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8例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万苗坚 赖唯 +2 位作者 谢淑霞 苏向阳 陆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5,共2页
对108例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并对部分患者做了可疑致病化妆品斑贴试验。结果表明,中轻年女性患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皮炎(96.3%);大部分是由一般化妆品引起,其次为祛斑增白类化妆品。14例做了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有... 对108例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并对部分患者做了可疑致病化妆品斑贴试验。结果表明,中轻年女性患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皮炎(96.3%);大部分是由一般化妆品引起,其次为祛斑增白类化妆品。14例做了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有6例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化妆品皮肤病的诊疗
2
作者 谢淑霞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0年第3期50-52,49,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化妆已成为像吃饭穿衣一样的家常事。林林总总的化妆品让人目不暇接,从洁肤到美容、从治疗到保健 从营养到抗衰老、祛斑除臭、瘦身减肥,一时间。
关键词 分类 毛发损害 甲损害 皮肤色素异常 光感性皮炎 化妆品皮肤病 诊断 治疗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121例住院病人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阳元珠 万苗坚 +2 位作者 黄怀球 廖醒欢 区风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1-92,共2页
目的 :探讨带状疱诊发病以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本院 12 1例住院带状疱疹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大于 5 0岁的患者最多 ,占 6 2 % ,其中 5例发生疹后神经痛 ;春夏季为好发季节 ;有明确诱因者 71例 ,其中有 4 5例合并有各种内脏... 目的 :探讨带状疱诊发病以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本院 12 1例住院带状疱疹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大于 5 0岁的患者最多 ,占 6 2 % ,其中 5例发生疹后神经痛 ;春夏季为好发季节 ;有明确诱因者 71例 ,其中有 4 5例合并有各种内脏疾病 ;皮损好发部位为三叉神经和肋间神经 ,分别占 39.2 %和 31.7%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以 4 0岁以上年龄为主。结论 :带状疱疹的好发季节为春夏季 ,合并有内脏疾病、年龄较大者发病率较高 ,如处理不及时 ,可出现疹后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神经损伤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万苗坚 赖维 +3 位作者 陆春 黄怀球 朱国兴 苏向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 :为评价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方法 :对 6 0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为二组治疗 ,A组 (30例 )用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 ,B组 (30例 )用二甲胺四环素胶囊治疗 ,治疗时间均为 2 1天 ; 结果 :治疗前后 ,A组和 B... 目的 :为评价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方法 :对 6 0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为二组治疗 ,A组 (30例 )用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 ,B组 (30例 )用二甲胺四环素胶囊治疗 ,治疗时间均为 2 1天 ; 结果 :治疗前后 ,A组和 B组的炎性皮损数减少明显 (P<0 .0 5 )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西环素 痤疮 胶囊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功能的研究
5
作者 陆春 李娟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9期27-28,共2页
目的:比较皮肌炎患者与正常人的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及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探讨皮肌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半固体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法观察22例皮肌炎患者的粒-巨噬细胞系、红系、巨核细胞系的集落及丛落数。结果:皮肌炎... 目的:比较皮肌炎患者与正常人的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及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探讨皮肌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半固体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法观察22例皮肌炎患者的粒-巨噬细胞系、红系、巨核细胞系的集落及丛落数。结果:皮肌炎患者的粒-巨噬细胞系、红系、巨核细胞系的集落分别为119.4351.44、75.1236.26、9.183.76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丛落数分别为240.5392.11、60.6920.72、29.0113.5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皮肌炎患者的造血干/祖细胞集落数减少而丛落数不减少,提示皮肌炎患者和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异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异常可能是皮肌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增殖分化功能 皮肌炎 造血干/祖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疱疹病毒gD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慧兰 李明 +3 位作者 廖元兴 江悦华 吴锦银 徐广坤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Sav株中扩增糖蛋白D(gD)基因646bp片段,克隆入M13mp18、M13mp19测序载体。将经测序证明的HSV2gD基因与PWR4501表达载体进行重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β... 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Sav株中扩增糖蛋白D(gD)基因646bp片段,克隆入M13mp18、M13mp19测序载体。将经测序证明的HSV2gD基因与PWR4501表达载体进行重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gD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占大肠杆菌菌体总蛋白含量的501%。经DotELISA及免疫印迹鉴定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对gD2表达产物进行了初步纯化,纯度达90%。gD2的高效表达和纯化有助于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学特性,为研制生殖器疱疹基因工程疫苗和免疫学诊断试剂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糖蛋白D 大肠杆菌 生殖器疱疹
原文传递
耳真菌病275例临床小结 被引量:23
7
作者 詹益斯 张玉清 文博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41-241,共1页
耳真菌病为真菌进入外耳道后繁殖生长所引起的皮肤感染.笔者自1985年7月~1992年12月共诊治耳真菌病275例,均为广州地区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75例中,男152例,女123例;年龄4~65岁,其中15~30岁210例(76.4%),病程15... 耳真菌病为真菌进入外耳道后繁殖生长所引起的皮肤感染.笔者自1985年7月~1992年12月共诊治耳真菌病275例,均为广州地区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75例中,男152例,女123例;年龄4~65岁,其中15~30岁210例(76.4%),病程15d~5年.其中,左耳92例,右耳122例,双耳61例.外耳道真菌病237例,乳突根治后术腔真菌感染38例,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158例(57.5%).外耳道奇痒77例,轻度瘙痒167例;胀闷伴阻塞感145例;耳鸣96例;耳痛21例.检查:外耳道可见白色点状污秽物7例,缘黑色点状污秽物18例,黄白色块状、糊状污秽物250例.全部病例涂片送检,均找到真菌菌丝及孢子.真菌培养235例,阳性198例(84.2%),其中分离176株真菌:曲菌157株(89.2%),青霉菌12株(6.8%),白色念球菌7株(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疾病 真菌病 抗真菌药 疗效
原文传递
一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及其致病的HSV2野生株的糖蛋白D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慧兰 廖元兴 +3 位作者 李明 江悦华 吴锦银 徐广坤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我国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与糖蛋白D基因序列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我国一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离的野生株中扩增、克隆出糖蛋白D( gD)基因序列。结果 将野生株 gD基因序列同国外已发表的疱疹病毒 ... 目的 探讨我国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与糖蛋白D基因序列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我国一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离的野生株中扩增、克隆出糖蛋白D( gD)基因序列。结果 将野生株 gD基因序列同国外已发表的疱疹病毒 2G株进行比较 ,发现其gD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有个别突变。结论 本课题对研究我国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氨基酸序列和抗原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2型 糖蛋白D 核酸序列 PCR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基因Sav株及野生株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9
作者 杨慧兰 李明 +4 位作者 江悦华 肖建华 吴锦银 廖元兴 徐广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探讨我国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gD)基因结构和功能及与国外的病毒株之间的差异,为研制我国生殖器疱疹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HSV-2Sav国际标准毒株及我国1例生殖器疱疹复发型野生株... 探讨我国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gD)基因结构和功能及与国外的病毒株之间的差异,为研制我国生殖器疱疹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HSV-2Sav国际标准毒株及我国1例生殖器疱疹复发型野生株中扩增、克隆出糖蛋白D基因序列。结果将野生株和Sav株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同HSV-2G株比较,发现其DNA同源性为99.2%,氨基酸同源性为99.1%。结论我国HSV-2野生株同国外的Sav株及G株gD基因存在高度的同源性,同时也存在一定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属 糖蛋白类 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