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钱孝贤 郑振声 +4 位作者 吴伟康 陈燕铭 张书刚 高国全 陆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 +反搏组 (反搏组 ) 3组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用改良硝...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 +反搏组 (反搏组 ) 3组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用改良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心肌缺血前后血清NO含量、以及心肌组织的NO含量和NOS比活性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的NOS亚型即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的蛋白合成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构成型NOS(cNOS)信使核糖核酸 (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和结扎后 6 0min ,3组犬血清NO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扎后 12 0min和 180min时 ,反搏组犬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5 )。正常组和反搏组犬心肌组织NO含量和NOS比活性均大于缺血组 (P <0 0 5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iNOS蛋白合成增多 ,而eNOS蛋白合成减少 ;体外反搏对iNOS有抑制作用 ,对eNOS有促进作用。此外心肌缺血时cNOS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 ,反搏可促进cNOSmRNA的表达。结论 :体外反搏促进NO的产生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一氧化氮 体外反搏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璘 刘金来 +3 位作者 周汉健 赵长林 彭朝权 钱孝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 ,并探讨其诊疗指引。方法 分析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共 6 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资料 ,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7... 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 ,并探讨其诊疗指引。方法 分析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共 6 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资料 ,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7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 ,占5 8 7% ,其中 70 3 %狭窄程度大于 5 0 % ,43 8%为多支冠脉狭窄。年龄、性别、病程、血脂在冠脉狭窄与非狭窄患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意义 ,但伴高血糖或高血压的患者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高血糖或高血压患者。另冠脉狭窄中 6 7 5 %患者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ST下移≥ 0 2mV。 2 6例冠脉狭窄大于 5 0 %的患者作了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消失。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尤其伴高血压、高血糖或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ST下移≥ 0 2mV患者多数有冠脉器质性狭窄 ,甚至为多支冠脉狭窄 ,其次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潜在的病理解剖基础 ,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治疗 ,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三支病变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造影 血运重建
下载PDF
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长林 陈璘 +1 位作者 刘金来 关健强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5期313-314,共2页
为探讨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31例室性心律失常 (VA)患者给予胺碘酮个体化治疗 ,疗程 1年以上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1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QT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 为探讨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31例室性心律失常 (VA)患者给予胺碘酮个体化治疗 ,疗程 1年以上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1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QT间期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胺碘酮的维持量为 15 5± 37mg/天 ,比推荐的用量 (2 0 0~ 40 0mg/天 )要小 ,而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VA)的有效率仍高达 90 .3% ;QT间期轻度延长 (396± 5 1msvs 438± 5 3ms ,P <0 .0 5 )。不良反应方面 ,有一例患者出现一过性FT3、FT4 升高 ;未出现扭转型室速和室颤发作 ;无肺毒性和肝肾损害等副作用。不良反应也比文献报道的非个体化治疗方案要少 (3 .2 %vs 5 %~ 15 % )。结论 :胺碘酮长疗程个体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确切 ,维持用量较小 ,相关的不良反应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冠状静脉逆灌注对犬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成喜 潘思年 +3 位作者 符永玫 刘旭辉 刘金来 张书刚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冠状静脉逆灌注方法 ,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犬 13条 ,随机分为逆灌注组 (n =7)和对照组 (n =6 )。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A) ,逆灌注导管经右颈外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并进一步插至心大静...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的冠状静脉逆灌注方法 ,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犬 13条 ,随机分为逆灌注组 (n =7)和对照组 (n =6 )。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A) ,逆灌注导管经右颈外静脉送入冠状静脉窦并进一步插至心大静脉 (GCV)远端 ,动脉血由左颈总动脉引出 ,以自身动脉血压为动力进行持续逆灌注。逆灌注组于LADA结扎后 5min开始持续逆灌注 ,共 6h ;对照组同样进行插管但不灌注。观察血流动力学、心电图、血清生化及形态学改变。【结果】逆灌注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 P <0 0 5~ 0 0 1)。LADA结扎后两组缺血中心区心外膜心电图ST段均明显抬高 ,30min后逐渐回降 ,逆灌注组回降速度较快 (P <0 0 1)。与逆灌注组相比 ,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 MB(CK MB)明显升高 ,一氧化氮 (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0 0 1)。对照组和逆灌注组缺血心肌发生梗死的面积分别占 ( 76 2± 4 7) %和 ( 38 8± 7 3) % (P <0 0 1)。光镜下 ,逆灌注组前室间静脉 (LADV)及其小属支内膜结构完整 ,无明显损伤 ;两组均未见到出血性梗死。【结论】采用简便的冠状静脉逆灌注方法可明显减轻心肌的缺血性损伤 ,减小心肌梗死面积 ,稳定血流动力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血管 血液灌注 冠状静脉逆灌注 心肌保护
下载PDF
QT离散度在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书刚 梁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8例冠心病、95例正常人和36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测定运动前和运动高峰时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冠心病... 目的: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8例冠心病、95例正常人和36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测定运动前和运动高峰时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和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大于正常人,且运动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高于运动前,而正常人QTD和QTcd运动前后无差别;运动试验阳性而静息时心电图和QT离散度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D和QTcd明显增大;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运动前后QTD和QTcd变化不明显。结论:运动增加QT离散度是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ST偏移和QTD和QTcd增大可增加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试验 心电图 QT离散度
下载PDF
抗链球菌壁多糖抗体对风湿性心瓣膜炎的特异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朝权 余步云 +1 位作者 陈国庆 梁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90-192,196,共4页
目的:探讨抗A组溶血性链球菌壁多糖抗体(ASP)在风湿性心瓣膜炎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最具生物活性的多糖部分作包被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SP水平。结果:风湿性心瓣膜炎组(3... 目的:探讨抗A组溶血性链球菌壁多糖抗体(ASP)在风湿性心瓣膜炎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最具生物活性的多糖部分作包被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SP水平。结果:风湿性心瓣膜炎组(31例)的ASPIgG、ASPIgM水平,BI:3.656±2.194和2.603±0.749,阳性率58.1%和77.4%,明显高于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组、风湿性关节炎组、急性肾炎组、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组、病毒性心肌炎组、非风湿性瓣膜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001),而后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组、风湿性关节炎组的ASPIgG、ASPIgM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SP对风湿性心瓣膜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链球菌 风湿性 心瓣膜炎
下载PDF
冠心病心肌梗塞与抗心磷脂抗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朝权 霍道贵 +2 位作者 余步云 张书刚 陈国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881-882,共2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塞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冠心病(80例)、心肌梗塞(30例)、心房纤颤(28例)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CL。结果:冠心病患者ACL的阳性率(2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塞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冠心病(80例)、心肌梗塞(30例)、心房纤颤(28例)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CL。结果:冠心病患者ACL的阳性率(2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心肌梗塞组ACL的阳性率(40%)显著高于非心肌梗塞组(P<0.01);心房纤颤组ACL的阳性率与非房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L存在于部分冠心病患者中,在心肌梗塞患者阳性率更高,说明ACL对冠心病心肌梗塞可能有一定的预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冠心病
下载PDF
心肌灌注核素显像、平板运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朝权 霍道贵 +3 位作者 陈璘 姚洁娜 梁真 程木桦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核素显像 (ECT)、平板运动心电图 (TET)及动态心电图 (DE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对 80例冠心病患者同步进行 ECT、 TET及 DEG,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ECT的阳性率 (91.3% )...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核素显像 (ECT)、平板运动心电图 (TET)及动态心电图 (DE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对 80例冠心病患者同步进行 ECT、 TET及 DEG,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ECT的阳性率 (91.3% )明显高于 TET(77.5 % )、DEG(6 2 .5 % ) ,TE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DEG。而 DEG的特异性 (86 .5 % )明显高于 TET (78.2 % )和 ECT (74.6 % )。结论 :ECT、 TET能较好地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和部位。DEG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核素显像 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广东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与HLA、Gm(1)和Km(1)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古洁若 余步云 唐英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78-80,共3页
广东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与HLA、Gm(1)和Km(1)关系的探讨古洁若,余步云,唐英春(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广州,510630)关键词风温性心瓣膜病;HLA;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中图号R593.21;541.... 广东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与HLA、Gm(1)和Km(1)关系的探讨古洁若,余步云,唐英春(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广州,510630)关键词风温性心瓣膜病;HLA;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中图号R593.21;541.2近年来,免疫遗传学与疾病的关系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 心瓣膜病 HLA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黄芪在人胚心肌细胞培养中抗柯萨奇B_2病毒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建新 余步云 李卓仁 《心功能杂志》 1998年第4期249-250,共2页
临床观察发现含有黄芪的中药复方提取剂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一定疗效[1~3]。目前认为柯萨奇B2(CoxB2)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作者通过观察CoxB2型病毒感染人胚心肌细胞后的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病毒滴度变化,以... 临床观察发现含有黄芪的中药复方提取剂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一定疗效[1~3]。目前认为柯萨奇B2(CoxB2)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作者通过观察CoxB2型病毒感染人胚心肌细胞后的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病毒滴度变化,以进一步研究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肌细胞培养 柯萨奇病毒 药理
下载PDF
心肌抗体结合链球菌膜抗原吸附试验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
11
作者 周汉建 陈国庆 余步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98-499,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抗体 (HRA)结合链球菌膜抗原吸附试验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 117例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 3 2例正常人血清的HRA ,并将测得的阳性血清用A组链球菌膜抗原进行吸附试验。结果 风心病、原发性心... 目的 探讨心肌抗体 (HRA)结合链球菌膜抗原吸附试验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 117例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 3 2例正常人血清的HRA ,并将测得的阳性血清用A组链球菌膜抗原进行吸附试验。结果 风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HRA阳性率的分别为 65 7%、5 7 9%、5 0 %、2 6 7%和 2 5 % ,吸附试验阳性率则分别为 73 9%、18 2 %、11 1%、0 %和 0 %。吸附后风心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性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 (P <0 0 1)。结论 应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HRA结合链球菌膜抗原吸附试验 ,既可提高风心病诊断的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抗体 链球菌抗原 心血管病 诊断
下载PDF
冬眠心肌检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金来 张书刚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冬眠心肌的检测对于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年冬眠心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核素、超声、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等可以用来检测冬眠心肌。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可能成为评价冬眠心肌功能储备和代谢... 冬眠心肌的检测对于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年冬眠心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核素、超声、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等可以用来检测冬眠心肌。磁共振及磁共振波谱可能成为评价冬眠心肌功能储备和代谢活性的非常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心肌 冠心病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孝贤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9年第4期155-157,共3页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VEGF及其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可改善心肌缺血、防治再狭窄、甚至在心脏和血管移植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VEGF 血管通透性因子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德冰 钱孝贤 +4 位作者 周汉建 陈璘 刘金来 赵长林 彭朝权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36例AMI患者经尿激酶或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76例符合冠脉再通标准,为再灌注组,60例未达到冠脉再通标准,为未灌注组,比较两组心律...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36例AMI患者经尿激酶或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76例符合冠脉再通标准,为再灌注组,60例未达到冠脉再通标准,为未灌注组,比较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发生频率、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率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灌注组一过性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缓慢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未灌注组(P〈0.05或0.01),再灌注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第2~4h明显高于未灌注组,从第8h开始明显低于未灌注组(P〈0.01或0.05),再灌注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率、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灌注组(P均〈0.01)。结论 再灌注组和未灌注组在心律失常的发生类型、频率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冠脉再灌注可减少AMI心脏性事件,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心肌再灌注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韦美发 刘金来 《右江医学》 200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方法对照组39例入院后予硝酸酯类、ACEI、拜新同(血压增高者)或硫氮卓酮,倍他乐克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凯时10μg+生理盐水100ml...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方法对照组39例入院后予硝酸酯类、ACEI、拜新同(血压增高者)或硫氮卓酮,倍他乐克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凯时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天,两组治疗7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变化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凯时与常规药物合用治疗UAP能迅速控制心绞痛,降低近期心肌梗死(AMI)发生率与猝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肠溶阿司匹林 心绞痛缓解率 心电图变化 对照组 硝酸酯类 ACEI 硫氮卓酮 血压增高 常规治疗 倍他乐克 生理盐水 合用治疗 常规药物 心肌梗死 治疗组 凯时 入院后
下载PDF
广州市部分干部年龄和性别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朝权 霍道贵 +3 位作者 张书刚 余步云 陈磷 赵长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0-331,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40岁以上部分干部不同年龄、性别的血脂水平。方法按常规检查 1945例干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男性和女性50岁以上的TC水平和异常率均明显... 目的了解广州市40岁以上部分干部不同年龄、性别的血脂水平。方法按常规检查 1945例干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男性和女性50岁以上的TC水平和异常率均明显高于49岁以下,50岁以上的女性TC水平和异常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59岁以下的TG水平明显高于60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的TG水平和异常率明显高于59岁以下;女性49岁以下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50岁以上女性和49岁以下男性,50岁以上男性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结论男女性随年龄的增长TC均逐渐增高;男性随年龄增长TG逐渐下降,女性随年龄增长TG及HDL-C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性别 血脂 冠心病
下载PDF
体外反搏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钱孝贤 郑振声 《新医学》 2000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反搏 ECP 内皮细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长林 陈璘 +2 位作者 刘金来 易敏慈 梁真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PAO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 5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 ,10 0 μg/d ,静脉给药 ,疗程 14d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无痛性行走距离、踝臂压力比率、患肢胫后...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PAO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 5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 ,10 0 μg/d ,静脉给药 ,疗程 14d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无痛性行走距离、踝臂压力比率、患肢胫后动脉平均血液流速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82 .2 %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或明显改善 ;无痛性行走距离由 (2 31.8± 78.9)m延长至(32 7 2± 85.7)m ;踝臂压力比率由 0 .59± 0 .31增至 0 .87± 0 .4 1;患肢胫后动脉平均血流速也由(2 .3± 1.2 )cm/s上升至 (3.4± 1.3)cm/s。而不良反应则较轻。结论 :前列腺素E1对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及较轻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列腺素E1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长林 陈璘 +2 位作者 刘金来 易敏慈 梁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79-288,共10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 E1 (PGE1 )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 ASO患者给予PGE1 治疗 ,10 0︼g/ d,iv gtt,疗程 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无痛性行走距离、踝臂压力比率、患肢胫后动脉平均血液流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 E1 (PGE1 )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 ASO患者给予PGE1 治疗 ,10 0︼g/ d,iv gtt,疗程 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无痛性行走距离、踝臂压力比率、患肢胫后动脉平均血液流速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86 .1%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或明显改善 ;无痛性行走距离由 (2 48.1± 78.2 ) m延长至 (336 .2±86 .4) m;踝臂压力比率由 0 .6 1± 0 .32增至 0 .90± 0 .43;患肢胫后动脉平均血液流速也由 (2 .1± 1.1)上升至 (3.5± 1.1) cm/s。除了注射部位疼痛外 ,其他不良反应较少见。结论 :PGE1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前列腺素E1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广州市省公医系统部分干部血脂改变近况
20
作者 彭朝权 霍道贵 +4 位作者 张书刚 陈磷 赵长林 刘金来 张成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省公医系统 40岁以上部分干部近三年血脂水平的改变。方法  1995~ 1998年 2次对2 6 10例和 2 970例干部采用常规酶法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1998年组TC水... 目的 了解广州市省公医系统 40岁以上部分干部近三年血脂水平的改变。方法  1995~ 1998年 2次对2 6 10例和 2 970例干部采用常规酶法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1998年组TC水平 [(5 5 1± 1 0 0 )mmol/L]与 1995年组 [(5 5 3± 1 0 6 )mmol/L]无明显差异 ;1998年组TG水平[(1 5 9± 1 0 4)mmol/L]明显高于 1995年组 [(1 2 7± 0 84)mmol/L];1998年组HDL -C水平 [(1 0 1± 0 33)mmol/L]明显低于 1995年组 [(1 35± 0 37)mmol/L]。 1995年组和 1998年组女性T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 ;1998年组男性T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近三年来TG明显升高 ,HDL -C明显降低 ,应继续加强对血脂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调查 性别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