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人体寄生虫病防治的新挑战: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53
1
作者 吴忠道 黄艳 宋兰桂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许多过去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消除或正在走向消除,但食源性寄生虫病问题突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是经口感染,与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华支睾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许多过去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消除或正在走向消除,但食源性寄生虫病问题突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是经口感染,与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华支睾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局部地区人群感染率达23%以上。在积极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研究,开展早期诊断技术、溯源和监测技术以及传播阻断疫苗等研究,为有效防控食源性寄生虫病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特点 防控技术
原文传递
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彩琴 余新炳 李学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前我国有1 249多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国内胆管癌的发病率亦不断增长。100多年前就有研究者提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并致力于其发生机制的研究,但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有1 249多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国内胆管癌的发病率亦不断增长。100多年前就有研究者提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并致力于其发生机制的研究,但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虫体机械损伤、分泌代谢产物的刺激以及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分子和基因突变等方面对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发生发展关系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胆管癌 致病机制 免疫损伤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肌肉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焕钦 朱佩娴 +3 位作者 许少明 张瑞琳 黄世光 吕芳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肌肉期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ICR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3周后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为旋毛虫单独感染。结果与旋毛虫单感染相比,小鼠预先经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再感染... 目的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肌肉期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ICR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3周后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为旋毛虫单独感染。结果与旋毛虫单感染相比,小鼠预先经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再感染旋毛虫后23d,其肌肉期幼虫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也明显减轻。结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肌肉期的组织病理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弓形虫 肌肉期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宫内垂直传播的免疫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树萍 杨晓燕 +3 位作者 姜素华 陈建萍 黄世光 吕芳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05-508,共4页
弓形虫感染宫内垂直传播对母体胎儿有很大危害。妊娠母体处于特殊的免疫状态,即正常妊娠是以Th2型免疫为主,以避免细胞免疫对胎儿的危害;而感染弓形虫后的机体是以Th1型免疫为主来防御细胞内寄生原虫的危害;这两种免疫反应之间的矛盾造... 弓形虫感染宫内垂直传播对母体胎儿有很大危害。妊娠母体处于特殊的免疫状态,即正常妊娠是以Th2型免疫为主,以避免细胞免疫对胎儿的危害;而感染弓形虫后的机体是以Th1型免疫为主来防御细胞内寄生原虫的危害;这两种免疫反应之间的矛盾造成感染弓形虫的母体免疫反应的进一步偏移。这种矛盾的免疫现象也与性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和子宫内局部免疫有关。同时,由于体液免疫各抗体在母体和胎儿的弓形虫感染宫内垂直传播中变化复杂,给疾病诊治带来很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垂直传播 免疫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70诱导BALB/c小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洁 杨琳琳 +3 位作者 孙希 郑焕钦 吕志跃 吴忠道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0-53,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70(rSj648/hsp70)诱导BALB/c小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方法 BALB/c小鼠经腹部皮内分别免疫注射LPS(20μg/只)、rSj648/hsp70(100μg/只),同时设PBS处理组为空白对照。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70(rSj648/hsp70)诱导BALB/c小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方法 BALB/c小鼠经腹部皮内分别免疫注射LPS(20μg/只)、rSj648/hsp70(100μg/只),同时设PBS处理组为空白对照。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后第1、2、4、7天小鼠腹部皮肤的炎症反应变化,并利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IFN- 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HE染色观察发现LPS组小鼠腹部皮肤组织在免疫后第1天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之后炎症反应开始逐渐减轻;与LPS组相比较,rSj648/hsp70组小鼠腹部皮肤炎症反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直至免疫后第7天炎症反应仍明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天,LPS组和rSj648/hsp70组小鼠皮肤组织的IFN- γ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之后LPS组逐渐降低,而rSj648/hsp70组直至免疫后第7天仍持续高表达。结论 rSj648/hsp70能使小鼠皮肤出现较强的以诱导产生IFN-γ为主的Th1优势免疫应答,进一步提示了HSP70高表达可能与致弱尾蚴诱导宿主产生抗感染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热休克蛋白70 炎症反应 皮肤 免疫应答 小鼠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宋兰桂 吴忠道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16,220,共5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宿主感染血吸虫后虫卵沉积于肝脏,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导致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 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宿主感染血吸虫后虫卵沉积于肝脏,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导致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该慢性炎症过程最终会引起肝纤维化并出现腹水、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本文将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理学特征、肝纤维化的形成与调节、重要的炎症因子及信号通路、nc RNA在血吸虫病肝纤维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抗纤维化治疗和新药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病理学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ytA)黏膜免疫小鼠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尤旭 吴忠道 +7 位作者 韩艳平 徐一月 何思杰 吴利 魏洁 鲜墨 张莉滟 吕志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366-1369,F0004,共5页
目的开展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ytA)生物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其申报生物制品鉴定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制备纯化的重组表达LytA蛋白,以6.5μg、13.0μg和19.5μg 3种剂量黏膜免疫BALB/c小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 目的开展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ytA)生物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其申报生物制品鉴定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制备纯化的重组表达LytA蛋白,以6.5μg、13.0μg和19.5μg 3种剂量黏膜免疫BALB/c小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进行LytA的90 d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及遗传毒性试验检测,以分析其生物安全性。结果 9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增长趋势一致,且各时间点检测的小鼠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致畸试验检测发现各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心脏、肺、肝脏、肾、脾、胃、子宫重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目、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LytA经鼻腔黏膜免疫小鼠无遗传毒性。结论利用90 d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及遗传毒性试验证明LytA鼻腔黏膜免疫BALB/c小鼠安全、毒副作用不明显,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溶酶 生物安全性 肺炎链球菌 黏膜免疫
原文传递
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分子机制探索 被引量:8
8
作者 牟畇珊 李璐杰 +1 位作者 吴银娟 李学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尽管以青蒿素为基础的青蒿素联合疗法(ACT)能有效控制疟疾扩散及降低疟疾死亡率,但近年来不断发现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和ACT的耐药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综述了恶性疟原... 疟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尽管以青蒿素为基础的青蒿素联合疗法(ACT)能有效控制疟疾扩散及降低疟疾死亡率,但近年来不断发现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和ACT的耐药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综述了恶性疟原虫多药耐药性基因(Pfmdr1)、恶性疟原虫氯喹耐药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恶性疟原虫钙ATP蛋白6基因(Pfatp6)和恶性疟原虫K13基因(Pfkelch13)及其他青蒿素耐药性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分子机制和监控耐药疟原虫的扩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疟疾 分子机制 耐药 恶性疟原虫
原文传递
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cDNA文库的筛选及EST序列分析
9
作者 徐长志 吕志跃 +1 位作者 郑焕钦 吴忠道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72-79,共8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广州管圆线虫未知基因序列,丰富该虫的基因序列数据,为寻找诊断或药物靶点分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cDNA噬菌体文库,随机挑选单个噬菌斑,提取噬菌体DNA进行PCR,扩增其插入的cDNA片段并对PCR... 目的筛选和鉴定广州管圆线虫未知基因序列,丰富该虫的基因序列数据,为寻找诊断或药物靶点分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广州管圆线虫Ⅳ期幼虫cDNA噬菌体文库,随机挑选单个噬菌斑,提取噬菌体DNA进行PCR,扩增其插入的cDNA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tags,EST)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51条广州管圆线虫基因的EST序列,并提交至GenBank,这些基因包括半乳糖凝集素10,半乳糖凝集素140,表皮蛋白,CRE—RPS-24蛋白等。序列分析结果提示,表皮蛋白和CRE—RPS-24蛋白可能为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分子,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获得51条广州管圆线虫基因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致病机制及候选抗原分子提供了新的序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Ⅳ期幼虫 CDNA文库 未知基因 表达序列标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