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介导构建661W细胞mito-OGG1过表达和OGG1敲减模型
1
作者 李晗 马伟 +5 位作者 施康沛 王磊 黄浩 吴文斌 张晓彤 朱晓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8-356,共9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慢病毒介导的小鼠线粒体靶向8-羟基脱氧鸟嘌呤DNA糖苷酶1(mito-OGG1)基因在661W细胞中的过表达,以及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下调OGG1基因在661W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构建目的质粒pLenti-EF1a-EGFP-P2A-Puro-CMV-Mito-... 目的构建和鉴定慢病毒介导的小鼠线粒体靶向8-羟基脱氧鸟嘌呤DNA糖苷酶1(mito-OGG1)基因在661W细胞中的过表达,以及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下调OGG1基因在661W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构建目的质粒pLenti-EF1a-EGFP-P2A-Puro-CMV-Mito-OGG1-3Flag(pLenti-OGG1-GFP)和pLKD-CMV-G&PR-U6-shRNA(pLKD-shRNA),利用第2代慢病毒包装系统和293T细胞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目的慢病毒载体,利用293T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检测,荧光显微镜计数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MOI)梯度下661W细胞的转染效率和生存情况,并确定最适MOI,利用不同浓度梯度嘌呤霉素作用于661W细胞以筛选出嘌呤霉素最低使用浓度,并以此浓度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株,免疫荧光检测筛选后细胞转染效率并进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COXⅣ)-OGG1共定位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OGG1基因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过表达质粒中插入的序列与基因库中小鼠OGG1(NM_010957.4)基因序列一致,包装纯化后的慢病毒原液滴度为2.0×10^7~6.0×10^7 TU/ml,661W细胞最适MOI为40,4.0 μg/ml嘌呤霉素成功筛选出稳转株,筛选后转染效率达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OGG1与COXⅣ成功共定位。空白对照组、OGG1组、过表达对照组、shRNA组和低表达对照组OGG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00、41.581±12.206、0.888±0.056、0.239±0.121和1.081±0.083,OGG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9±0.153、1.657±0.237、0.752±0.143、0.471±0.149和1.036±0.185,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654、30.948,均P<0.05),其中OGG1组的OG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过表达对照组明显升高,shRNA组的OG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低表达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661W细胞mito-OGG1过表达和OGG1敲减模型,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过表达 短发夹RNA OGG1基因 661W细胞 线粒体靶向序列
下载PDF
载脂蛋白A1及其模拟肽的功能及与视网膜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珠婷(综述) 胡洁(审校) 胡安娣娜(审校) 《眼科学报》 2020年第6期429-435,共7页
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病理性血管生成以及脂质沉积等。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及其模拟肽具有抗炎、抗氧化、逆向转运脂质及调节血管生成等功能。而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均证实了模拟肽D-4F口服使用... 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病理性血管生成以及脂质沉积等。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及其模拟肽具有抗炎、抗氧化、逆向转运脂质及调节血管生成等功能。而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均证实了模拟肽D-4F口服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目前研究最为广泛。近年研究发现,apoA1及其模拟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视网膜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从apoA1及其模拟肽的分子结构、产生与分布、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视网膜疾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1 模拟肽 视网膜疾病 脂质逆转运 抗炎
下载PDF
改良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旭颋 梁小玲 +3 位作者 陈浩宇 黄永盛 颜坚 唐仕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与常规巩膜扣带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43例单纯性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改良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PR)23例23只眼、常规巩膜扣带术(SB)20... 目的比较改良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与常规巩膜扣带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43例单纯性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改良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PR)23例23只眼、常规巩膜扣带术(SB)20例20只眼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32月。结果PR组术后视力提高者19只眼(82.61%),SB组视力提高者19只眼(95.00%),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5985,19=0.2061)。PR组16只眼经一次手术达到视网膜复位,占69.57%,SB组18只眼经一次手术达到视网膜复位,占90.00%,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6993,P=0.1004)。两组最终手术复位率为100%。在圆形裂孔的病例中,PR组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86.67%(13/15),SB组的一次手术复位率为90.91%(10/11),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119,P=0.7380)。PR组并发症包括新裂孔形成(17.39%),视网膜下液(8.7%),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35%),白内障(4.35%),与SB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单纯性上方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圆形裂孔的患者中可以达到与巩膜扣带术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 巩膜扣带术
原文传递
角膜生物力学及校正眼压与青少年屈光状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龙文 李周越 +4 位作者 胡音 崔冬梅 赵峰 曾骏文 杨晓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52-658,共7页
目的:探讨7~18岁青少年角膜生物力学及校正眼压与屈光状态的内在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门诊就诊的中国青少年325例,年龄7~18岁,等效球镜度(SE)-10.25^+16.50 D。采用IOLMaster测... 目的:探讨7~18岁青少年角膜生物力学及校正眼压与屈光状态的内在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门诊就诊的中国青少年325例,年龄7~18岁,等效球镜度(SE)-10.25^+16.50 D。采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生物力学校正眼压(bIOP),Pentacam测量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按照右眼SE将受检者分为高度近视、中低度近视、正视和远视组。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SE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用协方差分析比较4组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差异,用方差分析比较4组间的bIOP差异。结果:SE越偏向近视,第二次压平速率(VA2,r=0.180,P=0.001)越快,峰值距离(PD,r=-0.273,P<0.001)和形变幅度(DA,r=-0.167,P=0.002)越大。AL越长,PD(r=0.355,P<0.001)越大,VA2(r=-0.138,P=0.021)越快。4组间PD(F=9.372,P<0.001)、DA(F=4.425,P=0.005)和VA2(F=4.961,P=0.002)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PD、DA和VA2绝对值在高度近视、中低度近视、正视、远视组间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度近视组(102.04±19.59)和中低度近视组(98.95±16.62)的角膜硬度参数(SP-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低度近视组比正视组(107.49±18.66,P=0.010)和远视组(108.98±20.20,P=0.004)的SP-A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压(IOP)和bIOP均与SE无相关性。结论:7~18岁青少年SE越偏向近视,角膜硬度越低。无论是否校正角膜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眼压均与屈光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眼压 近视 正视 远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