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医学遗传学》网络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奕斌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2年第5期291-293,共3页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网络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教改所需,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开发网络型多媒体课件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课件制作的实践经验谈谈《医学遗传学》网络型多媒体课...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网络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教改所需,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开发网络型多媒体课件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课件制作的实践经验谈谈《医学遗传学》网络型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事项及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课件制作 《医学遗传学》
下载PDF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β-地中海贫血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霜 甘钊杏 +1 位作者 蒋玮莹 陈素琴 《新医学》 2018年第9期638-643,共6页
目的鉴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家系的致病性突变。方法调查一个常染色体显性β-地贫家系的血液学及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并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并在Pub Med数据库、人类血红蛋白变异和地中海贫血数据库(Hb Var数据... 目的鉴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家系的致病性突变。方法调查一个常染色体显性β-地贫家系的血液学及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并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并在Pub Med数据库、人类血红蛋白变异和地中海贫血数据库(Hb Var数据库)、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携带血红蛋白Dippie突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共4例患者,所有患者HBB基因的第127密码子均发生c.383 A>G[beta127(H5)Gln>Arg])杂合性突变,该变异即血红蛋白Dippie突变,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类中间型β-地贫表型。β-珠蛋白基因单倍型分析显示,c.383G突变与单倍型2[+——--+]连锁。4例患者血红蛋白F表达水平相关的主要SNPs位点基因型均为HBG2 rs7482144 G/G(Xmm I:-)、HBS1L-MYB rs9399137 T/T和BCL11A rs766432 A/A。4例患者均无KLF1基因的功能性变异。检索文献后共收集到3例携带血红蛋白Dieppe杂合性突变患者的资料,其中仅1例法国籍患者具有较详细的血液学表型资料,其症状亦为类中间型地贫症状。结论该常染色体显性β-地贫家系的致病性突变为c.383 A>G[beta127(H5)Gln>Arg])杂合性突变。此变异导致该家系患者出现典型的类中间型β-地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常染色体显性 血红蛋白Dippie 中国人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与邻近人群遗传关系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永科 陈争 +14 位作者 范安 张亚男 武艳平 赵倩君 周璨林 毛新民 藏玉亮 叶尔哈孜.扎尔胡马尔 哈森别克.马力克 哈布德力.达拉拜依 卡马力亚.托塔哈孜 梁玲 古力努尔.叶尔肯 马月辉 饶绍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824,共7页
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哈纳斯景区内,生活着一个特殊的人群——新疆图瓦人。他们在50年代初期第一次民族识别过程中被认定为蒙古族,但他们自认为与蒙古人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为了探讨新疆图瓦人的族源问题和阐明其与邻近人群的遗传学关... 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哈纳斯景区内,生活着一个特殊的人群——新疆图瓦人。他们在50年代初期第一次民族识别过程中被认定为蒙古族,但他们自认为与蒙古人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为了探讨新疆图瓦人的族源问题和阐明其与邻近人群的遗传学关系,文章采集了新疆阿勒泰地区150份男性图瓦人样本,对其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14个标记位点进行了分型,构建了11种单倍型群。结果显示,新疆图瓦人具有高频率的K*-M9和Q*-M242单倍型群,这两个单倍型群在俄罗斯图瓦人中也具有较高的频率,而在蒙古人群和哈萨克人群中的频率则较低。主成分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均显示新疆图瓦人与蒙古人和哈萨克人遗传上相隔较远。系统分子进化分析也表明新疆图瓦人位于与周围人群相隔较远的分化枝上。依据这些结果,文章认为新疆图瓦人是与邻近人群如蒙古人和哈萨克人有较大遗传差异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瓦人 Y染色体 SNPS 单倍型群 系统分子进化分析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ERDA1和SEF2-1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研究
4
作者 郭辉 拉布 +8 位作者 耿德勤 刘焯霖 李洵桦 王学峰 徐评议 张成 陈素琴 徐兴顺 王一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 对ERDA1基因CAG/CTG和SEF2 1基因CTG重复序列数目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HSP)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和二者在逐代传递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PCR扩增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GeneS can和Genotype软件分析的方法 ,对 7个... 目的 对ERDA1基因CAG/CTG和SEF2 1基因CTG重复序列数目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HSP)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和二者在逐代传递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PCR扩增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GeneS can和Genotype软件分析的方法 ,对 7个有 2~ 3代样本的HSP家系中的 6 2名HSP患者和家系中 10 5名表型正常的患者亲属 ,2 2名散发患者和 31名散发患者的一级亲属 ,以及 116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检测ERDA1基因CAG/CTG和SEF2 1基因CTG重复序列的数目。结果 ERDA1基因CAG/CTG重复序列的数目在正常人中范围为 9~ 82 (平均2 6 35± 2 0 35 ) ,HSP患者为 9~ 85 (平均 2 8 35± 2 3 4 1) ,患者亲属为 9~ 87(平均 2 6 36± 2 2 0 6 )。SEF2 1基因CTG重复序列的数目在正常人中范围为 2 3~ 4 9(平均 30 90± 6 95 ) ,HSP患者为 2 4~ 5 7(平均 31 17± 7 99) ,患者亲属为 18~ 5 3(平均 30 37± 7 0 2 )。两种三核甘酸重复序列数目在HSP患者与患者亲属之间 ,以及患者与无关正常人群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尽管在逐代传递中ERDA1基因CAG/CTG重复序列数目有一定的动态变化 ,但与发病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而SEF2 1基因CTG重复序列数目在各代间稳定传递。结论 ERDA1基因CAG/CTG和SEF2 1基因CTG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三核甘酸序列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中国南方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段山 李洪义 +4 位作者 陈争 陈素琴 毕雄杰 陈路明 杜传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一套筛查我国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的方法 ,研究我国南方两广地区α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及分布情况 ,采用Gap PCR ,nested PCR ,PCR SSCP ,4P ASPCR及序列分析等方法 ,对 35 6例临床初诊为标准型和静止型α地中海...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一套筛查我国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的方法 ,研究我国南方两广地区α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及分布情况 ,采用Gap PCR ,nested PCR ,PCR SSCP ,4P ASPCR及序列分析等方法 ,对 35 6例临床初诊为标准型和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和 78例血红蛋白H(HbH)病患者进行基因筛查。结果表明 :35 6例标准型和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发现 SEA αα 2 95人 (82 .87% ) ,αα α α3.71人 (0 .2 8% ) ,αα α α4 .2 3人 (0 .84 % )αα ααCS3人 (0 .84 % ) ,αα ααQS1人 (0 .2 8% )和αα αWestmeadα 2人 (0 .5 6 % ) ,没有发现 α4 .2和 α3.7的纯合子患者 ;78例HbH病患者中 SEA αα- 3.72 9人 (37.2 % ) , SEA αα- 4.2 2 0人 (2 5 .6 % ) , SEA ααCS19人 (2 4 .3% ) , SEA ααQS 2人 (2 .6 % )。在 8例未能确定基因突变类型的HbH患者中 ,2例广西籍HbH患者的α 2基因第 6 5密码子 (第二外显子 )有一同义突变 [CD6 5 (GCC→GCG) ]。它与HbH病表型究竟有无关系 ,抑或是DNA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SNPs) ,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在方法学方面 ,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以PCR为基础的基因诊断方法 ,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检出非缺失型点突变的 4P ASPCR方法 ,能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H病 基因诊断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血红蛋白H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素琴 蒋玮莹 +2 位作者 陈路明 田秋红 曾瑞萍 《新医学》 2015年第5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地区血红蛋白H病(HbH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433例HbH病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表型资料,包括首发症状、诊断年龄、性别、红细胞渗透脆性、血红蛋白组分、红细胞参数;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非缺失型Hb...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地区血红蛋白H病(HbH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433例HbH病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表型资料,包括首发症状、诊断年龄、性别、红细胞渗透脆性、血红蛋白组分、红细胞参数;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非缺失型HbH病患者诊断年龄小于缺失型患者(P<0.001),男性患者年轻于女性患者(P<0.05)。所有Hb H病患者均表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缺失型比非缺失型降低更明显(P<0.001)。HbH含量在各基因型中差异显著,从高到低分别为:--SEA/αQSα>--SEA/αCSα>缺失型HbH病。非缺失型患者红细胞计数低于缺失型患者(P<0.05),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均高于缺失型患者(P均<0.05)。红细胞渗透脆性与MCV呈正相关(r=0.304,P<0.001)。237例--SEA/-α3.7患者全部为-α3.7Ⅰ型。结论 Hb H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有关。除了年龄、性别因素外,α-珠蛋白基因缺陷所引发的分子病理机制是决定HbH病表型及其多样性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H病 基因型 表型 中国 南方
下载PDF
一例脑腱黄瘤病患者的CYP27A1基因突变 被引量:8
7
作者 钟诚 赵强 +3 位作者 邓佳 王一鸣 胡彬 李洵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对1例散发脑腱黄瘤病患者的致病基因CYP27A1进行突变鉴定。方法收集患者及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CYP27A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同时对新发现的突变在105名正常对照中进行测序,... 目的对1例散发脑腱黄瘤病患者的致病基因CYP27A1进行突变鉴定。方法收集患者及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CYP27A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同时对新发现的突变在105名正常对照中进行测序,以排除多态性位点。结果患者的CYP27A1基因第2内含子发现1个剪切位点突变c.446+1G>T;第5外显子检测到2个错义突变:c.877A>T(p.Met293Leu)及c.1016C>T(p.Thr339Met)。经测序验证,c.446+1G>T及c.877A>T(p.Met293Leu)来源于母亲,为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新突变,c.1016C>T(p.Thr339Met)遗传自父亲,为一已知突变。结论发现CYP27A1基因中2个新突变c.446+1G>T、c.877A>T及1个已报道的突变c.1016C>T,这一发现丰富了CYP27A1基因突变谱,为阐明脑腱黄瘤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腱黄瘤病 CYP27A1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郑辉 李洪义 +1 位作者 王自能 金海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mRNAs的表达 ,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及激素治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内异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ER、PRm...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mRNAs的表达 ,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及激素治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内异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 ,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 ) ;而模型组在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内异症模型组异位内膜ER PRmRNA比值大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ER PRmRNA比值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子宫内膜 孕激素受体 表达 雌激素受体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国人α珠蛋白基因-α^(3.7)缺失亚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素琴 李洪义 +4 位作者 陈争 段山 陈路明 田秋红 杜传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9-651,共3页
- α3.7是中国人常见的缺失型α 地中海贫血 2。根据重组位点的不同, α3.7可分为 -α3.7Ⅰ型、 -α3.7Ⅱ型和 α3.7Ⅲ型,并且亚型的种类和频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用PCR基因分析方法检出具有α珠蛋白基因 -α3.7缺失的... - α3.7是中国人常见的缺失型α 地中海贫血 2。根据重组位点的不同, α3.7可分为 -α3.7Ⅰ型、 -α3.7Ⅱ型和 α3.7Ⅲ型,并且亚型的种类和频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用PCR基因分析方法检出具有α珠蛋白基因 -α3.7缺失的患者56例,然后用ApalⅠ和Bal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分型。结果表明,在这56例具有 -α3.7缺失的患者中,有54例是 -α3.7Ⅰ型,有2例是 -α3.7Ⅱ型,尚未发现 -α3.7Ⅲ型。此结果丰富了我国α地贫基因型谱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Α珠蛋白基因 缺失亚型 Α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成骨不全Ⅰ型家系的基因检测和COL1A2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荣 郭源平 +1 位作者 潘敬新 郭奕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了揭示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Ⅰ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发生机制,文章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法,对患儿COL1A1和COL1A2基因共103个外显子(E)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显示:患儿COL1A1基因未发现任何病理性突变,而在COL1A2基因E19内... 为了揭示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Ⅰ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发生机制,文章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法,对患儿COL1A1和COL1A2基因共103个外显子(E)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显示:患儿COL1A1基因未发现任何病理性突变,而在COL1A2基因E19内发现一新的杂合错义突变(p.G316C),该突变来自其父,而其母正常,其他表型正常的6位亲属也均未发现该突变;通过DHPLC(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uid chromatography)筛检,发现患儿与其父均有异常双峰,而其母和所有正常对照均为正常单峰;通过ASA(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筛检,患儿与其父均有391 bp的特异扩增带,而其母和所有正常对照均未见特异扩增带;保守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位点所在甘氨酸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SIFT和Poly Phen-2软件预测结果显示,新突变造成的结果是"有害的"和"很可能有害"。上述结果均说明COL1A2基因c.946G>T/p.G316C新突变是导致OI-Ⅰ型的致病性突变,是引起患儿发病的真正内因。患儿父母若再次孕育,可在孕早期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或孕前期进行PGD(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予以防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Ⅰ型 C0L1A2基因 新突变 致病性鉴定
下载PDF
眼皮肤白化病常见亚型的基因与基因突变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洪义 吴维青 郑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关键词 眼皮肤白化病 酪氨酸酶基因 P基因 基因突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下载PDF
基因诊断中测序技术的应用及优缺点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郭奕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130,共10页
基因突变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检测方法和诊断技术发展迅猛.测序技术在基因病的确诊、分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重点围绕第一~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评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 基因突变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检测方法和诊断技术发展迅猛.测序技术在基因病的确诊、分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重点围绕第一~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评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病 基因诊断 测序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olecular Genetic Diagnostics of Prader-Willi Syndrome:a Validation of Linkage Analysis for the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洪义 孟舒 +8 位作者 陈争 李海飞 杜敏联 马华梅 魏海云 段红蕾 郑辉 闻人庆 宋新明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5-891,共7页
Prader-Willi Syndrome (PWS) is a genetic disorder tha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particularly at an early age. PWS is caused by disruption of normal, epigenetically controlled gene function in the chromosome 15q11-q13... Prader-Willi Syndrome (PWS) is a genetic disorder tha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particularly at an early age. PWS is caused by disruption of normal, epigenetically controlled gene function in the chromosome 15q11-q13 region. Clinical symptoms are difficult to diagnose in infants and only become clearer at later ages as the patients develop hyperphagia and morbid obesity. Molecular genetic tests are able to definitively diagnose PWS and allow early diagnosis of the syndrome. High resolution cytogenetic testing,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CR), and linkage analysis are routinely used to diagnose PWS. To establish a linkage analysis method for Chinese patients, this study identified a useful set of STR markers in the typical PWS deletion and adjacent area, for linkage analysis in two Chinese families with PWS offspring. Using this method, the authors confn'rned that one patient had a paternal deletion in chromosome 15q 11-q 13 and the other patient had maternal uniparental heterodisomy of chromosome 15. MS -PCR and high resolution chromosome G-banding also confirmed this diagnosis. This linkage analysis method can detect both deletion and uniparental disomy, thus provid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genetic counseling and the opportunit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otype and phenotype of P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der-Willi Syndrome uniparental disomy OBESITY genomic imprinting linkage analysis
下载PDF
一例色素失禁症女婴IKBKG/NEMO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新愉 蒋玮莹 +2 位作者 陈路明 田秋红 陈素琴 《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793-796,共4页
色素失禁症(IP)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其致病基因主要为B细胞编码κ轻链多肽抑制基因(IKBKG),NF-κB关键调节因子(NEMO)基因。该文综合分析1例I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先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色素失禁症(IP)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其致病基因主要为B细胞编码κ轻链多肽抑制基因(IKBKG),NF-κB关键调节因子(NEMO)基因。该文综合分析1例I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先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方法检测频发突变共有序列NEMOΔ4-10缺失,再用跨越断裂点PCR方法扩增NEMO或ΔNEMO基因特异性缺失,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验证。患儿存在NEMO基因外显子4-10的缺失;该突变遗传自其表型正常的母亲。NEMO基因外显子4-10的缺失是该患儿的致病性突变。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MOΔ4-10缺失这种基因组重排是IP患者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失禁症 缺失 NF-κB关键调节因子基因 B细胞编码κ轻链多肽抑制基因
下载PDF
母血浆及血清中胎儿游离D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丽 蒋玮莹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0-133,153,共5页
1997年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母血循环中的胎儿游离DNA含量相对较高,获取方法比较简单,在早孕阶段就可以检测到,这些优点成为极具潜力的无创伤性产前诊断方法。目前,胎儿游离DNA已经应用于某些性连锁... 1997年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母血循环中的胎儿游离DNA含量相对较高,获取方法比较简单,在早孕阶段就可以检测到,这些优点成为极具潜力的无创伤性产前诊断方法。目前,胎儿游离DNA已经应用于某些性连锁疾病、妊娠相关疾病、染色体病、胎儿RhD血型检测等很多疾病的产前诊断中。我们希望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使这种无创性的产前诊断方法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DNA 母血浆 母血清 无创性产前诊断
下载PDF
广东少数民族Morquio综合征StuI位点的RFLP分析
16
作者 郭奕斌 杜传书 林群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研究广东少数民族群体GALNS基因StuI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片段传递的规律,为今后的连锁分析打下基础。采用PCR-RFLP方法,对7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广东少数民族个体的144条染色体和3个家系9位成员的18条染色体进行检测,然后... 研究广东少数民族群体GALNS基因StuI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片段传递的规律,为今后的连锁分析打下基础。采用PCR-RFLP方法,对7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广东少数民族个体的144条染色体和3个家系9位成员的18条染色体进行检测,然后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等位基因片段D_1的频率为0.70,D_2为0.30,杂合率为29%,D_1、D_2的传递规律与理论上预计的完全符合。广东少数民族群体中StuI位点具有多态性,其基因频率(D_1和D_2)与国外高加索群体的有显著差别,与日本群体及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则无显著差别;而杂合率与高加索群体及日本群体的均有显著差异,但与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则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少数民族 Morquio综合征 StuⅠ位点 RFLP分析 遗传性溶酶体病
下载PDF
丹那唑对大鼠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的作用
17
作者 郑辉 李洪义 +1 位作者 柏志全 姚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丹那唑 内异症 治疗时间 大鼠 临床 子宫内膜 IL-6MRNA 内膜异位症 研究利用 表达
下载PDF
Flash MX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网络课件的研究
18
作者 郭奕斌 龚子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48,52,共4页
根据自己在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网络课件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一些制作体会,着重介绍如何用FlashMX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网络型多媒体课件,以及如何使用制作技巧。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网络课件 FLASHMX 多媒体教学 制作技巧 遗传病 染色体病
下载PDF
眼皮肤白化病Ⅰ型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谷学英 刘志强 +6 位作者 刘玲 张开慧 曾序春 牛向兰 何欢 郑辉 李洪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对眼皮肤白化病患者及双亲的相关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其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和孕妇羊水细胞DNA,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法进行TYR基因突变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4例先证者获得明确分型诊断,产前诊... 目的:对眼皮肤白化病患者及双亲的相关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其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和孕妇羊水细胞DNA,应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法进行TYR基因突变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4例先证者获得明确分型诊断,产前诊断结果2例胎儿为携带者,2例胎儿为患儿。结论:在先证者分型基因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眼皮肤白化病产前基因诊断是可行的,具有积极的优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病 眼皮肤白化病Ⅰ型 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
下载PDF
Y染色体SNP和STR多态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永科 陈争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4期1925-1928,共4页
在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中,Y染色体非重组区多态(特别是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短串联重复序列)由于具有许多优势,发挥着其他标记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是研究群体起源和迁移的理想工具。通过对Y染色体非重组区多态及其在人类学中应用价值的研... 在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中,Y染色体非重组区多态(特别是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短串联重复序列)由于具有许多优势,发挥着其他标记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是研究群体起源和迁移的理想工具。通过对Y染色体非重组区多态及其在人类学中应用价值的研究,尤其对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短串联重复序列的特点进行的综合分析,认为Y染色体非重组区多态在鉴别民族的起源和迁移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准确度和可操作性,必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短串联重复序列 人类群体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