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道家哲学略述:回归自然的理论建构与价值追求
- 1
-
-
作者
无
-
机构
中山哲
-
出处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332-333,共2页
-
文摘
该著对道家哲学的形成与演变,以及道家与道教、儒学、佛学的理论交涉,作了深入的研究。在对宇宙论的评价上,作者以“类归性的认知方式”区别于西方的分解-分析性方式,充分肯定宇宙论追踪大自然变迁节律并以这种节律作“类分”所提供的客观知识意义;又以“价值存在化”或“存在价值化”如何可能为关切点,揭明古圣贤由于以敬畏与感恩之心对待存在世界的客观变迁节律,从而使这种节律蒙上神圣色彩并得以证取价值。由是,价值与事实相互确认成为可能。另外,该著认为魏晋玄学支撑的是一种个体现世绝对自我的精神追求,这也不同于学界通常认玄学主“自然即名教”的看法。
-
关键词
道家哲学
绝对自我
魏晋玄学
回归自然
客观知识
宇宙论
精神追求
感恩之心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 2
-
-
作者
无
-
机构
中山哲
-
出处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326-326,共1页
-
文摘
从近代学术文化背景的分析入手,该著揭示了广义的中国哲学学科从比较哲学、中国哲学史到中国哲学创作的演进程序,既肯定它对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贡献,又注意检讨其学科形成史对哲学创作的消极作用。该著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只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更是中国哲学创作的方法论探讨;它不是通常的方法论原则的罗列,而是作者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经验反思。在对中国哲学学科正当性的反思中,作者把焦点从哲学史移向哲学创作,提议把经典哲学素材扩展到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注重经典作品中想象性或情节化论述的思想特征的把握,还有相关道德意识经验的重新分析;更重要的是,作者还努力赋予经典哲学切实的经验性格,以展示其思想的当代效应。
-
关键词
近代学术
情节化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现代学术
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道德意识
方法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辉煌与徬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史
- 3
-
-
作者
无
-
机构
中山哲
-
出处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353-353,共1页
-
文摘
该著对西方现代与后现代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设计等)的发展历程、典型流派、著名人物作品进行了批评性的美学分析,阐明了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影响下的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纵观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基本遵循的是两条路线:一是越来越抽象,从内部将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逐步抽空、瓦解;二是越来越泛化,从外部将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一步步地抹煞甚或消解。可以说,现代艺术循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进行探索,最终却殊途同归,实现了打破传统艺术本质与美学思索的目的。后现代艺术则尝试对这种破坏加以重建,虽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但似乎并不成功。该著对近百年来的艺术实践与美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试图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给予前瞻性的参考。
-
关键词
批评性
中国现代艺术
后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美学分析
两条路线
艺术本质
现代与后现代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