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谋生手段到娱乐方式:钓鱼活动的人类学分析
1
作者 陈运飘 颜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9,共7页
钓鱼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 ,到今天其已发展为三种形态 ,即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形态之外 ,又发展出既为得鱼又为娱乐的形态 ,以及只在乎钓不在乎鱼的形态。与此同时其功能亦由单一转变为多元 ,即由单一的谋生功能发展到谋生、娱... 钓鱼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 ,到今天其已发展为三种形态 ,即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形态之外 ,又发展出既为得鱼又为娱乐的形态 ,以及只在乎钓不在乎鱼的形态。与此同时其功能亦由单一转变为多元 ,即由单一的谋生功能发展到谋生、娱乐、休闲及增加人类各方面的丰富性等等这样复杂多元的功能上。钓鱼活动的这种形态与功能的变化 ,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表现。尤其钓鱼活动还具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大层面上的文化意义 ,并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 谋生 娱乐 既为鱼亦为娱 只在乎钓不在乎鱼 人类学
下载PDF
普宁西陇的老人赡养方式与吃伙头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运飘 杜良林 曾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不同的人类群体中,老人赡养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普宁西陇社区潮汕人社会的老人赡养方式共有三种,即独居、与其中一个儿子共居和吃伙头,其中吃伙头这一方式为绝大多数本地人所认可。对老人赡养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有助于进一步认... 在不同的人类群体中,老人赡养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普宁西陇社区潮汕人社会的老人赡养方式共有三种,即独居、与其中一个儿子共居和吃伙头,其中吃伙头这一方式为绝大多数本地人所认可。对老人赡养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族的社会文化和家庭制度,也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陇 赡养方式 老人 吃伙头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以语言为对象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振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60,共5页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文化的变迁。表现在语言上,受经济发展的推动:1.普通话迅速流入并日渐通行;2.粤方言声望日隆,迅速扩张。本文讨论经济发展与语言变迁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并附带探讨珠江三角洲可能的语言前景,即双语...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文化的变迁。表现在语言上,受经济发展的推动:1.普通话迅速流入并日渐通行;2.粤方言声望日隆,迅速扩张。本文讨论经济发展与语言变迁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并附带探讨珠江三角洲可能的语言前景,即双语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媒介 语码转换 语言声望 双语体制
下载PDF
日本公共性社区互助网络的解析——以神奈川县川崎市Y地区的NPO活动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4,共6页
日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寻求居民.市民参与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时,除了向政府谋求一些必要的政策和活动资源之外,应进一步明确作为社会的志愿者组织等团体的社会功能,培养其密切联系社区,灵活应对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和面对现状批判性的思... 日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寻求居民.市民参与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时,除了向政府谋求一些必要的政策和活动资源之外,应进一步明确作为社会的志愿者组织等团体的社会功能,培养其密切联系社区,灵活应对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和面对现状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从而重新构建居民为主体的互助型公共性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非营利组织 公共性 互助网络 地缘 福祉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镇民俗初探
5
作者 刘怀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9-77,共9页
本文从广义的文化定义出发,运用实际调查材料,对城镇民俗的界定、珠江三角洲城镇民俗的特征、功能及其研究意义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城镇 城镇民俗 特征 功能意义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中的服饰信息解读
6
作者 吴逸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作为个人信息的外在表征之一,服饰属于非言语沟通方式的一种,通过服饰自身的要素,可以传达出某一时期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观念。在跨文化语境下服饰表达出如下文化涵义:误读与冲突,差异与融合。对多元文化的现实而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 作为个人信息的外在表征之一,服饰属于非言语沟通方式的一种,通过服饰自身的要素,可以传达出某一时期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观念。在跨文化语境下服饰表达出如下文化涵义:误读与冲突,差异与融合。对多元文化的现实而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服饰文化信息误读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跨文化交流 文化冲突 美美与共
下载PDF
丝绸之路的纹理:联珠纹——中西文化交流第二次高潮的写照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逸飞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4-66,共3页
联珠纹是由大小相同的圆圈或者圆珠连续排列而成的一种装饰图案,盛行于萨珊时期的波斯,在中国大致出现于南北朝,隋代开始流行,唐朝达到兴盛,与中国本土的装饰纹样融合。联珠纹的传播与融合,实质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二次高潮的写照。
关键词 联珠纹 丝绸之路 中西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