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理、民主与再分配:多重逻辑冲突下的公车改革 被引量:9
1
作者 倪星 陈兆仓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2年第5期7-25,178,共19页
公务用车改革是近年来中国廉政建设发生制度化转向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广东省公务用车制度历时性改革过程的研究,论文发现其中存在着从一元逻辑主导到多重逻辑交织的变化。管理、民主和再分配等三重逻辑的交织,使得当前公车改革模式更为... 公务用车改革是近年来中国廉政建设发生制度化转向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广东省公务用车制度历时性改革过程的研究,论文发现其中存在着从一元逻辑主导到多重逻辑交织的变化。管理、民主和再分配等三重逻辑的交织,使得当前公车改革模式更为多样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广东公车改革的经验对于地方性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它提醒我们在廉政改革中必须预设能够实现多重目标的阶梯,清理"制度包"中的其他制度约束条件,通过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来凝聚改革共识,推动廉政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车改革 管理 民主 再分配 廉政建设
下载PDF
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 被引量:408
2
作者 倪星 王锐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51,共10页
随着当前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性的避责时代已经来临,避责逐渐取代邀功成为政府官员行为的主要特征。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公共舆论、问责力度与政府官员避责行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对官员的避责策略可以用列举... 随着当前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性的避责时代已经来临,避责逐渐取代邀功成为政府官员行为的主要特征。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公共舆论、问责力度与政府官员避责行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对官员的避责策略可以用列举式、类型学和决策树三种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中国基层政府官员常用的避责策略则包括忙而不动、纳入常规、隐匿信息、模糊因果关系、转移视线、找替罪羊等。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官员避责行为造成改革压力指数化增长,产生公共政策失败、公众信任危机、政府内部激励不足等问题。针对官员避责所导致的不作为现象,亟待完善政府官员行为规范机制的顶层设计,对其作出系统化安排,尽快实现从模糊管理向精细管理、从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从忠诚训练向能力训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邀功 避责 政府官员行为
原文传递
中国廉政方略变迁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倪星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86,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和深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进行分析,梳理出思想教育、社会运动、制度约束三类廉政方略的演变轨迹;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和深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进行分析,梳理出思想教育、社会运动、制度约束三类廉政方略的演变轨迹;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力图客观测量出反腐败的实际效果;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来剖析不同廉政方略与反腐败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思想教育、制度约束与反腐败实际效果正相关,社会运动则与之负相关;事中监督与反腐败实际效果的相关性最强,事后惩罚稍次,事前预防更次。研究证明了我国廉政方略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制度约束式廉政新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方略 反腐败效果 制度变迁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专栏导语
4
作者 倪星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伴随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疾转型,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对于提升民众福祉和生活幸福感的正面作用,更严重污染了社会道德风气,挑战着公平正义的底线。
关键词 导语 专栏 经济社会 腐败现象 正面作用 经济增长 道德风气 公平正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