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哲学传统的创造性书写——八卷本《冯达文文集》评议
1
作者 郑淑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八卷本《冯达文文集》全方位地勾勒出冯先生四十多年哲学探索的心路历程。《文集》写作风格统一,以极其宏阔的思想视野展示了儒、释、道三大传统各自的独特魅力。在学理上,《文集》各卷独成一帙又相互发明,从哲学、宗教、文化的角度对... 八卷本《冯达文文集》全方位地勾勒出冯先生四十多年哲学探索的心路历程。《文集》写作风格统一,以极其宏阔的思想视野展示了儒、释、道三大传统各自的独特魅力。在学理上,《文集》各卷独成一帙又相互发明,从哲学、宗教、文化的角度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了清晰、简洁而富有洞见的阐发。总体而言,《文集》展示了冯先生一以贯之的价值关怀,呈现了清晰自洽的论证思路,以汉唐宇宙论为哲学聚焦之方法,以道家理想为思想价值之底色,以情本论/事本论为全体精神之基调,由此创造性地书写整全的中国哲学传统,通过以道解儒、道禅合一的经典诠释理路,形成以道家传统为本位的中国思想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达文 情本论 事本论 类归
下载PDF
论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物”概念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百物”和“万物”是古典文献中“物”的两种用法,其背后隐含着“物”概念之内涵及演变的重要线索。晚周诸子常用的“万物”是众多个体之物的总和,而前诸子时代的“百物”则是不同族类的总和。从“百物”到“万物”,是个体之物被发现... “百物”和“万物”是古典文献中“物”的两种用法,其背后隐含着“物”概念之内涵及演变的重要线索。晚周诸子常用的“万物”是众多个体之物的总和,而前诸子时代的“百物”则是不同族类的总和。从“百物”到“万物”,是个体之物被发现的过程,而诉诸人的知觉的“形名”构成了把捉个体之物的基本范畴。与之相对,可训为精魅和徽帜的古典“物”概念则建基于“形神”观念之上。基于对“形神”的否定“,形名”发现了“每一个”个体之物,为诸子学奠立了致思和言说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关于人和政治的知识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名 形神 法度
下载PDF
立足现代,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周春健先生访谈录
3
作者 周春健 瘦竹 《走进孔子》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瘦竹:周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为什么会关注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与您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什么联系?周春健:因为家庭的影响,本人自幼喜好传统文化。父亲是一位中小学教师,爱好文史,平日与同事雅集也常以... 瘦竹:周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为什么会关注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与您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什么联系?周春健:因为家庭的影响,本人自幼喜好传统文化。父亲是一位中小学教师,爱好文史,平日与同事雅集也常以古诗词互答,这一氛围直接影响到本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学术研究工作 中小学教师 古诗词 周春 访谈录 氛围 文史
原文传递
言辩、工夫与郡县天下:周秦文明变革的谱系性考察
4
作者 赖区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春秋战国时代,在整个天下及各基本领域中发生了一场同构性变革,即从中介性转向直接性、从群体性转向个体性。在思想领域,此前将圣王历史经验及其礼制作为具有典范和准则意义的中介,如今则倾向于消除此类中介,而倚重个人理性来直接论道;... 春秋战国时代,在整个天下及各基本领域中发生了一场同构性变革,即从中介性转向直接性、从群体性转向个体性。在思想领域,此前将圣王历史经验及其礼制作为具有典范和准则意义的中介,如今则倾向于消除此类中介,而倚重个人理性来直接论道;在修养领域,从注重借助圣王古史和礼仪等来成就人,变成强调通过个人心性来直接沟通天道;在制度领域,发生了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基本转变,具体体现在政治与军事、经济、家、祭祀等方面。封建倾向于中介性、群体性,郡县则体现直接性、个体性。周秦之际的这场同构性变革,可称为从封建模式向郡县模式的转变,这就是周秦文明变革的实质所在。虽然文明进入郡县模式,但封建因素仍有保留,如见于经学中。这造就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明类型,即中国式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之际 文明变革 同构性转变 封建模式 郡县模式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边区乐教新貌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春健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8,共10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194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的实际,充分吸取“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普遍的启蒙”的哲学命题,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194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的实际,充分吸取“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普遍的启蒙”的哲学命题,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创了一种新的革命的教育哲学,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等古典乐教观念有相通之处。《讲话》促进了边区“革命民歌”的大量创作,促进了边区“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使当时如火如荼的“新音乐运动”发生了工作作风的转变,边区的乐教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讨论《讲话》之后边区乐教的嬗变,其问题意识不仅是文艺思想的,也是政治哲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普遍的启蒙 新秧歌运动 新音乐运动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从政治德性到伦常德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用“政治德性”与“伦常德性”的两分来考察古典德性论演变,较之“公德”“私德”的两分更为合宜。《尚书》中的“德”主要指政治德性:它是对政治人物的特殊要求,不是对普通人民的一般要求;它是政治人物应对政治事务的能力和品质,而非... 用“政治德性”与“伦常德性”的两分来考察古典德性论演变,较之“公德”“私德”的两分更为合宜。《尚书》中的“德”主要指政治德性:它是对政治人物的特殊要求,不是对普通人民的一般要求;它是政治人物应对政治事务的能力和品质,而非普通人民处理伦常事务的素质和修养。春秋时期的德性论说仍旧以政治德性为主,但是伦常德性已经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孔子试图平衡政治德性与伦常德性,提出了“民德”的观念,“孝”作为“民德”被特别强调。兼具伦常德性与政治德性含义的“仁”成为主德,用“仁”统摄其他一切德性。孟子则把“孝”拓展为“大孝”,并用孝悌统摄“仁义礼智”,其实质是用伦常德性来统摄政治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德 私德 政治德性 伦常德性
下载PDF
《孟子·梁惠王下》首章“王变乎色”的现象学考察
7
作者 周春健 朱玉婷 Liu Huawen(Translated) 《孔学堂》 CSSCI 2023年第3期50-59,144-152,共19页
孟子见于齐王(齐宣王),问询齐王是否“尝语庄子以好乐”,齐王听闻此语瞬间“变乎色”。这一强烈的身体反应,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东汉赵岐等认为齐王的“变乎色”是一种“怒”,“愠恚庄子道其好乐也”;南宋朱熹认为是一种“羞惭”... 孟子见于齐王(齐宣王),问询齐王是否“尝语庄子以好乐”,齐王听闻此语瞬间“变乎色”。这一强烈的身体反应,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东汉赵岐等认为齐王的“变乎色”是一种“怒”,“愠恚庄子道其好乐也”;南宋朱熹认为是一种“羞惭”,“惭其好之不正也”;元人陈天祥认为惭、怒兼而有之,“惭者,惭己所好之不正而为孟子所知;怒者,怒庄暴不为己隐辄以告孟子也”。从羞怒心理的产生来看,一是缘于齐王有基本的道德心,“好之不正”给他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压力;二是因为庄暴的告知,使孟子作为“他者”登场,造成齐王在孟子面前产生羞愧心理;三是孟子作为外国嘉宾及贤者身份,使齐王经由“回返自身”而感到羞怒。从“王变乎色”这一现象,既可以看出齐王作为一国之君的政治品性,又可以看出政治生活中公理与私欲之间的张力,还可以看出古典政治观念中的“王道之阶”之所在。“好乐”之“乐”字,宋人陈善、清人阎若璩等读作“悦乐”之“乐”,但孟子所谓“今之乐由古之乐”属于对齐王的开导诱掖,是权变之辞,属“救时之急务”,其根本的政治追求依然是劝导国君与民同乐,推行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宣王 “变乎色” 孟子学 现象学 政治学
下载PDF
論諸子學:作爲一門言説道理的知識類型
8
作者 劉偉 《诸子学刊》 2022年第2期28-41,共14页
相較於“百家言”,“諸子學”是一個晚出的提法,二者指稱的範圍大體相當。作爲一門知識類型的諸子學,其性質和“言”字的含義密切相關,即言説富含道理的内容。於是,百家言則成爲戰國以降某一類特定的言説方式和知識類型。戰國諸子對可... 相較於“百家言”,“諸子學”是一個晚出的提法,二者指稱的範圍大體相當。作爲一門知識類型的諸子學,其性質和“言”字的含義密切相關,即言説富含道理的内容。於是,百家言則成爲戰國以降某一類特定的言説方式和知識類型。戰國諸子對可視爲知識類型的“言”有明確的自覺,且看法不一。孟子表達了有限的同情,莊子則嚴厲批判之。尋其根由,乃是因爲與“言”相關的“辯”和“辭”,背後都包含着訴訟這一隱喻。可以説,言的含義既規定了作爲一門知識類型的諸子學的性質,也决定了其在整個知識圖景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言 道理 訴訟
下载PDF
论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物”概念
9
作者 刘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5期46-47,共2页
“物”在早期中国经典语境中有两种颇为近似的用法,一为百物,一为万物,皆可用以指称物的复数形式。然深究二者之别,似又不止百与万的程度不同而已,而是隐含着物概念的本质及其流变的关键消息。
关键词 复数形式 概念的本质 早期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七月流火 万寿无疆
10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经典原文。《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 经典原文。《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流火 《豳风·七月》 采蘩 田畯 《诗经》 四之日 授衣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11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中英文)》 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
经典原文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 经典原文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成语讲解从诗篇体制上来讲,《诗经》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燕乐 音孔 鹿鸣 成语 旨酒 鼓琴 嘉宾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12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经典原文《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经典原文《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兄如弟 《诗经》 采葑采菲 泾以渭浊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3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 2022年第3期26-28,共3页
经典原文《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经典原文《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成语讲解《关雎》是大家比较熟悉也比较喜爱的一首诗,因为居于《诗经》305篇之首,所以地位非常重要。这首诗包含多个成语,比如“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几个词,有一些我们了解,有一些则需要结合《诗经》原文,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河之洲 《关雎》 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 关关雎鸠 《诗经》 《周南·关雎》 成语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14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 2023年第2期38-39,共2页
经典原文《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成语讲解《诗经》十五国风的第二部分是《召南》,收录的是西周宗室召公奭所管辖区... 经典原文《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成语讲解《诗经》十五国风的第二部分是《召南》,收录的是西周宗室召公奭所管辖区域召南地区的诗歌作品。《召南》的第一首《鹊巢》,所讲内容与婚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子于归 十五国风 《召南》 诗歌作品 《诗经》 召南 管辖区域 召公奭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5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 2022年第5期40-42,共3页
经典原文《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成语讲解《周南》的第六首是《桃夭》,是一首非常有名的祝福女子婚嫁的诗。
关键词 之子于归 《诗经》 成语 桃之夭夭 《周南》 《桃夭》 宜其室家 灼灼其华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16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 2023年第3期32-34,共3页
经典原文《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 经典原文《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鲁颂·有》(节选)有有,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召南 《诗经》 肃肃 于以采蘩 夙夜在公 成语 抱衾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7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 2023年第4期24-25,共2页
经典原文《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 经典原文《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成语讲解在表达忧愁不安的情状时,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成语——忧心忡忡,这个成语出自《诗经》。《诗经》有两首诗有“忧心忡忡”的句子,一首为《召南·草虫》,另一首为《小雅·出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召南 小雅 成语 君子 草虫 情状
原文传递
《诗经》里的成语:螽斯衍庆,麟趾呈祥
18
作者 周春健 《走进孔子》 2022年第4期18-20,共3页
经典原文《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 经典原文《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成语讲解中国南方地区的祠堂较多,祠堂里面会有很多木制的牌匾、楹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螽斯 周南 成语 中国南方地区 祠堂
原文传递
母子关系与儒者修身:从陈白沙孝母实践切入
19
作者 龚礼茹 《原道》 2022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孝亲是儒家修身传统中的重要道德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孝亲实践往往与儒者内在精神追求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本文从母子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考察明代心学代表性人物陈白沙的孝亲实践及其与儒者修身的关系,从“孝”的角度展现陈白沙对... 孝亲是儒家修身传统中的重要道德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孝亲实践往往与儒者内在精神追求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本文从母子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考察明代心学代表性人物陈白沙的孝亲实践及其与儒者修身的关系,从“孝”的角度展现陈白沙对儒学最高精神价值的理解。面对母子关系中出现的事亲之孝与事君之忠、静坐求道与在家孝亲、遁入佛门和孝亲实践等情理张力及其带来的精神磨难,陈白沙将孝亲、修身与成圣的追求关联起来,通过复归礼仪的修身实践,将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视为身心修炼的契机,努力按照圣人之道的精神来转化自己,顺从母命变成他积极主动的选择,成为安身立命之所在。对陈白沙来说,孝不仅关乎身体上的道德实践,还指向精神生活追求,是儒者安顿自我内心精神世界、追求有意义生活的修身成圣工夫,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母子关系 修身 孝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