05、>0.05、<0.05)。两指标改变相关系数 r=-0.9655,t=5.243,P<0.025。结论:碘油、乙醇、明胶 海绵多材料栓塞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耐药基因表达减少,两者呈负相关,多材料联合栓塞优于单材料栓塞和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耐药基因 化疗栓塞 TACE
下载PDF
肝细胞癌血清、肝组织中HCV和HBV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荣平 李国辉 +2 位作者 李锦清 周元平 彭晓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0-22,29,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2 6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抗 -HCV、乙肝两对半 ,采用套式PCR检测血清中HCVRNA、HBVDNA以及... 目的 :通过研究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12 6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抗 -HCV、乙肝两对半 ,采用套式PCR检测血清中HCVRNA、HBVDNA以及组织标本中的HCVRNA、HBVDNA。结果 :12 6例HCC患者血清中抗 -HCV阳性率为 11 1% ,HCVRNA阳性率为 17 5 % ,抗 -HCV和HCVRNA同时联合检测HCV的阳性率为 2 1 4 % ,血清HBsAg阳性率为 82 5 % ,HBVDNA的阳性率为 75 4 % ,HBsAg和HBVDNA联合检测同时HBV阳性率为 92 9% ,HBV、HCV重叠感染率为 17 5 % ,肝癌和癌旁组织HCVRNA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7 9%、12 7%和 3 8 1%、74 6%。结论 :利用PCR技术直接检测HCVRNA和ELISA法检测抗 -HCV更能全面了解和准确评价HCV在HCC患者中的感染情况 ,肝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都检测到HCVRNA ,提示HCV在肝组织中的存在及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肝储备功能检测及其不良反应的处理 被引量:6
5
作者 文朝阳 陈秀云 +4 位作者 梁卫萍 王雪珍 陈伙娣 何凤英 陈颖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肝储备功能 检测 不良反应 处理 肝癌
下载PDF
耳穴点压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颖 徐伯平 +2 位作者 文朝阳 王雪珍 陈伙娣 《南方护理学报》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研究耳穴点压法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 84例在行肝癌介入术后出现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点压组 (观察组 )和利他林肌内注射组 (对照组 ) ,观察组用持续点压耳部“膈肌”穴 5min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用利他林 2 0mg... 目的 研究耳穴点压法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的疗效。方法 将 84例在行肝癌介入术后出现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点压组 (观察组 )和利他林肌内注射组 (对照组 ) ,观察组用持续点压耳部“膈肌”穴 5min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用利他林 2 0mg肌内注射的方法治疗 ,对其有效率、生效时间和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有效率 :观察组 85 .71% ,对照组 83.33% ,两组比较 ,P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生效时间 :观察组为 1.6± 1.8min ,对照组为 15 .4± 4.6min ,两组比较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 ;副作用 :观察组无副作用 ,对照组有 6例出现副作用。结论 耳穴点压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具有无损伤、无副作用、起效迅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点压 肝癌 介入栓塞术 呃逆
下载PDF
胆囊切除在肝癌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文正奇 陈敏山 +2 位作者 林小军 张亚奇 李锦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在肝癌术后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A组 2 0例在初次肝癌切除术中同时切除胆囊 ,B组 5 7例仅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副作用。结果 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 ,两组发生例数分...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在肝癌术后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A组 2 0例在初次肝癌切除术中同时切除胆囊 ,B组 5 7例仅作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副作用。结果 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 ,两组发生例数分别为发热 ( 7/38)、右上腹痛 ( 2 /19)、腹胀 ( 0 /9)、恶心呕吐 ( 5 /2 6 )、纳差 ( 4 /31)。结论 肝癌切除术中同时切除胆囊 ,有利于降低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中介入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 ,减轻其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手术后
下载PDF
胆囊切除在肝癌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中的作用
8
作者 文正奇 陈敏山 李锦清 《云南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胆囊切除术 肝动脉栓塞 化疗 副作用
下载PDF
取栓术和栓塞化疗在提高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手术疗效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荣平 陈敏山 +5 位作者 林小军 李升平 元云飞 张亚奇 李锦清 李国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疗效 ,评价术中门静脉癌栓取出术和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 10 6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接受不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病人进行临床分组研究 ,分别采用单纯手术切除 ...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疗效 ,评价术中门静脉癌栓取出术和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 10 6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接受不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病人进行临床分组研究 ,分别采用单纯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加术中取栓术 ;手术切除、术中取栓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 ,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 全组病人的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36 1% ,2 4 7%和 2 4 7%。单纯手术切除组 ( 5 1例 )的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0 .9% ,13.9%和13 9% ;手术切除加术中取栓术 ( 30例 )的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6 .7% ,2 8.0 %和 2 8.0 % ;术中取栓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 ( 2 5例 )的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8.0 % ,37.4%和 37.4% (P =0 .0 4)。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 5例 ,4例为非取栓组 ,其中 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 取栓术和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提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疗效 ,取栓术还可能降低门静脉压 ,减少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肝动脉栓塞化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荣平 李国辉 +4 位作者 李升平 陈敏山 林小军 张亚奇 李锦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肝癌发现的途径 ,再切除的路径和手术方法 ,再切除的疗效以及影响再切除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研究 5 7例肝癌术后复发的各种发现途径 ,5 7例复发性肝癌进行再切除 ,比较第一次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再切除术后的生存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肝癌发现的途径 ,再切除的路径和手术方法 ,再切除的疗效以及影响再切除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研究 5 7例肝癌术后复发的各种发现途径 ,5 7例复发性肝癌进行再切除 ,比较第一次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再切除术后的生存期、累积生存期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复发性肝癌的诊断手段为术后AFP再次升高 36例 (81.8% ) ,CT发现病灶 43例 (87.7% ) ,B超发现病灶 33例 (6 4.7% )。第一次手术后的 1,3,5 ,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6 3.9% ,38.3 % ,2 6 .6 % ,12 .8% ;再切除后的 1,3,5 ,10年生存率为 5 6 .6 % ,37.7% ,31.9% ,16 .2 % ;而 1,3,5和 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82 .1% ,6 0 .8% ,47.6 % ,19.5 %。影响再切除预后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数目、复发时间、再手术切除根治与否。结论 肝癌术后AFP的监测和定期的CT检查是发现复发性肝癌的最佳途径。再切除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肿瘤的大小、数目、复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再切除 手术后 复发
原文传递
提高小肝癌手术切除疗效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辉 陈敏山 +2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郭荣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 总结 3 80例小肝癌 (≤ 5cm )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  1964~ 1999年共切除小肝癌 3 80例。2 89例为不规则肝切除术 ,91例为简化肝切除术。结果  3 80例小肝癌术后 5年生存率为 5 7 3 % ,<3cm为5 9 4 % ,3~ 5cm为 5 1 4 % ,... 目的 总结 3 80例小肝癌 (≤ 5cm )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  1964~ 1999年共切除小肝癌 3 80例。2 89例为不规则肝切除术 ,91例为简化肝切除术。结果  3 80例小肝癌术后 5年生存率为 5 7 3 % ,<3cm为5 9 4 % ,3~ 5cm为 5 1 4 % ,不规则肝切除术为 5 2 3 % ,简化肝切除术为 62 5 % ,再次肝切除术为 2 4 7%。术后 3年复发率为 3 9 2 %。结论 对左叶或表浅和肝边缘的小肝癌作不规则肝切除术 ;对中央型、有包膜、深在小肝癌作简化肝切除术、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切除术 疗效
原文传递
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转移潜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恩华 李锦清 +5 位作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李升平 林小军 李国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治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老年人和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卫民 李升平 +1 位作者 刘宏杰 刘锦怀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115-116,1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1981年—1996年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108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60岁)373例,青年组(≤35岁)5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老年组男:女为3.22:1,青年组为...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1981年—1996年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108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60岁)373例,青年组(≤35岁)5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老年组男:女为3.22:1,青年组为1:1.89;老年组肿瘤位于胃窦部以上占66.5%,青年组肿瘤多位于胃窦部,占78.8%;老年组中高分化腺癌占62.2%,而青年组中低分化、未分化及粘液腺癌居多,占73%;老年组手术切除率为75.5%,青年组为59.6%;老年组5年生存率为49.8%,青年组为15.4%。结论老年人和青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应加以区别对待;但由于青年人胃癌较老年人胃癌发病年龄早,预后更差,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青年人 胃癌 肿瘤 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