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丽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者80例,其中围绝经期38例(围绝经期组),绝经...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局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者80例,其中围绝经期38例(围绝经期组),绝经后42例(绝经后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所有对象取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和PR转录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ER及PR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围绝经期组比较,绝经后组ER、PR升高显著(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ER及PR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围绝经期组比较,绝经后组ER、PR升高显著(P〈0.05)。紫外透射图表明,对照组EP、PR蛋白表达清晰,膜内外分界分明,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颜色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水平较对照组均增加,细胞多呈不规则状,杂乱分布。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原因推测与激素受体局部水平的改变存在一定的关系,及时检测患者ER及PR表达水平,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围绝经期 绝经后
下载PDF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56例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任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56例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56例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90.4±22.4)min,术中出血量(217.8±21.4)mL,子宫重量(247.9±44.0)g,肌瘤或腺肌瘤最大直径(57.3±9.4)m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4±2.1)h,住院时间(6.35±1.70)d,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3.60%。结论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均具有腹腔干扰小、不易粘连、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