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山商报》举办汽车文化节的几点感受
1
作者 肖良津 《中国地市报人》 2009年第8期28-29,共2页
中山,地处珠三角西岸,人口230万,地级市,直辖24个镇区,经济名列广东省第五位,是省二级城市中的头名。发达的经济,便利的交通,繁茂的人口,诸因素的叠加为中山汽车消费市场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的必争... 中山,地处珠三角西岸,人口230万,地级市,直辖24个镇区,经济名列广东省第五位,是省二级城市中的头名。发达的经济,便利的交通,繁茂的人口,诸因素的叠加为中山汽车消费市场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的必争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消费市场 中山 文化节 感受 商报 二级城市 汽车厂家 珠三角
下载PDF
阵痛,医药卫生十大政策之变
2
作者 梁思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类药品 医药卫生 医疗卫生 保健食品注册 血站管理 非处方药 非法行医 药品交易 医院管理年 医用设备 终止妊娠药品
下载PDF
深度挖掘,找准城市的脉动
3
作者 查九星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第10期24-25,共2页
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之一的中山市,近年来在新闻市场上受到省级媒体的严重冲击。《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媒体及其子报均在中山开设了地方版。对于一个仅300万常驻人口的城市来讲,本来新闻资源就相对匮乏,还要每天... 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之一的中山市,近年来在新闻市场上受到省级媒体的严重冲击。《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媒体及其子报均在中山开设了地方版。对于一个仅300万常驻人口的城市来讲,本来新闻资源就相对匮乏,还要每天面临着七八家媒体记者"过筛"式的抢稿,这个城市的新闻竞争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作为本土唯一的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深度挖掘 脉动 《南方日报》 《羊城晚报》 《广州日报》 媒体记者 新闻竞争
下载PDF
办好教育周刊的“三个贴近”
4
作者 林燕英 《中国地市报人》 2009年第11期57-59,共3页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教育周刊是教育报道的主要阵地,与广大读者有密切联系。因此,办好教育周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要办好这份教育周刊并非易事。教育周刊的读者群体从幼儿到大学教授都有,...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教育周刊是教育报道的主要阵地,与广大读者有密切联系。因此,办好教育周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要办好这份教育周刊并非易事。教育周刊的读者群体从幼儿到大学教授都有,这要求教育周刊不仅具备权威性、政治性、新闻性、时效性、专业性。还要具备有趣味性、灵活性、服务性。此外,由于教育行业有暑假寒假,即“旺季”“淡季”,这就要求要教育周刊要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教育热点,报道教育新闻做到“动静”,结合各种节日假期策划精品专题。基于教育行业的特殊和重要性,要办好教育周刊,就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教育部门、贴近学校和老师、贴近学生和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贴近” 好教育 周刊 教育行业 读者群体 人民群众 教育报道 大学教授
下载PDF
传统报业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分析
5
作者 岳才瑛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第8期52-53,共2页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教授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预测:“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此言一出,“报纸消亡论”的观点一直在国内外报界争论不休。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传统报业 新闻学者 报纸 菲利普 垃圾桶 国内外 消亡论
下载PDF
打造发行品牌 让受众乐意掏钱买报纸
6
作者 谢琼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第12期47-48,共2页
什么是品牌?“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做了精辟的解答: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品牌是消费者... 什么是品牌?“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做了精辟的解答: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品牌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服务)的各种感性印象与理性认识的总和,即总体印象或总评价。作为一份地级市的都市类报纸,如何打造发行品牌,让更多受众主动掏钱买报纸呢?笔者认为,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类报纸 品牌 受众 发行 现代营销学 消费者 竞争对手 科特勒
下载PDF
授之以渔激活新闻摄影
7
作者 黄春华 《岭南新闻探索》 2006年第4期40-42,共3页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我们经常说要“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常说要为摄影记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真正做起来,许多人却仍是停留于授之以鱼,只解决他们的“三餐之需”:缺器材时就买一批相机,图...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我们经常说要“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常说要为摄影记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真正做起来,许多人却仍是停留于授之以鱼,只解决他们的“三餐之需”:缺器材时就买一批相机,图片用得不好时就找编辑开开会,没图片时就给摄影记者加加分,施施压……能否给新闻摄影一个自我持续发展的机制,让他们不需再依赖喂哺,不需再因为弱势而“享受”扶持政策?这,就要求报社管理层从观念上实现转变一改“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摄影 授之以渔 摄影记者 图文并重 扶持政策 实现转变 管理层
原文传递
一位南下干部的去留心路
8
作者 廖薇 《山西老年》 2010年第2期6-7,共2页
解放后,广东中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移民——南下干部。他们的到来,不仅为中山故事的讲述增添了爽朗的北方口音。
关键词 广东 干部 麻风病 普通话 新移民 县委书记 北方人 保卫组 口音 山西
原文传递
城市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市民声音”
9
作者 陈慧 《才智》 2013年第17期255-255,共1页
2013年5月20日起,中山商报推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岐江桥》系列,一直连续十多天。报道的初衷,只是对一条服役市民多年老桥说声再见,也希望新桥能屹立百年,永远不需要被人怀念,能与这座城市能相伴永远。报道过程中笔者发现:市民怀念有怀... 2013年5月20日起,中山商报推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岐江桥》系列,一直连续十多天。报道的初衷,只是对一条服役市民多年老桥说声再见,也希望新桥能屹立百年,永远不需要被人怀念,能与这座城市能相伴永远。报道过程中笔者发现:市民怀念有怀念的理由,政府拆建有拆建的无奈。但两者之间,似乎缺了一条有效沟通的"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岐江桥"系列报道,从平面媒体消息类报道跳出来,最后成为一次成功的市民参与活动,并提出了市民在参与城市重大项目中有意见表达和参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过程 江桥 跳出来 消息类 主人翁精神 新闻背景 保留意见 桥体 第一时间 岐江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