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心内科血脂异常患者调降脂治疗达标现状和随访
1
作者 曾群英 麦炜颐 +7 位作者 高修仁 何清 范慧敏 冯冲 陈国伟 陶军 胡运秋 许燕妮 《中国医药导刊》 2001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患者经过调脂治疗3个月及降血脂达标情况。方法:分析经治疗3个月后我院心内科288例患高脂血症患者达标率(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随访一年再观察其达标,发生心脏事件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达标水平...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患者经过调脂治疗3个月及降血脂达标情况。方法:分析经治疗3个月后我院心内科288例患高脂血症患者达标率(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随访一年再观察其达标,发生心脏事件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达标水平总胆固醇56.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2.2%,甘油三酯59.7%。三项指标均全部达标者40.6%,其中冠心病患者三项指标均达标者44.4%,而用他汀类治疗者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者54.2%,显著优于多烯康,月见草油等非他汀类(后者达表率9.4%)(P<0.01)。而用辛伐他汀20mg/d达标率优于10mg/d(P<0.01),氟伐他汀40mg/d优于20mg/d(P<0.05)。一年随访显示3个月已三项达标者有15.4%又出现不达标,而原三项未达标又有28.7%达标;发生急性冠脉事件2.8%,心脏性死亡0.69%,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我院调降脂治疗达标率较国内明显提高,可能是对血脂治疗重要性提高,药物品种及剂量选择恰当,加上开展生命网工程,对患者健康教育有关,但需清楚认识要使调降脂治疗长期达标任务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随访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室性心动过速的内科治疗(附电复律89次1例报告)
2
作者 陈普照 罗义 叶贤铮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0-22,共3页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最主要的死因是室性心律失常。这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损伤的范围有关,常在被认为是稳定的状态下意外地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后头2个月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动过速 内科治疗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辅助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曾群英 王礼春 +6 位作者 高修仁 廖学新 郑东诞 许庆 王强 陶军 陈国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辅助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SXBXW )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方法 :将 15 3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SXBXW组 (治疗组 ) 77例 ,SXBXW每次 2丸 (每丸 2 2 .5mg) ,1日 3次 ;安慰剂...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辅助应用中药麝香保心丸(SXBXW )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益处。方法 :将 15 3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SXBXW组 (治疗组 ) 77例 ,SXBXW每次 2丸 (每丸 2 2 .5mg) ,1日 3次 ;安慰剂组 (对照组 ) 76例 ,安慰剂每次 2粒 ,1日 3次。两组均按ACS常规治疗 ,且随访 1年 ,观察两组抗心绞痛疗效、心功能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著改善心绞痛 (AP)症状 (总有效率 88.3 % ) ;改善AP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 5 7.4% ) ,二者均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治疗组随访 1年中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MI)、心力衰竭 (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冠脉旁路移植术 (PTCA/CABG)、需再住院治疗的病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SXBXW治疗 3个月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 (E/A)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 .0 5 )。治疗组降低C -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 (FIB)和D -二聚体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且SXBXW辅助治疗ACS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ACS早期辅助应用SXBXW有效安全 ,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作为辅助药物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早期辅助应用 麝香保心丸 治疗 有效性 中药
下载PDF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4 位作者 胡承恒 伍贵富 李怡 梅卫义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史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 9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 (无心绞痛史 )、B (有心绞痛史 ) 2组 ,比较 2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史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 9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 (无心绞痛史 )、B (有心绞痛史 ) 2组 ,比较 2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  结果 :①B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 (5 15 %vs .11 72 % ,P <0 0 0 1) ;②B组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比例略低于A组 (3 40 %vs .5 73 % ,P =0 0 5 ) ,因心脏破裂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 (0 87%vs .4 69% ,P<0 0 0 1) ;③存活患者出院时 ,B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均明显优于A组 (NYHA 1 2 5±0 5 5vs .1 40± 0 67,P <0 0 1;LVEF 0 5 2 3± 0 12 2vs .0 486± 0 10 9,P <0 0 1)。  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相对较好 ,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 影响 缺血预适应
下载PDF
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4 位作者 胡承恒 伍贵富 李怡 冯君 马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钙化 (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6 7例SAP与 94例UAP患者 ,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电子束CT(EBCT)检查 ,分析两组CAC积分 (CS)的差异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钙化 (CAC)的不同模式。【方法】 6 7例SAP与 94例UAP患者 ,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电子束CT(EBCT)检查 ,分析两组CAC积分 (CS)的差异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AP组CAC检测阳性率 ( 10 0 % )显著高于UAP组 ( 87 2 3% ) (P <0 0 5 )。②SAP组CAC积分显著高于UAP组 ,其自然对数转换值 [ln (CS + 1) ]的均数按心脏整体计算为 ( 5 2 4± 1 72 )对 ( 3 13± 1 96 ) (P <0 0 0 1) ,按冠脉分支计算为 ( 3 2 8± 2 0 8)对 ( 1 6 8± 1 6 2 ) (P <0 0 0 1)。③在每一相同的年龄段内比较 ,SAP组的CAC程度均明显高于UAP组。④ln (CS + 1)与冠脉狭窄程度在两组均呈正相关 ,但SAP组相关程度相对较好 ;SAP组重度狭窄的冠脉多发生重度或中度钙化 ,而UAP组重度狭窄的冠脉则多数无钙化或仅有轻度钙化。【结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钙化存在不同的模式 ,前者冠脉钙化大多较为严重 ,钙化积分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较好 ,而后者钙化程度多数较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病理学 钙质沉着症 电子束CT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附19例报告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冯君 叶健烽 马虹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方法:对用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1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8例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发生率为0.94%。19例中有16例符合IHD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方法:对用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19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8例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发生率为0.94%。19例中有16例符合IHD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心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百分比(PSN)等于或大于75%者的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比例(11/13)和严重程度0~3(2)均大于PSN小于75%者1/6和1~0(2),<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与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 心肌桥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26
7
作者 胡承恒 杜志民 +2 位作者 唐安丽 伍贵富 马虹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按W HO 标准。结果 共发现32 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其中17 例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15 例为冠状动脉扩张并狭...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按W HO 标准。结果 共发现32 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其中17 例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15 例为冠状动脉扩张并狭窄。11 例并有心肌梗塞,17 例心绞痛,5 例为非典型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 瘤样扩张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2
8
作者 麦炜颐 曾群英 +3 位作者 陈国伟 李玉杰 杜志民 胡承恒 《新医学》 1997年第8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抢救成功率的疗法。方法:53例传统疗法无效的RHF患者,其中8例冠心病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适应症分入A组,接受PTCA,其余随机分入B和C组。B组接受强心利尿合剂... 目的:探讨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抢救成功率的疗法。方法:53例传统疗法无效的RHF患者,其中8例冠心病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适应症分入A组,接受PTCA,其余随机分入B和C组。B组接受强心利尿合剂治疗,C组联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临床疗效及门控电路99m锝心血池平面显像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超声心动描记术测量的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结果:7天后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8;B组:80%;C组:65%。LVEF:A组[治前(0.47±0.07),治后(0.71±0.07)];B组[治前0.50±0.09),治后(0.56±0.09)];C组[治前(0.50±0.05),治后(0.55±0.08)]FS:A组:[治前(0.25±0.06),治后(0.45±0.09)];B组[治前(0.27±0.04),治后(0.38±0.05)];C组[治前(0.28±0.05),治后(0.36±0.05)]。结论:三种疗法均明显优于传统疗法(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A疗法可直接去除病因,B疗法和C疗法可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为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创造条件,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成形术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曾群英 麦炜颐 +2 位作者 李玉杰 陈国伟 杜志民 《新医学》 1997年第11期590-591,59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Fra)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AM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ASA),B组加用噻氯匹定(商品名力抗栓...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Fra)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AM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ASA),B组加用噻氯匹定(商品名力抗栓,TP),C组加用速避凝和力抗栓。结果:住院期间,C组梗死后发生心绞痛(AP)频率、静滴硝酸甘油(NG)剂量、用镇痛药次数明显比A组及B组减少(P<0.01),且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比(E/A)改善均优于A组(P<0.01)和B组(P<0.05),心脑事件也有减少趋势。随访1年,C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远较A组(P<0.01)及B组(P<0.05)少,再发梗死(再梗)比A组和B组分别减少80%及50%、心性死亡比A组减少67%。结论:速避凝有强力的抗血栓作用,加用力抗栓治疗AMI患者,为可降低再梗及心脑事件发生的二级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药物疗法 辅助治疗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房内及房室结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修仁 刘思明 +3 位作者 马虹 柳俊 王业松 梁耀荣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阵发性房颤 )者及正常人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差异 ,通过调搏刺激研究两者的房颤诱发成功率。【方法】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 18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 3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作电生理测定。... 【目的】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阵发性房颤 )者及正常人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差异 ,通过调搏刺激研究两者的房颤诱发成功率。【方法】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 18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 3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作电生理测定。【结果】①食道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房颤者的诱发成功率高达 95 6 % ;②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两组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 ;③早搏刺激下阵发性房颤者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 ,与正常人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房颤患者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 ;②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房颤但又缺乏心电图证据的患者食道心房调搏术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房内 房室结 电生理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培养乳鼠非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武涛 董吁钢 +4 位作者 马虹 潘敬运 刘培庆 曾进胜 关永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培养乳鼠非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SD乳鼠非心肌细胞中 ,应用Ang (1 7) ,通过测定非心肌细胞DNA、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等指标 ,观察非...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培养乳鼠非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SD乳鼠非心肌细胞中 ,应用Ang (1 7) ,通过测定非心肌细胞DNA、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等指标 ,观察非心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Ang (1 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培养的乳鼠非心肌细胞的DNA及蛋白质合成 ,与单纯AngⅡ组相比 ,Ang (1 7) 10 -9、10 -8、10 -7、10 -6mol/L分别减少 [3 H]thymidine掺入 2 1%、31%、35 %、36 % ,减少 [3 H]Leucine掺入 15 %、2 5 %、31%、32 %。Ang (1 7)还能减少AngⅡ诱导培养的乳鼠非心肌细胞数目 (AngⅡ组吸光度 :0 86± 0 10 ;AngⅡ +Ang (1 7)组 :0 78± 0 0 9,P <0 0 5 ) ,其作用能被非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 [Sar1Thr8]AngⅡ抑制。【结论】Ang (1 7)能抑制AngⅡ诱导的乳鼠非心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非心肌细胞增殖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肥厚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灼林 吴小妮 +2 位作者 杜志民 胡承恒 张育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桥 )的特征和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 (IH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 2 398例患者 ,其中共检出心肌桥 2 2例。结果 心肌桥检出率为 0 92 % ;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 ;心肌桥段冠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桥 )的特征和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 (IH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 2 398例患者 ,其中共检出心肌桥 2 2例。结果 心肌桥检出率为 0 92 % ;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 ;心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最主要征象 :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 5 4 5 % ;有心肌桥患者临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结论 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心肌桥最主要征象 ;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 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2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为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 70 %的患者和 15例正常人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 ,并作Leaman冠状动脉记分 ,左... 为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 70 %的患者和 15例正常人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 ,并作Leaman冠状动脉记分 ,左心室造影测左心室射血分数 ,研究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Leaman冠状动脉记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2 76 .12± 16 4.75ng/L比 411.44± 110 .32ng/L ,P <0 .0 1)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与Leaman记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1,P <0 .0 0 1) ,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r=0 .5 7,P <0 .0 0 1) ;患者全组Leaman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 ,但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 <2 5 0ng/L的亚组 ,Leaman记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r=- 0 .49,P <0 .0 5 )。结果提示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均有一定关系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降低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而减退。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变化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4 位作者 胡承恒 李向民 李怡 伍贵富 马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 (CAC)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 2 9例老年患者行电子束CT检测CAC并计算每例的CAC总积分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1) 2 2 9例患者中 ,...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 (CAC)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 2 9例老年患者行电子束CT检测CAC并计算每例的CAC总积分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1) 2 2 9例患者中 ,CAC检测阳性 2 2 0例 ,总阳性率 96 .0 7% ;造影显示有 2 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 ,其中 16 8例确诊为冠心病。 (2 )全组CAC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9%、13%、76 %和 89% ,诊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应指标则分别为 97%、19%、94%和 33%。(3)老年男性组CAC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老年女性则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较低。综合考虑敏感性及特异性 ,对于老年男性 ,以CAC积分为 2 0 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分值较好 ,而对于老年女性则以 5 0作为诊断分值较佳。结论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具有一定价值 ,但应结合性别和钙化分值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老年人
下载PDF
迷宫术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希 王治平 +5 位作者 殷胜利 姚尖平 王业松 唐白云 巫国勇 曾讯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迷宫术与射频消融结合 ,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对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的同时 ,在体外循环下右房按迷宫手术方法 ,左房则按迷宫手术设... 【目的】探讨迷宫术与射频消融结合 ,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对 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的同时 ,在体外循环下右房按迷宫手术方法 ,左房则按迷宫手术设计用射频消融方法进行心房纤颤的治疗。【结果】开放主动脉后 ,心脏自动复跳 ,心房纤颤消失。【结论】迷宫术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瓣膜疾病 心房纤颤 迷宫术 射频消融 治疗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泵功能的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吁钢 黄文清 +4 位作者 徐钟源 马虹 叶慧膺 曾熙兰 廖新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观察了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泵功能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提示,TNF的高低与AMI泵功能分级无相关性,巨在AMI发病36小时内迅速消失;CRP与AMI泵功能不全呈显著负相关,当CRP>52500μg/L时... 本文观察了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泵功能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提示,TNF的高低与AMI泵功能分级无相关性,巨在AMI发病36小时内迅速消失;CRP与AMI泵功能不全呈显著负相关,当CRP>52500μg/L时,左室射血分数<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泵功能
下载PDF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建桂 马中富 +1 位作者 马虹 柳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溶栓疗法
下载PDF
CD_(59)对补体介导的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素华 马虹 +4 位作者 黄守坚 董吁钢 吴楚坤 王锦群 孙家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31-633,共3页
目的 利用豚鼠工作心脏研究激活补体能否直接引起心肌缺血损伤及CD59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6只豚鼠工作心脏随机分为补体组和CD59组 ,分别给予 3%人血浆 +酵母多糖和CD59+ 3 %人血浆 +酵母多糖二种处理 ,记录处理前后心外膜心电图S... 目的 利用豚鼠工作心脏研究激活补体能否直接引起心肌缺血损伤及CD59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6只豚鼠工作心脏随机分为补体组和CD59组 ,分别给予 3%人血浆 +酵母多糖和CD59+ 3 %人血浆 +酵母多糖二种处理 ,记录处理前后心外膜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左心室内压上升速率 (dp/dtmax)、左心室最大内压 (LVPmax)、冠脉流量 (CF)、心输出量 (CO)和心率 (HR)的变化 ,并在实验结束时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补体组在处理后dp/dtmax、LVPmax、CF、CO均下降 ,HR增快 ,心外膜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 ,而CD59组在处理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激活补体可直接引起心肌缺血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补体 心肌缺血 CD_(59)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曾群英 张育君 罗致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初凡 杜志民 +4 位作者 胡承恒 梅卫义 伍贵富 李怡 马虹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 30 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既往心绞痛与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左心室功能...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 30 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既往心绞痛与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左心室功能等的关系。结果 ① 30 7例患者中 ,有既往心绞痛者 192例 (A组 ) ,无既往心绞痛者 115例 (B组 )。②A组CK和CK MB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P <0 0 5 )。③A组梗死相关动脉有良好侧支循环的比率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④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而室壁运动Cortina计分明显低于B组(P <0 0 1)。结论 既往心绞痛可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既往心绞痛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左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